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300000018

第18章 叔本华(1)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的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悲观主义的唯意志论。他宣称:“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换句话说,人的意志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叔本华的主要着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等。

生命只是一个细小的微点,但是这个微点只有在时间和空间巨大效率的镜片中才会变得巨大。

——叔本华

论痛苦

据说,在世界上的快乐超过痛苦,不论怎样讲,快乐和痛苦之间总有某种平衡。如果你想立刻证实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妨比较一下两种动物的各自感情,其中一只正吞噬着另一只。

在任何不幸和苦难中,一想到其他人比你自己身处在更加恶劣的困境中,这是一剂最好的安慰药,这种安慰适宜于每一个。但是,对于整个的人类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多么可怕的命运啊!

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情欢娱,为了他的美餐,屠夫宰杀一条又一条可怜的小生命。也就是说,在我们欢悦的日子里,我们对不幸一无所察;眼下,命运或许已为我们准备了:疾病、贫困、残废、视力或理性的丧失。

生存的全部痛苦就在于,时间不停地在压迫着我们,使我们喘不过气来,并且紧逼在我们身后,犹如持鞭的工头。倘若在什么时候,时间会放下它悬鞭的巨手,那只有当我们从令人心烦的苦悲中完全解脱出来。

但是,不幸也有它的长处,因为大气压如果从我们身上移开,我们的肉体将会四下迸散。所以,如果人的生命从所有的欲望、艰辛和困境中摆脱出来,如果他们目前所从事的一切事情都顺心如意,他们就会自命不凡,不事一世。尽管他们不会因此毁灭,但总会表演出肆无忌惮的愚蠢——甚至走向疯狂。进而我可以说,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对于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一条航船如果没有压舱物,它就不能保持平稳,因而不能照直行驶。

的确,正是工作、忧虑、劳动和烦恼,几乎构成了一切人的漫长的生涯。但是,如果人的全部愿望刚刚出现就立即得满足,那么人们又将如何填补他们的生活呢?他们生于世间又将有何作为呢?如果世界是一个豪奢而安逸的伊甸园,一块流溢乳蜜的田野,在那里,每个少男毫不费力立刻就能得到他心爱的少女,那么人们或者会厌倦而死,或者会自缢身亡。要么世界上将充满战争、残杀和谋刺,以致人类最终遭受比大自然之手现在所给予的远为沉重的苦难。

假如你竭尽全力想像,太阳在其行程的照耀下所呈现出来的各类异常深重的悲哀、苦痛和蒙难,你将会承认太阳照耀在地球上所唤起的生命现象能像月球上一样少,地球表面就像月亮一样仍处在冰清玉洁的状态,那该多好啊!

你还可以把生命看成毫无裨益的一段插曲,因为它扰乱了自然万物的宁静。并且,不管怎样讲,即使你的生活事事顺心如意,但随着生命的延长,你将会更清晰地感觉到,归根到底,人生只是一种失望,甚至是一种欺骗。

阔别半世的少年挚友,一旦暮年重逢,在他们相互对视的所产生的主要情感就是对整个人生的绝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带回到少年时代:那时,生活是多么地美好,犹如黎明玫瑰般的阳光在他们面前无限伸展一样;然而生活允诺我们的是如此之多——真正兑现的又是如此吝啬。这种情感深深浸透着他们各自的心田,以至他们认为不必诉诸言辞;此情此景,他们默然无语,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却不得不说些什么。

一位经历世事沧桑、几代变迁的老人,就像一位坐在集市上魔术师摊前的观众一样,接二连三地目睹着表演。技巧观赏一次尚有情趣,当它们不再新奇并迷惑不了人时,便变得索然寡味。

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运悲惨的人却比比皆是。

生活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尽职而终的是一件善事,它意味某人已经了结他的工作。

除了上述一切,快乐还有一种独特而奇异的源泉,痛苦也是如此,即快乐和痛苦均源于人的自身,是他运用其反思能力的结果。就其价值而言,它不成比例地占据了人,并且多于他的其他志趣的总和——我指的是雄心、荣誉和羞耻的感情,也就是他所考虑的别人对他的评判。欲念的呈现形式光怪陆离,层出不穷,它本非根植于人的生理的快乐和满足,但却成为他殚精竭虑的奋斗目标。无疑,人除了与动物相同的快乐之感的根源之外,还有精神的快乐。这就意味着快乐之感的差异存在,既有无知浅薄的无聊小事或仅供茶余酒后的清谈,也有精神的至高伟业。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厌倦,它痛苦的一方暗暗阻挠着这些快乐。厌倦是痛苦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就其自然状态而言它不为动物所知。唯有牲畜中的最聪明者在它们被驯化时才会显现对厌倦的微弱的痕迹。相反,它对人来说却变成毫不容情的鞭笞和恣情妄为的蹂躏。那些生活的唯一目标只是填满他们的钱袋,而从不向头脑里塞点什么的可怜而卑琐的芸芸众生,就是对饱受厌倦折磨的独特例证。他们的财富异化为一种惩戒,驱逐他们于无所作为的苦海之中。倘若他们企图逃脱这种厄运,就必须四处鼠窜,东奔西藏。他们一到某处地域,便会热望询知此处有何种娱乐,多么像一群询问何处可以得到施舍的乞丐啊!欲望和厌倦是人生的两大支柱,这是一条真理。最后我要提一下两性关系,每个人都禁锢于特定的安排,这种安排迫使他只能择一人为偶。这种感情时常会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性欲之爱,而它正是微弱的快乐和沉重的痛苦的根源所在。

有两样东西使得我们难以相信这个世界是某种全智、全善,同时还是全能的存在所产生的杰出作品:第一,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充溢着苦难和悲痛;第二,人,作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杰作有着显而易见的缺憾,他仅仅是一幕滑稽剧中的小丑——他也应该如此。这些事实与任何信仰都是不吻合的,相反,却证明了我先前所说的话。把这一世界评判为我们自我罪孽的产物,并且最好是从不曾发生过的东西,上述事实对我们具有绝对的权威。同时,在前一种情况下,等于是辛辣地控诉了造物主,并提供了大量材料来进行讽刺挖苦;在后一种情况下,则对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意志提出的起诉,训斥我们要谦卑恭顺,不要狂妄自大。这些事实使我们幡然领悟,我们仿佛是四处流浪的孩童,一到这个世界就肩负原罪的重压。并且正是由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地救赎我们的罪过,才使得我们的生存是如此悲惨,只有死亡才是我们苦难的终结。

沉重的人世的罪孽导致了沉重的人世的痛苦,这是一个最明显不过的真谛。我在这儿所说的不是这两种位于经验领域存在之间的自然联系,我的意思是指形而上学的。因而,唯一能使我与《圣经·旧约》契合的东西是有关人的堕落的故事。在我看来,尽管这本书是以某种寓言形式出现的,但人的堕落之说却是其中唯一的形而上学的真理。我认为,对我们的生存最恰当的解释莫过于:人生只是某些失误和罪孽的苦果,为此我们正在遭受着报应。我禁不住要向那些有思想的读者推荐一篇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它为克劳迪厄斯所作,既通俗易懂,又蕴意艰深,从根本上展现了基督教的悲观精神;论文被赋予这样的标题:诸恶皆缘于汝。

论自杀

据我所知,除了迷信一神论者,即犹太教徒外,没有人认为自杀是犯罪。尤其使人惊异的是:无论是在《旧约》里,还是在《新约》中,都找不到任何有关自杀的禁条来,或者是不赞成自杀的言论。于是,宗教教师不得已而判自杀为有罪的理由,建立在杜撰的哲学基础之上。然而,这些基础又是如此的荒诞不经,为用以掩盖其议论的弱点,就使用强硬措词,表示深恶痛绝的感慨。换句话说,对于自杀这样的事情,无须鸣鼓而攻之。所谓自杀,乃最怯懦的行为,唯有疯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或者对此加以同样无谓的言论,或使用无聊之词直指自杀为罪过。其实,人生在世,具有把握自己生命与肉体的权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同类推荐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热门推荐
  •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本文1vs1,双处。一句话介绍:我那一无是处的青春,最惊喜莫过于,你曾出现在那里。他是黑了心肠的翩翩佳公子,偏偏她被蒙蔽了双眼。徒劳的爱着一个人有多卑微,只有爱过的人才明了。她几度被磨难压垮终于再遇良人,他却如磐石骤然神降在眼前,以深情地模样。爱你的,和你爱的,你要选哪一个?当最爱的和不堪的过往重合,当陷入往事的谜团逐步揭晓。直到风都逆转,塔都推倒,桥都崩毁,你还肯爱我吗?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爱情牛奶糖

    爱情牛奶糖

    299道恋爱自测题,让你看清爱情的真相,为迷途羔羊指点爱情迷津,为分手达人洞悉性感内幕,告别剩女频繁的倒霉相亲,终结花痴MM的博爱时代,还有,和没完没了的烂桃花SAY GOODBYE,爱情的魔力、运动、魅力,让我们轻易掌控,TAKE IT EASY。
  •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她是天朝第一公主,容貌与智慧并存。他是北真国的二皇子,年轻气盛还很霸气,一次边疆之行,他却成了她的噩梦之源,为了脱离他的掌控,在欢情之际,她将匕首狠狠插进他的身体,他发誓,天涯海角,也要拨了她的“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本宫来自现代

    本宫来自现代

    新文《婚权独占:席少的名媛新娘》玛雅预言,2012我们大家都会一起死,可是,我竟然等不到2012就死了,死了就死了,竟然还穿越了,穿越应该也会在2012年截止吧?那么反正都要死的,眼前的这个暴君,你就不要用死来吓我了,我不怕的。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穿越之明月倾城

    穿越之明月倾城

    她通过自己聪明的才智赦免死罪,虽被帝王封为罪妃,但她一步一步的走向……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