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0600000017

第17章 黄蜂(1)

聪明和愚笨的黄蜂

九月里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来到外面,想看一看黄蜂的巢。

小保罗的眼力非常好,再加上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些都对我们这次的观察有很好的帮助。我们两个同时也顺便意兴盎然地欣赏着小路两旁的风景。

忽然,小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朝着我喊了起来:“瞧!那儿有一个黄蜂的巢!就在那边!那个再清楚不过的黄蜂蜂巢!”果然,我循着小保罗的视线望去,在距我们大约二十米的不远处,有一个飞快运动的东西一个一个从地面飞起,并迅速离去,那情景看上去就好像是草丛中藏有小小的火山口,现在这个火山口就要爆发了,所有的昆虫都在四散逃窜。

我们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事发地点,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了这些凶猛的动物,从而引得它们对我们群起而攻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些小昆虫们安居之所的门边,有一个圆圆的裂口,人类的大拇指刚刚可以伸进去。那些同住在一个蜂巢的黄蜂们反复地来来回回、进进出出,摩肩接踵地向相反的方向飞去飞来,忙得不可开交。

我突然听到“噗”的一声,不觉吃了一惊,但是立刻就恍然大悟了。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要是我们为了观察它们的行踪而与它们靠得太近,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作为不速之客的我们如此莽撞地打扰它们,很容易就会激怒它们中的某些脾气暴躁的家伙,并引来它们对我们的攻击。因此,当我们认识到此地不可久留时,就立刻收拾东西停止了我们的观察。如果我们硬是要呆在这里继续观察,恐怕我们就得做出更大的“牺牲”了。

不过我和小保罗都记住了那个地点,好在太阳下山后旧地重游再来观察。到了日落西山、晚霞遍天的时候,那些蜂巢里的住户就都该从野外回家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好好地进行观察了。

如果有人下决心要征服黄蜂的蜂巢时,那么我希望这个决定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果,否则这样的决定无异于毫不负责的冒险行为。而且在出发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半品脱石油,一根九寸长的空芦管,一块有一定坚实度的粘土,这就是我出发前所准备的全部装备。此外,我还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通过以前的试验得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的这些成功经验加上我事前所准备的那些工具是我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帮手。

在前去观察黄蜂之前,我还要学会一种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技能,那就是学会窒息。除非我预备接受我无法忍受的牺牲,否则我就必须掌握窒息的方法。当瑞木特把一个住有活的黄蜂的蜂巢放到玻璃匣子里观察它们的习性时,他并不是自己亲自动手,而是选择雇佣了一个帮手,协助他完成试验。这个帮手以从事这种痛苦的工作为生。为了获得丰厚的报酬,他宁可牺牲自己的皮肤,为科学家们提供有偿服务。不过我没有雇佣他的想法,我已经做好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就牺牲自己的皮肤。

在挖出我想要的蜂巢之前,我将整个计划反复在脑子里想了两次,想发现并提早弥补可能出现的疏漏。直到我确认我的计划万无一失时,我才正式准备动手。我首先设法将蜂巢闷住,等到里面的所有住户全部窒息而死。虽然这个方法有点残忍,但这是目前最安全的办法。毕竟,只有死的黄蜂才不会蜇人,才不会可以使我身处险境。我选择用石油来闷住黄蜂蜂巢,因为它的刺激性比较小,刺激作用没有那么剧烈。

由于我进行一次深入的观察研究,所以需要一些活的黄蜂。毕竟,如果总是研究一些死的黄蜂,对我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帮助。现在我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石油倒进黄蜂蜂巢里去。黄蜂蜂巢的入口处有根长约九寸的通道,通道的宽度刚好可以容下人的大拇指。这条通道基本与地面平行,一直通到地下的窠巢。如果我顺着这个通道把石油直接倒进去,那我就将犯下一个大大的错误,并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我这条通道的宽度决定了我不能倒太多的石油进去,可是如果我只倒一点儿进去,那么这些少量的石油还没等到达地下的窠巢,就已经被泥土吸食干净了。这样一来,第二天当我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地顺利挖出黄蜂蜂巢时,就会发现麻烦才真正开始,我已经被一群怒不可遏的黄蜂包围了。到了那个时间可就悔之晚矣了。

我准备的工具中有一根九寸长的空芦管,它的作用就在于避免石油被泥土吸收。我把这根空芦管插进那条通道,就像插入了一根自来水引水管,这样石油就可以顺着这根空芦管,一滴不漏地迅速流进黄蜂的窠巢。接着,我再用一块儿事先已经做好的塞子般的泥块儿把入口堵死,以截断黄蜂的逃跑路线。前期的工作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惟一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当我们准备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月色昏暗,正是九点钟,小保罗和我一起出去。

我们只带了一盏灯,还有一篮子需要用到的工具。当时,远远的还可以听见农家的狗还在互相吠叫着,猫头鹰在橄榄树的高枝上叫着,蟋蟀在浓密的草丛中不停地奏着动听的音乐。小保罗和我则在谈论着昆虫。他热切而好奇地向我提出很多问题。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将我所知道的一切告诉了他,帮助他学习,以丰富他的知识,满足他的兴趣。

这样一个快乐的猎取黄蜂的夜晚,让我们忘记了睡眠和被黄蜂攻击时的痛苦。

把芦管插进通道这个动作看似简单,直到自己动手我才发现这个工作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因为我们在插管之前无法知道通道的走向,所以只能凭着感觉再加上一些猜测把芦管插进去。而且有时候,负责看守蜂巢的黄蜂会突然冲出来,趁着插芦管的人没有防备照着他的手掌狠狠地刺去。为了防止这种不幸在我们身上发生,我和保罗决定分工合作,一个人负责插管,另一个人警惕地守在一边,并时刻准备用手帕驱赶进攻的敌人。这样,即便最后我们中的一个人真的不幸被黄蜂刺中,弄得手上一片红肿,损失也不会很严重,完全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带着锄头和铁铲又回到了前一天的地方。今天我们到得比昨天更早,因为很多黄蜂都是夜间活动。如果我们不早一点儿动手,就很可能在挖土的时候碰上刚刚上完夜班回巢的黄蜂,那样的话可真是一场灾难啊!另外,如果真的不幸遇到它们,我希望清晨的冷气多少可以为它们降降火气,削弱它们的恼怒和气焰。

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芦管仍然插在那个通道处。我和保罗挖了一条沟渠,宽度刚好可以容下我们两个并且可以行动自如。我们从沟渠的两边一下一下小心地挖去,当我们挖到将近二十寸深的地方时,黄蜂的蜂巢便尽收眼底了。黄蜂将蜂巢建在土穴的屋脊当中,这使它得以完好地吊在那里,完全没有因为我们的挖掘而受到损坏,这使我们兴奋不已。

我不得不说,这个黄蜂的蜂巢真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建筑啊!它的大小有南瓜那么大,除去顶端以外,其余部分都是镂空的。它的顶端长着很多根,其中大部分是茅草根。这些根穿透厚厚的“墙壁”,牢牢地“抓住”蜂巢,使蜂巢结结实实地固定在土穴的屋脊上。如果建造蜂巢的地方是软软的泥土,那么整个窠巢就会被建成一个各个部分都同样坚固的球形;如果建造蜂巢的地方都是沙砾,那黄蜂在挖凿时就会遇到些麻烦,这样它们的窠巢就会相应地发生各种变化,至少不会像建在松软泥土中的窠巢那么整齐。

黄蜂在建造巢穴时,常常会在窠巢的底部和地下室的旁边空出一块儿手掌大的间隙,这块宽敞的地方就相当于它们的走道。它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穿梭,各自干着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把窠巢建得更大更牢固。那条通往地面的通道也途经这里。蜂巢的下面还有一块更大的圆形空隙,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大大的脸盆。有了这块儿空隙,黄蜂在建造巢穴时就可以将蜂巢随意扩建了;除此以外,这块儿空隙还可以用来当作盛放废弃物的垃圾桶。如此看来,我们不能不说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很到位的啊!

现在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黄蜂的地穴是它们一点一滴“亲手”挖掘而成的,因为自然界里是没有现成的大小如斯而且整齐如斯的洞穴的。也许,这个地穴最初的建造者可能继承了鼹鼠丢弃的洞穴好在建造开始阶段省些力气,但是接下来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它们自己亲历亲为的。它们就沿着鼹鼠的洞穴继续挖掘下去。不过有一点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在地穴门口看到这些建筑者们挖出来并堆积在那里的泥土。那么,它们把挖出来的泥土搬到哪里了呢?其实,它们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挖出来的泥土丢到旷野里去了。每次建造巢穴的时候都有成千上万的黄蜂参与其中,如果有需要的话这个数字还会增加。每当有黄蜂要飞离巢穴的时候,这只黄蜂就会带上一点儿挖出来的泥土,抛撒在各个远离它们巢穴的地方。因此,巢穴门前没有一点儿泥土堆积、看起来平坦光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黄蜂的窠巢是用一种很薄但又十分柔韧的木头碎屑建成的,这种碎屑看上去就像一张棕色的纸。整个窠巢的上部有一条条棕色的带子,带子的颜色因木头碎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果窠巢是用一整张纸糊成而不是几张纸拼接而成的,这样它们的家就能够在冬天稍稍起到抵抗严寒的作用。要是它们运气不好,没有找到整张的“纸”,这些聪明的小家伙懂得通过窠巢各层外壳中的空气来保持巢穴内的温度。所以,建筑者们在修建这个蜂巢时会将巢的下部做成一片片宽宽的鳞片状,然后把这些片状结构蓬松地堆在一起,使整个蜂巢的层次更加丰富,看上去就像一个粗线织成的厚厚的毛毯。最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小孔,孔里含有大量的空气可以达到保温的效果。不过,要是到了夏天,蜂巢里的温度一定也不会低。

大黄蜂——黄蜂们的头领,也用同样的方法在杨柳的树孔里或是空壳的夹层里建造自己的家。它们把木头的碎屑制成薄脆的黄色纸板,然后把这些纸板包在自己的窠巢外面,使这些纸板一层层相互重叠,就像一个凸起的巨型鳞片那样。只要保证鳞片的中间有充分的空间,空气就会停留在里面而不会外泄,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你完全可以想象,冬天住在这样一个巢里将会多么暖和啊!

黄蜂们很擅长把物理学和几何学原理运用到它们的实践中去。它们通过空气这个不良导体来到达保持蜂巢内的温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们“织出”地毯也比人类早了很长时间,并且技艺十分高超。在建筑窠巢外围时,只要给它们很小的一点儿空间,它们就可以建造出很多面积与材料都十分节省的小房间。

不过,即便它们看上去是那么的聪明绝顶,可是只要遇到困难,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困难,它们都会变得手足无措,甚至愚笨至极。这一点始终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它们天赋异秉,这使得它们能够出于本能做出一些甚至连人类的科学家都不能不交口称赞的事情;另一方面,它们的智商又极其低下,面对困难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也许你对我的话还有所怀疑,但是我已经通过各种试验证明了我的判断准确无误。

我家花园的小路旁边恰巧来了一群黄蜂,它们选择把家安在了这里。于是,我就有机会像以往那样,在玻璃罩子的帮助下完成我的观察和试验了。要知道,这样的办法在野外是想都不要想的,因为很快就会有调皮的小孩子把刚刚放好的玻璃罩子弄坏,破坏我精心设计的试验计划。有一天晚上,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黄蜂们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也早已经回家休息了,而我也趁机开始了我的试验。我把洞穴门口的泥土抚平,又把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罩子罩在洞口。我想看看到了第二天早晨,当黄蜂们习惯性地飞出窠巢却发现行动受阻时,它们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或者它们是否知道,只要它们在玻璃罩子的下面重新挖出一条很短的地道,它们就能重获自由。带着这些疑问,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答案。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温暖地洒在玻璃罩子上的时候,这些勤劳的工作者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从地下巢穴里飞上来,想要像往常那样飞出去觅食。出乎它们意料的是,往常畅通无阻的道路今天突然被什么东西挡住。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撞上一堵透明的“墙壁”,狠狠地摔在地上,接着又倔强地重新再来。它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完全没有想要放弃的意思。当前一批黄蜂撞地筋疲历尽的时候,立刻就会有另一批同伴增援上来。它们就这样盲目地轮番乱撞,企图把眼前这堵透明的“墙壁”撞开,哪怕仅仅撞开一个缺口。让我觉得遗憾的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它们中始终没有一个能够大彻大悟,意识到只要在玻璃罩子四周的边沿下进行挖掘,就能使大家摆脱现在的窘境。在这样试验中,它们显然是有机会逃出玻璃罩子的,无奈它们的智慧实在不足以帮助它们找到逃生的机会,从而也证实了我对它们智商低下的判断。

又过了些时候,少数在外面过夜的黄蜂飞回来了。它们盘旋在玻璃罩子四周,不知如何是好。罩子里面的想出来,罩子外面的想进去,那场景真是有趣极了!最后,终于有一只外面的黄蜂觉悟了,第一个带头开始向玻璃罩子的边缘下边挖去,紧接着其它的黄蜂也学着做同样的事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有一条新的通道出现在大家眼前了。它们沿着这条狭窄的通道终于回到了家。在所有外面的黄蜂都回到蜂巢以后,我又将这条路堵住了。如果里面的黄蜂能够看到这条通道,它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出去。我很乐于看到这些被囚禁在玻璃罩子里的可怜的小家伙们通过自己的智慧获得自由,能够享受沐浴阳光的快乐,领略大自然的美妙。

在外面的黄蜂进去之后,我想即便这些被囚禁的小家伙的领悟能力再差,它们现在也应该能够出来了。因为刚刚进去的同伴完全可以指引它们一下,告诉它们如何挖出一条新的通道,以便它们能够顺利逃离这个玻璃罩子。

同类推荐
  •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宇宙天文未解之谜,黑洞的引力有多大?神秘的暗物质是什么东西?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么?太阳还能燃烧多久?火星上有生命吗……物理学未解之谜,物理学定律能被统一起来吗?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什么“低溫堡垒”难以攻克……数学未解之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源自中国吗?素数的本质是什么?扑朔迷离的“回文数猜想”是怎么回事?“黎曼猜想”能否得到证实……化学未解之谜,是否还存在元素周期表上以外的元素?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超强酸的强烈腐蚀性从何而来……医学未解之秘,为什么有的细菌能耐高温?艾滋病病毒是人制造出来的吗?
  • 宇宙探谜

    宇宙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宇宙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死神让你别出声

    死神让你别出声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当人们试图揭示死亡的奥秘时,引来的却是无尽的报复和伤害……他再次出现在校园里,但眼神已经和过去那个放着光彩的少年不一样了。他竟然把一个追求多年无果的女同学趁夜绑到了学校后面的花园里,并侮辱了她。接下来的几天,他相继用一条粗绳子,把几位曾经刻薄的对待他的老师,勒死在学校的图书馆里。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萌宝闹娘

    萌宝闹娘

    某女穿越时,时光隧道互转,竟然她扔到了一个奶着孩子的,并且独守空房的女人身上。某娘:娃儿,娘给你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萌宝:啥?某娘:听说你爹叫初一,那你就叫十五吧。萌宝:十五太难听,我要叫十六。某娘:六字你会写吗?会写吗?萌宝呆傻着一张脸摇头:可是五字我也不会写啊?某娘:不怕,娘教你。某女拉一男的,边打边大哭:哇呜呜,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为你生儿育女,我为你操持家务,我为你费心尽力,你竟然五年未归啊,五年呐……某男:娘子,你认错人了,我才是你相公。某女:哇,帅哥……。某男:娘子,淡定,淡定……某女:相公,这俩字怎么写……萌宝站在屋内的角落,指着爹娘大吼。萌宝:娘娘,窝里风太大,好冷。某娘:家太小,你将就一下怎么了?萌宝:家小爹爹睡外面。某男:娃,你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啊?某娘大怒:不是你亲生的,难道是树上掉下来的吗?
  • 恶劣逃妃

    恶劣逃妃

    华丽丽地不小心从天而降,将堂堂王爷砸得下半身‘瘫痪’?!以身相赔?擦!斗不过王爷这尊大佛,她还跑不赢吗?带着金银财宝,携着雄心壮志,风风火火游历天下去也!路遇美男,色心狂涌,一跃而起,直接扑倒!于是,又一轮新的逃跑开始了,身后美男接二连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