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400000021

第21章 运用创新思维助成功 (3)

第2章第6节运用创新思维助成功 (3)

公司从事市场调研工作。他很快就熟悉了各项业务,并且把握并解决了经营中的主要问

题。3年以后,北欧航联出资买下了这家公司。卡尔森先后担任了市

场调研部主管和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到了1978年,这家中等规模的旅游公司就已发展成瑞典

第一流的旅游公司。

卡尔森的经营才华得到了北欧航联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对卡尔森进一步委以重任。航联下

属的瑞典国内民航公司购置了一批喷气式客机,由于经营不善,到最后甚至无力付清购机款

。1978年,卡尔森调任该公司的总经理。担任新职的卡尔森,充分发挥了擅长重点思维的才

能,他上任不久,就发现了公司经营中的问题的症结:国内民航公司所定的收费标准不合理

早晚高峰时间的票价和中午空闲时间的票价一样。卡尔森决定将正午班机的票价削减一半,

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此举吸引了大批旅客,载客量猛增。

卡尔森主管后的第一年,国内 窈焦炯醋魑竦昧讼嗟狈岷竦睦蟆U怯捎诓欢?

地思考,才为成功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卡尔森的另一举措也充分显示了他的重点思维能力,这就是“修旧如新”。

市场上的那些新型飞机,引不起卡尔森的兴趣,他说,就乘客的舒适程度而言,从DC—3客

机问世之日起,客机在这方面并无多大的改进,他敦促客机制造厂改革机舱的布局,腾出地

盘来加宽过道,使旅客可以随身携带更多的小件行李。卡尔森不会想不到,他手下的飞机已

用达14年之久,但是,他声称要让旅客觉得客机是新的。北欧航联拿出1 500万美

元(

约为购买一架新DC—9客机所需要费用的65%)来给客机整容翻新,更换内部设施,让班机服

务人员换上时髦新装。靠那些焕然一新的DC

—9客机,招徕越来越多的商业旅客。

卡尔森把整个公司划分为许多规模不等的“利润包干中心”,规模大的涉及整个民航客运部

,规模小的仅限于斯德哥尔摩—伦敦一条航线。眼下,主管这条航线的经理是个有职有权的

独立经营者,可以自由决定往返于两大城市之间的班机的时间和航次。

卡尔森鼓励经理们:如果能揽到一笔赚钱的好交易,即使跨出北欧航联的圈子也行。譬如,

欧洲

民航营业部最近绕过公司总部,自行将几架福克涡螺飞机租借了出去。而技术部不仅完成了

分内的工作,也开始外出寻找业务对象。部门层次重叠、统计报表泛滥成灾的现象已经绝迹

。之后,卡尔森发给全公司16 000名雇员每人一块金表。

只要你勤于思考,你将会发现,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已经培养出一种习惯,那就是找出并设

控制那些最能影响他们工作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他们也许比起一般人来会工作得更为轻

松愉快。

有些人很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他们把报上所看到的所有消息全盘接受,而不加以分

析;他们对别人的判断,则是根据这些人的敌人、竞争者以及同时代人的评语来决定。从你

识的朋友当中,找出这样一个人,在讨论这一主题时,把他当做是你的一个例子。这种人

开口说话时,通常都是这样说:“我从报上看到”,或者是“他们说”。思想方法正确的人

都知道,报纸的报道并不是一定正确,甚至是一些不正确的消息多过正确的消息。这就需要

尽快花费时间与精力养成重点思维的习惯,去加以分辨。当然,很多真理与事实,都是包含

在闲谈与新

闻报道中。但是,思想方法正确的人并不会把他所看到的以及所听到的全盘都接受下来。

卡尔森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经营中一定 ⒁庵刂兄兀伎迹页鲋?

点,把握主流。只要养成了重点思维的习惯,在实际中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赢得经营

上的成功和丰厚的利润,就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创新思维时代的到来

21世纪是个什么样子的时代呢?有人认为是电脑与信息的时代,有人认为是生物与遗传工程

时代,还有人认为新世纪是儒家文化复兴的时代,更多的人认为它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时代

”。

传统与现代化

“创新”这个词,也许是近几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听人聊天……举

国上下都在讲“创新”。

然而,口头上的创新与实践上的创新差距还很远,因为任何创新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

环境。

传统的守旧观念来自传统社会。“传统”社会是与“现代化”社会相对而言的,是指现代化

之前的历

史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不存在世界市

场。在传统社会中,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稳固的金字塔,社会主体是单一的而不是多

元的,所以,极少发生横向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当然就不需要创新,人们已经习惯于依

照“老规矩”办事。

传统社会对于某些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是极端仇视的,因为创新将会破坏传统观念,导

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布鲁诺因为坚持“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新学说而被烧死在罗马的鲜

花广场;就连津浦铁路在刚修建时也被拆了好多次,因为很多人把火车头当成“怪物”,

担心这头“怪物”会破坏本地积存数千年的“风水”。

直至今日,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扼杀创新的态度,这些态度正是传统守旧

观念的流毒,在这种传统社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感到一切变动都不必要,一切新的都

是坏的。

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甚至到现代化完全实现之后,传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

观念也依然会存在,并且继续对人们的创新思维过程产生着消极影响。

在教育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更为明显。有位西方教育学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小孩子

的头脑中总是盘旋着许多莫名其妙的新想法,而成人总习惯于认为这些想法荒唐可笑、不屑

一顾。每当小孩子内心一阵冲动,站起来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会招来一顿训斥:“

坐下!别插嘴!”一个颇有天分的未来发明家或许就在这样的训斥声中被扼杀

了。

传统文化提倡求稳意识,而轻视风险精神。一般情况下,任何创新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它

使你有可能犯错误,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受到亲朋好友或者竞争对手的嘲笑,甚至有可能遭

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创新想法,也有可能让你在众人面前丢脸。面对这些

风险,你还有多少创新的勇气?

传统的守旧观念必须加以破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走进这个

创新思维的时代。

市场竞争引发创新

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现代化社会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一般来说,现代化社会在经济上的特

征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不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

济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和社会的运转轴心转为经济。经济生活成了全社会的

核心领域,是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商品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渗透到文化艺

术和道德情感这类它本不该插足的领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以经济为本位”的思维方式便应运而生了,其主要表

有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是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的中心;第二,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惟一标准,某种理论、主义或原则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并产生对人民群众有益的

效果,才是值得我们坚持和宣扬的客观真理;第三,更新人才观念,只要学有专长的人都

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而不必斤斤计较其宗教信仰、性格癖好等方面的问题。

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智慧和创新才能派上用场。即使在传统社会

,一旦社会竞争激烈起来,“谋士”和“点子”也会大走红运,像春秋战国时的“养士”,

三国时代的“三顾茅庐”等。

日本有个“东洋人造丝公司”,他们在生产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合成每根纱的5根线粗细总

是纺不均匀,技术人员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大量次品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益。这

时,有个生产班长建议,既然5根线纺不均匀,何不索性生产一种表面粗糙的面料,给一贯

求光滑闪亮衣服的顾客来个惊奇呢?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这种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

新型面料投放市场后,很受顾客欢迎。次品的处理办法通常是降价销售,而日本那家公司

转换思路,使次品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会环境迫使创新

新世纪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饱和与知识爆炸,为了应付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使得我们除了不

断地创新之外,别无它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迅猛增加。根据英国学者詹姆斯?

马丁的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到了70

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末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

近年来,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13 000~14 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出

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

快。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20世纪

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

而且,由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也缩短了。18世纪20年代发明的摄影机,112年之

才成为工业产品;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19世

纪末发明的调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用;而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被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花了6年时间;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激光器发明到

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同类推荐
  •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人生也是这样,只有历经磨炼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许多的如意和不如意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经常换个角度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为什么不放纵一下自己的笑容:你不能改变环境,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地放松你的心情吧,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声抱怨。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只要愿意,找到活力的方法,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直到迈进办公室之前,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找到N种方法来提升的活力,让自己精神充沛。也不仅仅是晨跑那般枯燥乏味。或许一时之间我们还想不出什么特别适合自己的“醒活”方法。没关系!翻开本书,绝不是猫在被窝里睡懒觉,我们会看到里面介绍了45种提升活力的方法,它们简单易行而且相当有效,其中肯定有适合我们的妙方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经验全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经验全集

    在此书中,我们为您精心选取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有的源自历史,有的来自现实生活,它们真实地、细致入微地为您解读为人处世所必须具备的一套生存规则,全面透彻地为您揭示出在复杂社会中欲获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另类规律。
  • 聘你

    聘你

    本书对个大著名企业的面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面试者参考。
热门推荐
  • 缘来是妃

    缘来是妃

    苏暮绾在见义勇为意外落水之后居然还活着!还让她遇见了南平版的F4:一个慕容似笑非笑能秒杀一群花痴,一个兰乔自认风流的雅痞,一个青贮满腹经纶闷骚书生,还有一个冷面仁心的冷幽,美男艳遇不断,她频频出意外,没想到还是落了个“缘来是妃”的结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一剂良药

    一剂良药

    这是一本让穷屌丝也变得内心强大的书。什么?穷屌丝也有可能完爆富二代?逆袭了,逆袭了!你的生活质量高吗,你的工作压力大吗?《一剂良药》专为时下都市男女解决生活困惑,让您烦躁的心灵得到休憩。早就疲倦的你请停下奔忙的脚步,和我一道修修心吧。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终是有情人

    终是有情人

    他是个医生,她是个医学院的学生。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却茫然不知所爱。为了她,他和不爱的女人结了婚。新婚之夜他却发现自己不能同房,受尽凌辱之后,他消失了。两年后的归来,他摇身一变成了归国富商,更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复仇者......
  • 生命秘密(生命百科)

    生命秘密(生命百科)

    生命秘密遗传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有的时候这种性格看起来好像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然而要想再追究这些性格是来源于何处,却又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