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300000024

第24章 科举制 (2)

第 21章 科举制 (2)

御试时,虽同考策问,但一、二等人写500字就可以了,而三、四等人却要写1000字。

考试内容的难易也不一样,蒙古人、色目人的题目比较容易,汉人、南人的题目则较难。前

两等人如果愿意参加后两等人的考试,考中后可以比汉人、南人高一等授官。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明朝时已开始走下坡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激化

明朝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一方面想尽办法笼络人才,另一方面实行文化钳制,思想

禁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创立基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很重视人才

,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明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就开了科举,这时的科举考试在内容上日趋腐朽

,朱熹集注的四书五经被规定为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作文的形式也趋死板,严格要求以

八股文的形式,扼杀了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以致使像《本草纲目》这样

的世界医学名著当时也不被承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取仕程序也变得更为严密、繁琐。

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丧失了,因而日趋没落。

明朝的正式考试分四级:县试和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县试与府试由知县、知府亲自主考。

乡试是各省面向生员举行的科举考试,在各省省会进行。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举行,相当于唐宋时的省试。

明代国家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

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在会试的三月初举行。被录取者称为进士。

科举规定:凡被罢免的官吏及娼优之流不能参加考试;落选者不得喧哗取闹、纠缠

考官;考官不得徇私情。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出,就予以除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阶段,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

趋没落,在这一时期,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寿

终正寝了。

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朝。考试程序、录取原则、授官方式及考试时间大体上一样

。只

是在长期的推行过程中,细则更多,内容和格式更加僵化、死板,到晚清时已成为众矢之的

。

清朝科举考试仍以进士科为主,也有制科和武举科,又新增了翻译科。翻译科是应当时的需

要而设的,满汉、蒙汉、满蒙文字不通,不便于清朝的统治。它包括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

。翻译科只限八旗人报考,也进行分级考试,但没有殿试。满洲翻译考试只把300字的汉字

四书翻译成满文即可,蒙古翻译考试是将满文四书300字翻译成蒙古文,都不考汉文。翻译

考试报名的人不多,有的人数太少,不得不停止考试。当然录取的人也不会多。

清朝科举考试过程更复杂,分为县试和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和朝考五级。

县试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县试取中的考生送到府里参加府试。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

。府试被录取者送往省学政,再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院试被录取者称生员(即

秀才),进入县学或府学读书,学习一段时间后,经考试,成绩前三等者可以参加乡试。

乡试一般八月份在省城举行,每3年一次。主考官由皇帝选派。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

持,春天开考。考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考试方式、内容与乡试差不多,只不过有几道

由皇帝亲出。会试四月中旬发榜,此时正值杏花怒放,所以称之为“杏榜”。中榜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和朝考。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殿试的前一天晚上,贡士入宫,住在偏殿或

大臣们

上朝时休息的朝房内。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日落前交卷,考完几天后发榜,由皇帝确定

名次。殿试以后,还要进

行一次朝考,目的是确定等级,酌情授官。殿试取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考试。

清朝的科举制有一个特点是采用官话。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方言多,如果官员们没有统一的

官话,对工作十分不利。因此,清帝下令科举考试要考官话,即北京话。在不少地方设立了

正音院,教授官话。这项措施对促进中国语言的规范化,加强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起了积

极作用。

明、清两代都采用八股文体的考试作文形式,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或“时文”等,因其

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四书文”。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严格规定。

八股文是封建统治者实行奴才统治的工具,它扼杀了人的智慧,钳制了人的思想,禁锢了人

的头脑,使无数生龙活虎的青年人把黄金般的岁月浪费在故纸堆中,成为他们的顺民、奴婢

。以此选出的官僚,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国,只能成为人民的吸血虫。所以,八股文受到

不少志士文人的抨击、诅咒。

科举制度走到清朝已病入膏育,无药可救了。它已由进步的选拔人才制度退化到了腐朽、僵

化的境地,失去了本身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全国上下要求废除科举的呼声中

,慈禧太后不得不于1905年7月宣布废止科举制。至此,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1300多年的科

举制寿终正寝、撒手人寰了。

泽及东土 华被西方

科举制度从元朝开始传向邻邦和西方。元朝政府曾任用少数外国人做官,这些人后来返回祖

国后,就把熟悉的中国文明向本国政府介绍。科举制度由此传入西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元朝做了17年官,十分了解中国的官场和官吏选拔、任用制度。他回国后把在中

国官场的见闻整理成书,扩大了中国文明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国际影响进一步增强,明洪武四年,甚至有6名高丽人到明来应

试。

科举制继续西传,也引起西方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书籍不断增多,

《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札记》等著作广泛宣传了中国的考试取仕制度。英国有不少

人竟呼吁本国政府仿照执行。1855~1870年,是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的科举

考试给成长中的英国文官制度注入了新鲜血液,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机会均等的原则逐渐

成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美国的文官制度也参照了中国的科举制。所以西方人把中国看成

西方文官制度的故乡是有历史根据的。

对待科举制要辩证地、客观地看待,不要因为它有很多弊病,最后灭亡了,就把它说得一无

是处。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自它诞生之日起,其公平竞争的主旨就是先进的人事

制度的象征,这一主旨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驰名中外的中国科举制度,源于隋,兴于唐,昌于宋,衰于明,灭于清,风风雨雨,曲曲折

折达1300年之久。这期间,它曾利国、利民、利朝廷,也曾误国、误民,最后挽救不了朝廷

。

科举制度诞生在门阀等级制度盛行的时代,在当时是先进制度的代表。它一反门荫取仕的传

统做法,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大会天下知识分子,择优而用,是顺乎民心、合于民意的。

是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奇迹,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事物

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科举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清朝已声名狼藉,成为众矢之

的了,最后在国人的斥骂声中走入了人类历史为它掘就的墓坑。

同类推荐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汉室邪皇

    汉室邪皇

    周林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到汉代,并且附身在皇裔刘询的身上。他遇见了刘彻附体的黑龙,奸诈的刘彻妄图利用周林作为自己的棋子,能够再重新品味站在权力至高点的滋味。而至尊魔王李少方却一心想和刘彻决战到底,他身后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刘据(刘询爷爷)。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热门推荐
  • 无处不在的物理(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物理(人生解密)

    物理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当今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物理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无所不在、无处不见的,学习物理不但能学到物理知识。提高生活能力,而且还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作为21世纪的时代先锋,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储备军,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一些物理学常识。
  •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温柔婉转,很好相处?屁!第一天被打她默不作声,第二天却像换了一个一般对对方步步紧逼,直逼着人当着所有的人的面给她道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击!当扮猪吃老虎报复完那人之后,却不想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怎么?是不是很失望?我就是这么虚伪。”她看着他,表示很无所谓。他微笑着看她,“我不觉得,虚伪才是真实,说自己真实的人才最虚伪!”她黑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吗?“我喜欢另外一个人十年,你又喜欢我十年,喜欢都得不到,不觉得这很虐吗?”她看着他的眼睛,眼神咄咄逼人,傲气十足。“不会!因为作者说了这是个宠文,我会一辈子宠着你!”他似乎没有看见她的不屑,笑得温文尔雅。“那她也没说男主是你!你这个自恋狂!”斜了某人一眼,她撇了撇嘴。“一定会是我的!宠了你十年,肥水不留外人田!”他笑容满满,志在必得!“作者说的只是作者的意思,她要是不帮着我,我就撂挑子不干了,我看你们怎么继续?”最讨厌这种被别人抓在手心里的感觉,她有些生气。“乖!作者让咱们有什么话屋里解决。”抱起她,他笑的很是宠溺,眼角都是满满的得意。……呃,作者出来有话说,刚刚其实我什么都没说……***********************精彩片段一***********************某天“少爷,少夫人出事了!”管家慌慌张张的从外边跑进来,对着正在看文件的他报告。“她怎么样了?伤着没有?”立即扔下手里的文件,他神色紧张,想要立即冲出门。“少夫人没事,是她把别人给打了。”看着他的举动,管家黑线。“哦,没事就好!打就打了呗!你去帮着处理着些,不要让她受委屈!”听着她没事,他松了口气。她打的可是贵宾呀,少爷!管家已经彻底无语了,果然是,没有最宠,只有更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圣道

    大圣道

    昔日的修炼天才孙圣一朝沦为废柴,受尽欺辱。被逐出家族后,养了许久的青牛竟口吐人言。青牛体内藏着绝世宝物神荒骨,移植神荒骨,可重塑丹田,脱胎换骨!前世记忆纷纷闪现,孙圣这才知道,自己的前世竟是神域高手!九尺方天戟,狂风卷波涛。一怒冲冠天尽啸,踏上云端,与天齐高。纵使血染长衫,纵使诸神挡道,笑逐颜对骂声操!我行我之道,哪管何为大道?圣路一途千磨难,战戟在握,谁人与我漫步九天云霄。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希望本书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狐狸和盼盼正文完结,精彩番外ING中,绝对精彩,不枉此行!】老天爷是公平的,也给了胖子穿越的机会,可是,为神马穿越了她还是那个肉肉的苏盼盼,当胖妹变身成身材窈窕美艳女子,那些个腹黑、妖孽、正太,不过是她掌心玩物,你且瞧她,红纱遮面,一双眼眸含笑带嗔,纤细腰身好似水蛇,妖媚万千,道:“我苏盼盼选夫婿可是千挑万选的!”
  •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事件的记录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并加以有趣的故事相糅合而成。全书开始的基调都是以一种黑色幽默开始的,人生的主线是灰色的,到最后却变成了纯黑色。书中更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敏感话题,升学、早恋、沉溺网络、校园暴力、同居等……主人公董浩云,由一个懵懂好少年,变成了一个思想不稳定,性格双向的青年。
  • 糖尿病百问百答

    糖尿病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嘶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图文精讲肉鸽饲养技术》分册,新颖实用,简明易懂。书中具体包括了:鸽业特点、肉鸽饲养管理技术等内容。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