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00000096

第96章 常回家看看

亲情:血脉之缘,剪不断的深情

世间上什么最可贵?“亲情”最可贵!亲情,有父母的亲情、叔伯的亲情、祖父母的亲情,以及兄弟姊妹的亲情。亲情不一定人类才有,动物也有亲情。“虎毒不食子”,因为牠们有亲情;“羔羊跪乳”、“乌鸦反哺”,都是为了亲情。

第九十五节常回家看看

佛家箴言

母亲有十大恩德。第一是母亲怀胎的时候对胎儿守卫爱护的恩德;第二是临盆生产受尽苦楚的恩德;第三是生下孩子就忘记所有痛苦的恩德;第四是自己咽下苦涩,吐出甘甜给予爱儿的恩德;第五是回施干净给予孩儿而自己将就污湿的恩德;第六是哺喂乳奶和抚养教育的恩德;第七是替孩儿洗濯屎尿不净的恩德;第八是孩儿外出远行,慈母在家挂心忆念的恩德;第九是对孩儿深深加以体谅抚恤的恩德;第十是终生直到究竟都没有穷尽对孩儿怜爱愍念的恩德。

——佛陀

智慧解读

父母恩深,即使用尽所有的精力和能力,也无法报答父母深情,所以佛陀说,为人子女应该写一部经典,叫做《父母恩重难报经》。

修行法门

佛门并不要求所有人出家,而是引导人们按照自己最适合的方式去生活修持,佛对家庭和亲情也非常看重。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从家庭的人际关系、经济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设人间净土。佛祖对亲情,尤其是对父母恩情,有非常明白的阐述。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孤独园里说法,在场的有佛陀的常随弟子出家众二千五百人,与大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在一起听法。

大众弟子听闻了佛陀所说父母的深重恩德, 高声询问:“祈愿世尊哀怜愍念拯救援助我们,指示我们怎样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呢? ”

如来就用极好的声音、柔美的声音、和气安适的声音、尊贵智慧的声音、不带女人音的声音、不误言的声音、深远洪亮的声音、不哑竭的声音等八种佛所证得深远隆重的清净梵音,告诉诸位大众弟子说:“你们应当知道,我今天就为你们分门别类来解说:

假使有一个人,左边的肩膀上挑担着父亲,右边的肩膀上又挑担着母亲,两肩重担研破皮肉以至见骨,甚至磨穿肩骨见到骨髓,绕着须弥山行走,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即使血流满地,淹没了脚跟足踝,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遭遇到荒年受着饥馑挨饿的灾劫,唯恐爹娘父母饿死,将自己全身切割成碎块的肉酱,就像微细尘埃那么细碎来让父母充饥,像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想要布施供佛为父母爹娘求福添寿,手里执拿锐利的刀剑,剜挖自己的眼睛,奉献给如来,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也用锐利的刀刃,割下他自己的肝脏,鲜血流出遍满地上,都不会畏怯推辞痛苦,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受到百千把刀剑或枪戟,同一时刻刺进身体,并在自己的身体里,从左右两边出入刺杀,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打断筋骨流出骨髓,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吞下烧热的铁丸,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遍满全身都烧焦腐烂,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孟郊的《游子吟》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养我育我,多少艰难与心血方能将孩子培养成人。作为子女,应该尽力报答父母的恩德。可惜痴心父母古来多,孝子贤孙谁见了?当今社会上,儿女为父母做的非常有限。由于工作、学习忙碌,很多子女甚至没有时间看望和陪伴老人,难道真的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来后悔吗?父母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他们希望的,也不过是我们“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

同类推荐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是一门巧妙运用语言逻辑的学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办事能力。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说话技巧,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或是工作创业,都一定会潇洒自如。
  • 狂徒

    狂徒

    节日献礼番外一:腹黑三人行关于请客:三人在茶楼喝茶,到结帐的时候。单:“男士优先。”气定神闲。断:“这点小钱,爷还不看在眼里。”斜眼不屑。慕:“说的也是,但不好意思,我今天忘记带钱包了。”傻笑卖萌。单:“本月第五次。”每次都忘记?断:“嘿嘿,我第一次忘记。”奸笑。慕:“……”单:“去个洗手间……
  • 侦察兵

    侦察兵

    莲花山地处偏僻,海拔虽然不算高,但是面积却最广,一座座山头连绵不断,这样的地形最有利于陆军部队驻防。
  • 千面公主复国记

    千面公主复国记

    柳星颜,承国柳尚书之女,实际为亡国凌国最后的一位小公主,凌露,身上藏有开启凌国宝藏的钥匙。柳星颜一直在柳老爷的保护之下长大,从小与婢女小语为伴,对自己的身世从未有过怀疑,在一次偶然机会下,认识了东辰君主,东曜以及承国的三皇子,临王,并徘徊在这两个男人中间。
  • 织锦记

    织锦记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丝织重地苏州吴江县,一位富户人家的年轻小姐的传奇际遇:外慈心狠的嫡母,寡情薄义的父亲.美艳狠毒的庶姐姐,乖巧颇有心计的庶妹,嘴甜心苦的姨娘,攀附高枝的丫鬟,大宅院里险象环生,一片繁华下步步皆是陷阱!
  •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含纳天下万般变化,启迪世人无穷智慧,被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士奉为文化瑰宝。
  • 魔修

    魔修

    他想成神,却成了魔。他不想杀人,却很多人想杀他。他无奈,徬徨。在爱与恨之间,他选择了爱。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生……
  •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内容,将精彩的好句子好段落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既为小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供急需的素材,又助其在借鉴经典句段中升华思想;既为其寻找到了一位常伴身旁的良师益友,又能激发其创新灵感,进入迷人的作文世界。
  •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她是高丽名臣郑梦周的后人,女主十七岁出仕朝鲜后宫,成为朝鲜历史上最年的尚宫;继大长今之后,一个传奇女子的奋斗史.(《问君心:宫女子之云岘宫》乃本文第二部,若亲们情系郑尚宫与永安大君围城之后的一段故事,欢迎阅读,已经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