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0000134

第134章 破局(二)

?元军在天黑后撤了下去,半个时辰的生死博杀,,双方都没占到多大便宜。破虏军想不出办法对付蒙古人的高速驰射,蒙古人也没有办法对付火炮的轰击。最终战果是,两千多元军战死在永安城外,守城的破虏军的总伤亡人数也超过了五百。城墙上下,堆满了尸体。血厚厚地涂了一层,在湿热的晚风中散发着浓重的腥味,熏得人无法呼吸。

黑夜中,陆续有元军赶来,在骑兵探明的火炮最远射程外扎下大营。为了驱赶闽地的湿气和蚊虫,士兵们砍伐木材,在军营中点燃了无数个火堆。远远望去,灯球火把连缀成一片,比模糊不清的永安城规模还要大。

永安城附近的村庄中,百姓早已经逃光了。破坏欲望得不到发泄的北元士卒点燃了所有的竹楼,把人类文明的痕迹,从大地上干净彻底地抹去。破坏带来的快感让士兵们不知疲倦,破坏带来的快感,也让士兵们忘记了彼此的种族界限。蒙古人、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汉人,还有西域而来不知名的民族,所有人,此刻都披着同样的号衣,彼此的眼中,都充斥着嗜血的暗红色。

萧鸣哲枕着箭匣,躺在敌楼的砖地上,辗转反侧。城外敌军扎营时的打桩声、士卒们的喧嚣声顺着箭匣上的铜箍,清晰地传入他的耳朵。偶尔还有细细密密的马蹄声从地下透出,萧鸣哲知道,那是敌军隐藏在黑暗中的巡逻队。在杨晓荣手下吃了几次亏,元军变得非常警觉。大营外明里暗里布满了守卫,想要劫营,根本找不到突破口。

眼下守军也没有力量劫营,敌我双方人数差别过于悬殊,虽然破虏军战士个人战斗力已经比得上蒙古武士,但总计人数只有两万出头。而城外敌军得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并且陆续还有兵马涌来。一旦劫营行动被敌军发觉,单凭人海战术,元军就可以将破虏军完全淹没。

“萧将军,还没睡?”一声低低的问候贴着地面传来,钻进萧鸣哲的耳朵。睁开干涩的双眼,萧鸣哲看见近卫团统领完颜靖远提着盏黯淡的黄色灯球,蹲在自己身侧。

“没有,完颜兄,你怎么上来了,丞相大人有新命令么?”萧鸣哲慢慢坐了起来,低声问道。

“还没,丞相怕鞑子趁夜攻城,派我带一个营上来帮你的忙。参谋们提了几套方案都有缺陷,敌军太多,我军人数太少。而对方将领又太狡猾,不敢兵行险招。否则一旦给对方瞧破了,整条防线就会被攻破,后面的百姓就跟着遭殃!”完颜靖远摇摇头,低声答道。

福建的三座重镇,邵武、福州和泉州,离永安都有一段距离。即使永安防线被突破,破虏军也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元军周旋。甚至可以利用山区复杂的地形,给元军布下重重圈套。但达春的屠杀令让一切布置落了空,百姓们拖家带口撤得慢,目前还有几十万人滞留在闽江西岸不愿过江。一旦破虏军让开永安防线,这些人就会成为元军刀下冤魂。破虏军不愿,也不敢这样做。

“唉!”萧鸣哲低声叹了口气。反正睡不着,他索性站了起来,蹑手蹑脚地绕过其他躺在敌楼中休息的将领,与完颜靖远一起走上了城墙。

城墙上,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抱着刀剑、钢弩,相挨着躺在垛口后。有的人已经睡熟了,发出轻微的鼾声。有的人还没有睡,看见萧鸣哲过来,挣扎着坐起来行礼。

“别起来,别起来,赶快去睡。明天还有大仗要打!”萧鸣哲躬下身子,低声命令道。凭借以往对敌的经验,他知道今晚的战斗,不过是元军的一次试探。明天或者是后天,等后续的元军到齐了,对永安防线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白旭派人回报,水寨那边,傍晚也遭受了元军攻击,持续时间不长,但威力很大。整个外围木栅,几乎被元军踏平了!”完颜靖远一边检查城墙破损情况,一边低声说道。

形势不容乐观,自从赶到邵武投军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文天祥的脸色这么沉重。其他几次大的战役,无论是对付页特密实,还是对付索都,丞相大人都油然成竹在胸一般。即使整个作战计划出现了纰漏,他那镇定的笑容,也让身边所有人感觉到有了主心骨。而最近几日,完颜靖远明显觉察到文天祥肩头所承受的压力。这个文职出身的统帅在众将面前,依然泰然自若。但回到自己的寝帐后,整个人就像麻木了般,有几次连官服都忘了换,坐在地图前整晚一动不动。

这些话,作为文天祥的近卫团长,他是不能向外人说的。一说出来,恐怕会动摇整个军心。但自己一方获胜的希望在哪,他也看不到。蒙古人这手屠杀计,曾毁掉了盛极一时的金国。拥有比大宋还广阔疆域的大金,在屠刀面前快速土崩瓦解。

“有火炮助阵,他们一时攻不下我们的防线。但是,如果就这么被动挨打,我怕元军还会想别的主意!”萧鸣哲自言自语般说着。他想到的问题和完颜靖远差不多,元军兵势大,完全可以分兵攻掠地方。破虏军主力被张弘范钉在永安,其他几路元军就可以四下攻打漳州、汀洲等地。外围城市如果纷纷陷落,纵使几个战略重镇保住了,福建大都督府也是元气大伤。没有五年时间,被元军糟蹋过的地方恢复不了生机。而蒙古军去而复来,去而复来,五年之内不知还会杀来多少次。

二人都不再说话,听着远处的喧嚣,各自想着心事。方圆不足五里的小城很快被巡视过一圈来,除了背后的太史溪外,西北、西南和正西三个方向都发现了敌军的营寨。与连绵的营寨相比,整个永安城就像淹没在灯海中的孤舟,显得分外单薄。入侵者们用南腔北调的俚语嬉闹着,高唱着,不知疲倦。

突然,一声号角被夜风送了过来,苍凉而婉转。紧接着,所有喧嚣声都沉默了下去。静下来的夜空,让人感到可怕。仿佛被卡住了脖子,萧鸣哲听见了自己艰难的呼吸。心脏没来由地狂跳不止,伴着远处火焰起伏跳荡的节奏。

“噗!”风吹过,灯笼里的牛油腊,被吹熄了。

元军的第二次进攻从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

几十面半人多高的大鼓架在高坡上。蒙古壮汉赤精着上身,根据身边的指挥旗不断调整鼓点节奏。踏着鼓声,元军忽快忽慢,像蝗虫一样滚了过来。

这一次,步兵成为了进攻的主力。迎着初升的朝阳,他们排出了松散的攻击阵型。以队为单位,亲头并进。各牌子头(十人长)站在队伍中间,根据鼓声调节本队的进度。

布置在城墙上的轻、重火炮同时开炮拦截。但对于如此稀疏且准备充分的阵形,火炮造不成初次投放战场那种毁灭性杀伤。有时炮弹打正了,可以毁掉一个小队,但附近的其他小队则跟着战鼓声继续前进,根本无视队友的死亡。有时炮弹落偏了,打在几个小队中间的空地上,附近的元军立刻卧倒于地,等爆炸声响过后,才继续前进。这种避弹方式非常有效,炸裂的单片和加在火药颗粒中的铅丸在空中飞不了多远,就失去了杀伤力,即使落下来恰巧砸在士兵身上,很难砸破坚韧的皮甲。

炮弹的爆炸,掀起了滚滚烟尘。数以万计的北元士兵顶着炮火,稳步前进。中间偶尔有几十队人停顿下来,放下枯树枝,点燃篝火。其他人则绕过火堆,继续向前。点了篝火的小队元军完成任务,小跑回到本阵。又有小股元军扛着新砍的树枝、柴草冲上前,在战场间点燃新的篝火。。

战场上,火堆越来多,烟雾越来越浓。站在城头的司炮长再看不清敌军的动向,只好命令属下士兵调整火药发射量,轰击距离城墙最近的敌军。而每一轮射击过后,疆场上就会出现新的烟柱,炮弹炸出的,蒙古军点起的,纵横交错混杂在一起。

一步步,元军逼近了。几门重炮无法再减少火药的装填量,相继停止了射击。很快,轻炮的声音也稀落下来,司炮长不停地指挥炮手们用砖石垫高炮尾,把射角从仰射调节成平射,再改成俯射。

“隆-隆隆”战鼓的节奏突然一边,由错落变为连绵。几十队元军从硝烟后冲了出来,当先的两名士兵竖盾于地,架起简易防护。其他几名士兵站在木盾后,拉开大弓,奋力向城头射去。

羽箭、钢弩的破空声取代炮弹爆炸声,成为战场上的主旋律。

破虏军据高临下,钢弩射得稳、准、狠。元军手中的弓箭却占了一个快字,几乎是毫无间歇地连续发射。每承受一轮钢弩射击的时间,他们往往反击上两到三次。

双方都有士兵倒在了箭矢下,双方的发出的箭矢都越来越密集。赶到城下的元军射手越来越多,层层叠叠有几百组。虽然以稀疏阵型射击,没有列阵齐射那种浩大的声势。但如此多的弓箭手,也给城头带来的不小的杀伤。特别是炮位附近,几乎站不下人,元军每一次射击,都有数十支羽箭落在火炮前后。

几百枚手雷从城墙上弹射下来,落入弓箭手的阵型当中炸开。头上的阳光突然暗了暗,一排烟尘相继升起。

羽箭的射击停滞了一下,接下来却更加疯狂。没被炸死的北元士兵蹲在同伴的尸体旁,拼命地拉动弓弦。

烟尘落下,城墙外出现了一大片新的死尸。机灵的北元士兵干脆将同伴的尸身搭了起来,摞成了高高的掩体。

手雷砸在“掩体”外,滚到了一旁,炸裂。“掩体”后的士兵毫发无伤,抹了把落在脸上的碎肉,继续和城头上的破虏军对射。

其他北元士兵见状,立刻开始学习。一座座血肉搭建的掩体诞生在城墙下,黑烟中,就像恶鬼蠕动的舌头。

又有百余小队元军从硝烟中冲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冲向了城墙。有人哑着嗓子喊了几句,冲在最前方的兵士举起了门板大小的盾牌,护住了自己和左右的同伴。巨盾后,其他士兵从腰间抽出了凿子,尖锤,跃过护城壕,冲向城墙根儿。

一排弩箭射下来,放倒百余名北元士卒。剩下的元军脚步丝毫不停,直直地向城墙扑去。在身体贴紧墙根,贴到弓箭射击的死角后,举起凿子,重重地抠进砖石缝隙中。

叮当的凿击声令人牙酸,守城的破虏军战士点燃手雷,贴着城墙扔下。手雷砸在巨盾上,滚落,负责护卫凿城的北元士兵手疾眼快,远远地将冒着烟的手雷踢飞了出去。

“轰!”爆炸声在不远处响起,后边有人被误伤,大声高喊起来。前方的人不管不顾,继续清理着脚下一切障碍。这种办法对付需要引线燃完才能爆炸的手雷效果很好,虽然踢手雷者动作稍慢,就会被炸上云霄。但元军的伤亡大减,不一会儿,已经有几百人贴到了城墙根下,开始凿城。

萧鸣哲点燃一枚手雷,在引线燃尽的刹那,贴着城墙边缘扔下。手雷凌空爆炸,将一组凿城的士兵全部掀翻。爆炸的碎片同时射进了城墙,在砌在外围的石块上炸开了几道黑色的裂纹。

几个破虏军掷弹手犹豫了,把点燃的手雷扔向了更远方的弓箭手。没等他们看到自己的战果,疾飞而来的羽箭,已经夺走了他们的性命。

萧鸣哲红着眼睛,指挥士兵推下数十条滚木。外围钉着尖钉的圆木借重力加速下落,带着风声砸在巨盾上。被集中的巨盾四分五裂,滚木去势不衰,继续下落,将两个凿城手压成肉饼。

几十个幸存的凿城手叫喊一声,丢下凿子,逃向远方。破虏军的弩箭无情地从后边将他们追上,一一射死。

有人接近了自己方的弓箭手,试图躲进“掩体”后。血肉铸就的“掩体”后突然伸出一把弯刀,将逃跑者剁翻于地。紧接着,一双大手从“掩体”后伸出来,揪起还在血泊中挣扎的逃跑者,搭在“掩体”的最上层。

密集的弩箭飞来,逃跑者惨呼几声,就此不动。

更多的元军冲过浓烟,有的继续贴近城墙,有的补充进弓箭手的队伍。

战鼓声如雷,弓弦声嘈嘈切切如雨。

血,溪水般顺着城墙淌下。与城下的血迹混在一处,艳艳的,在偶尔穿透烟雾的阳光下,红得耀眼。

萧鸣哲提着把弩弓,在城墙上往来奔波。哪里出现危急,他就跑向哪里。敌军中的弓箭手给破虏军造成了很大伤害,但暂时威胁不到城墙。那些趴在墙根处的凿墙者才是真正的祸害,永安城的城墙很薄,外围只有一层今年才贴上去的方石块。一旦城墙角被凿穿了,整段城墙都可能坍塌下去。

“不要怕,用滚木,雷石,看准了砸。铁拍子,铁拍子推过来,放下去。弩手,弩手和盾牌手掩护。火炮,火炮手再想想办法,有小点的炮弹么,不需要打远的!”他大声呼喝着,提醒着士兵们灵活运用手中的武器。躲在城垛后的炮手听到他的话,眼神亮了亮,冒着箭雨跑向了敌楼,不一会儿,军需官带着几十个民壮,扛着草袋冲了上来。

几十杆羽箭飞过,三个扛着草袋子的民壮躲避不及,被当场射杀。草袋子掉到城头上,摔破,打造农具用的废铁渣洒了满墙。

司炮手冲过来,用木铲铲起铁渣,跑向了火炮。装填手撕开容积最小的火药包,将半袋子火药添了进去。铁渣也随即被送进了炮口,用木椎打实,几个炮手推动火炮,将炮口对准城下的弓箭队。

“轰”炮口喷出一道红光,直直地射向城外的一组弓箭手。红光在接近目标的刹那骤然扩大,把整队弓箭手包裹进去。

一百多步的距离,弓箭手根本来不及反应。呻吟声都没发出,就被掀翻在地上。硝烟被风吹偏,五、六个黑色的躯体露了出来。

凿城的北元士兵不知道身后发生的什么事,本能地向后看去。没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个铁拍子当头砸落。沉重的钉板砸碎巨盾,把几个士兵同时砸翻在地。城上的人转动摇臂,铁钉拍高高升起,向下一组凿墙者移动过去。

北元弓箭手放箭拦截,城头上的轻炮陆续发射,每一炮,都是成千上万粒铁沙,只要被波及到的人,都会变成筛子。可怕的是,受伤者多数不是被当场炸死,一个个血肉模糊,在地上翻滚哭号。

“奶奶的,看你怎么射!炸,狠狠地轰,全都给轰死!”萧鸣哲兴奋地大叫着,弩弓随着手臂上下挥舞。

“发射!”

“发射!”

“发射!”火炮手和弓箭手互相配合着,将元军的攻势压了下去。

没等破虏军士卒松口气,又一阵雷鸣般的战鼓滚过,浓烟后,传来“嘶、嘶”地破空声,萧鸣哲本能地蹲下身体,然后,看着自己的贴身护卫飞了起来,带着根丈余长的木杆,高高地飞向了空中。

血,雨点一般落了他满脸。

转身,目光透过硝烟,他看见一排床弩,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推到了五百步以内,在北元士兵的拉动下,弩弦快速复位。

“火炮,火炮,炸强弩。注意强弩,注意强弩!”萧鸣哲大声呼喝起来。

几十队元军弓箭手,冲过硝烟,逼近城下。

火炮更换炮弹,调整角度,射向五百步外的强弩。近处,又成了弓箭手发威的天地,钢弩、羽箭,往来交错。

萧萧如风。

同类推荐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热门推荐
  • 故事里的事

    故事里的事

    《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故事里的事》收录了作者田洪波写就的六十则小小说,共分为六辑-彩云追月、天空之城、泪光翅膀、带刺玫瑰、烟雨凤凰、断桥残雪。作品大多弃绝修饰,力避娇作,直面人性。在叙述故事时,作者故意弱化写作技巧的运用,敞开心扉,或幽怨倾诉,或直面人生百态,以平实追求自然逼真的艺术效果,读后引人深思。作者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善,能够以小见大,于尺寸篇幅中彰显人生况味。这与当代中学生甚至成年者所需要的精神补给是相契合的。
  • 绝世嚣张妃

    绝世嚣张妃

    她,洛克帝国司徒府最受宠爱的六小姐,因一次意外而亡,当她再次重新睁开眼睛时,她已经不再是她,而是21世纪生杀予夺,唯我独尊的雇佣兵——司徒纳兰。“你,给我笑一个。”他看着她霸道的命令道。“能让我为他笑的人已经死了,你,想死吗?”她冰冷的眸子没有一丝温度挑衅地看着他淡若轻风的说道。当强者遇上强者,冰山遇上冰山,硬对硬,狠对狠,腹黑对腹黑,谁才是征服者,被征服者?
  • 后宫如此多妖

    后宫如此多妖

    用最虔诚的心,去等待生命里最灿烂的相遇。——————题记她智商二百,常怀赤子之心,人称‘脱线天才’。一朝穿越,置身漩涡。天下三分,烽烟未尽。龙涯长公主,北狄八太子,莫不长才,拿出手,一顶十。她笑:“郎才女貌,甚配。”铁三角妖孽男掀桌:“配你妹!你到底是来拆场子的还是来做媒的?”她无辜:“抱歉,最近红娘做顺了手。”龙生九子,各呈其能。温良太子,深沉宣王,银甲老九,闺蜜老六,谁是天朝新主?她笑:“皇帝轮流做,总能轮到你。”铁三角妖孽男掀桌:“你到底爱谁?”她无辜:“月亮代表我的心,眼前人才是心底人。”庙堂之外,江湖生波。黑道三尊,白道巨擘,天下双隐,刀剑传奇,谁与争锋。她笑:“哎呀,果然只有打群架才过瘾。”铁三角妖孽男咬牙:“佛祖你带她走吧。”她无辜:“你知道的,我是老庄学派,不控佛祖。”名言:楚羲和:素质,注意素质!妖孽男:你什么时候看到混黑道的人有素质了?楚羲和:英雄,你的胸肌好发达而且质地柔软!妖孽男:楚羲和,你什么眼神啊,人家是女的!楚羲和:执子之手,方知命悬子手。呜呼哀哉,子不放我走。妖孽男:活该!楚羲和:你这没良心的!楚羲和:伟大的爱情在于挖人墙角,伟大的红杏在于勇敢爬墙。妖孽男:嗯?楚羲和:壮士,我错了!妖孽男:生同寝,死同穴,三生相许。楚羲和:壮士,好文采!妖孽男:白痴。推荐好友风恋音的文《战皇》百里相思《战神皇妃》粟么《穿越之赐你一纸休书》兰妮《贤妇》水獭《皇后,如此妖孽为哪般》:群93974221
  • 穿越到王府-灵动小王妃

    穿越到王府-灵动小王妃

    林若夕,芳华正茂,义薄云天,敢作敢为。为了给好友壮胆,她被半强迫地陪着去告白,为了让好友浓情蜜意,她独自承担烧烤重任。结果,她被一块让她泄愤的石头戏弄了,穿越到了一个不知所云的王朝,然后遇到了他,为了她,他一怒为红颜,甚至动摇了整个王朝,为了她,他抛弃过往,只为博她红颜一笑,为了她,他霸道狠绝,只为留住她的脚步,留住她的心。而她,改造了整个王府,颠覆了所有的礼教,创造了美好的回忆之后,面对他的真心,面对回去的机会,是否会迟疑。且看小书为你讲述这个有趣的故事。
  • 灯笼草

    灯笼草

    小灯是五桩的妻,二桩是五桩的兄。二桩当过兵,是个体面漂亮的人,小灯对二桩曾起过心思,二桩对小灯亦起过心思。但是小灯和她的丈夫,男人仿佛一棵青壮的庄稼,汁水饱满,有一种藏不住的乡俗的野性,而小灯,就是近旁的那棵不知名的小草,同样的土壤,同在风雨中阳光下,根已绞在一起,叶子紧紧相依。在一起并属于着,互相接受并享受着。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姬媚天下

    妖姬媚天下

    她进魔宫,弑群狼,闯禁地,受鞭刑,爱过也恨过,一段异世之旅就此刻骨铭心。天予多情,不予长相依。彼岸花凉,三生河边,谁的目光澄澈,谁将真心交付,谁,以爱之名,生死相随。一颗心,两个灵魂,正邪共生,善恶共存,爱恨挣扎,浮生一梦。当红莲开遍,能否再为你倾歌一曲?
  • 亲骨肉

    亲骨肉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