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8700000027

第27章 不断进取,始终驾驭新潮流(4)

如何让企业长盛不衰,成了众多企业家头痛的问题。纵观中国的大小企业和公司,别说打造百余年“老字号”,就是能顺顺当当走过10到20年的也少之又少。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被人们所忽视的原因)那便是没有很好地经营企业文化,阻碍了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企业像人一样,有自己特有的性格、风情和生存理念,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别人不会注意它,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曾赫赫有名的“爱多VCD”制造商,就是因为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对企业文化引起重视,导致企业文化严重颓废而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破产。

而浙江的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重视是他们经营活跃的原因。浙江绍兴的日月首饰集团公司是专门从事珠宝、首饰的生产和加工企业,他们从30多平方米作坊发展到今天下属16家企业的私营集团公司,并获得了迄今为止首饰界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面对这样骄人的成绩,集团总经理把它归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以诚治企”。

不管在管理上,在工作和经营中,都十分注重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理念。“诚则就业,随则毁业”,大到公司决策、小到帮助普通员工建立理财观念,日月首饰集团都时刻体现了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重视,自上而下地在集团内部实施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整合。

企业文化是一群人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的、有凝聚力量的理念。在一个企业里,人们来自五湖四海,语言是五花八门的,但是过一段时间,语言趋于接近,思维方式也趋于接近,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一种共识,是一种默契。有时候可以一句话不说,只一个眼神,下属就知道怎么干。这提高了组织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1995年春天,钱金波回乡创办了永嘉红蜻蜓鞋业有限公司。当时,他一无厂房,二无产品,三无稳定的市场,而且竞争环境已经非常激烈。

对传统文化有着强烈挚爱的钱金波,认为技术可以复制,但文化不能抄袭。世界级的名牌,不仅具有丰富的技术含量,更追求浓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动力。

当不少刚刚起步的企业都在产品经营、交易、生产等环节上做文章时,钱金波却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打造“文化品牌红蜻蜓”的响亮口号。他投入20万元和温州电视台合办了一个“红蜻蜓之旅”栏目,在浙江创下媒体与企业合办文化栏目的先河。随后又有“红蜻蜓奖学金”、“红蜻蜓美食文化”、“红蜻蜓文化家园”、“红蜻蜓少儿节目”、“红蜻蜓明星足球赛”、“红蜻蜓杯山水画比赛”等电视栏目源源而出。同时,一年一度的“红蜻蜓·红五月”大型文化系列活动更是成为红蜻蜓企业文化的一大看点,也是红蜻蜓品牌的一张名片。红蜻蜓携着清新如风的文化气息迅速被社会所接受。1995年底,创办才9个月的红蜻蜓便创产值3000万元,利润168万元。

1999年,钱金波发现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鞋文化长久以来很少有人关注,于是,他留心收集上到远古下至民国的各式鞋履,并把鞋与文化、鞋与戏曲、鞋与歇后语、鞋与笑话通通制成“郑人买履”、“隔靴搔痒”、“临时抱佛脚”等雕塑,陈设在专卖店里,进行文化促销。

为了弘扬中华鞋履文化,钱金波又于1999年10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的鞋文化中心——红蜻蜓鞋文化研究中心。

2001年5月,红蜻蜓集团投巨资建成了中国第一家中华鞋履文化馆。展馆收集了300多件从先秦到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鞋履。7年来,钱金波直接用于文化事业的投资已达2000多万元。“红蜻蜓”牌系列皮鞋相继荣获“中国真皮名鞋”、“国家首批免检产品”等称号。2002年9月1日,红蜻蜓又一举登上中国品牌的最高峰,摘取了“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钱金波说:“是文化之力托起了红蜻蜓。”

为更好广泛地传播鞋文化,钱金波又和叶大兵一起将历代鞋履文化资料汇总起来,编撰成我国第一部《中国鞋履文化辞典》。

由于连创三个第一,钱金波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鞋文化第一人”的美称。

装上文化翅膀的红蜻蜓一路飞翔。红蜻蜓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区域性企业集团、浙江省重点民营企业、浙江省最大经济规模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产销量及市场综合占有率均已进入全国同行前三名。目前集团已成为拥有5个全资子公司,2600多个销售终端,年销售额达8.3亿元的大企业。

学习永无止境

浙江人深深了解这一点,学习是增强自身创造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还有好多人以为赚钱只是靠运气,与学习一点关系没有,这种认识其实是很肤浅的。

无须讳言,现在许多成功的浙江商人创业时的学历都很低,但那多数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造成的,他们并不因此否认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学习愿望,更不能说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低。何况,他们师法实践,在社会这个大学中学到的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呢!

好多浙江商人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没读多少书,但改革开放这些年,转型中的中国就是一部波澜壮阔、难以读懂的大书。与其去读那些没有太多实践意义的死书本,不如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读这部瞬息万变、奥妙无穷的“活书”,这部“活书”能让他们学到更多、受益更大的东西。事实上,正是因为浙江商人或多或少地读懂了这部“活书”,他们才有机会获得或大或小的成功。

知识就是力量。精明的浙江人因为知识不多,也有过吃亏上当的时候。朱张金当初去俄罗斯时,只带了一个计算器,只学了10个俄语单词——“一、二、三、四、五、好不好、多少钱、行、没问题”。后来他到欧美做生意,也感觉语言不通,做生意就像聋子、瞎子一样困难。1999年冬天,朱张金到美国参加一个皮革展,一个加拿大商人向他推销landcows(死牛皮),40美元/张,朱张金听了心中窃喜,他想这landcows怎么跟deadcows一样便宜呢?(按朱张金的理解,死牛皮应是deadcows,而没听说过的landcows则一定是好皮),他兴冲冲地从美国乘飞机到加拿大看货,结果大失所望,那landcows就是deadcows,而老外没有骗人,因为死牛皮就叫landcows而不叫deadcows。仅一字之差,就让朱张金跑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钱。从此,他下定决心苦学英语。如今,只有初中文化的朱张金已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给老外介绍卡森的产品了。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没有知识特别是没有学习精神的人想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虽然伟大的企业家没有一个是读书读出来的,却并不意味着企业家可以不读书。所以在现在,很多浙江商人开始拼命地学习。

汪立成更有随时随地的全天候学习能力,以及对变化中事物的敏锐性。因此他的知识积累日益增多,知识结构日臻完善。从16岁到一家丝厂当临时工起步,到最高层次论坛坐而论道,汪立成的学问与他的财富同步增长。

把时间挤出来都用到学习上去,这是鲁冠球“少应酬”的真正原因。鲁冠球每天有5小时的学习时间,从晚上7时到12时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就是外出开会也要基本做到。

001天线的项青松因为当年没读多少书,觉得自己确实是先天不足。现在,他每天坚持学习2到4个小时,基本上每隔一两天就要写一篇文章。他还攻读社科院工商管理的研究生,而且考试能得第一名,论文夺一等奖。不仅如此,在他的公司还有“五天工作,一天学习”的学习制度,公司出学费让每个员工都学习专业知识。项青松说:“面对21世纪,加入WTO后,我们的企业怎么去竞争,靠什么?就靠脑袋。面对未来,我们准备了多少?如果现在不准备,到那个时候用什么方法?来不及了!”

同类推荐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积极人生的思考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积极人生的思考

    人生在世、哪一个不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如愿。其实,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就是心态,很大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顾多,但决定因素仍是心态。只要调理好心态,就能促进其他因素的好转。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是帮助青少年朋友比较全面地了解社会,发扬人性中真诚、善良、宽容的一面,克服人性中的懒惰、懈怠、怯懦、自卑等不足,以健康、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以热情、友善、真诚对待亲人、朋友、同学,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帮助青少年朋友在进入社会以前,对人性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在人生的道路上尽量少走些弯路,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以自我的选择来雕琢自己。在自己的事业中,人们进一步完善修身这一目标。许多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的,在他们的事业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他们自身也在事业中得到完善。敬业的人,会将理想和信念与事业结合起来,事业便是他们人格与智慧的体现。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谋杀植物(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谋杀植物(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我的滥情老公

    我的滥情老公

    人前,她是美术系的校花;人后,她是他冷落的妻子…骄傲如他,商业界中的领纵之王;俊美如他,一个眼神迷倒全世界;滥情如他,万千花蕾为他而绽放…“记着,永远也不要爱上我……”他性感的唇片幽幽的吐出一句话。她的心疼得就像针刺般,可是她却讽刺的笑了“爱?……你以为我们之间还会有爱吗?…”一次酒醉,他推开了她的房门……从此以后,一切都似乎变质了,似乎心在沉沦,情在发萌…“如果,你爱上了我,那么就离婚吧…”她沉默了,转身而去,为什么越爱得深,心就越痛?“不会有那天,因为你不值得……”直到某天,她爱得他无心无肺,可是他的滥情与风流却把她打进了死角……心死了,孩子也没了…她绝情的把离婚协议书放在他面前……“签字吧,从今以后我们没有半点关系……”他却震住了,然后勾起唇边“如果,我反悔呢?”
  • 爱你真要命

    爱你真要命

    一次明码标价,她落入豪门,本该是掉进地狱,永无救赎,只可惜,她并非纯纯兔,恶少来袭,她怎能乖乖就范!so,上房揭瓦的“美妙人生”就此开启,催她造人为贤妻?没问题!but,不遗余力给老公添堵什么的,可得随着她的性子来……
  • 金枝玉叶

    金枝玉叶

    千古江山阅尽,吴钩了却前尘,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延绵不绝的亭台楼台之后,是寒玉生烟、胭脂生凉的寂寞宫愁,九重宫阙的水晶珠帘之后,是金枝玉叶、权柄玉座的血腥杀戮,金戈铁马的乱世末期,波澜诡谲的宫闱闺阁,一个叫苏谧的女子一生的挣扎反抗、起伏沉落。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护界仙王

    护界仙王

    亲情、友情、爱情,凡人有,修真者也有。仇杀、残暴、嗜血、无情,不止妖魔鬼怪会,修真者更会。守护伴随着主角的一生,为了自己珍爱的人,为了这一界的万物苍生,主角是如何在自我与无我中抉择的呢?且看主角如何在争斗与斗争中成长,如何守护心中的修炼之道,又是如何演绎自己精彩一生的呢?交流群:321906354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废都

    废都

    当代文坛最受争议的作品,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1993年该书问世时,季羡林先生曾预言:20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是一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