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11

第11章 法会因由分(3)

我以为“庙”应该是“书院”、“学院”的古称,祭祀也可,不祭祀也可,主要还是“讲法”,除了讲法没有其他的什么花样。

至于说到“大雄宝殿”,其意义应类似于今日不少单位的“荣誉室”之类,把佛学界的历史以实物形式展览给人看。有些寺院是“三身佛”,也好,应是佛学的通俗教学模型,不该是神秘得让人下跪、烧香、顶礼、 膜拜的。

补充“千二百五十人”

南老讲《金刚经》是忠实贯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佛学——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千二百五十人”是讲得最好的一段之一。他是在坚决破除迷信。不过我们还要补充一点,“出家”到底真义在哪里?

“出家”,我理解就是投身到学习研究解脱之道的事业中去。在古印度时代,没有学堂,没有研究机构,寺庙一身兼有宗教、教育、科研诸多作用。寺庙,若剔除它的神秘的宗教色彩,与学院、书院、科研单位应是同义的。这一点在南传佛教的寺院有明显的表现。南传佛教领域中,孩子们都是幼年入寺学文化,虽以经文为课本,毕竟是一种教育。考察古代文献,禅宗兴盛时及以前的寺院,“科研”之风盛行。这才是真正的“出家”。“出家”,当然也可以是一种布施,训练人的布施心理极有好处,但仍然要“明理”,也就是说要以学习研究为主。他与今日的上大学,搞科研不该有什么区别。

“世间与大千世界”再补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 是接引初学者的。 南老给我们介绍了佛学中“世间”的含义。“三世间”、“四世间”的道理讲得通俗明白。不过我们要补说一点:在佛学中,世间与心是不分的,既不存在一个对一切生命都共同的永恒的客观世间,也不存在一种可以脱离了客观世间的“心”。“世间”与“心”永不可分。佛学说“世间”时,你当作“心”想;说“心”时,你当作世间想。

正如我前文反复强调的,依东方文化的基本观点,“宇宙—生命”系统中,宇宙与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生命的根本特质,尤其是人的根本特质就是“心”。心本无心,因缘会合显为“知”,也便是有了心。我不能说在众生心之外,有一个独立于心的客观物质世界,也不能说有独立于客观物质世界之外的心灵。二者失去了对立的一方,自己这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东方文化”是如此,佛学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也是如此说的。不理解这一点,很难弄懂真正的东方文化。

多年来,尤其是“五四”以来,我们在研究“东方文化”中所出现的失误,大半是没有重视与理解“东方文化”关于心物的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多用西方文化心物完全对立的观念,来解释东方文化的基本概念, 草率地扣上“唯物”、“唯心”、“形而上学”、“辩证法”的帽子,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东方文化的心物辩证观对与不对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不能无视东方文化的立论基础曲解它的整个体系。

释迦佛学确实有三世间、四世间的说法。净土宗多取“四世间”的说法。但是在理解“三世间”、“四世间”的提法时,不能忽略了佛学的立论基础,即他的心物辩证观。这些年来海内外的佛学界、文化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现代自然科学与佛学在许多问题上的同异。这些文章从佛经中寻章摘句,找了不少例证来,证明佛学是如何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这种作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他混淆东西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立论基础。这些文章的最后结论,都是说释迦有大神通,他对自然界的许多提法与自然科学相吻合。

我以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至于因此而引出的许多奇谈怪论,实在可以说是对佛学的嘲弄:

释迦的“天眼”超过电子显微镜,知我们的肉体中有八万四千虫;

释迦的“天耳”可以听到十方诸佛说法,也就是知外星人的说话;

阿弥陀佛可把死人拖过十万亿“银河系”。

至于引出相对论、电子理论、量子理论来证明佛学的正确性的笑话文章便太多太多。

我自己也作过这样的傻事,可欣慰的是没有发表过这样的文章。时下,许多佛学杂志最喜欢这种上下够不着、东西不搭界的文章,这不止是东方文化的悲哀,也应是文化的悲哀。

曾有一位佛学家兼科学家的人对佛学的心物辩证观作过这样的比喻:他说“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好似一张全息摄影照片的底片,撕碎这底片,任何一个碎片,都是一完整的全景图相。这个比喻聊可通达,但也未必完全准确,因为这张全息摄影照片毕竟是不运动的。

即是无量无边的又是运动的,是个体全息的又是整体的,是物质的又是生命的,每个“一”都是“一切”,“一切”又是“一”……“宇宙—生命”系统实在是不可说、不可说。

这是一个永远活生生的整体!永远在进行着“如是我闻”的因缘运动的活生生的整体。

只是为了强作说明, 佛学才有三世间、四世间的说法。 其实每个生命的“心中”都存在着三世间、四世间,看你觉不觉,看因缘让不让你因“如是我闻”而“觉”。

有的哲学家模仿西方哲学,介绍佛学的宇宙模式,对地狱、天堂作了细致的排列。须知这是释迦随顺世间的假说啊!他的地狱、天堂之说是借印度古文化的,他是想让最普通的印度人懂他的说法,不是说他真有个层次分明、永恒不变的宇宙模式啊!

如果说,释迦有什么宇宙模式,他是以“帝网珠”为喻的:帝,无上之义,总持一切;网,因缘交错纵横、丝丝相扣相交相连;珠,明也,知也……互透也,互明也……仅此而已,也不过是一喻。

大三千、小三千、八万四千、三阿僧祗劫……皆是无量“恒沙”之喻的具体称量之数,也可说是无数、无量、不可数、不可量。这些数字与“神通”没有关系,但能“知”,人类的“知”也可谓是超神通。超神通恰恰是无神通也不要神通。

第一品的结语

南老的第一品讲得特别好,好就好在破除迷信。这对于今天学习东方文化的人应该说是很好的启示。

佛学毕竟是从古印度传来的,古印度毕竟是修瑜珈成了风气的国度,至今古印度的瑜珈也是第一流的。

印度古人没有其他的文化,瑜珈几乎是一切文化的基础,释迦自己也是如此走过来的,他的其他弟子也无不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在佛学中留下的这方面的遗迹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若拘泥了这一切,那就糟了。

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来看,明明白白把这个特点剥离开了,并舍弃了的,实在不多,这也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和古印度一样的农业文明有关。深层次地探讨“宇宙—生命”系统的奥秘,光凭遐想是不行的,自己也难得相信,必要的实证实不可免。在农业文明时代,其实证大半是“功夫”,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功夫”是手段,“持戒”也是手段,“布施”也是手段,问题是你是否可以做到从离相思维,进入把握“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大思维。

历史的局限性不可怕,若把传统的东西当作唯一的准则便可怕了。我以为,当代东方文化停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的人,陷到传统的泥坑里不能自拔。

佛学中有以“指”与“月”为喻的说法,释迦指给我们看月亮,我们偏要抓住他的手指头,怎能不令人啼笑皆非呢!

学一点瑜珈强身健体不是坏事,要从这里走出去,破了色、受、想、行、识五道魔关,我以为释迦是个特例(其实,他什么关也没破)。

也如一个科学家,他千辛万苦破了关隘,得到硕果,正是希望世人全来享受的,何必要世人全去走他走过的那崎岖的羊肠小道?让我们享受释迦的成果就行了。

在当代,东方文化要想发展,必须全面容纳西方文化。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舒适,文化生活的繁荣,全是“宇宙—生命”系统合理的,合逻辑的,合佛学至善原则的进步。科学家、商人、战士、学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悟透“宇宙—生命”系统的奥秘。未必需要瑜珈这个拐棍。在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宇宙—生命”系统辩证的整体的因缘运动。

如果再进一步说,释迦并不认为人们只有悟了道才可以解脱。不悟道全凭因缘也可以解脱。释迦本人的悟道,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系统这个“帝网珠”似的死结已经开了口了。一环开,环环开,这也是因缘。所以释迦明确地说: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如果不把“金刚那罗延身”理解为庙里那种佛像式的人物,其他的便好理解了。而这一切并不需要你个人去修行啊!只要“生我国”便可。

美国的高鼻子蓝眼睛,巴西的善桑巴舞,身体柔韧异常,都不是修炼出来的,是“天生”的,是因缘给的,成佛也是如此。

说了太多,还是听南老的劝告,少一点宗教味,多一点平常味,面对世界,面对人生,就是修啊!大车在往前走,你坐在大车上焉能不走?这便是“大乘”之意。说西方人全不在“大乘”上,东方不修行的人也不在“大乘”上,只有有数的几位修行有成就的人在“大乘”上,这个“大乘”不是小而又小的“小乘”吗?

我以为“宇宙—生命”系统早在“大乘”上了。在大乘车上,还要自己再修,不是一个傻瓜吗?等于坐在飞机上非要往下跳一样的傻。

面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人想躲进深山老林中去修什么金刚身,还要说自己是什么“大乘佛法”,不是笑话吗?

至于说你的喜怒哀乐是否可以控制得了,是否可以享清福了,我以为一个东南亚金融危机把人们全教育了。大半个地球的人全感受到了这场危机。我们一家人也气恼得不行,因为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受影响了,一个人吃饭总是不可抗拒的事,总不能全人类都出家,都去乞讨吧?若人人都作“乞士”,又向谁去“乞”呢?这是个常识问题,我不认为释迦会疏忽了这一点。

平常一点,再平常一点。

平常心是道,与全世界人类同步走不就是最平常的吗?

释迦一生都在与婆罗门教对着干,但你读他的经文,可以看出,他几乎将全部婆罗门的东西都改造了,融化了,作为己用。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包容这个比婆罗门文化正常得多、进步得多的世界新文明?

同类推荐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射破苍穹

    网游之射破苍穹

    title:网游之射破苍穹----这是一段传奇……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异世少女涅盘记

    异世少女涅盘记

    清族的废柴被逐出家门了!因为顶撞族长?她不是废柴?一夜废柴变天才?出家门前,她是温顺柔弱的大小姐,资质极差,受尽凌辱;出家门后,她是霸道坚强的女王,天资卓越。这其中的变化之大,令人咋舌,却没人知道究竟为何。居然还能让大陆最强者收她为徒?身边还有两大护法外加一匹冰雪银狼守护?乱了,全乱了。 什么?还要收集齐自己的三魂七魄?重新打败妖王?她只是想成为强者,为什么连神界,魔界也来了?当她发现她所有的身份都是假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重生窈窕庶女

    重生窈窕庶女

    找到过继侯门的亲爹,才知道他已另娶贵女,本是嫡出却成了庶女。错信骨肉亲情,孪生弟弟被害,她更沦为二妹的陪嫁贱妾。以为夫君真爱,却在利益面前,亲手把她送到别人床榻上!当柳钉扎满了手指,她于棺材中得知了所有真相,原来,全部都是谎言!重生醒来,亲人还在,尚未寄人篱下,命运正走到转折点。她步步为赢,从默默无闻的村姑小娘子,到名满天下的医学圣手,她就是要翻转侯门,玩弄那些伤害她的人之命!……让母亲和离,帮幼弟建功,救郡王之命,她扬名天下;侯门王府求她治病,无轿不往,无金不起,无名不看;穷人看不起病,她自掏腰包,救治灾民,赢得皇帝赞誉;她亲爹伪善?让他跪下来求她认祖归宗!那后母恶狠?让她尝尝下堂妻的滋味!她妹的娇纵?让她知道什么是庶女有毒!这一世,她携前世医理重生,保母护弟,谁欺亲人,她必千倍讨回!推荐新文《世子的侯门悍妻》: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
  •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她知道自己不聪明、糊涂了些,可是诸位仙女姐姐们也用不着给那么多绰号吧,什么“笨蛋芽儿”、“破坏芽儿”、“倒霉芽儿”“暴力芽儿”害的她幼小的心灵深受打击,抬不起头来。其实她只是偶尔做错些事情罢了,她又不是故意的嘛就算这次,她也只是不小心把月老祠放火烧了呗,月老师傅爹爹干吗要臭着张脸啊,居然一屁股把她踹到了人世间,亲们,菜的新文已发~(黯妃)她是皇上御赐于他的正妻,但她的爹也是他最仇恨的一个。为了他,自己的崩溃流泪、彻夜无眠。当冰冷的湖水带走她生命中唯一的那丝温暖的时候,她泪已尽、情已竭,心死如灰。本欲枯灯残卷了此一生,但是不曾想更大的阴谋等待着她。她唯有把自己孱弱的身躯送进那柄长剑之中。漫天大雪中,刺眼的鲜血如梅花般染红了四周的洁白。她凄然的笑了:染雪,染雪。多讽刺的名字啊!当初爹给自己取名的时候,可否想过,他女儿的结局竟是如此?她是他如芒在喉的一根刺,只因她的身体里流着夕家人的血。他恨,恨她的“淡然”,恨她的“善解人意”,恨她的一切一切。曾经他以为无情冷酷、彻底伤害便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可是当纷飞的大雪中,怀抱着她渐渐变冷的身躯,他终究泪雨滂沱,才发现:这一剑,不仅仅是刺在了她的心窝,原来自己早已鲜血淋漓、血肉模糊。耳际却响起她切切的话语:“如果…有下辈子,我夕染雪宁愿是…离你尹络绕…最遥远的那颗星星!”可是…下辈子…到底在…哪儿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溺宠之悍妃当盗

    溺宠之悍妃当盗

    ☆☆☆☆双主穿越,轻松搞笑,宠文1V1哦☆☆☆☆她只是一个小偷,乐观向上,还心地善良,何苦把她追的穷途末路,来个借尸还魂?嫁给病王爷无力反抗,那就既来之则安之罢了!可是,你丫的怎么就是个断袖呢?她要吃肉,她要性福啊!闲来无事,手痒难耐,她重操旧业,成为赫赫有名的“白羽飞贼”,还是干老本行惬意些!他是华夏王朝最年轻的亲王,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却早早踏出朝堂。整整十年,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她!一张人皮面具,他是华夏捕邢司最年轻的司长大人,为了抓她,他亲自出马!于是,官抓贼,猫戏鼠的故事就此上演。。。。。。【逃跑篇】“束手就擒,为时不晚!”男人轻飘飘的说道。女子笑容浅浅:“那只会死的更快!”“自作孽,不可活!”他准备出手了!“没试过,怎知道?”女子话落,往后一跃竟是三丈开外!“该死的,有种你别跑!”男子暴怒!“不跑白不跑,司长大人,不送!”【勾引篇】“娘子,你觉得为夫身材可好?想不想试一试?”某王赤裸着上半身,勾起右臂,露出那肱二头肌和三头肌问道。某妃嘴角扯了扯嘴角,艰难的吞了吞口水,内心感叹,这厮身材还真是不耐,但却口是心非的说道:“闪开,青黄不接的,没兴趣!”某男脸色大囧,打横抱起某妃气愤的说道:“娘子,本王真的熟了,不信你现在就试试?!”
  • 皇子我不爱

    皇子我不爱

    好吧,穿越是潮流,我认了,穿在一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身上受人白眼我也认了,穿在一个刁蛮任性受人白眼连未婚夫也不待见的人身上我还是认了。可是,我明明已经要求皇上退婚了,为什么三皇子还要求皇上赐婚啊,还有四皇子,我替你挡那一剑,心中早已后悔了八百遍,你就不要用那种非卿不娶的眼神来看着我了行不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