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200000029

第29章 拜师篇:巴菲特,那老头儿(4)

彼得森是巴菲特在大学读书时的同学,他曾见证过巴菲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所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彼得森说,从头到尾,一页一页阅读得非常仔细。几年后在奥巴哈,彼得森和他原来的大学同学共进午餐。他问巴菲特,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教授就合同法的某一条款是怎么说的。巴菲特说:“喔,在221页,第三段。”接着他开始背诵那本书,彼得森核对了一下教科书,发现巴菲特所记的是一字不差。

巴菲特让投资变得简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意思是说,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把复杂冗繁的表象层层剥离之后就是事物的本质。

巴菲特在生活上非常简洁、俭朴、简单,在工作中一直崇尚简单,他的的确确是一位大道至简的实践者。

在2005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2005年11月12日,《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讨论伯克希尔与众不同的购并和管理运作的文章,文章中皮特说:“向巴菲特出售我的公司比更新我的驾照还容易。”

纽约的凯西·巴伦·塔姆拉兹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触动了心弦,11月21日,她给我写来一封信,开头这样写道:“作为美国商业资讯公司的总裁,我想向你介绍我的公司,因为我认为我的公司符合最近一篇刊登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中详细说明的伯克希尔下属子公司的特征。”

巴菲特说,当我将凯西的来信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美国商业资讯与伯克希尔是一双佳偶,我最欣赏她来信中的倒数第二段:“我们严格控制成本,并且限制一切不必要的支出。我们公司没有秘书,也没有管理分层。但我们却会大量投资以取得技术领先和推动业务发展。”

我马上给凯西打了一个电话,伯克希尔与美国商业资讯的控股股东洛里·洛克很快达成了收购协议。洛里·洛克于1961年创建了这家公司,刚刚聘请凯西为CEO。我非常欣赏像洛里·洛克这样的商业成功传奇故事,今年78岁高龄的他已经把公司打造成一家把信息传送到150个国家的25000个客户的优秀企业,他的商业成功传奇是一个好的创意,一个商业天才,一种勤奋刻苦工作的态度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

我们有时候往往把简单的事情人为地复杂化,其实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没有抓住关键,反而陶醉在自我制造的纷繁复杂中不能自拔。

巴菲特说,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真正的投资策略就像生活常识一样非常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商学院重视复杂的程式而忽视简单的过程,但是,简单的过程却更有效。要想成功的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是新兴市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

巴菲特始终坚持如何让投资变得简单。

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中说,作投资的好处是你不用学习日新月异的知识和技能。当然你愿意那么去做,就另当别论了。40年前你了解的口香糖的生意,现如今依旧适用,没有什么变化。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说,有一则故事忍不住想补充,故事发生在1985年,有一家非常大的投资银行受委托负责出售史考特·飞兹公司,然而在经过多方的推销后却仍无功而返。在得知这样的情况后,我立即写信给史考特·飞兹当时的总裁拉尔夫·斯切表达买下该公司的意愿。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与投资银行所签订的意向书中明确规定,一旦公司顺利找到买主便须支付250万美元给银行,即便最后的买主与该银行无关也要照付。事后我猜想,或许是该银行认为既然拿了钱,多少都应该办点事,所以他们好心地将先前准备好的财务资料提供一份给我们。收到这样的礼物时,理查冷冷地响应说:“我宁愿再多付250万美元也不要看这些垃圾。”

如果我们觉得某件事情很复杂,做起来感觉很棘手,那只能说明我们没有找对方法或是没有付出努力。

巴菲特反对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是巴菲特工作作风的一个特点,他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出最简的方法,由繁至简,这就是巴菲特对待工作的态度。

其实认识巴菲特很简单,这就是巴菲特工作的艺术,这也正是为世人所吸引的魅力所在。

2004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说,去年美中能源打消掉一项锌金属回收的重大投资案,该计划在1998年开始,并于2002年正式运营。由于地热发电产生的卤水含有大量的锌,而我们相信回收这种金属应该有利可图,近几个月来,回收运用在商业上似乎可行,但冶矿这行,就像是石油勘探一样,往往希望一再戏弄开发商,每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马上又浮现,就这样一只拖到9月,我们终于举白旗投降。

有一件事情在这里不得不说,“大道至简”是中国的老子所说,但我们中国的企业往往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比如首钢股份(000959)在2010年10月29日因筹划重组停牌已有近一年,至今没有复牌重组。还在进行中,在2011年6月28日股东大会上,该公司领导也有一肚子苦水,18个部委都得跑遍,哪炷香烧不到都不行,特别是涉及到地域重组更为复杂。自2005年国务院决定首钢迁出北京以来,首钢重组可谓路漫漫,任重道远,26万股民叫苦不迭。

学学巴菲特吧,让事情变得简单些,不要把事情弄得人为地复杂化。学学老子吧,老人家教导我们:“大道至简。”社会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了,我们办事情解决问题难道非要“大道至繁”吗?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价值投资

巴菲特一生坚守价值投资不动摇,这是他立于市场不败的秘诀。

什么是价值投资?巴菲特为什么热衷价值投资?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巴菲特认为,所谓价值投资,就是投资者利用短期内价格与价值的偏离,以低价买入目标股票,形成理想的安全边际,利用长期内价格向价值的回归,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自己以前低价买入的股票,从而获得巨大的投资利润。

巴菲特说,价值投资给所有的投资者提供了唯一走向成功的机会。这是因为,价值投资是众多投资理论的集合。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来源于他的导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被人们称为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认为,对股票市场价格产生影响的两大要素,其一是内在价值,其二是投机因素。

巴菲特继承和发展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虽然市场在不断变化,时代在不断进步,在信息电子时代,唯有价值投资是唯一能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是以高收益和低风险持续战胜市场。价值投资的实践说明,基于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能够取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而且这种超额收益并非来自于高风险,相反,价值投资策略的相对风险更小。

价值投资不仅是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更是一种正确的投资方法和技巧。价值投资注重挖掘出被市场严重低估价值的股票或资产,以适时地进行有效投资的过程。也就是说,寻求股票价值回归,根据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和历史表现推估投资股票的价格,进行低买高卖的获利操作,或长期持有,分享资产增值利益。

毫无疑问,巴菲特是一位成功的价值投资理论的实践者,他更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和长久利益,并乐意为此付出合理的价格。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价值理论作了生动的概括:“用0.5美元的价格买入,用1美元的价格将产品卖出。”到了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格雷厄姆准确地发现并抓住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所在,而巴菲特,则用大胆的实践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受到某些外界因素所制约,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比如国内一些重大政策的调整变化,以及国外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等。二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内在价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于证券市场价格的起伏不定,在短时间内,股票的市场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化,偏离内在价值;但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会逐渐向内在价值回归。三是要想获得稳定的回报,就要抓住机会,在股票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果断购买,在市场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时高价抛出,而我们把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叫作“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的三个基本特征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投资概念: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这里所说的内在价值就是上市公司的价值,对内在价值的评估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核心。主要有五大因素构成:(1)分红派息比例,优质资产的派息率应持续、稳定,且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这是优质股票的重要标志;(2)反映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和每股获利能力;(3)资产净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每股净资产,这是资产的核心价值;(4)普通股每股市价同每股盈利的比例;(5)股票价格低于资产内在价值之差的安全边际。

当我们想要购买股票时,内在价值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内在价值没有数学公式来计算,要想知道某支股票的内在价值,你必须了解你要买股票背后的企业。给企业估价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你没有必要等到最低价才去买,只要低于你所认定的价值就可以了。如果能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进,而且管理层是诚实可靠有能力的,你肯定会赚钱。

巴菲特说,在价值投资法中,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其风险大于以4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但后者报酬的期望值却比前者高,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组合,其报酬的潜力越高,风险越低。

巴菲特十分自信地告诉投资者,你若能以低于内在价值的钱买进它的股份,并对它的管理充满信心,那你赚钱的时间便指日可待了。

买股票看重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

巴菲特说:“当股价走到了相对于其盈利增长以及股本收益率具有吸引力的水平时,才应当购买。”这是取得成功的一个要诀。

巴菲特认为,对于股票持有者来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高水平股本收益率的公司上,因为股票业绩指标直接关系你的钱包。

你应该主要关心投资收益,或者从股票中获得的现金流。投资收益是衡量公司表现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尺度。股票投资者的收益包括股息支付加上投资者在股票持有期内所经历的股票价格的上升部分。市场只关注股票持有者的年收益。

巴菲特说,当一家公司取得了高水平的股本收益率是,表明它在运用股东们提供的资产时富有效率。因此,公司就会以很快的速度提高股本价值,由此也使股价获得了一个同样快速的增长。

那么,股东收益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呢?答案是肯定的。巴菲特指出,标准普尔500指数代表的公司的股票收益,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平均水平在10%—15%之间,到了90年代急剧增长。到90年代末,公司的股东收益超过了20%,有些技术公司的股本收益率达到30%,如可口可乐、菲利普·莫里斯、华纳·兰伯特、默克公司等。

利用“总体盈余”方法进行估算也是巴菲特评估一个公司价值的标准。巴菲特说:“投资人的目标是建立可以在未来几十年还能产生总体盈余最高投资组合。”

我们知道,在股市中,一般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比较看重股票的价格,并以此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巴菲特认为,单靠股票价格是不能分析出其真实价值的。为了了解企业股票的投资价值,用“总体盈余”对企业估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因为总体盈余为价值投资者检验投资组合提供了一个指标。尤其是当股票价格常常无法完全同步反映企业基本面的时候,这一指标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不对价值进行准确评估,连巴菲特这样的股神,也没有办法确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买入股票才划算。在巴菲特看来,现金流量是进行价值评估的最好办法。他认为,要想做到价值评估的正确,首先要选择正确的估值模型——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在对构成公司价值的业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创造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计算公司的权益价值。这样可以使投资者明确和全面了解公司价值的来源、每项业务的情况及价值创造的能力。公司自有现金流量的多少反映了竞争优势水平的高低,产生自由现金流量的期限与竞争优势持续期相一致,资本成本的高低也反映了竞争中投资风险的高低。

巴菲特坚持实质价值才是可靠的获利。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赚钱可以靠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企业实质价值的增长,二是“市场先生”的非理性价格。前者是肯定的,后者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说:“理查和我一起对盈利作了设定,以15%作为每年公司实质价值增长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如果在未来十年内,公司要达到这个目标,则其账面价值至少要增加22亿美元。我们真的很需要祝福。请大家祝我们好运吧。”巴菲特一向强调企业的实际价值而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资产,他注重资产的盈利能力。

巴非特投资的最大收益:时间复利

投资的耐心,大家都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都懂,但真正能做到却寥寥无几。巴菲特一生坚持时间复利,取得非凡收益,世人赞叹,却无人模仿成功。

巴菲特说:“复利有点像从山上滚雪球,开始时雪珠很小,但是当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粘得适当紧,最后雪球会变得很大很大。”

巴菲特认为,复利累进理论是至高无上的。投资最大的收益是“时间复利”。1989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格被低估,因此他将伯克希尔公司25%的资金投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中,从那时起一直持续至今,当时投资10亿美元如今已达到80亿美元。从1965年—2006年的42年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年均增长率为21.4%,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仅有10.4%,累计增幅为6479%。

了解时间复利,其实很简单。如果投资者以20%的收益率进行投资,初始资金10万元,其收益情况为:

上表我们计算了10年投资10万元收益情况,投资10万元,10年后就能达到61.9万元,非常可观。这里有必要支出,复利的关键是时间,投资时间越长,复利的基数就越大。

复利的神奇作用在巴菲特投资生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965年,巴菲特开始管理伯克希尔公司,到2010年,45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复利净资产收益率为22.5%。伯克希尔副董事长芒格说:“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

同类推荐
  • 苹果风暴

    苹果风暴

    但不论如何。苹果始终会和我们在一起。,2010年5月26日,苹果以2221亿美元市值超越微软,荣登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苹果凭什么能超越“巨无霸”微软?也许正如乔布斯所说:“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苹果正是以自己对品位与美的独特理解,在时尚的风潮中执著前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苹果和苹果的产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苹果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的一举一动都能打动人心,撼人灵魂。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苹果的世界。在这里,你会近距离体验到苹果成功背后的机遇与挫折、人才与管理理念、文化与盛世危言等。尽管未来苹果可能仍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 销售易犯的88个错误

    销售易犯的88个错误

    要想获得销售的成功,就得像成功的销售人员那样思考,像成功的销售人员那样行动。那么,成功的销售人员是如何思考,是怎样行动的呢?失败的销售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又存在哪些错误,犯了哪些禁忌呢?这也正是本书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的销售制胜秘诀,以及规避禁忌之法。
  • 读三国 学管人

    读三国 学管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的拥有最伟大管理智慧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以其丰富的竞争谋略以及高明的管理哲学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智慧源泉。本书正是借助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和三国典故,以现代社会的网络应用市场为背景,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一篇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精彩故事。本书借三国人物之口,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相应的应对之道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融三国智慧与管人精义于一体,妙论迭出、读来有趣又有益,再加上如文学语言一样的叙述风格,相信对读者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跟上巨人的脚步

    跟上巨人的脚步

    在巨人的背后,绵亘着一道什么样的历史与精神的地平线?古今中外纷繁驳杂的思想资源,开阔着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理路。早期大力倡导精神上的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五四运动后则从个体自觉延伸到了群体联合和民主自治,激情主张“民众大联合”和建立“湖南共和国”,他的思想探索显得蹒跚而又坚毅...
  • 天才科学家

    天才科学家

    二十三世纪天才科学家重生了,他用一项项科技改变世界,他拥有无数的荣誉,他俯视爱因斯坦,他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他每天被无数美女诱惑包围。新书:《天生科技狂》请大家去看看。
  • 残医悦王妃

    残医悦王妃

    自她出生之日起,亲爹不疼亲妈不爱先天残疾更让她承受着他人异样的眼光残就残吧,凭借她的聪明才智自食其力学医自疗还不成嘛!可.可老天,你这玩笑开大了吧!她好不容易才直起身子颤巍巍地学走路,你就让那不长眼的罪犯开车把我撞飞了?夏韵不敢置信地盯着地下鲜血淋漓的躯体,她还没能站稳呢!呃,那个自称为鬼差的接引大使怎么搞的,说好了要她到阎罗殿游览一翻,怎的把她送到这鬼地方来了?替人还阳?这样的好事也有?听闻,她的身份不小,公主?王妃?难道luan伦?不过,此时的她更加烦恼的是,她竟成了已婚妇!想她二十一世纪少女,连男朋友都没谈过,怎的一穿就成了已婚妇女了。夏韵气急往腿上一拍,懵了。不,不会这么巧吧,夏韵颤抖地摸摸自己的大腿,忍不住哀嚎:搞什么!这王妃竟该死的也是个残废!难道她两世为人都要与轮椅为伴吗?好在,本小姐医术精湛,治好了双腿,看本小姐怎么整治你这个自命风流,招来莺莺燕燕欺辱本小姐的王爷。只是.唉,怎的去个边关也这么难,是否前世桃花无一朵,今世怜她补偿多!推荐自己的文:《紫晶芙蓉》好友水月涵嫣的文文的《公主玩偶》思衾文《古玲精怪》倾城殇文文《残酷总裁无心妻》沁沐星辰《总裁的艳俘》
  • 政道与商道

    政道与商道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政道与商道》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 骑手

    骑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霸宠,限制级小妻

    霸宠,限制级小妻

    苏茗发誓,她看到眼前这个雕塑般近乎完美的裸男背影,纯属意外,真的!★★★二货版简介★★★苏茗和死党说:“如果上天愿意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只看三十秒,三十秒一到,立马转身离开!绝不拖沓!”总之,她一定不会让那该死的霸道男人发现自己!更不会再给自己一不小心滑倒,然后狠狠向他扑去的机会!更更不会给自己一嘴巴啃在人家屁股上,并顺手用唇膏将对方爆了的机会!死党问:“口感如何?”苏茗:“......”但其实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正剧版简介★★★她空有苏家二小姐之名,却处处受尽冷落,住阁楼啃馒头,只因头顶被烙上了“小三之女”四个大字。明眸再睁......她还是苏茗,却已不是苏茗,不管你是亲爹不是亲妈打她?她不还手,可下一秒就让你变猪头脸,保证亲妈见了都不认得你!骂她?她受着,可转眼流言散布,比尖锐的侮辱更让人无法忍受!设计她?呵,老娘一定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于是乎,世界乱了.可那个罪魁祸首却躲在暴风泉眼好不恣意。一边抹着泪眼扮无辜,另一边数钱数到手软。不过苏茗始终坚持一个无上的原则——低调,低调做人,高调赚钱。可自从她将那个男人看了、啃了、插了。宁静不再,尤其是看着手边那两本红艳艳的结婚证,苏茗知道,乱x的后果很严重......要知道,他,是谁?!★★★噔噔噔噔,精彩片段抢先看★★★【片段一】:某女人坐在太师椅上,好不傲慢地看着来人,久久才道:“原来是邵总啊!幸会幸会。”邵擎一:“说正事!”苏茗:“邵总果然痛快,那就算邵总一个友情价吧!”话落,苏茗比划了五根纤细的手指,附赠一枚好不甜美的笑容。“成交!”邵擎一冷笑着转头,吩咐道,“来,给苏小姐开一张五百万的支票。”苏茗:“喂!我说的是五千不是五百!”邵擎一:“是五千万啊,不过其中的四千五百万算是你给我封口费,苏家二小姐?”“好!”某女咬着牙关挤出一个字!而某男的“欺压”,才刚刚开始......【片段二】:苏茗:“邵总,今天的晚宴宋家大小姐也会去哦。”邵擎一:“嗯。”苏茗:“人家宋家大小姐模样俊,脾气好,还是留洋回来的呢。可是出了名的大家淑女,而且我听说.”邵擎一:“说吧,这次我被卖的筹码是什么?”
  • 地下铁

    地下铁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倔傲老公:朝拜我的裙摆

    倔傲老公:朝拜我的裙摆

    他一把抱住她:“你就是点点,为什么不承认?当年你明明说过不恨我,还会等我领完奖带你回家照顾,为什么我回来了你却不在?”他抱得那样用力那样猛,任她怎么样挣脱也挣不了,后台其他演员的窍窍私语声渐渐转为安静,所有人秉息凝神,看着这场舞台中央明目张胆的耍流氓……
  •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