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191

第一百九十三章 讲故事改立太子

齐老太太的话,齐氏这就不懂了:“母亲这话是何意?”

说她找错了人?她怎么就找错人了呢?

皇上膝下七位皇子,除了文淑皇后所出的皇二子夭折之外,其余的六位皇子中,也只有皇长子齐滦最得皇上的爱重。不仅仅是最早封王的皇子,也是最早出宫建府的皇子。

就连如今的三皇子,那也是满了十七岁后才被允准出宫建府的,而且,至今都还未册封王爵。而底下的那几个皇子,就更不必说了,年纪小的自然都比不上,就是萧皇后所出的四皇子,都已经十五岁了,同为嫡出的皇子,他又有哪一点比得过宁王呢?

而凌遥更是亲口告诉过她的,皇上早已内定,宁王就是未来的皇太子,那么自然的,宁王妃就是未来的太子妃,齐氏真是纳闷极了,按照眼前的局势,任谁来选都应该是选宁王夫妇的,怎么就选错了呢?

“你以为我进京来是为了什么?”

齐老太太看见齐氏这一无所知的模样,莫名的就心情变好起来了,这种旁人还无知无觉,她却什么都知道的感觉,真是太令人心情愉悦了,连带着,她的唇角也微微翘起,从谈话开始就一直镇定自若的苍老面容上,此刻倒是有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我对外说,是要来看顾你,要来送那个妾生女出嫁的。其实我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更深一层的想法,却也不能对外说。不过眼下对蕊儿你,倒是可以说的。”

齐老太太笑道,“当初给玥儿择定夫婿的人选,你也是知道的,我心里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宁王,一个是四皇子。大概这个,你也从玥儿和荣嬷嬷那里听说了吧?”

齐氏闻言,点了点头。

看见齐氏点头,齐老太太眼中笑意更深,她道:“其实在我这里,从来就只有一个人选,那就是四皇子。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玥儿跟宁王成婚。至于为什么要说我心里有两个人选,我也是为了照顾玥儿的心思。她当年和宁王的那点事情,我岂能不知道?不过,她既然看中了宁王,又对宁王留了心思,我若硬生生的给她掐断,总归是不好,又怕她将来意难平,会影响我的安排,所以,我才让荣嬷嬷传话,说我心里有两个人选,说我顾念她的选择,只要她择定了我便会同意。”

齐老太太看了看齐氏,微微笑道,“不明白我的心思了吧?其实,我早就知道玥儿自认与宁王有过那么一段过往,我也早就知道那都是她自欺欺人的想法,人家宁王根本就不知道她这么留心自己。我的本意也不是这样的,奈何我发现的时候,事情已然这样了,我也只好将计就计,让玥儿自己发现这些,也好让玥儿对宁王死心。玥儿是个好孩子,我知道,她一旦对宁王死心了,就必然会接受我的安排,跟四皇子在一起的。”

“不过,我倒是没有想到,我这里还未出手,皇上倒是与我不谋而合,直接给玥儿和四皇子赐婚了,这样一来,倒也省了我的好些事情。”

齐氏听到这里,倒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齐老太太早就知道凌玥心仪宁王的事情了,可她竟然不提早点破,还这样利用算计自己的孙女,对于齐老太太凉薄的心性,倒也有了一些体会。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关注的重点,重点是齐老太太最后说的那句话。

就听齐氏问道:“我不明白,母亲为何这样看重四皇子?比起宁王,四皇子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母亲为何一定要玥姑娘嫁给四皇子呢?”

她先前还以为,老太太之所以选定四皇子和宁王,又比较偏向四皇子,是因为即便凌玥择定了宁王,老太太只怕也没有那么能力让凌玥嫁给宁王并做其正妃,如今看来,好似并不是这样的。老太太并不是没有能力促成这一桩婚事,而是她似乎并不看重宁王,也并不希望凌玥跟宁王有任何的关系。

难道,老太太是知道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件事,正说明了四皇子有着宁王也没有的长处吗?

齐氏思来想去,一时也想不到什么要紧的,她只知道,要说四皇子比宁王唯一强的地方,也就是活着的萧皇后啊,可是,萧皇后并不受宠啊。文淑皇后虽然没了,但她在皇上心里的地位,那可是无人能及的啊。

“谁说四皇子比宁王差得可不止一星半点的?”

齐老太太冷道,“在我眼里,宁王比四皇子可是差远了!”

对于齐老太太这话,齐氏没有回答,她默不作声的看着齐老太太,心里只想着,说宁王差,好歹也得拿出证据来啊,这样空口白牙的说,谁能相信?

齐老太太自然知道自己这是空说无用,所以,她当下轻咳两声,问齐氏道:“你是不是也觉得,皇上将来,一定会立宁王为太子?”

其实齐老太太不问也知道,不仅是齐氏,就是凌鼎也是这么认为的。在那些不知内情的人眼里,皇上最为看重的就是宁王了,不立宁王为太子,又立谁呢?

对于这一点,齐氏本就有所察觉,自那日凌遥和她说破之后,她更是坚信不疑了,此时听齐老太太问起,她极为肯定地答道:“母亲,我确实是这样觉得。不只是我,确实也有好些人也是这么觉得。我想,就算王爷嘴上没说,心里大概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宁王妃也亲口跟我这样说过的,她暗示我说,皇上已经内定了宁王为太子,不日就会有旨意下来的。”

要不是那番话,齐氏也不会对凌遥那么深信不疑的。

齐老太太听了这些话,就像是听见什么笑话似的,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望着齐氏似笑非笑的道:“你知道我这回入京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吗?就是阻止皇上立宁王为太子,让皇上改立四皇子为太子。这样一来,玥儿就是未来的皇太子妃了。而不是那个妾生女。”

一旦局势按照她的预想发展,那么齐氏就会失去宁王一系的倚仗,齐氏无所依仗之后,就只能听自己和鼎儿的,到了那时,齐氏没了倚仗,自然也不敢忤逆自己了。齐老太太越发觉得,不让宁王夫妇上位,当真是个极好的抉择。

齐老太太这话,让齐氏犹如听天方夜谭一般,只觉得匪夷所思到了极点:“母亲,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皇上若是定了主意,又岂是母亲可以阻止得了的?更不必说立太子这等大事了,这又岂是母亲想让皇上立谁,皇上就立谁的么?”

要不是看齐老太太尚且神志清醒,齐氏甚至都要以为,齐老太太这是在说胡话了。

齐老太太微微一笑,道:“你先别急着否定我的话,你先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罢。等听完了这个故事,你自然就明白我这些话的意思了。”

这个故事,齐老太太早已烂熟于心,这个故事在她心里少说也藏了二十多年了,除了平安之外,她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就连凌鼎也是不知情的。

齐老太太敢说,除了南疆轩辕家的那个老婆子之外,这宫外头,也就只有自己最清楚得知道这件事的详情了。其余知道内情的人也寥寥无几,而且,这些人已经不在人世了。要么,是被她给杀了,要么,是被轩辕家的那个老婆子给杀了,要么,就是被宫城里的那个皇上和高太后给杀了。

若不是她早年那样辛苦找寻高氏那个贱/人和她儿子齐昇的弱点,她还真是无法得知这件事的内情。自然也就想不到这么精妙的主意了。虽然说,这件事被重新翻出来,并不能真正打击到高氏那个贱/人的根基,但这件事,却还是实实在在的牵涉到了她的儿子和孙子,所以,这件事还是有一定价值存在的。

何况,这件事一旦翻出来,她的儿子和她的孙子必定反目成仇,高氏那个贱/人面对这样的境况也不会好过,这样想一想,倒也是大为值得的。而只要能让高氏不痛快,她这心里就舒坦了,只要高氏不开心,她就高兴得很。

齐老太太语调平静,没有带任何感情的在讲述这个故事,而头一回听见这个故事的齐氏,却没有齐老太太这么淡定的神情了,从一开始,她就处在一种震惊之中,直到听完了这个故事,她都还处在震惊之中缓不过神来。

-本章完结-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 无上逍遥路

    无上逍遥路

    我有一把剑,一把杀人无形的剑。我有一壶酒,一壶喝不完的好酒。我有一场梦,一场逍遥自在的梦。我有一颗心,一颗永不放弃的心。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傲,我要风听我号令指挥,我要火在我笔下功坚,我要水在我指尖流转,我要玩转这人世间。且看任昌一条纵横世间的逍遥至尊路。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遗世妖颜:胭脂错

    遗世妖颜:胭脂错

    为救那个如水一般的少年,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可她不是一般人,她做为猫之圣王的后代,拥有强大的妖力,所以她没有死,却到了另一个时空,而眼前这个拥有如深潭一样幽深寒冷的眸子的人又是谁?那梨花树下,温润如玉,笑得如水般清冽的人又是谁呢?原本她以为再次找到了她心中的爱人,到后来却发现,不是如此。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武逆狂徒

    武逆狂徒

    平庸无奇不是错,自甘平庸错上错。虽偶得机缘恩泽,却承武道天途,逆改乾坤。注定形单影只,孤寂孑身,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也被整个修真界视为第一大恶人,修真界败类的他又该如何在夹缝之中求得一念执拗?斗战神尊那只死猴子是他拜把子兄弟,跟月宫仙子前世有渊,今生有缘。开外挂,天人合一,游离天道,践踏诸天。终有一天,终有那么一天,我会死的,你们别操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