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900000027

第27章 把握事物适中的度

第五章3 把握事物适中的度

用中庸来处世,就是要把握好度。做饭的时候,火候不到,饭就不熟,火太大了,饭又会焦。长途旅行的时候,要背干粮和水,背少了,路上就会忍饥挨饿,可是背多了呢,又走不动路。生病的时候,吃少了药,起不到治病的效果,吃多了,又容易中毒。做事情也是这样,不能达不到标准,但也不能超过。

《论语》中也记录了类似的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就是颛孙师,字子张,商就是卜商,字子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一点呢?”孔子说:“子张呢,做事经常过分,子夏呢,做事经常不到位。”子贡问道:“那么就是说,子张更好一点了?”孔子说:“唉,过分和不到位同样不好。”孔子是个明智的人,他深知过犹不及的危害。

鲁国有一项政策规定:如果有鲁国人在外国做奴隶,无论是谁,肯出钱把这个奴隶赎回自己的祖国,那么这笔钱由政府报销。出钱的人只要有收据,就可以到鲁国政府领取费用。这个政策很好,执行起来也很得力。许多在外面做奴隶的鲁国人就是因为这项政策得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返回家园的。

有一次,子贡出外,赎回了一个鲁国奴隶。子贡是一个有钱人,他出于慷慨的心情,就把收据撕掉了,表示自己不贪图这笔钱,不去领政府的报销费用。当时很多人都为子贡叫好。可是子贡回来对孔子一说,孔子立即生气地指责他说:“子贡,你做错了。”

子贡很奇怪,自己不要这笔钱,怎么还错了呢?孔子说:“你是不需要这笔钱,可是你考虑过其他人的想法吗?你这样一做,人们就会想,哦,赎回奴隶,还不要政府的钱,这才是道德的榜样,这个高度谁能达到?你这种榜样,只能让想去赎奴隶的人望而却步,怕背上贪财的名声。”

果然,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人们觉得做不到子贡那样,所以出去赎奴隶的人越来越少了。子贡知道了,非常后悔。

国家大事和日常生活一样,都要在一个平衡的轨道上运行,所以,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保守退缩自然不行,太过激进了同样不好。而且,有些时候,做事情需要充分的条件,条件不成熟却勉强去做,最终会失败的。

有一个女生叫小君,为人非常热情,喜欢在宿舍楼里到处找人聊天,也喜欢帮助别人。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她。

可是小君喜欢热闹,有时候在别人的宿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个寝室的女生有的想学习,有的想休息,又不好赶她走,只好找机会暗示她。小君却从不在意别人的态度,总是坐到宿舍熄灯才离开。

有一天,洋洋的男朋友要过来看她,约好请洋洋寝室的四个女生吃饭。由于其余三个女生都没见过这个男生,大家都很兴奋,正兴致勃勃地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小君又跑来聊天,听说了这件事,立即热情地加入进来,洋洋也邀请了她。小君很高兴,就到处宣扬说:洋洋的男朋友要过来,某月某日请人吃饭。

洋洋的朋友也很多,不到半天工夫,就纷纷来找洋洋,问她为什么不早说,男朋友好容易过来一趟,为什么不让大家看看帅哥呢。洋洋只好一一答应,到时候吃饭的时候一起去。

结果当天吃饭的时候,去了十几个女生,洋洋的男朋友没做好准备,带的钱不够,非常尴尬,只好临时出去到银行取钱,才把账结了。这件事弄得洋洋很不开心,但是她知道小君的本意是很热情的,所以也没说什么。

后来,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小君的同学渐渐都不喜欢她了,大家表面上对她很客气,实际上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也没有人和她谈心。直到毕业,小君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我这样热情,愿意和我说话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如果小君知道做事情把握好度,不要太过热情,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也就不会让别人敬而远之了。所以说,做事情要把握尺度,所谓中庸,就是那个恰到好处的点,往这边偏一点,或者往那边偏一点,都无法使事情达到圆满。这一点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很多人不是在父母的娇惯下变得处处争强好胜,就是在家长的严厉教育下变得唯唯诺诺,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

同类推荐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热门推荐
  •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沟通能力。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丧失许多机遇。有效沟通是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
  • 中华诚信故事

    中华诚信故事

    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那些体现民族智慧、反映人民利益、符合进步潮流的部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思想支撑。 本书收录的正是中华历史上的诸多彰显诚信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
  • 爱你,只是妄想

    爱你,只是妄想

    她想有朝一日他会爱上她,但这一切,都只是妄想。这是一个神经病男与高冷女的故事,偏温暖向,不会大虐。谁都有些缺点,当缺点成为性格,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配也种田

    女配也种田

    运气一向平淡的刘佳宜居然穿越了!种田?发家?致富?好像都不容易……为了一日三餐勤勤恳恳的刘童鞋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个标准种田文女主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