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159

第一百六十一章 剑指皇子

凌遥既想不起这灯是在何处见过的,自然对齐宛芸的话更是不解了。

按齐宛芸所说,这盏灯原是从她的手里拿的,又说是要物归原主,可是,她压根就不记得自己原先有过这盏莲花灯啊?凌遥抿唇,默默看了一眼自己手里提着的葫芦灯,今夜逛街,她也就只买了这么一盏灯而已啊。

齐宛芸见凌遥面露不解,便轻轻笑道:“凌姑娘不记得了么?方才在那灯谜会的高台之上,那老者要送你这盏莲花灯,你却被宁王殿下带走了,于是这灯也就被留下来了。我看这灯做得精致可人,便答了题,成了最后的胜者,才得到这盏灯的。所以严格来说,我确实是从凌姑娘这里得了这盏灯的呢。”

乍然听见齐宛芸提起此事,凌遥也不知她是何意,只单纯惊道:“原来那时,齐姑娘也在场么?”

她只是想当众给齐滦唱个歌而已,那会儿她满心里想着的都是齐滦,倒是真没注意到台下有哪些是熟人来着。这会儿听见齐宛芸都说瞧见了,想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瞧见了呢。

齐宛芸微微一笑,道:“不止我在,三公子和四公子都是在的,还有凌大姑娘也在。”

提起高台上的那一幕,齐宛芸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震撼,她望着凌遥真切笑道,“凌姑娘,你就同太后娘娘说的一样,又聪明又爽快。我原想着,这灯既然你没来得及拿走,那我便可取来,将来咱们见了面,我再送你便是,没想到这会儿我竟遇见了你,所以说,我自然是要遵从本心,将这灯送你的。还请凌姑娘不要嫌弃,收下才是。”

齐宛芸这一番亲近之举,总是让凌遥有些疑惑的,毕竟她和齐宛芸素未谋面,并无交集,齐宛芸这头次见面就这么亲近她,凌遥总觉得怪怪的。

但看齐宛芸行事光明磊落,说的话更是条理清晰,又听到她提起高太后,凌遥在那一下忽然就醒悟了,莫不是高太后同齐宛芸说过什么话,让她亲近自己?

想着高太后那一心为自己和齐滦考虑的模样,有这一番举动,倒是极为可能的。

凌遥正在这样想着的时候,一旁一直沉默着的齐滦忽而有了动作,他接过齐宛芸递过来的莲灯,而后将莲灯递给凌遥,冷淡的眼中透出一丝暖意,他望着凌遥温声道:“表妹一番好意,却之不恭。何况,方才是我有失,才让你未得这莲灯,实际上,你一曲清歌,当然值得那老者以这莲灯相酬的。所以,阿遥,收下罢。”

凌遥与齐滦对视一眼,她看出了他眼中藏着的未尽之意,很显然两个人都想到一处去了,所以凌遥便不推辞,从齐滦手中接过莲灯,望着齐宛芸的笑容里也多了几分真心:“多谢齐姑娘。”

一旁的凌玥真心看不惯他们这几个人这般模样,又见齐宛芸待凌遥比之待她不同,心中越发不忿了。

自从齐氏嫁进明王府后,老太太为了让她的身份高些,能得更多人的帮衬,便要求她多多亲近永安侯府,把永安侯府当成自己的外家一般亲近。凌玥纵使不愿,但也知道老太太的要求对她是有益处的。所以,她就如老太太所言一般,待齐氏如同亲母,待永安侯如同外家。

跟永安侯府的走动也很多,她自然是比凌遥跟齐宛芸要舒适得多了。但由于她称齐氏为齐母妃,所以这齐宛芸也就不能和她姐妹相称了,她只能叫齐宛芸为芸姨,但齐宛芸为了不让她难堪,便说若无长辈在跟前,齐氏也不在的话,她们仍旧以姐妹相称。

齐宛芸不似齐氏一般性子清冷,再加上凌玥又是刻意讨好,所以这些年,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亲近,凌玥还以为,自己跟齐宛芸才是最好的姐妹,但如今看齐宛芸才头一次见凌遥,便这般和气,还送了她方才好不容易得来的莲灯,这凌玥心头便有些生气。

再加上凌玥心中颇有些说不出口的私心想法,她就更加厌恶齐宛芸与凌遥交好了。

这想法却也不难揣测,便是她方才也在高台下,也同样看见了凌遥与宁王秀恩爱的那一幕,这对于她来说,不啻于一个重大的打击。虽然她接受了四皇子的邀约,也听老太太的话愿意嫁给四皇子,但是她的内心深处,却仍未能忘情于宁王,所以看见那一幕,她的心就跟被人捅了一样,疼得很。

这一疼,对凌遥满腔的恨意,就随之翻涌上来了。

这几层心思里,又有凌玥对凌珏此刻处境的担心混杂其中,虽知凌珏到了如斯地步,当真是源于凌珏咎由自取,但这件事,还是跟凌遥脱不得干系,所以这会儿,她心里头的恨与怨,就一股脑的全部迁怒到凌遥身上去了。

所以,在看见齐滦收了莲灯,又亲手送到凌遥手中时,凌玥眼中的恨意一闪而过,然后便换上了满脸清雅的笑,她往前走了一步,与齐溢并肩而立后,才状似不经意的望着齐溢笑道:“四公子方才不是说遥姐姐所唱之歌从没有在大齐听过么,还问我遥姐姐唱的是什么,我说我不知。如今遥姐姐在这里,何不请遥姐姐告知我们,方才遥姐姐在高台之上所唱之曲为何呢?”

齐溢闻言,也跟着笑道:“对啊,我大齐从没有这样的歌,方才凌大姑娘也说了,就连回真也是没有这样的歌的。凌二姑娘所唱之词不工整也不对仗,曲调也不熟悉,想来,是什么乡野村曲罢?不过说来也是,这样的东西,就是梨园里的伶人也是不唱的,难怪方才台下诸人都不知道了,想来,是凌二姑娘的母亲教你的吧?”

齐溢说到此处,又叹道,“哎,幸好方才那些人都不知道咱们的身份,否则的话,若是知道是大哥的未婚妻子,堂堂明王府的庶长女当众唱这样的歌,又当众给大哥表这样的情,还不知他们会怎么想呢?三哥,你说是不是呀?”

齐溢素来就对元熙帝宠爱齐滦的事颇为不忿,同样都是嫡子,为什么偏疼长子却待他淡淡的呢?难道就因为他的母后不得宠吗?他母后出身镇国公府,不知比那个平民百姓身份高出多少来,却偏偏被那个出身平民的文淑皇后压了这么多年,不只是母后心头恶气难消,就连他都因此而不甘心。

自记事起,他心头便不忿父皇的偏心,齐溢就总想着要为自己要为母后争气,所以,除了在上书房里力争做到最好以外,他还积极结交庶出的皇子,就希望将来有一日,父皇立太子时,舍弃那个孤僻的皇长子,而选择他这个极受庶出皇子欢迎的嫡次子。

齐溢就是不明白,宁王除了军功,有哪一点他比不上的呢?宁王从不与任何皇子结交,他就偏要与皇子交好,宁王没了母亲,他就偏要他的母后掌管好整个后宫。齐溢坚信,在他和母后的努力之下,他们的那一点私心想头,说不准就实现了呢?

所以,只要抓住一点机会,他和母后就会想尽办法诋毁宁王声名。既然暂且动宁王不得,那就让他先失了名声,让父皇慢慢的厌恶了他,这眼里头才能看到别的皇子的好。

只是,这么多年了,齐溢没想到父皇对宁王的宠爱与看重依旧坚若磐石,他和母后想尽了办法,竟一点进展也没有。就算宁王被传成了吃人的恶魔,他的地位却丝毫也没有动摇过。

  他和母后也不是没有灰心过的。可是,父皇明明知道这些年母后都在暗地里散布谣言诋毁宁王的声名,却从没有出言阻止过,就仿佛他什么都不知道似的,这样的纵容态度,又让他和母后觉得,他们的私心似乎又不是没有指望的,所以,他们仍旧又生了信心,又决定继续等待时机,只要宁王有所动静,他们就寻找机会进行打击。

只是,宁王行事有时霸道张狂,还有父皇的偏爱和袒护,他又只是个皇子,母后又不得父皇宠爱,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能对宁王所作的打击实在是有限。在他还没有册封王爵和得差事之前,母后也不赞同他先对宁王做什么事情。

所以,他们仍然致力于一点一点的抓住机会打击宁王的声名。

像眼前这个事情这样,齐溢就觉得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一个皇家王爷,一个未来的王妃,居然不顾皇家颜面,当众干出这等下三滥的事情来,这要是传扬出去,朝臣们难保不生议论,为了朝廷的颜面,父皇岂会不生气呢?而一旦生气,这朝野上下,对宁王的议论岂不是就多了?他本就不好的声名,岂不是又要被毁了么?

齐溢自觉聪明,这话里话外,就句句带着鄙夷轻视,一句一句,都是在诋毁凌遥的出身和齐滦的低俗。

齐溢这自以为是的打击,在凌遥眼中,不过是不痛不痒的几句风凉话罢了,她根本不屑跟齐溢计较,自然当他是不存在的人,基本无视了齐溢的存在。

她只是凝眸盯着凌玥,抿唇笑道:“玥妹妹好兴致啊,在你的亲弟弟,我们明王府的大公子成为卖国贼而被全境通缉的现在,你居然还有闲情逸致跟着四公子出来逛街看灯,可见你和令弟之间的感情了啊。玥妹妹啊,你这会儿不应该管我唱什么歌的,你应该好好儿的跟陆家撇清关系啊,不然的话,有这么一个弟弟,你难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么?”

看凌玥的笑容僵住,脸色瞬间一白,凌遥越发笑得灿烂了,她转眸看向齐溢,笑嘻嘻的道:“四公子,我的事真的不劳四公子费心。你还是应该多多想一下你自己的处境的。你别忘了,你未来妻子的外家是南疆陆家,她弟弟已勾结陆家叛逃大齐了,你猜你的心上人会不会追随她弟弟呢?”

这话一出,齐溢脸色也是一白,继而眼中闪过一丝恼怒。

他心系凌玥,又蒙父皇赐婚,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母后虽有些不喜凌玥的身份,但他已经慢慢解劝过来了,母后也慢慢接受了凌玥将会成为她儿媳的事实,只是,他和母后的心中仍有一根刺存在,这根刺,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母子二人,这凌玥的身份,是有一个污点存在的。

那就是,凌玥的母妃是南疆陆家的女儿。凌玥是陆家的外孙女,而陆家早已叛离大齐,跟大齐却是势不两立的。

而如今,他心中的这根刺被凌遥当面提及,就犹如被人重重的打了一巴掌似的,他岂能不恼羞成怒?

何况,近来凌珏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他自觉丢脸,心里很多时候都觉得不舒坦,虽然知道此事可能不怪凌玥,但心里有时恼了,仍然会迁怒于凌玥,只恨不得自己亲自跑去杀了凌珏这个卖国贼才能心安。

这些时日,他好不容易想通了一些,又蒙父皇提醒,这才在元宵节的夜里邀约凌玥出来看灯,想好好的培养一下感情,增进一下彼此的了解,沟通一下,结果却被凌遥生生打脸,破坏了他苦心经营的局面,让他和凌玥之间,也变得尴尬起来。

方才齐溢最后加了那样一句话,正是要齐泯也来赞同他的。

但齐泯还未来得及开口,凌遥便已开了口,齐泯到底也比齐溢年长几岁,身份上又不及齐溢,心里也知道齐溢说的不是什么好话,他本心是不愿赞同齐溢的,也不愿意得罪宁王,但又怕自己不开口反而惹得齐溢不痛快,到时齐溢若回去同皇后说了,他恐他母亲贤妃又要受委屈。

这几番犹疑之下,只能想了几句话来打圆场,不得罪在场的任何一人也就罢了,哪知他还未开口,齐宛芸却含笑替他开口了:“四公子这话,想来三公子是不好答的。这听曲之事,原本就是各人有各人的喜爱。没听过的歌儿不代表就是出身不好,许是因为孤陋寡闻呢?我想着,四公子久居深宫,又在皇后娘娘跟前长大,想来是没听过这样的歌,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我却觉得很好听的。不过,既然四公子对它的评价不好,往后不听便是了,又何必诋毁呢?”

齐宛芸言罢,对着齐泯轻轻笑道:“三公子觉得我说的可对么?”

这得罪人的事,齐宛芸替他做了,齐泯岂会觉得不好?何况,齐宛芸温婉娴静,相貌又好,齐泯自是喜欢的,此时看她出头,又说得在情在理,齐泯自然也跟着笑道:“齐姑娘说得是。”

齐溢的话可以不赞同,但这未来妻子的话却不能不赞同的。毕竟这永安侯府,他也不想得罪啊。

齐溢何曾被人如此对待过?齐泯含糊奉迎齐宛芸的话,偏偏齐宛芸后头有永安侯府和太后,他却是不能对这两个靠山如何的,一时心中恼怒更甚,便觉得再在此地待下去,他就要气死了,当下冷哼一声,连声告辞也不说了,只管拂袖要走。

但还没走两三步,齐溢就被齐滦给拦住了去路,齐溢恼怒道:“大哥还想做什么?”

看他被打脸还不够,还想阻拦他走吗?

齐滦方才一直没有开口,但在齐溢言语辱及凌遥时,脸色便已经阴沉下来了,此时,他拦住齐溢的去路,站在齐溢身前,微微垂眸,冰冷的眼眸盯着齐溢的眼睛,冷冷的吐出两个字来:“道歉。”

齐滦比齐溢年长五岁,又是常年征战的人,不仅身高上有优势,还有气势上的优势,他释放出来的迫人气势,又岂是齐溢这种长在深宫妇人手上的皇子可以承受得住的呢?

齐溢被齐滦的眼神定得心头发毛,面上却因要面子而强撑着,他拧着眉头瞪着齐滦道:“大哥的话,我听不懂!”

要他给一个身份卑贱的庶女道歉?门都没有!

齐滦闻言,眼里的寒意就越发重了,他冷脸等了片刻,看齐溢没有开口道歉的意思,他唰一下抽出腰间短剑,伸臂将短剑横在齐溢颈间的大动脉上,冷冷的看着齐溢道:“给阿遥道歉。否则的话,我若从这里割下去,你必在一刻钟内失血身亡。”

齐溢言语之中辱及阿遥,这是他不能忍受的。萧皇后如何诋毁他,他无所谓,也不屑澄清,但是阿遥不行,阿遥是他的心肝宝贝,他怎么可能容忍别人辱及他的心肝宝贝呢?纵然是齐溢,那也不行!

齐溢感受到了短剑的冰冷,他却不相信齐滦敢真的割下来,只厉声道:“你敢如此威胁我?”

齐滦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一样,无情无义满是冰冷,他开口道:“齐溢,我是来真的。”

齐滦的一双厉眼分明在说,别以为我不敢杀你。

-本章完结-

同类推荐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热门推荐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极品皇后之恶女当道

    极品皇后之恶女当道

    她是生来就让母亲厌恶的,她是连阎王爷瞧见了都觉得晦气的抽风女子,她叫顾厌之。她是尊贵的皇后,却见不到自己丈夫几面,她是高高在上的后宫之主,却任凭小三爬到自己头上,她空有一身武艺却引而不发,沦落到被小三害死的地步。她叫顾温顺。当顾厌之变成顾温顺,当懦弱皇后变成黑道女王,一时间四国风云再起,恶女当道,她风流天下动荡世人,她是——顾厌之!【她曾经大闹过地府】初到地府,水土不服,她撕了阎王的生死簿,打破了他心爱的琉璃盏,偷吃了他舍不得吃的仙丹,抽了地府恶龙的龙筋做鞭子,最可恶的是她竟然怂恿阎王的十八房老婆跟他离婚。忍无可忍的阎王爷一脚将她踹进轮回,爱谁谁去。【她和小三一起弄死过小三】李小三:“弄死她,她那么恶毒。”顾厌之:“不干,杀人会折寿。”李小三:“祸害遗千年,你死不了。”顾厌之:“那也不干。”唐小三:“她冤枉我,她胡说。”顾厌之生气的瞪着说她胡说的女人:“杨俞桐你弄死她吧,我当没看见。”【她有个皇帝相公】“相公,我们那有个故事说一个皇帝为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女人误国误事的故事,话说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难道臣妾也是一顾倾城,再顾倾国,所以皇上舍不得臣妾,太爱臣妾连早朝都不去了么?”“建安。”“在。”“通知各大臣早朝照常。”【她还有个皇帝小斯】两人偷袭,顾厌之一脚踹他下去:“给老娘利索点!”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的。老子那叫谨慎!他被踹直接从房顶掉到屋里,弄出一大片动静,这下好了偷袭也免了,他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大家好啊。”“好你妈!”对方向他劈去,他抽出软剑犀利一剑,人倒未见血,他晦气的回骂:“让你问候老子的妈!”【她有个私人医生是神医】神医说:“我自小生活在药谷,师父说除非成婚才能离开药谷。”顾厌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让你师父去死!”她摔门离开,什么破规矩!男子见她离开耸耸肩,继续摆弄他的药草,半响门被踢开,他看了眼被踢坏的门,他不喜欢修门,那是件麻烦事。半响,顾厌之回头:“结婚是吧,赶紧!现在就结,立刻结,马上结。先说好不是我嫁,是你嫁。”【她还有对便宜儿子是双胞胎】铎儿,母后的姐姐是白痴吗,我们长的一摸一样一看就是双胞胎这还需要问的吗?傲傲,她怎么说都是我们的姨娘,我们不能这么鄙视她,你看她那么可怜,你给她一两银子去看病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