登陆注册
2319400000008

第8章 心经七品(2)

“不沾染”这三个字,正是菩萨觉悟人的要道。吴月娘不参与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人的争宠大战,反让西门庆把她捧得高。吴月娘无情无义,西门庆反视她为有情有义,在她身上有着金、瓶、梅不具有的魅力。世人读《金瓶梅》,都爱问“谁是西门庆最宠爱的女人?”或说金,或说瓶,或说梅,其实吴月娘才是西门庆的最爱。外人很难想象,西门庆在外面无恶不作,在家里却供着一个女菩萨,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连所有的魔头都想成佛,做魔苦哇,谁不想自在成佛。

《金瓶梅》里每回都写西门庆的苦恼,我把这称为“天魔七恼”。想要又得不到,他苦恼。得到了却变味,他苦恼。内心日渐空虚,他苦恼。身体日益衰弱,他苦恼。事事都能成,事事转眼成空,事事戏弄他,人人离开他,他苦恼。人面前风光,睡觉噩梦连场,他苦恼。无名业火困扰他,说不出的乏味攻击他又抚摸他,这是他最大苦恼。西门庆的生活陷入热闹的冷清,繁华的冷寂,欢笑如噩梦,佳人如鬼魅之影。他内心早已深知自己将被放空,如果没有拯救,那么他的结局就是没结局。

西门庆到底还有一丝灵性,他明白很多时候必须依靠吴月娘,这是他的命,他也认了。当初吴月娘管着他,他浑身不自在,后来才晓得有人肯管自己,那是福气。做人就怕天不收、地不管,自己也管不了自己,那就只有让阎罗王来动手了。多少次,吴月娘把西门庆从死亡边缘拉回,西门庆太明白这个了,后来他一看到吴月娘,就从不自在到自在了。世上总有一种人,专门成全人,包容人,救人爱人,给人裸露的心,又给人封好的蜜,这种人是菩萨,是贵人,希望我们都能认得出,抓得住,再不要放开。

“自在”有三重境界,今我试说之。第一重境界,忍辱负重。到农村去,你会看到挑担子的自在,空手的不自在,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是这个意思。第二重境界,随遇而安。过年就放鞭炮,清明就踏青,但无须“断魂”。第三重境界,不遇而安。这个境界好得很!不遇而安比随遇而安更好。“随遇而安”,讲虽非所想,毕竟有所遇,因此知足者常乐,安然自适,这是陶渊明了,他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桃源生活,但毕竟手中有菊花,抬头也可以看见南山,他知足了。比“随遇而安”更可贵的是“不遇而安”,指一个人最终什么也没遇到,但他居然也很安心。孔子就是这种人,周游列国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用他,但他“返鲁而乐正”,思想境界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人要问,既然一无所遇,他不遗憾吗?为什么还安心?还是那两个字:认命。“认命”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忍命,二是认清自己的命,二者缺一不可。认命者一日千里,他放下包袱,终于凭借命运之风迎来人生的辉煌。

我曾发下以下三个大愿:

一愿心中理想永远不要实现。

二愿心中想见的人永远不要见面。

三愿做事永远失败。

为什么发这个毒誓?这誓言很毒么?还有更毒的我就不说了。我发此三愿并非故作惊人之谈,而是出于真心。此为佛法:世上一切皆空,若我执著将会堕入更惨境地。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当我放下一切外在的理念,才会找到内在的生活。那时什么都有了,我指的是永恒。自由自在的菩萨道,总由生活的死囚悟出。请跟着我念:“放下、放下,现在就是最好。”这句话就是《心经》密咒“般若波罗密多”的当下版,任何时候都管用。我不骗你,天堂也不过就那样,若我们安心,地狱里都能开出莲花。末了,我做两句诗送给大家:“抬头不见三尺天,一人一枝地狱莲。”我这是跟吴月娘学的。吴月娘这个禅法,可以叫做“地狱莲花”,是莲花中的极品。莲花开在地狱里,自由自在的菩萨道就是这样炼成的。

【讲经说法】无漏智慧

《心经》密咒“般若波罗密多”,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波罗密”是彼岸的意思,“般若”念作“波若”,就是智慧。“般若波罗密”即智慧波罗密,是菩萨为普度众生,必须修炼的六波罗密之一,被称作“诸佛之母”,相当重要。这个词不是很好念,我们再来顺一下:

般若波罗密多=般若波罗密(多是修饰语)=智慧波罗密=智慧彼岸

“智慧彼岸”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这是六波罗密之一,除此外还有不是通过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的,这里就不讲了。“智慧彼岸”一词向我们暗示:一旦开悟,此岸即彼岸。天堂并非在天上,彼岸并非在彼处。并无空间的鸿沟,也并无时间的链条。在另一维度里,人心将发生惊人逆转,世事将发生惊人反复。传说回到原地,神话成为亲历。佛经上称此现象为“不可思议”,《易经》上称此现象为“匪夷所思”。

佛常说的般若有三种:一为文字般若,你可以理解为文字禅。“不立文字”,这四个字就是文字。“无字书”,这三个字也是字。因此实说吧,自从佛陀寂灭以来,还没有人不凭借文字能悟出什么名堂来,只不过我们不要痴迷就是了,总要看到文字背后的文字,话语背后的话语。二为观照般若,即内观之道,这是佛家绝活,宋明理学家如朱子、王阳明等人从这个法门得到的好处极多,隋唐以来的高僧也多半从这里悟道,稍后我们再说说。三为实相般若,就是从本相、本体实实在在把握智慧所在,放下观念,弃绝外相,直接进入真理。那时,人不是人,人也不是物,人也不是事,人是理。

文字般若——点燃智慧

观照般若——体贴智慧

实相般若——进入智慧

此处,我讲讲“观照般若”。“观”指反观、内观,“照”指对比、叠合。人照镜子是没法叠合的,镜像总与人相反。要想叠合,只能是灵肉一体。水入水杯,气入气球,老子说“无有入于无间”,这是叠合。有形不能与有形叠合,无形也不能与无形叠合,必须是无形与有形在一起,才能叠合。也就是说,无形得委屈自己,进入有形,才能完成生命仪式的合一。太高贵的灵魂不适合并不高贵的肉体,很多事情总要放下架子才好。灵魂放下架子,才有肉体的欢乐。肉体展示身段,才能穿上灵魂这件衣服。

一观一照,智慧就显明了。在这观照中,以什么为标准呢?佛家以“清净无漏”为最好的智慧,称为“无漏智慧”。如果一种智慧是有泄漏的,不能称为智慧。如果一种智慧稳立不漏,圆满,坚实,恒定,就能称为智慧。古代印度人居住在恒河岸边,沙子与水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佛经常以此为喻,说佛法广大就说如“恒河沙数”,说心性坚稳就说成就“无漏智慧”。“漏”本指沙漏,这小玩意儿中国古代也有,是一种计时器,形如两个对立的三角形,两个斗相接,中间是空的,沙子就从中间一粒一粒漏下去。当沙漏上半部的沙子全部漏完沉底,那么时间就到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粒粒的细沙,当它不知不觉地漏下,很快就会引起全体的陷落,最终把上面一层漏得干干净净,满满的很快就成了空空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知不觉时间溜走,人溜走,事消失,情感蒸发,心被淘空。为什么如此无情?因为我们修炼不到家,心性不全,凡事把持不住,一漏再漏,最终耗干。

要想“无漏”,就要打回原形,重新设计生活。观音菩萨的甘露瓶为什么永远灵露充满,永远不漏?因为它是坚实无缝的,并且托在一只坚实的手中,当然不会漏走。

我们的智慧也是如此。要大巧若拙,要大智若愚,要坚实无漏,要稳稳托起。

有的人可不是这样,硬要耍小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这样。还有一种人,他也懂得收手,但不懂得放手,最终不免断送了自己前程,漏走了青春,废去了生命,让人叹惜,让佛菩萨伤心。

收手容易放手难。很多贪官搞不懂为什么最终自己会翻船,他心里直叫屈:“我已经收手了呀!”是的,你已经收手了,你已经不贪了,但是你放手了吗?已经到手的权与钱你不是还在尽力使用吗?强盗把抢来的东西放在家里安然享用,岂是正道?何不放手?何不散财?何不弃权?伸手容易缩手难,断手就在摊手前。

当今盛世,人人积极进取,《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最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个进取的人,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为何最终成了禽兽?最终自寻死路?他的智慧为什么救不了他?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你问我,我问谁?也许内心深处,我们都是西门庆。

西门庆出身商人家庭,因父母亲死的早,没人管束,渐渐养成虎狼之性,讨了老婆一个又一个,死了一个又一个,人称“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专好淫虐,极善浮浪,凡他看上的女人没有能逃脱的——不过也不尽然,在西门庆通过当权贵的干儿子这一方式买官称霸一方后,事业的巅峰期,日进斗金,财源滚滚,与各路官商恶霸称兄道弟,非常风光。这时,他看上了两名美貌的官太太林氏、蓝氏,林氏不久到手,蓝氏还没到手,西门庆就因为与家人媳妇宋氏、姘头王六儿、小妾潘金莲连续三场纵欲宣淫,一命呜呼了,那蓝氏他终究没福消受,空有一身“本事”来不及施展。看来西门庆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他那点本事,那点聪明,到底没什么用,无非让他快乐一时,最终把他葬送了。

我们来看西门庆的几句临终遗言。

西门庆对潘金莲说:“我的冤家,我死后,你姐妹们好好守着我的灵,休要失散了。”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死了还想要!今生没要够,来生再要。西门庆一像曹操,想让姬妾们在他死后继续供他行乐;二像贾宝玉,想让他的女人们永远不散场,永远圈在一个园子里陪他,永远以他为中心宠着他、恋着他、求着他,永远满足他,这些个想法真好,可惜老天爷不答应。呜呼曹操,呜呼贾宝玉,呜呼西门庆。

西门庆对吴月娘说:“我觉自家好生不济,有两句遗言和你说:我死后,你若生下一男半女,你姊妹好好待着,一处居住,休要失散了,惹人家笑话。”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还是老话,希望他的女人们永远不散场,一万年供他行乐,真天真,真可爱,真伟大。不过他对吴月娘说的第一句遗言,有忏悔之意,值得肯定。

西门庆然后一一对女婿、家人、店里伙计吩咐家务与生意,始终不肯放下他的偌大家业,带着巨大遗憾离去了。他的最后一句话:“只怕你娘儿们顾揽不过来。”(《金瓶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得病 吴月娘墓生产子》)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你说对了,他们娘儿们把你搞的事完全顾揽不过来。你太厉害了,留下一个冤魂厉鬼的世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既然知道一死万事空,她们娘儿姊妹在你生时尚打理不清,死后如何管得着?你死时心中的不祥预兆很快就实现了,你的遗言一点儿也不管用。你一转身,她们就跑的跑,逃的逃,卖的卖,死的死,全部散了。非常抱歉,我们都不是上帝,只能眼睁睁看这一切发生,谁让你造那么多孽呢?

纵观西门庆一生,其漏多矣。照佛法来看,他的智慧不能叫智慧,只能叫聪明。智慧与聪明的区别在于:聪明是人为,智慧是天成。顺应出智慧,逆反叫聪明。真正的智慧是无漏智慧,在把持不住的时候依然可以把持住,在伤心的地方依然可以不伤心。这就是功夫了。《心经》上说的观世音菩萨所行的“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功法即是。这功法的好处在于一切都放下,轻轻松松,做人不累。葆全天性,证得善果。

西门庆一生天性屡毁,漏处甚多,其大处有三,我把它称为“西门三漏”,提炼出来,希望天下有情人,勿学西门大官人。

西门三漏第一漏:漏于形。指西门庆在多年的进取生涯中身体粮仓早就亏空了,上的都是虚火,其五脏六腑早就烤焦了。欲除此症,当服黄帝口诀:“勿摇汝精,勿劳汝形,乃可以长生。”(见《庄子》)

西门三漏第二漏:漏于理。指西门庆不明事理,认大官做干爹,做亲家,又认富商做兄弟,从来没结交过一个善知识,要不就与淫僧妖道来往,日见虚妄,比《红楼梦》里的贾赦还要荒唐几分。欲除此症,再无他法,只有让他再投胎一次,让他爹娘老子从小教他多读圣贤书。

西门三漏第三漏:漏于气。指西门庆争强好胜,稍不如意,气就上来。此漏为大漏。当初他为了保官,托人上东京打理前程忙去了,暂时把李瓶儿放在一边,谁知这一放放出了事,李瓶儿竟嫁给了蒋竹山,把西门庆气得要死。后来他把李瓶儿好歹横抢过来,不久金、瓶争宠,李瓶儿被潘金莲算计死了,西门庆那个伤心,不用提了。西门庆这种秉性,自己搞事,自己生气,不死何为?好比一个漏了气的气球硬要飞上天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一阵大风把它刮起来,但那阵风岂会让它好过?

西门三漏,每一漏都是死。人的精气神一旦丧尽,自然油尽灯枯,这就是“进取者”的下场。

《心经》所含无漏智慧有别于此,它根本就不让沙子有漏走的机会。那沙子也不是泥沙,而是泥沙中的金子,是金沙。那金沙也不是放在沙漏中,而是捧在手心里。《圣经》上耶稣基督说:“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亮光。”(《路加福音》)就是这个意思。佛说“一粒沙中见世界”,这粒沙是闪光的金沙,不是浑浊的泥沙。佛说“清净无漏,始可证善果。”

无漏之道也有三,试说如下。

“无漏之道”一:清净。什么叫清净?观音菩萨住在紫竹林,这就叫清净。什么叫清净?观音菩萨手里的甘露瓶,这就叫清净。那瓶中之露菩萨从不妄施,你也不可妄求,若是真心忏悔,自有甘露。信者定,定者清,清者净,净则生机重现,心重明,性重光,自有一番希望。人的心里一天到晚多是昏暗,主要是事多,若不搞事,心里就慢慢明亮。与其在白天昏庸,不如在黑夜明亮。黑夜可贵,贵在净明。观音菩萨在普陀山的洞里何尝有多余之物,也不过是石桌藤床而已。仙家享受不在于繁华,只在于清净。佛家说“清净”,道家说“清静”,都是一个意思。渔夫不打浑水鱼,樵子不上刮风山,凡事要定下来才好。六祖舂米,一下是一下。那些谷粒很快就变成米,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之道”二:闭关。人要随时闭关,学达摩,学慧可,洞里洞外都可以闭关。每当烟熏火燎处,要自服寒冰降火。每当冷落枯寂地,要自家生火。堕到井中要甘做井底之蛙,走到田间要做陇头之牛。总之,处处悟道,时时修禅,养成“吹吹风”的习惯。如果实有所悟,那么你可以随喜众生,就好比一个人犯了烟瘾情不自禁向街头陌生人借火。要知道火都是借来的,有时一个眼神就点燃了。闭关的好处在于认得出自己,分得清别人,事事都在胸中。他胸怀奇大,包容乾坤,整个天空都是他的,海洋都是他的,他根本不需要撒网捕鱼,那些鱼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之道”三:施仁。有财施财,有力出力,无财无力点点头。儒说“仁义”,佛说“慈悲”,基督说“成全”,总之要为人好,甘作人梯人桥。宋江化身而为及时雨,江湖兄弟都受了他的感召,天罡地煞聚合,因缘俱足,大事可为,那些分内之事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并非指一个劲囤积什么,只进不出,那样不会越来越多,反会渐渐堵死。西门庆就是把财宝女人囤积过多,积压而死。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最后的太古神魔

    最后的太古神魔

    洪荒的神魔纷纷醒来。满天的仙佛纷纷涅磐。日月同空,雪夜惊雷。一场惨无人寰的屠杀过后,孤独的我该何去何从?风华正茂的佳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豪气云天的兄弟情,神秘的幻境,惊险刺激的世途,神秘的洪荒传说,没落的太古神话,强大的神器、无敌的仙。
  • 渔妇

    渔妇

    穿越了,寄人篱下,婶母不喜,叔父不爱,还要逼她替堂姐出嫁。无奈,那就嫁吧!嫁到偏僻渔村,从此婆婆妯娌小姑一箩筐,吵吵闹闹过日子。无所谓,做个渔妇也不错。抓个鱼,捉个虾,采采紫菜,捞上来,全是银子。只是,只是夫君,你身上的那块玉佩到底是谁家的传家之宝?新书《锦医归》已经上传,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入坑!
  • 嗜血总裁的狂野妻

    嗜血总裁的狂野妻

    为了报复飞氏集团,他不惜折磨她,设计她,逼迫她爱上他,在新婚当晚,他和别的女人厮混在一起。第二天,在她愤怒的眼神下,他当着大家的面前凌辱她,“你只不过是我利用飞俊楠的玩具!”他恶毒的话,如晴天霹雳击中了她的脑袋,她怒不可遏,狠狠地甩了他一把掌。“冷寒哲,你这个恶魔!我诅咒你不得好死!”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下,她一个高傲的女王,挺直背脊离开了现场,留下一脸阴霾的男人……【精彩片段:】“白芷薇,这辈子你都是我的女人!若让我发现你身上有别的男人痕迹,我一定会杀了你!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一双溢满泪水的美眸,泛着惊艳的倔强和不甘,“鬼才是你的!我是我自己的,你无权管我!”冷厉如鹰眸的寒光,直直射在她身上,一只大手捏紧她的下颔,“女人,你注定是我的,这辈子你逃不掉的!”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读出了新鲜的内容。独辟蹊径,作为著名的小说家,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进行深刻的剖析,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命运弄人,为何让他们在这样的时间,以这样的身份相遇?吾生君未生,君生吾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纳兰烨收拾好一身萧索,孤独的走出书房,莹柔的灯光辉映,月牙衣袍比降下的白霜更凄更凉……金丝楠木的棺材里,熟悉的容颜呈现的是死亡的淡青,仍记初见时,这张脸是多么的惑魅人心,有神的眸子闪烁着狡黠和邪魅。可如今,所有的表情都不见了,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如幻梦一场般,一夕之间消失殆尽,遗留给无双的,只有此刻毫无生气的容颜.......瞳孔猛地一缩!心,如滚油浇心,五脏俱焚!浑身陡然剧烈颤抖,双臂踉跄的伸向棺里想去抚摸他,抱抱他:“南宫月,你曾许诺过要一生一世好好待我,怎么可以先离我而去了呢?
  • 邪手狂刀

    邪手狂刀

    左手拥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右手掌握无坚不摧的狂刀,杀猪佬也能玩转乾坤无敌至尊!被春哥强迫拜师,赐名东方不败,逆转憨傻王小二的宿命开始逆转……一个礼金引发的血案,娶个老婆一波三折,邪恶的人生就要开演!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