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00000061

第61章 沉默不语的孩子——儿童缄默症

第九章6 沉默不语的孩子——儿童缄默症

小宇从小就是个胆小的孩子,很怕见生人,平时家里来了客人,她总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出来。有时候妈妈带她到小区里散步,她不是躲开其他小朋友,就是一个人自顾自地玩。妈妈只当她是胆子小也未曾引起重视。

上小学以后,小宇上课时很专心,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但是她从不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的时候也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班里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她也不愿参加。时间长了,小朋友都觉得她很孤僻、不合群,所以都不和她玩了。

老师发现了情况后,先让班长和她结成对子,可是当班长和她交谈时,小宇不是用点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示,就是用笔谈的方式和班长交谈。见小宇这样,老师通知了小宇的父母,建议他们带小宇去医院检查一下。

妈妈告诉医生,小宇平时在家里与父母感情不错,而且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小朋友玩时也有说有笑的,并未发现什么异常。后经临床检查,小宇被诊断得了选择性缄默症。

缄默症是指言语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但表现出顽固的沉默不语,多在儿童3~5岁的时候发病。

根据儿童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缄默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全面性的缄默症,就是不管在何种场合都不说话,或者是拒绝说话;另一种是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儿童在获得言语功能后,因精神因素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沉默不语的症状。缄默症并非言语障碍,而是一种社交功能性行为问题。

选择性缄默症多发生于儿童阶段,他们有正常的言语理解及表达能力,但在公众场合拒绝讲话,越鼓励他们讲话,越是缄默不语;有些儿童在幼儿园里不怎么说话,但回家就特别能说;见到亲人或其他儿童时,与其说话,但有其他人在场时,立即低头不语,有时仅用手势动作来交流,如摇手、点头等简单的反应。他们的言语表达在场景上和对象上有鲜明的选择性,约70%的儿童还伴有其他情绪和行为问题。选择性缄默症多发生在敏感、胆怯、孤僻的儿童身上,女孩比男孩多。

研究发现,儿童发生缄默症与儿童自身的性格、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及发育因素有关。平时父母过分溺爱、保护,初次离开家庭,环境变动均可引起缄默症,部分也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人认为,儿童是因为感到不安,为了保护自己而保持缄默的。

对于儿童缄默症,专家建议应该尽量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逐渐消除孩子陌生、紧张的心理状态。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各种精神刺激,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当孩子沉默不语时,不要过分注意其表现,以造成紧张情绪进一步升级,甚至出现反抗心理。可以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孩子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

平时在情绪松弛的情况下,孩子刚张开口讲话时就给予奖励和鼓励;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让孩子说话。

此外,也可以运用药物治疗。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安定类药物或抗抑郁药物。

育儿启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远离缄默症

儿童缄默症是让家长十分头痛的心理疾病,家长们通常认为这是孩子过于内向的表现,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患有儿童缄默症的儿童,通常除了不爱说话以外,还伴有某些行为异常,如长时间静坐,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或长时间发呆,性格比较孤僻,依赖性强,独立生活的能力也非常差。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教育不当或与孩子沟通不良、与同龄人接触较少以及缺乏自信等都可能导致儿童缄默症的发生,因此,要想让孩子远离缄默症,就需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不要让孩子生活在恐惧和紧张之中,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让孩子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氛围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同类推荐
  • 育儿圣经

    育儿圣经

    作者吉娜·福特认为,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范,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和奶水,也能使新手父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特别是妈妈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本《育儿圣经》,基于作者照看超过300名宝宝的经验,为新手父母提供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作息规范建议,告诉你:·怎样迎接宝宝的到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什么时候宝宝应该吃奶,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洗澡和玩耍。宝宝出现睡不好、哭泣、饥饿、疲惫等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妈妈要想重新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宝宝在断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妈妈喂养宝宝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休息。
  •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父母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其实,孩子有坚强、自信、乐观、快乐,感恩等优秀的品质,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明事理,懂是非,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入手,为父母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重点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是父母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的必备参考书。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做为家庭顶梁术的爸爸,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您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这些小事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让孩子体验到爸爸的慈爱,又能培养孩子的男性性格特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将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创造卓越的成就。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
热门推荐
  • 淡定王后不争宠

    淡定王后不争宠

    美丽的公主身骑白马,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哥哥,当鲜血染红了嫁衣,当爱人成为陌路,唯有让烈火燃烧真爱。
  • 成长美德书

    成长美德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的中学生选编类读物,与《成长智慧书》为一系列。本书编选着眼于“成长”这个过程,围绕爱、勇气、责任、忠诚、友谊等众多人类优秀品质选取有价值的文章,使学生通过大量美文阅读,深刻感悟和理解人之美德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领+骨干+精英,是现代女性人人追逐的对象。这些不甘活在男人光芒背后的大女人,是再怎么收服老公和家庭的呢?
  • 一世不了情

    一世不了情

    一直在等一个人,一直在等一个回头,一直在等一份笑容,终于等到我自己都没了笑容。可是为什么,我向左走,向右走,还是走不出爱你的圆。哭累了,沉默了,想放弃了,冷淡了,可是时间一过,却又开始想念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腹黑帝妃

    重生之腹黑帝妃

    一代修罗门楼主,杀伐果断。想不到竟然死于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手里,怨气横生。一朝得以重生在异国。她,纳兰家族嫡系孙女,天生无法修炼斗气,相貌丑陋,在整个京都闻人笑道的笑柄。性格懦弱,在家族里人人欺辱。当她变成了她,那些曾欺她辱她伤她欠她之人一一讨回来。
  • 祸水红颜之倾城绝恋

    祸水红颜之倾城绝恋

    如果说他们的姻缘是上辈子注定的,那么这一辈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身负绝症又如何?巧了,她正好会医。只是自古情债难还,一个是对他情深似海的哥哥,一个是对他恩重如山的恩人,还有一个是她相随相伴的知己,但是这些都不是她的最爱,她爱的只是那个不完美,但是却爱她如命的南无殇。美,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世人看得见他的外表,却无法窥视他的内心,虽然她也是看上了他的外表,但是这不妨碍她继续来窥视他的内心。遇上她,是幸,是劫,是磨难。遇上他,是幸,是运,是幸福。
  • 幸得相逢未嫁时

    幸得相逢未嫁时

    有一种债主,你借了他的钱,还钱他不要,非要让你还别的,还要连本带息!她就是因为借了他三两银子,结果,被他“欺负”了,手段“令人发指”......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好孩子成才私房书。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一本习惯养成心灵书,陪伴孩子的快乐童年,播下好习惯,收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