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8400000006

第6章 求索时光(3)

司马穰苴无辜遭此打击,而且又被小人陷害,十分沮丧气恼。此后,他心情沉闷,气火攻心,沾染沉疴,身体崩溃,一直就卧床不起。大约在景公三十年(公元前518年)抱病而猝死,成为田氏家族在齐国卿大夫倾轧争斗中的牺牲者。司马穰苴的猝死,给孙武也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进一步看透了齐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和黑暗,明白了自己继续留在齐国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可能像司马穰苴一样,也成为卿大夫之间倾轧斗争的殉葬品,遂最后下定决心,离开齐国,再找机会。

既然决定了要离开齐国,那么去哪个国家呢?这成为孙武最关心的问题。这时,孙武环顾海内,仔细分析着各国的形势,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晋国就如齐国一般,尔虞我诈,互相勾结,互相排挤,不是首选。楚国国君昏庸无能,权贵把持政权,排斥英才,政局不稳,也不是合适的选择;秦国地处偏远,人稀地薄,自己也不会有所作为;鲁国落后贫穷,重文轻武,权臣挡道,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宋、郑、卫等国家更不是合适的选择。惟独吴国,处于东部沿海、长江下游一带,东靠大海南与越国接壤,西和强楚为邻,北同齐晋各国相望,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从公元前585年建国以来,发展迅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重视各种人才,这应该是自己最佳的选择地。

终于,孙开决定了去吴国。

四、逃往吴国

孙武已经决定要离开齐国,去吴国寻找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可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不得不使自己离家出走的计划提前,而且不再是自己离家,而是逃往吴国。

在齐景公统治时,孙书、孙凭父子深得恩宠,政治地位也非常高。可他们并没有瞧不起军中那些小将们,经常对他们慷慨解囊,解决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还在全国范围之内大施恩惠,扶助贫弱孤寡者。正因为此,孙家父子深得民心。

齐景公的忠臣晏婴见民心尽归孙氏,就建议齐景公宽刑罚、薄赋敛,兴发补助,对百姓遍施恩泽,以挽留人心,稳固朝政。齐景公虽然没有接受晏婴的意见,可明显疏远了孙氏。因为此事,孙氏宗族无不抱怨晏婴。在以后的战争中,晏婴总是与孙氏的意见发生冲突,偶尔双方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从此之后,孙家与晏婴总是有难以说明的矛盾。

没过多久,高昭子密谋陷害晏婴,预谋发动谋杀或驱逐晏婴的暴乱,一直在寻找借口,可是条件还没有成熟时,他的一切都已经暴露。高昭子知道阴谋失败,不知晏婴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置他,为了避免麻烦,提前举家逃离。这一切活动本来与孙家没有任何关系,可晏婴与孙家一直都有过节,孙书担心晏婴会借此除掉孙家。

担心果然成了事实。晏婴认为高昭子反他,肯定是受了孙凭的指使。孙凭知道,必须赶紧出逃,否则必遭诛灭。然而,以孙凭的个性,他是不会逃离的,他认为:好汉做事,应敢做敢当,站着一根,躺着一条,任凭晏婴发落。惟一让他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经过反复的思考,孙凭决定让孙武带着家丁出逃,去他早已经决定的吴国,在那里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天清晨,秋雨潇潇,云雾蒙蒙,两名家丁护送几辆车出城,所有的人都以为是孙府的太太们出去游玩,谁也不会料到车里坐的是踌躇满志的孙武和他著书立说的所有资料。辰时过后,所有送孙武的家丁都已经回去了,只有孙武带着两个家丁继续朝前方走去。孙武谨记祖父孙书、父亲孙凭的叮嘱和教诲,离开齐国乐安老家,南奔新兴的吴国,打算到那里施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秋是凄凉的,禾枯草黄,落叶萧萧,万木凋零,深秋的夜晚更是寒冷的,秋风呜咽,雾霜湿衣,枭鸟啼鸣,一弯残月,孤行伴月,闪着凄清悲凉的光。空旷的树林中,时而传来呼呼的风声夹杂着树叶的沙沙声,家丁与孙武经过一天的奔波,人人筋疲,个个力尽,谁也不觉得风寒露凉。他们铺薪卧沙,露宿野外。两个家丁睡得十分香甜,鼾声若雷,孙武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站起来,持剑漫步林间。想起家中年迈的祖父,还有那个秉性刚强的父亲,他们曾经都是驰骋沙场、英勇无畏、受人爱戴和尊敬的英雄,可如今竟要面临迫害之苦。而自己身在壮年,却无法为他们分担忧愁。想起这些让人伤心的事情,孙武也不由自主地湿了眼睛……

奔波了几天,孙武来到了楚国。其时,正是秦、晋两国相互攻伐的时候,楚国渐渐强盛起来。楚庄王曾饮马黄河,问周九鼎,是春秋五霸之一。可是,在楚国境内,一切并没有孙武想象的那样和平、安定,也是如中原一样,腥风劲吹,血雨飘洒,到处是阴谋、罪恶和屠戮。孙武打消了在这里停留的念头,继续向南走去,转眼又是几天过去。

经过长途跋涉、数月颠簸,孙武他们到了太湖东岸。他们从临淄向南,绕过泰沂山区,过了徐州,这里千里沃野,万里平畴。南观太湖漾漾碧波,北眺穹窿巍巍青山,确实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好地方。孙武几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吴国都城。这时,大约是公元前517年(齐景公三十一年,吴王僚十年)。

在吴国的都城内,更是宫廷院苑,前朝后市,左宗右社,府宅民居,鳞次栉比,店肆兴旺,货物充沛,街市整洁,民风尚武……这里比孙武想象中更加美丽,安宁,平静,和谐,欣欣向荣,百姓安定,孙武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错地方。

初来乍到,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安身之地,然后是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政治动态。他们在馆驿住下来,然后以吴宫为中心,每天去接触吴地商贾、兵卒、官员、庶民等各阶层的人士,了解了吴地的民情习俗、军政动态和各诸侯国的情况。不久,孙武就熟悉了吴国的生活环境,学会了当地人的装束、口音、习惯,很快融入了吴国的社会生活,乍看上去与吴人无异了。而且,孙武对吴都周围的山水、险阻、高阜、平原、湖泊、河流、道路、街衢都了如指掌。

为了长期在吴国生活,孙武决定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居住下去。他们毕竟不是游客,长期住旅店也不是办法。最后,他们发现了一处特别好的地方,太湖东岸,东南走向,有一座最高的山——穹窿山,这里林木常绿,浓荫蔽日,山川秀美,幽竹修篁,珍禽异兽,飞瀑鸣泉,桑林片片,茶园若烟,紫楠装饰,黄檀点染,红花绿叶,青草碧水,蓝天白云,景物极其秀美,而且水土肥沃,非常适合种植一些稻麦瓜果菜蔬。除了清脆的鸟鸣和瀑布的喧闹以外,给人留下的就是清幽静雅,闹中取静,确实是一个离尘脱俗、养生冶性的绝好佳地。

选定地方,孙武决定在这里建造房屋。他按照处山处水驻军的原则选择建房的位置,并亲自设计房屋的样式,然后就雇工营造。

一伙人在山间忙碌着,给寂静清幽的山间增添了许多人气。孙武每天与随从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翻山越岭,运送材料。一天,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只有平静的湖水偶尔掀起阵阵波澜。孙武忙背着材料,走到穹窿山北的一座桥上时,已是大汗淋漓,浑身上下湿透,舌燥口干。

他刚一抬头,就发现不远处谷场旁边有一口井,一农妇正在自家谷场旁劳动。孙武不忍打扰农妇工作,就径自走到井的旁边,提着木桶打起井水。当他正准备畅怀大饮时,突然大把谷糠撒过来,漂浮在水面上,弄得井水不能喝了。

随从正准备发脾气,农妇却微笑走过来打招呼,并用浓软的吴国话说:“水太凉,不宜饮用。请二位到寒舍饮茶。”

孙武看到农妇这么热情,自愧地一面连声道谢,一面跟着农妇走进她家。在饮茶之际,孙武与农妇攀谈起来,了解其家的生活状况,顺便问了一些吴国的基本情况。

孙武兄弟喝足了茶水,身子凉爽了许多,再次道谢,告别上路。

农妇的态度,让他感慨不已。只有快乐富足的国民才有如此温和友善的态度啊!这说明吴国的政策确实比其他国家优越。看到吴国的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他明白,吴国正在如生长期的青壮年一样,迅速崛起,逐步扩大。吴国大有希望、前景光明,自己在这里,必有一番作为。因此,他暗暗庆幸自己“避乱奔吴”的选择是正确的。

孙武在这里建起了五间正房,三间东厢,两间西厢,与随从在这里安居下来。草房倚山而筑,坐北西南,背有高山遮风挡寒,前边开阔向阳,可保冬暖夏凉。在房屋的后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从绝壁流出,用竹管接到东厢,溪水清澈甘甜,可供饮用。用竹子编制成门与篱笆,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院内浓荫蔽日,宁静幽雅,与青山绿水相应,显出一份独有的世外桃源景象。

孙武在这里的生活非常惬意,他每天伴随着鸟语花香,自耕自作,悠然清静。这也是孙武的一种独特“示形”方式。他满怀信心地来吴国施展理想和抱负,却蕴而不露,以庶民的身份出现于人前,却又经常跟政坛人士接触。这更方便他了解吴国的情况,为未来的大展宏图积蓄力量。

公元前517年(齐景公三十二年),孙武来到吴国后,在这里过着安居乐业的闲适生活。他知道,虽然自己具有雄才大略,但毕竟是初来乍到,举目无亲,人地生疏,不可以贸然去求见吴国国君,更不能投靠权贵。另一方面,他打算利用这难得的清闲,完成兵法著作。

孙武居住的罗浮山,距当时吴国的都城姑苏约百余里,也就是今浙江省吴兴县以南一带。这里的景色宜人,环境幽静,实在是一个躬耕隐居、撰著兵书的理想场所。这段时间,孙武的写作欲非常强烈,精言妙语如同清泉一般从笔端源源涌出,酣畅淋漓,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很快就写出了《孙子兵法》的初稿,计十三篇约五千余字。

就在孙武认真撰写兵法的时候,吴国的邻居楚国发生了一场宫廷动乱。当时的楚国君主是楚平王,名叫弃疾,本是昏庸之辈。他当国君的主要目的不是富国强兵,也不是为了振兴国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私欲,所以在当上国君之后,他便不理朝政,生活奢侈糜烂,办事说话不遵典章,也拿不出治国方略,且又忠奸不辨,弄得朝臣个个苦不堪言。平王六年时,任命伍奢为太傅,费无极为少傅,负责太子的教育工作。

太子迎娶新妇的日子,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而昏庸的楚平王却被太子妃的美貌所吸引,企图父占子妻,并杀太子太傅伍奢,灭其九族。伍奢之子伍子胥侥幸逃脱。

伍子胥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期就在同辈中脱颖而出,被众人誉之为“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治邦国,武定天下”。可是,他在楚国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被奸臣所害,过着被人诬害的生活。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惨遭楚平王的残杀,而自己也被迫仓皇逃亡。正是青春年少的伍子胥,苦于一身的文武才华,却没有适合的地方施展,只能怀着丧父失兄的痛苦和报仇雪恨的大志逃离故国,流落四方。他首先逃奔到宋国,不久又避难于郑国,辗转乞食,大约公元前522年,伍子胥来到吴国。

伍子胥入吴后,先是投在吴国宗室公子光的门下做了宾客,并通过公子光见到吴王僚,建议吴王僚发兵伐楚,然而却被公子光当场否定。其实,这时伍子胥的主要目的是报父兄被害的私仇。而他也非常明白,这时攻打楚国,只能是凶多吉少。遭遇了这次献计的尴尬之后,伍子胥收敛了许多,把内心的仇恨隐藏起来,更加忠心地为吴国做事。但他并没有忘记家仇,时刻在寻找复仇的机会。他发现了公子光想要成就大业的秘密,于是,他决定助公子光成就大业,以便有朝一日借助公子光的势力,灭楚报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遍访吴国各地寻找能人。

花开花落,三年时间一晃而过,伍子胥听乡间人盛传罗浮山上隐居着一位大贤,于是,就想拉拢他,一起来为公子光打天下。伍子胥经人指点,徒步来到一个名叫栖霞居的山间住所,按照礼节,轻叩柴门,这时有一个男仆上来毕恭毕敬地询问客人有何见教。伍子胥作揖,微笑着道:“烦你去通报你家主人,伍子胥慕名前来拜访。”

仆人应声向里屋走去,伍子胥门外等候,顺便观察周围景色。竹篱青藤,院里有各色蔬菜,也有一些花朵,屋后是清澈的小溪,远处是青山绿水,鸟鸣水幽,确是一个绝好之地。能够选中此地的人,眼光必然不凡。

栖霞居的主人孙武听到有人慕名前来拜访他,马上预感到自己隐居的日子快要结束了,该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于是,急忙出来迎接。行礼之后,互相通问。伍子胥把自己的身世,以及逃亡吴国的原因和自己慕名拜访孙武的原因详细地告诉给孙武。然后伍子胥恭敬地说:“久闻大贤之名,前来拜访,以求教诲。”

孙武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忙答道:“你我二人可谓同命,又一同避难吴国,相互扶持,理所当然。”于是,孙武把自己的家世以及逃到吴国的原因告诉了伍子胥。

孙武把伍子胥请进房间,以茶相待。伍子胥看到孙武的床榻案头都是竹简,有的墨迹尚未干,知他正在著书立说。伍子胥也对军事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学习过军事,懂得兵略,所以就与孙武痛快地畅谈军事,议论用兵之略。两个血气方刚、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男儿,相遇在他乡,又各自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所以谈得非常投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子胥听说孙武正在著一本兵法,很想看一看。孙武就慷慨地将书简交给他,请他指点。

伍子胥如获至宝,细细地翻读这本著作,只见其中有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等共十三篇。只见第一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看完了第一篇,又看第二篇,很快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书中有着严密的论证、深邃的思维、精妙的高见,真是宇字珠玑,处处都闪耀智慧的火花,将战争中大到战略、小到战术都揭示得清清楚楚,伍子胥不由得大声赞叹:“妙,实在是妙!佩服,佩服啊!”

接下来,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不觉日已西垂,伍子胥将要告别,就劝孙武暂时在此隐居,所缺食用均由他送来,并一再叮嘱,如云游他国,务要让他知其去处。

如此一来二去,孙武和伍子胥便成了莫逆之交。孙武在伍子胥的言谈举止中领略了楚国军事文化的风采和魅力,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思路,特别是楚国军事文化的权谲应变特色,使得孙武对中原军事文化中崇尚“礼乐”的传统进一步开展反思并予以否定,从而完善了自己的军事思想体系,使之更能适应现实军事斗争的迫切需要。这对他日后修改《孙子兵法》大有好处。

孙武从日常的谈吐中,发现伍子胥绝非等闲之辈。伍子胥更觉得孙武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暗下决心,找适当的机会把孙武推荐给公子光,好为自己以后伐楚国报家仇增添一个左膀右臂。

在孙武和伍子胥的交往中,他们都在等待时机,都在寻找机会。此时的吴国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夕,一场大变故正在酝酿之中,这也给孙武和伍子胥提供展示才华、施展抱负的机会,一切都在期待中……

同类推荐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失踪后妃:不做帝王妻

    失踪后妃:不做帝王妻

    一场莫名的车祸,她穿越了时空,顶替了那个天之骄女;他幼年的遭遇让他决定放弃青梅竹马的她,可她偏偏还是闯进了那个她不该进入的局,如此,她就不该逃出他的手心;而她与他是曾经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甚至决意抛弃一切的爱人,可一朝变换,曾经的心何在?
  • 网游之攻防无敌

    网游之攻防无敌

    被公司辞退的剑逸,幸好交了三个月的房租,要不然就要睡公园了!!正好碰见由世界七大强国联手设计的虚拟网游,号称第二世界的“天启”问世!拿仅剩的钱买了游戏头盔,摸着兜里的二百五十元,剑逸脚踏大地、捏拳怒吼,誓要闯出赫赫威名!!我剑逸终于一天不吃那万恶的泡面!吼!吼!吼!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有心机,就能在人生长河中腾空踏浪,左右逢源,做事有心计,就能把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事事如愿,做人没有心机,清澈如水看似美好,却食之无味,做事没有心计,自视清高看似骨气,却四处碰壁。
  • 离婚前夫别理我

    离婚前夫别理我

    新婚当天,他和别的女人躺在了她的新床上。明知道他不爱,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婚姻的囚笼。他苏家的大公子,残忍自私,霸道腹黑,唯一不能掌控的便是自己的婚姻。她陆家的继承人,陆氏神话的缔造者,商场的鬼才却偏偏在爱情上看不到出路。为了自己爱的女人他残忍的把她扔到手术台,不论生死……从手术室出来,她九死一生得到的只是一张单薄的离婚协议。她放下一切远走他国,六年后浴血归来,身边已经有了别人的陪伴。“陆冰凌,你竟敢红杏出墙!”他将她困在怀中。她娇笑着抚上他的脸“苏少,你忘记了,我们已经离婚了……”原本只想要回属于她的一切,原本以为早已忘却。他却穷追不舍,是心,是情,是缘,是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极品皇后太抢手

    极品皇后太抢手

    (福满天下第二部)世间有传言,百年前一统天下的传国玉玺和凤佩重现民间。她一觉醒来,天下已是乱世,无意中得到的那块血玉,竟让她成了三国争夺的目标。她一夕之间成了抢手货,而那些男人,竟然都要立她为后!江山霸业,快意江湖,谁才是她的真心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萌夫赖上大龄妻

    萌夫赖上大龄妻

    顾安安15岁起,就一直带着一个“拖油瓶”,可别误会,顾安安一直都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那种年纪轻轻就被男孩子哄骗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她身上的!杨梓珍自打7岁第一次见到顾安安起就知道,顾安安对她好,曾经她坚信,这个世界上,肯定再没人像顾安安那样对她好了,直到,严谨的出现。严谨早就想好了,等到顾安安大学毕业了,不管家里人怎么反对,都要把她娶回家,哪知,这个狠心的女人,居然把她的“拖油瓶”甩给了他之后,就独自飞走了!严谨发誓,他一定要让顾安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光阴飞逝,顾安安没想到,当她再次踏回故土的时候,竟然是参加严谨和杨梓珍的婚礼!可是,她不能不来,而且她也想来,因为,看着自己像珍宝那样疼爱了那么多年的妹妹幸福的出嫁,是顾安安最开心的事!婚礼上,看着台上那样般配的两人,那一刻,顾安安笑了,她的退出,是值得的。转身,离开!可为何,眼泪却如断了线的珠子,洒落了一地——当顾安安拿着行李等待登机时,原本应该洞房花烛的男人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而这个他,阴郁的让她认不出来。“你怎么——”顾安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眼前人的行动吓到了,唇上的冰凉告诉她现在两人的姿势,下一刻,顾安安拼命的想要推开,他现在是自己的妹夫,怎么可以这样?!!无奈力量悬殊,还是,顾安安的心底,也很想念这个怀抱——只是下一刻,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姐姐——”顾安安抬头,什么时候,杨梓珍站到了她的旁边?而她此刻受伤的表情,不高的音调,虽然只有两个字,却让顾安安一下子慌了神。&&**又是三年后,三十一岁的顾安安仍然孜然一身,如今的她,是公司里有名的女魔头,下属背地里都笑话她是“老处女”。除了,她新招的助理。顾安安看着面向着自己专注的做着报告的充满朝气的男孩,瞬间做了一个决定,今晚,就是他了!“姐姐,这是?”杨梓珍看着顾安安旁边人,语气中满是不敢相信,而一旁的严谨,更是恨不得上前揍上一顿!顾安安正想给旁边的人是个脸色,让他好好演,哪知,人家却立即厚脸皮的答道:“你好,你就是梓珍吧,我是你姐姐的男朋友!”暮宸说话的时候,却是看向了严谨,他也想去把严谨揍一顿,谁叫他让顾安安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