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00000078

第78章 上网e族,慎防“网络成瘾症”

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同时研究也表明,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在校学生中,因迷恋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增多,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大学生当中也相当严重。

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游戏,危害多多。正如美国心理学博士金伯力在《上网综合征》一书中所说“网瘾就如鸦片瘾、烟瘾一样,其危害性极大,一旦染上是难以根治的。”由此可见,染上网瘾不但对人的心理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对人的身体也是危害极大的。

1浪费时间

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2浪费金钱

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3危害健康

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青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

4影响智力

一般正常人智力发展到24岁左右才基本完备,而11~12岁的孩子正处在第二青春期,生理、心理发育都不完备。孩子上网成瘾后,会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将“阻碍”智力的正常发育。

5人格异化

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

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暴力、色情游戏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电子海洛因。

心理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手指不停地动着,仿佛想像中的鼠标移动似的,生活只有一件事情在他们脑中萦绕——“上网”。他们好像只是为了活着才睡觉和吃饭。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电脑屏幕,且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时常烦躁不安等。最严重的沉湎者会自杀而告终,这正是网络成瘾症的受害人。

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呢?

首先,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家长们不要给孩子轻易贴标签,什么自闭,有心理问题,切切不要这样。其实应该相信他们是懂道理的,对孩子们讲怎样正确对待电脑网络,“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会玩电脑不是英雄,会用电脑才是英雄”等。

其次,还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自我得到肯定,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

第三是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心理上的,并不像传统上的药物成瘾对人们的影响是生理上的,对此我们是不是应该采用传统的严格控制?当然不可以,因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并非罪恶之源,并不是每一个上网的青少年都会上网成瘾。对待青少年上网成瘾,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齐心协力对付网络,而是家庭、社会、学校如何切实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与大禹治水一样,青少年上网问题需要的是疏通而不是堵封,应当疏通青少年间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加以指导。

首先,作为家长要有防范意识,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网络,对孩子上网听之任之,等孩子出了问题甚至不能及时觉察,因此家长对子女上网可以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青少年需要规则,这样才不会觉得被忽略,因而对他们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并有目的培养自我的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父母要想更好地监控孩子的上网行为,应当对网络有所了解,最好是自己上网,与孩子讨论,说不定孩子会带你在网上遨游。作为家长要把电脑放在你能看见的地方,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把它放在客厅里,这样更便于监控。 

其次,提高青少年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是摆脱“上网成瘾”的根本。学校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与亲友、同学的关系;多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流宣泄出来,让其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

第三,通过各媒体宣传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开设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心理咨询热线;学校定期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社会应建立救助网站。 

不仅仅是青少年会患上网络综合征,上班族也照样会,由于上班族竞争激烈,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比较欠缺,需要得到发泄和理解,而网络可以使他们放下所有的顾虑,还他一个自我。可正是这种自我麻醉、自我安慰,使得他们的工作没有进展,生活没有情趣,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专家奉劝上班一族,要好好地把握一个度,不要让网络毁了你的大好前程。

对于上网之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而规律的生活,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

上网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性地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静心态,不宜过分投入。

上网时间不宜过长。另外,由于上网时间过长,电脑荧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不利,娱乐有度,不可过于痴迷。

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一分钟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

要注意远离一切色情、暴力性节目。身体虚弱的成人最好不要上网。

每天应抽出2至3小时与同事和家人进行现实交流。

专家爱心提示: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青少年患上网络综合征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卑,所以重塑自信是摆脱“瘾症”的治本之途。

健康小贴士: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网络成瘾症”呢?

网络成瘾症自我诊断标准:

1网已经占据了你的身心。

2有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的时间比预定时间长。

3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每当因特网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7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在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9因为长时间迷恋因特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如昼夜颠倒)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说明:如果一个人上网的时间符合上述标准,但没有影响到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没有伴发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心理障碍及阶段反应,只能称为网迷,只是需要的是心理干预,否则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网络成瘾症。 如果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同时每日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以上,一周上网时间大于5天,并已持续一年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症状、躯体症状,那就表明患上了“网络成瘾症”。

同类推荐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也很强。讲述了许多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预防及治疗方法。
  •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天地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讲述了道的玄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法门”。释义:“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高寿老人讲述自我按摩、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养生之道;手推助行徐步走:饭后三百步,助消化而吃得香;睡前千步走,使气血通畅而睡得安逸;中间漫步行,盼多活几年,多享清福。俯撑踮脚功:壮肺气、健肾力的基本功。掐膝眼起落:健脾胃,增加营养来祛除邪毒,使气血顺畅,防患于未然的上上策略。
  • 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我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怎样才能消除那些有损健康的消极心理,使自己时刻都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呢?《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并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测试题,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
热门推荐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丝绸之路(上册)

    丝绸之路(上册)

    大唐景龙四年六月,在甘州商道上,一棵棵稀疏的枯木被渐起的沙尘所迷蒙。只片刻工夫,面前便呈现出一种灾难将至的恐怖景象。透过风沙漫过的阵阵迷雾,有三支带着丝路韵味的大型驼队,伴随着风沙的呼啸声和悠扬的驼铃声,由远及近缓缓而来。
  • 为自己出色工作

    为自己出色工作

    多付出未必真吃亏、聪明员工不敌傻员工。为什么世界上只有蜗牛能爬上金字塔?勤奋是走向成功的习惯。职场上的你是怎样的人?本书告诉你为自己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蜗牛”,也有爬上金字塔的一天。
  • 拯救记忆

    拯救记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推出这本姊妹书。本书由程鸿勋等20位专家联袂推荐,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旨在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 学长,我喜欢你

    学长,我喜欢你

    林羽瑶,是墨樱学院里一位善良而单纯的女孩。喜欢唱歌,乐于助人,她很平凡,平凡地只想拥有一份简单的爱情。但她喜欢上了一个学长,他是投资系的系草,她偏偏又被经济系的帅哥陈辰追求着,林羽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时常出其不意的社会关系中究竟作何选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神秘符种传授修真能力,保护青梅竹马的护士姐姐不被伤害,学雷锋做好事积攒功德好修炼。超级记忆力过目不忘,学习成绩飞速提升,让美丽校花和美女老师都叹为观止。考试、赚钱、泡妞、开公司……一切的改变,从那种入眉心神奇的符种开始,面对这些种种,林烨只能大喊一声:“小生有礼了!小生不客气了!还有……小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