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000000057

第57章 1点亮未来,关于信仰之战

第二篇第五章启蒙法国:封建褪去,鸿蒙初始

法国是一个革命的国度,一个革命的国度不仅需要革命者,更需要革命的思想。作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前奏,启蒙运动首先在法国吹响了向封建主义进攻的号角。于是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他们用笔作为武器,反对神权压迫,反对封建暴政,启迪人的思想。他们拨开封建政权和神权编织的谎言,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声。

1点亮未来,关于信仰之战

孟德斯鸠,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当时许多的法国人参加革命,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虽然受到了孟德斯鸠观点的很大影响,但其实也与接受当时革命者伏尔泰的革命精神有关。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自身才思敏捷,十分聪慧,本来他的父亲是希望伏尔泰可以成为一个法官,但没有料到伏尔泰却对文学产生了兴趣,甚至后来还成为了启蒙革命的领军人物,用他酸辣尖刻的笔为武器,发起了对旧制度的抨击。

“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用笑作为武器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容做到的,除非这个人“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伏尔泰具有这些特点。

所以他用笑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父。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为此他付出了艰巨的代价,两次被投入到了巴士底狱中去,受尽折磨,但他依然无怨无悔,直到1789年7月14日,猛烈的炮火射向巴士底狱。坚持了数个小时的战斗后,里面的守军终于举起白旗投降了。这标志了法国革命的里程碑胜利,而伏尔泰所坚持的一切也就都有了意义。

与他并肩作战的另一位思想家孟德斯鸠更是以笔为武器,多次发表抨击旧制度的文章,笔法直指当时的当权者,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的名字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

它在许多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上,向传统的封建观念宣战,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火种。这本书非常详尽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的现状,你如果没有在法国居住,你可能对法国当时的情况不是很清楚。

当时的法国人分为三个等级。僧侣是当时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人都归入第三等级。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的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但是,他们有钱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第三等级因为政治上没有权力而受到欺压。人们痛恨腐败荒淫的第一、二等级,而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对第一、二等级罪恶的揭示和批判自然反映了第三等级广大人民的心声,也激起了人们的斗志。

如果说《波斯人信札》点燃了法国人民内心斗争的火焰,而为法国人的革命行动提供理论支持的是孟德斯鸠1748年发表的《论法的精神》。

这部书在发表后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了22版,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

孟德斯鸠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的主张,他明确地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是要使各种权力相互牵制,彼此均衡。正是他的这种全新的政治观念,不断地鼓舞着像我一样的革命者,按照他的规划去建立一种新的国家制度。

在这本书中,他对法的解释更是让人茅塞顿开。

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当然,他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他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

当然伏尔泰也没有令孟德斯鸠孤军作战,他如一头愤怒的雄狮,一头维护正义的雄狮决心维护为统治者所践踏的人的尊严和自由而奋斗。

他通过各种渠道,为法国最终的自由而付出着努力,他不容许对人的自由和尊严进行践踏,自由与平等是他一生所倡导的,在一个人与人等级差别严重的社会中,他的主张自然表达了我们这些贫苦百姓的心声。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被剥夺了言论自由的我们而言,这句话足以发聋振聩。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这些主张,他不怕被驱逐,不怕被打击,一直用他特有的方式在战斗。

于是,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成了教会和当权者的敌人,但他们同时也成为了法兰西的英雄。他们给了那些下等人平等,提醒当权者给予他们视如草芥的人以尊重。所以,法国人民对于他们一直是十分敬重的,在伏尔泰于1778年2月返回巴黎时,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下榻的地方,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不断地揭露黑暗,抨击政府,主张改革,但他们自身并不是第三等级的人,他们都有着高贵的出身。

孟德斯鸠的祖父和伯父相继担任波尔多法院院长,父亲是军人。他19岁就获法学学士的学位,25岁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继承伯父的职务。但他对法院院长的职务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从1728年开始,孟德斯鸠花了3年时间,周游欧洲,对各国的政治法律、国家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他以后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现实资料。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本都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们却放弃了这样的日子,而走上了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不为别的,只为内心闪光的信仰。

麻辣说史

伏尔泰活了84岁,在他那个年代堪称寿星。不过,这个老头子却以言语刻薄著称。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他一辈子都宣称与耶稣有世仇,觉得耶稣是个长的很难看的男人。临死的时候,牧师问他:“是否相信上帝?”伏尔泰点头同意。牧师又问:“你觉得圣子先生如何?”这时伏尔泰使劲全身最后一点力气,猛然坐起,大了牧师一拳,说:“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和我谈这个人!”不过,伏尔泰虽然说话刻薄,但却是一个人权的坚定维护者,他有句著名的言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相比之下,孟德斯鸠显的更为理性和温和,不过,他的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直到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还在使用他所规范的政治制度,如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这是孟德斯鸠给世界的莫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封清英烈传

    封清英烈传

    千古奇耻剃发辱,泱泱华夏民族恨。可叹世人多健忘,亡国犹唱后庭花。屠戮千万同胞仇,篡改历史太欺人。奸淫掳掠无不做,富贵荣华却逍遥。试问天理何处在,公道真理何处寻。愿梦手提九龙剑,诛灭满妖驱鞑虏。千古奇耻凭空悼!这是一场尊严之战动乱的时刻,屠戮千万炎黄子孙,践踏民族尊严,篡改历史,罪恶罄竹难书。这是一场尊严之战!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勇闯天涯

    勇闯天涯

    因家族恩怨纷争受到陷害锒铛入狱的吴铭,艰难逃出监狱,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吴铭奇遇和艳遇连连,狼行千里,勇闯天涯,终于成就一番惊世骇俗的事业!======至今为止,天子已经完成《铁骨》、《傲气凛然》、《越境鬼医》、《热血燃烧大时代》、《光速领跑者》、《再生传奇》等九部作品,每一本都完本,值得您的收藏和阅读!天子书友一群:103782777,谢谢好友Dark贡献的这一个千人群!喜欢天子作品的书友皆可加入!天子超级铁杆群:203480385,真正喜欢天子作品并订阅消费的书友请加入,入群需要验证粉丝值。天子会下达能够换取积分奖励的神秘小任务,积分够了天子就会赠送小礼品,什么牛肉干之类的最有爱了!
热门推荐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
  • 界王道

    界王道

    封神以前有这么一个人,他穿越阴阳,纵横人、妖、神三界,可谓无上巅峰之存在,然而也就在众人仰望之时,他却消失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内力被废,反而以外功重塑武者肉身,天赋少年被流星意外砸中,修成奇特魂体,闯仙魔遗址,收复灵兽,踏仙戮魔,重新踏上强者之路
  • 帝国总裁的逃妻

    帝国总裁的逃妻

    她,夏绿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女生,但是在那年的夏天,跟着母亲去豪宅打工的她,在不经意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从此改变一生……他——白云翔是台湾第一企业白氏的接班人,虽然风流多情,但更是无数豪门千金的白马王子。五年前,突然出现在他世界的夏绿在不知不觉中夺走他所有的视线,不觉为了那株不起眼的小草放弃整座森林,为了她,他愿意被束缚,只因她是他的一切,可是等待他的却是她的无情,竟然能冷漠无情的打掉他们爱的结晶。而后,她的不告而别,让他翻遍了整座城市,却毫无收获,从此他紧闭自己的心,不再相信人,恢复以往风流大少的生活,身边的花边新闻不断……却没想到,在他走马上任的庆功宴上,她竟然还有脸出现……更……她竟然不认识他了!看来他的好好的提醒……提醒……她了
  •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35年前,一个来自中科院的考古队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去寻找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提及的昙花一现的古国——大宛国。考古队在沙漠中遇到罕见的风暴,慌乱中被一个神秘的人影带到了一座古城之中。队员们在古城里碰到一连串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只有周队长被救起,却已精神失常。35年后,周队长的孙子收到一封爷爷的信,周领队早已不知所踪。循着信中的线索,他踏上了寻秘之路,曾经的西域之地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离奇的事情:沙漠的八卦鬼城,天山的瑶池圣境,昆仑山的死亡之谷……各种诡异的事物接踵而来。探险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恐怖与可憎的面孔交织,惊悚的场景,支离破碎的线索……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
  • 裁决

    裁决

    一个外表天真纯朴,一脸迷糊的大头男孩,却是一个跟着暴躁矮人学了好脾气,跟着傲慢精灵学了谦虚,跟着爱撒谎的侏儒学会了诚实,跟着野蛮人学会了礼仪的小混蛋。当这个无法修炼斗气的乡巴佬,从南方小城走上舞台的时候,他要成为最伟大的骑士。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