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600000006

第6章

第五章

又有不算短的一段时间流逝过去了,阿尔芒这个名字没有被人再次提起过,然而,玛格丽特这个名字倒是经常可以在人们的闲聊中听到。

不知您是否注意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对您来说无关紧要,甚至从未见过面的人,只要有人在您的面前提起过他的名字,于是有关此人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就会一点一点地汇集到您的耳朵里。也许您会从朋友们中间听到一件事,而这件事从前您是不知道的,然后也许您会惊奇的发现,事件中的人就仿佛每天与您擦肩而过,莫名其妙地觉得这个人似乎已经成了您那段生活中的一部分,可这并不代表他已引起了您的注意;有时从别人口中听来的事件,您会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某些事实与此有惊人的相似,并且它们彼此之间还有诸多的关联。至于我同玛格丽特之间的事,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毕竟我们曾经见过面,对于她的音容笑貌我也并不十分陌生。然而,自打那次拍卖会结束以来,她的名字便成了我耳中的常客。在上一章节中我曾经对这件事有所提及,因为这个名字与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有关,所以我的好奇心也随着自己惊讶程度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事情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现在只要我一看见他们,就会与其搭讪,谈论起这个名字,尽管以前我从未与任何人谈及这个名字。

“您知道一个名叫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女子吗?”

“就是那个茶花女吗?”

“不错。”

“我们十分熟悉。”

“十分熟悉。”这几个字经常是伴着一个让人无法揣摩其含义的微笑被说出口的。

“那么,您觉得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接着问下去。

“她人不错。”

“就这些?”

“我的上帝!不错,她的才智无人能及,不过也许她的心地比其它人好一些吧。”

“可关于她与众不同的经历您一无所知吗?”

“德?G男爵曾因为她倾家荡产。”

“就这一件事?”

“某位老公爵曾出钱供养过她。”

“我从别人那儿也听说过这件事,不管是真是假,她从老公爵那儿得到了好多钱。”

每次询问的结果总是千篇一律。

然而,我所感兴趣的是有关玛格丽特与阿尔芒之间发生的事。

有一天,我遇上了一个与那些贵女名媛交往甚密的人,于是我问道:

“您认识玛格丽特?戈蒂埃吗?”

“十分熟悉。”——相同的答案。

“您认为这个女子怎么样?”

“她是一个貌美善良的女子。对于她的早逝我不胜悲伤。”

“以前她好像有一个名叫阿尔芒?迪瓦尔的情人吧?”

“就是那个头发金黄,身材高大的小伙子吧?”

“不错。”

“是有过这样一个人。”

“那么,这个阿尔芒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哦,这个小伙子为了她,我相信,挥霍掉了自己为数不多的一点儿钱财,而后迫不得已地与她分手。听人说因为此事他几乎都要失去理智了。”

“那玛格丽特又是怎样呢?”

“她也曾一往情深地对待过他,当时人人都是这样说的。然而这样的爱情我们并不能过多的去要求什么,因为她毕竟是一个妓女。”

“阿尔芒后来怎么样了?”

“恕我无法告诉您。因为他与我们并不熟悉。我只知道玛格丽特同他在一起生活了五六个月,但是住在乡下。当再次在巴黎见到她的时候,阿尔芒已不知去了哪里。”

“此后您再也没有见过他吗?”

“一直没有。”

其实,我自己也是再也没有见过阿尔芒。甚至我暗自思忖,也许他来我家,只是因为那时他刚刚得知玛格丽特去世的消息,悲痛与往日之情交织在一起,以至于感情过于强烈。所以我想当时尽管他许下诺言会再次来看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诺言也许早已同那个姑娘一样成为了过去。

如果换成别人,可能这次我的猜测就对了,然而,当时阿尔芒那痛苦的神情,那真挚的语气,使得我不由得从一个极端想到了另一个极端,可能他悲痛万分,一病不起,而我之所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也许是因为他卧病在床,甚至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的心中不由得对这个小伙子关心了起来,或许有一种私心夹杂在这份关心中;在当时阿尔芒那痛苦万分的神情之下,也许掩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我很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现在阿尔芒的杳无音讯才令我如此焦虑万分。

我决定去迪瓦尔先生家,反正他也没来找我。其实想找到一个去他家的借口并不算难;但他的住址我没有问清楚,而且所有被我问过的人,也都对此不知一二。

我首先来到昂坦街。我想阿尔芒的住址也许会从玛格丽特的门房那里可以得知。这个门房是新来的,所以他所知道的也并不比我多。于是我便打听戈蒂埃小姐葬在哪里。是在蒙马特尔公墓。

风和日丽的四月已经来临,所以墓园里冬天时的那派荒凉凄惨的景象已一扫而空;此时天气已经十分煦暖,以至于唤起了世人对已故之人的思念,于是便有很多人前去扫墓。在去墓园的路上我不停地思忖:只要去看一下玛格丽特坟墓的情况,我便可知阿尔芒现在的心情究竟如何,是不是还像当时那样伤心欲绝。

我先走进守墓人的小房间,问他在二月二十二日那天是否有一个名叫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女子在这里下葬。

这个人拿出一本厚厚的本册查阅了起来,因为凡是把这里做为最后归宿的人都会被按号码顺序登记在上面。我从他那里得知,在二月二十二日中午,的确曾有一名叫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女子在这里下葬。

我请他派人随同我一起去她的坟上,因为尽管这是个死人的城市,但它与活人的城市大同小异,也是有街有巷,假如没有人指引,甚至连方向都很难辨认。于是一个园丁被这个守墓人叫来了,并接受了一些吩咐,但还没听完话,他便转过身对我说:“我知道,我知道,那个墓啊,太好认了。”

“原因是什么呢?”我问他。

“您不知道,这个墓上的鲜花与别的墓上的截然不同。”

“您是照看这个墓的人吗?”

“正是,先生。当时有一位小伙子托我照看这座墓,我真希望所有死者的亲人都可以像他这样,不要因为人的去世而从此将其从心头抹去。”

我们经过了几个拐弯,他站住了,然后对我说:

“这里就是。”

果然,在我的眼前有一块花丛出现,它被修剪成方形,如果没有那块代表坟墓的镌刻着那个名字的白色大理石的存在的话,我不认为会有人把它当成一个坟墓。

这块大理石平放在那里,周围有一圈铁栅栏将这块被买下的坟地圈了起来,在这个被圈起来的所在里布满了白色的茶花。

“您感觉怎样?”园丁这样问我。

“太美了。”

“这些茶花中只要有哪一朵凋谢了,我就会立刻换上一朵刚开的,我是这样被吩咐的。”

“那么吩咐您的人是谁呢?”

“那个人很年轻,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他哭得可伤心呢,我肯定以前他和墓里的这个女人有过那事儿,因为看来这是一个没羞没臊的女人。不过,有人说,她长得倒是蛮俊的。先生是她的朋友?”

“是的。”

“像那个小伙子一样。”园丁对我说,脸上还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

“不太相同,我们之间甚至没有说过话。”

“可您还会来这里拜祭她,您可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来这里看望这个可怜的女人的人寥寥无几。”

“照您这样说,这里没人来过吗?”

“是的,只有那位年轻的先生来过这里一次,此外,几乎没有人来过。”

“他只来过一次?”

“正是,先生。”

“他后来再也没来过吗?”

“是的,因为他去了外省,过些日子他会再来的。”

“您是说他出了远门?”

“不错。”

“那他去了哪里您知道吗?”

“据我看来,可能他是到戈蒂埃小姐的姐姐那里去了。”

“他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他去征得她对迁移尸体的同意,他想把这坟迁到别的地方。”

“可是他为什么不想让戈蒂埃小姐葬在这里呢?”

“这一点您也许清楚,先生,对于这些已经死去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干活的每个人,几乎对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了。这块坟地是五年前被买下的,但这个小伙子希望可以在新区买到一块永久出让并且面积比这块大的坟地。”

“新区?指的是什么?”

“噢,就是现在还在出售的新坟地,在左边。假如以前公墓可以像现在这样管理的话,那么它可能早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公墓了。但是要想达到完美无缺,相距还有一段距离。更何况人们的想法又是那么可笑。”

“您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我指的是那些到了这里还要耍威风的人。就说这位戈蒂埃小姐吧,也许她生前生活不太检点,可能是个荡妇,请原谅我这样说。可现在,这个可怜的女人,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应该说没有什么再让人指指点点的了,再说这个世上靠人供养的女人比比皆是。可是,只要葬在她旁边的那些死人的亲戚一知道她生前的所作所为,他们便会喋喋不休,他们反对她被葬在这里,并提议对这种烂女人应该专辟坟地,就像对待穷人那样。这也真亏他们说得出口。

这种事有谁见过?我呢,当时将他们骂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那些靠食利的有钱人,每年来祭拜他们过世的亲人还不足四次,他们会自己带来一些花,可您瞧瞧那是些怎样的花吧!他们总是念叨应该对坟墓进行一次修整,为的是表示一下对去世的亲人的怀念。那些被刻在墓碑上的字句可以让人感动得流泪,可当下葬的时候,却不见他们流下一滴眼泪,反而要来找葬在旁边的死人的茬儿。也许您不相信,先生,这位小姐与我素不相识,她生前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我也一无所知,但我却很喜欢她,我很关心这个可怜的女孩子,我会用价格最公道的茶花来送给她。我将自己的偏爱给了这可怜的女子。干我们这行儿,先生,我们不得不去喜欢死去的人,因为每天我们都在为死人的事忙得不可开交,而几乎没有任何的闲暇去喜欢上其它的东西。”

我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用不着我说,您也会可以想象得到,听得他这一番话,我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一种情绪。

很快,他察觉到了,他接着说:

“听人说这个姑娘让一些人为了她倾尽家产,她有一些情人,他们通通都为她的美色所倾倒,所以,每当我看到现在居然连送给她一朵花的人都没有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悲哀涌上心头。然而,她也不用抱怨什么了,毕竟她快有自己的坟墓了。就算只有一个人去想念她,他也算替其它人做了事。然而在这里还有一些可怜的姑娘,她们的身份、年龄也都同她差不多,她们当时也是被扔在这里的。每当她们那可怜的尸体被抛到墓坑里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的时候,我总是心如刀绞。只要她们一命归黄泉,所有人便立刻会从她们身边消失!所以只要干我们这一行儿的人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看到这一场景就不会感到愉快。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无法控制住自己。我的女儿今年二十岁,身材修长,脸蛋漂亮。每次当一个年纪和她差不多的女尸被送到这里的时候,无论这是一个贵妇,还是一个流浪女,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因而生出许多感叹。”

“我这样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一定惹得您心烦了,我想您来这里一定不是为了来听这些事的。人家吩咐我把您带到戈蒂埃小姐的坟墓前,我已经做到了,现在您还需要我为您做些什么吗?”

“阿尔芒?迪瓦尔先生家的地址您有吗?”我问这个园丁。

“知道,他的家在……街,您眼前的这些花,我都要到那里去收款的。”

“多谢您了,我的朋友。”

我最后向这个被鲜花盖满的坟墓看了一眼,但一个探测这个坟墓内部的念头却油然而生,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个被扔进墓坑中的美丽女子在泥土里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我郁郁地离开了这里。

“先生,您想去找迪瓦尔先生吧?”走在我身边的园丁开口问我。

“不错。”

“我肯定现在他还没有回来,否则,在这里我早就可以见到他了。”

“您的意思是,您敢肯定对玛格丽特的事他仍耿耿于怀,不曾忘却。”

“是的,对此我不仅深信不疑,甚至我可以发誓,其实他打算迁坟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可以再见她一面。”

“您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记得在这里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他一开口就问我:‘我怎样才能再见她一面呢?’‘这只能在迁坟的时候才能做到。’于是我就把迁坟具体需要的手续告诉了他,这您是知道的,因为在迁坟之前,首先要对尸身进行验证,并且只有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迁,所以这次迪瓦尔先生才会去找戈蒂埃小姐的姐姐。不用说,只要他回来,他就一定会首先来这里的。”

墓园门口已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我再一次地对园丁表达自己的谢意,并且我还把一点钱塞到他的手里。接下来我不容片刻停留就赶去那个园丁给我的地址。

阿尔芒还没有回来。于是我留了一个字条在他家里,告诉他回来后立刻来我家,或是让人通知我在其它什么地方碰面。

翌日上午,迪瓦尔先生派人给我送来了一封信。从信中我得知,他已经回来了,并且他邀请我去他家,因为旅途劳累,他已筋疲力尽,不能来拜访我。

同类推荐
  • 世界的那端

    世界的那端

    金麻雀得主于德北的一部个人小小说合集。作者有着较深厚的写作功底,他创作的根须深深植于生活的土壤,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观察、感悟,在小小说这一尺幅空间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大天地。在他的笔下,浓浓的亲情、懵懂的爱情、真挚的友情,闪射出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光辉;于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人心最为柔软的地方。作家不拘于故事本身而擅长于从细节处生发感悟,给读者以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和引路。这是十分难能可贵之处。文章简洁精致,深邃思辨,不事雕琢,透着生活的滋味。语言文字透明干净,有韵律,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如马吊、走北荒、双百老人、纪应先生、徐爱兰等众多篇什描写了底层人的至善至美之魂,感人至深,堪称精品。
  • 代理人

    代理人

    七岁,我以为我会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长大,工作,成家,但是因为误碰了一个葫芦,而放出了那个东西,改变了我的一生。
  • 一块木板

    一块木板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舌尖上的花朵

    舌尖上的花朵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热门推荐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她,是二十一世纪绝色女特工,隐世门中身怀灵术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坠崖而亡的洛家废材五小姐。废材?丑女?可笑!谁知,山洞中,冰棺旁,废材变成了怎样的绝世天才?那漫不经心的眼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代光华?丑陋的容颜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当废材大放异彩,注定是一场风起云涌。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一朝惊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猖狂的不可一世。绝色锋芒,袖手乾坤,纵横世间,她铁血冷酷震天下!凤凰涅盘,火舞飞天,翱翔在天际的不是凤凰,而是蜕变的骄龙!看她如何以狂龙之姿,睥睨天下,震慑群英!本文系列文《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
  • 魔鬼的私宠天后

    魔鬼的私宠天后

    “没想到,你竟是如此的美味,哼!”一道阴冷邪魅仿佛来自地狱的声音,重重的砸在女人的心头,痛彻心扉。这一刻,慕婉晴已经麻木了,深深吸了吸气,然后冷漠地说道:“你到底是谁?为何要如此残忍的掠夺我的清白?如果只是为了毁掉我,那么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可以放我走了吧?”想不到她的第一次,竟然是被一个根本看不清样子的陌生男人夺走,悲哀,真是悲哀啊!“让我放过你,不是不可……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皇上别嚣张

    皇上别嚣张

    被逼无奈嫁入皇宫,她一心只想离开。却在面对他魅惑的双眼时,心房失守,却发现原来他心中的后另有其人,而她,不过是他为报心爱女人被诛杀之仇的一枚棋子!他亲手扼杀了她腹中的胎儿,并将她的尊严踩于脚下。那么她将亲手斩断这段缘,扭转这种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协议闪婚

    协议闪婚

    他,有着傲人的身份和尊贵俊美的外表,邪恶冷酷,时而温柔时而冷漠,怪人一枚!一向视女人为无物,因为不堪父母的唠叨,于是接受那个女人的建议,协议结婚。她,新时代女强人一枚,为人低调冷漠无比,凡事好强,不喜欢靠别人。男人在她眼里,不过是野蛮的代称,可以让她不屑一顾,迫于父母的压迫,于是与那个男人协议结婚。他一向奉行‘喜欢就要拥有’的原则,从不赞成任何牺牲奉献的观念,最不屑那些失去才懂得珍惜的人。她认为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对于任何事都是奉行‘当断则断,不断则乱’的观点,最不喜有关于柔弱的任何东西。推某云自己的新文《极品闪婚》希望亲们能帮忙捧场~~~——————————————————————————————————————强推落仙阁各大圈主精彩文文《凰傲九天》妖狼莎《水魅莲》仙魅《月落君心》影落月心《俏丫头闯江湖》影落月心《至尊邪魅》月清树影《迷血倾城》迷血城《纵紫》翦羽推荐好友文文《重生之天才化妆师》翎江舞《灭世妖娆》葬花翼《彼岸妖娆》夜月未明《天空之音》即墨血夜《重生校园之商女》吃草的老羊《五岁“坏”宝贝》柒草《王牌逃妻》临窗纱《敢碰我妈-废了你》冷灰《重生之暖暖一生》妖梅《重生一王牌贵公子》花小三《腹黑前夫,你死定了》过期贝儿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每个人都是强者

    每个人都是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本书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变得一生富有,备受人尊敬;有的人却变的穷困潦倒,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