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800000009

第9章 儒家经典

第八章儒家经典:《论语》

提起《论语》,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儒家经典,可以说,《论语》甚至在今天的中国也是个

人修养中的

基础部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

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

圣人言行弟子编纂

《论语》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一生言行,包括孔子与弟子、时人相互问答或弟子间相互问

答之语的著作。这些话当时被随时记下来,孔子死后,弟子门人把它收集起来,编辑成书,

即是《论语》。在汉代,《论语》有三种本子。其中《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

古论语》为西汉景帝子鲁恭王刘余为建宫室,毁孔子旧宅

得。因其不用汉代隶书,而用战国时通行文字书写,故称《古论语》。东汉末,大经学家郑

玄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以后还有一些人为之

作注。三国魏何晏集众注之善者,作《论语集解》,与郑玄之《论语注》并立学官。至唐代

,郑注亡佚。而何注留传了下来。

对于《论语》的编纂者为谁,成书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郑玄以为“仲弓、子游、子夏等

撰”。柳宗元《论语辩》以为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子思之徒者为之尔”。“孔子弟子尝

杂记其言,然而卒成其书者,曾氏之徒也。”就《论语》中提供的一些信息推断,此书不是

一人一时完成,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经过约80年时间的努力陆续编成的。最后成书

当在公元前400年左右。

《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

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它是我国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这样说,《论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籍。

《论语》的成书时,正值奴隶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走向全面崩

溃,新的封建制不可遏止地形成和壮大起来,社会的各种矛盾表现得空前尖锐和激烈。奴隶

社会的基本矛盾,即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更加激化,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风

起云涌,已经壮大起来的新兴地主阶级展开了向奴隶主贵族夺取政权的斗争,城市中的自由

民,即所谓“国人”,掀起了反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各条战线上的斗争,汇成了强大的洪流

,猛烈地冲击着腐朽没落的奴隶制。天下大乱,“礼坏乐崩”。这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

实行剧烈变革的大转变的时代。《论语》就是这个大转变时代的产物。

集大成作儒学圣典

《论语》每篇取第一章中的两字或三字作为篇名,如《学而》、《为政》、《

公冶长》等。《论语》包含的内容很广,涉及到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

德等各个方面。

《论语》一书的核心就是“仁”,“仁”的伦理学意义是“爱人”。

用“仁”这个基本范畴把“为政以德”,即取“为政”为篇名,

以下类此。除个别篇有个大致中心,如《学而》讲做人的根本,《八NC031》、《乡

党》讲礼

乐制度外,作为语录体著作的《论语》,多数篇章没有中心,各章之间也没有内在联系。

《论语》语言简约、凝炼,善于用简短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蕴,令人玩味不尽。宋代理学家

程颐说:“顾自十七八谈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论语》中的

一些词句,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在人民中广泛流传。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欲速则不达”,“三思而后行”,“任重而道远”等等,这些简练的语句,表

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

《论语》中提出了儒家思想最重要的道理规范是忠、孝、悌、信、恕。忠是臣对君以及一般

人相互交往的行为规范。孝与悌是维护家族、宗族之内人与人关系的规范,是维系宗法关系

的纽带。孝是对父母的敬养和服从,规范着族内、家内成员对族长、家长的行为,以维护族

长、家长的绝对权威。悌是尊重兄长,规范着族内、家内同辈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宗子

、长子在子辈中的绝对权威。孝与悌都包含着下对上的自觉服从。信,就是诚实不欺,信守

诺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关于“信”的。孔子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

是处理君臣朋友等关系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

孔子很强调礼对各种道德行为的节制作用。礼作为礼节仪文,是实践仁德的外在形式,不同

的道理规范正是通过相应的礼的实施而体现出来。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国以礼”,是讲用礼来建立统治秩序,

使等级关系固定化,使阶级关系达到和谐。

“为政以德”意思是用道德准则作为处理政务的指导方针和主导,即德治。认为礼德之治能

触及人们心灵,比刑政之治更为有效。

实行德治,首先要求统治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先“修己”,后“安人”。统治者“修己

”,一方面是培养爱人的道德情感,这是执政者所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是形成道德形象以

感化民众。用德处理政务,就好像北极星处在它座处的位置,而周围群星环绕一样,只要统

治者“居其所”,老百姓也会自然地拥戴他们。

孔子最为憧憬的,是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和“安百姓”,他认为这是连尧

舜都还没有完全做到的,然而是应该实现的理想。

孔子的人生价值观是“仁,无以尚之”的价值尺度。追求仁德并不是个别人的倾向,而是人

们共同的意愿。

既然仁德是人生最有价值的追求,那么,当人们进行价值选择时,很自然地,应该以仁德为

尺度,决定取舍。

孔子高度赞扬维护道理原则、实践道德理想的献身精神,这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

。

为了实现“仁”的理想,孔子提出了以“中庸”为核心的方法论。所谓中庸,指观察和处理

问题的方法和原则,包括执中与用中两个环节。过与不及是相对于中的两端,它说明一定事

物在时空中的运动,当它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并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

是“中”。因此,这个“中”可以理解为“度”,事物的真理性就在“度”之中,没有达到

或超过这个“度”都会陷于片面性或谬误。孔子还认为“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在不

同的时间、不同的事物中,适中关系并不一样。

孔子对社会生活中一系列对立两端的辩证认识和处理,体现了“中庸”这一方法和原则的运

用。在治国的理论中,孔子提出宽与猛、惠与费、劳与怨、富国与富民等矛盾进行考察。他

在处理这些矛盾时,不是对矛盾的两端进行抑制,而是寻求调节点,采用适当的途径使双方

的利益联结起来,共同得到满足。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打破“官学”,“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

孔子

“学而优则仕”、因材施教、循循

善诱、虚心求教、学行并重、学思相济的教育

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上总结

出的可贵经验,在我国教育史上确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儒学家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

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

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

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整个封建时代,尤其是汉代以后,孔子开创的儒学始终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因此,作为儒

学主要经典著作的《论语》,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自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它

是封建士大夫和莘莘学子的必读书,无论是精华面还是糟粕面,都深深地渗透进政治、道德

、文教等各个领域里。它既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国民性的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又

被历代权势者扩大与利用其中的消极面,改造成为统治与奴役人民思想的手段,这种同样明

显的正负社会效应,就使对《论语》的评价众说纷纭,甚至尖锐对立。不过,有一点是肯定

的:《论语》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而且其影响已越出国界,遍及东方乃至世界

。古今中外,关于《论语》的著作简直是“汗牛充栋”,仅日本学者林泰辅博士在《论语年

谱》中所著录的就达3000多种。

同类推荐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遍地鬼子

    遍地鬼子

    读者朋友,这部作品是我继“红色三部曲”之后,奉献给您的又一部关于诠释英雄主题的作品。如果您喜欢石光荣、高大山、柳秋莎这些红色英雄的话,那么,我相信,偶然性也会同样喜欢这些胸怀激情的平凡英雄,他们平淡地生、平淡地活、也会平淡地死。但当遍地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有了血性,有了侠骨柔肠,有了英雄豪气。我喜欢活得有血性的平凡人,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亲爱的朋友,您呢?
  • 千秋雪

    千秋雪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他看了很久才看明白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他所看过的最为特别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本该写成架空文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不错的武侠风格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假如出版他就要去出版社打、砸、抢的清穿文;小喜说,这其实是一部穿清文而不是清穿文,这是一部不知何时可以开始的玄幻大作的前奏,这是小喜心底埋了很深很久的一颗种子萌发出的一点点小芽;你会怎么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精选历史名人、商界骄子、演艺明星的演说,让你在诵读名句中,领略成功之道!《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
  • 霸娶之婚后宠爱

    霸娶之婚后宠爱

    他不喜欢女人,却需要找个媳妇儿!她不需要男人,却需要找个牛逼的靠山!他是A市里赫赫有名的太子爷,更有着显赫的家世英俊的美貌!她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平凡而又倔强,可却不被家人看好!用他的话说,找媳妇儿就要找有挑战性的,这样生活才能不乏味!用她的话说,爱情那玩意跟她没啥关系,她找男人不过是为了气气抢了自己男友的姐姐,和不看好她的父母!所以有主动送上门的男人,她还犹豫什么?可是到了临门一脚,女人后悔了,他妈的,这男人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跟他结了婚,她还有好日子过么?于是两个人来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直到她被他绑上婚床!……他本以为娶她跟爱无关,可是当他看见她漠然转身的一刹那,他才知道,其实她早已住进了他的心里,走进了他的生命!精彩片段一:酒吧的包房内,男人阴霾的眼神,冰冷的语气询问着坐在一边磕着瓜子的女人,“听他们说是我管不了自己的女人?”她微微一笑,满脸惊讶的看着他,“那你到底是有多无能?连自己的女人都管不了?”精彩片段二:婚姻登记处,她拿着刚领的红本本问着办证人员,“啥时候能离?”办证人员风中凌乱……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媳妇儿,冷冷一笑,“下辈子吧!”她瞧了瞧他,难道他真的需要找个媳妇儿来替他掩护?看着她带着询问的目光,他咬牙切齿的问,“你想试试?看我到底能不能管的了自己的女人?”她微微一笑,“得了,还是别在外面丢人了!”说完起身就走,看都不看脸绿的男人。后来,他悟出一个道理,这两口子想要感情深,就得没黑没白的使劲折腾,折腾的越狠爱的越深!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仅供娱乐,勿深究!此文有宠有虐,稍有重口,妞们请自带救心丸!推荐浅浅新文,豪门霸婚之暖妻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中国人研究智谋,运用智谋,相关的故事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有的是后人的夸张演绎的,但无论是否真实,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书从无数中国智谋故事中选择了一小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加以讲述,并在故事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智谋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 伟大的励志书

    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该书中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从15个方面探讨了通向成功的道路究竟应该如何去走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一妃难驯:杠上多情皇帝

    一妃难驯:杠上多情皇帝

    现代杀手阮七七穿越了,穿越小说看多的她以为自己必又是血雨腥风,哪知此穿越非彼穿越,太平盛世的世界令她戒备莫明……什么情况?决心之下,七岁她计算精确为自己特制秘药,且看萝莉女怎样趣味以对多情皇帝妖孽太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其实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茶的起源,到如今,茶已经遍及全世界,成为了风靡世界的饮品之一,甚至还形成了不同风情的茶文化。让我们我们从茶的起源,著名的十大名茶,沏茶,品茶,各国特色饮法,各式茶具等方面让大家品茶拒绝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