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6300000005

第5章 马援家训(1)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王莽时,曾任新成大尹,后随光武帝,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曾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一生战功赫赫。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推崇。马援能文,着有《诫兄子严敦书》,为世所传诵。

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教育孩子学会谨言慎行

为了能够让子女健康成长,以及获得今后的安身立命之道,古人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品德。《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被我国历代教育家视为金玉良言,千古流传。马援就深知这句话的要义,并且时刻叮嘱子弟要谨言慎行。

东汉时的马援是一名功勋赫赫的大将。在平日里,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子侄一辈同样也不例外,不论是谁,若犯了错误,从不姑息,他教育两个侄子马严和马敦的例子就是千古流传的一个典范。

马援年轻的时候就壮志凌云,他一生战功无数,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在南征交趾时,马援听人说他的两位侄儿马严和马敦喜好和一些轻狂豪侠之人交往,并且喜欢对他人品头论足,于是他特地写信给予训诫。

马援希望他们做事周到、为人敦厚、谦虚节俭、廉洁奉公,改掉出言无所顾忌的轻薄作风。马援在这封书信中,用真切而严厉的词语表达了他对两位侄儿的殷殷教诲之情。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里虽然听到,但是嘴里却不能跟着喊。我不喜欢议论别人,批评政治;我宁可死也不愿看到子孙们有这种作风。龙伯高为人朴素谨慎,不多话,我很尊重他,希望你们多向他学习。杜季良豪侠仗义,父亲逝世时远近客人纷纷来吊唁,我也尊重他,但不主张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假如学龙伯高没有学 成,至少还能做个谨慎忠厚的人,正如俗话说的,大雁雕不成总也像只野鸭吧,但是如果学杜季良而没有学成呢?结果只会变成社会上的轻薄儿,像民间嘲笑的那样,“画虎不成反类犬”。

马援以此比喻,是为了能让侄儿们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耳中听到了别人的一些是非过失,但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对他人说三道四,更不可以参与到别人的是非评论之中。喜欢议论他人,妄加评判,这是人人都讨厌的行为。在信中,马援用龙伯高与杜季良两个人做例子,希望侄儿们能向龙伯高学习而不向杜季良学习。这也正是马援针对侄儿们喜欢结交侠士,论人是非的毛病给予的劝诫。

虽然马严和马敦只是马援的侄儿,但是马援却像教导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去教导他们。其实这也是马援敬爱兄长的一种表现。对他人妄加评议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假如传到别人耳朵里,也会对兄长的形象产生影响,别人会说他管教不严,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因此,真正能爱其兄,必然能爱其子,不允许晚辈做出逾越礼教之事,教给他们谨言慎行,也正是对他们最好的爱护。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如此复杂,出言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得罪人,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隔墙有耳”,一个总是喜欢在背后对他人议论不休的人,最终会遭到众人的遗弃,因此,古人在修炼自身的时候有一条戒律为“慎言”,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名门家训析要:

“小心驶得万年船”,为人处世,小心谨慎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青年人因为年少轻狂、出言不慎而吃了苦头,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在他们刚刚进入社会时,在待人接物的方式上显得比较生疏拙劣。中国历代家书都有告诫儿女言行举止要谨慎的话语,这是父母对子女为人处世周全到位的考虑。

有很多人说话往往会脱口而出,不加考虑,出言无忌,从而说到他人的痛处,轻者别人不和自己交往,重者甚至会因此惹上杀身之祸。

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因为出言无忌,过于炫耀而被曹操斩首的。

三国时候,有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名叫杨修,字德祖,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在曹操手下为官,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

有一次,曹操与杨修一同骑马路过曹娥碑,见碑背上刻有“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对杨修说:

“你懂不懂得它的含义?”

杨修回答说:

“懂得。”曹操说:“你不要讲出来,让我想想看。”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

“我也已经懂得了。”于是让杨修另外记下他所理解的意思。杨修记道:

“黄绢,是有色之丝,在字当中是一个‘绝’

字;幼妇,是年少女子,在字当中是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在字当中是一个‘好’字;虀臼,是受辛之器,在字当中是一个‘辞’字:

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的意思呀!”曹操也记下了这八个字的含义,与杨修所记相同,于是他感叹说:“我的才思居然和你相差三十里啊。”

虽然嘴上这样说,心里边却总有些不大舒服。

有一次,曹操修建了一座花园,花园建好之后,曹操前去观看,不置可否,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看了半天,均不解其意,于是问杨修,杨修说:

“‘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门太宽了。”监工于是命令工匠们按照丞相之意重建,曹操再看时喜出望外,问道:“谁知吾意?”左右告之:“杨修也。”曹操虽喜,心下甚忌之。

后来,西凉刺史马腾进献曹操一盒酥,曹操没有来得及吃,就在酥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曹操一走,杨修立刻取出分与大家吃。曹操问其故,杨修曰:

“盒上明写‘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脸上虽嬉笑,心里却愈发嫉恨。

还有一件事,平时曹操害怕被人陷害,戒心极强,对左右的侍卫说:“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靠近。”一日,他正午睡时被子落在了地上,于是一名侍卫便拾起来给他盖在身上,曹操乃拔剑杀之,之后倒头又睡。起床之后,假惺惺地问道:“是谁杀了我的侍卫?”

众人便将实情告诉了他,曹操于是痛哭,并命人将侍卫厚葬。众人都以为曹操是在梦中误杀,如今又是痛哭,又是厚葬,不但不怪曹操,而且多有称赞之词。在葬礼上,唯独杨修指着死者说: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后,心里愈发嫉恨,于是想找机会除掉这个刺儿头。

后来,曹军与刘备在汉水交战,两军对峙,久战不胜,曹操这个时候对进退犹豫不决,适逢厨子送进鸡汤,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问夜间口令,曹操于是随口说道:

“鸡肋!”杨修听到口令为“鸡肋”之后,便立即让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夏侯惇问杨修为何收拾行装,杨修说:

“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的意思是,如今进不能胜,退又恐遭人耻笑,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早收拾行装,免得临时慌乱。过不了几天,丞相必定班师回朝。”本来曹操正犹豫不定,准备班师北归,但是看到杨修又说破了他的心思,不禁大为气恼,大声呵斥道:

“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将他推出去斩了。

在与曹操交涉的过程中,杨修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口无遮拦,出言无忌,最终惹恼了曹操而命丧黄泉。在如今的社会里,后果或许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如果出言不慎,也会影响到身边朋友的团结,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升迁等。因此作为家长,就要让孩子学会谨言慎行,这才是今后孩子人生路上的明哲保身之道。俗话说:

“骡子卖了个驴子价——贱就贱在了嘴上。”虽然言语有些粗鄙,但是道理却是好的。

还有一句话叫做“言多必失”,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论在哪种场合,说话时要注意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要乱说。

成长链接: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学会处世之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三两人在吃完饭之后,东家长西家短地闲扯,今天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谁又欠谁钱不还了,哪个人太不会办事做人了,等等,他们却不知道身边往往还有孩子在旁听;还有的家长喜欢在家庭生活中,比如说饭桌上对他人的长短妄加议论,谈论单位同事的是非。

“×书记有名无实。”“××工作能力太低了!”“××这人心胸太狭窄。”这些内容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是长此以往,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于是在无意识中就学会了家长的这种恶习。

由于孩子正年幼,价值观尚未形成,这样日复一日地受到父母的影响,日后在和小伙伴相处时,无意之中也会产生片面想法,看不到其他小伙伴的优点、长处,而且喜欢在他人背后说长道短。当孩子长大之后,这种恶性习惯就会进一步放大,这样发展下去,轻者会被众人孤立,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形成一道屏障;重者会影响团结,给工作带来损失。古人在孩子的言行谨慎方面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明代家庭教育家朱柏庐曾教育后代: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他从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的角度,告诫儿女言谈行事要谨慎,不要自以为是。清初教育家张履祥说“心虚则随处能得益”,则把培养谦虚美德的好处推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荀子·劝学》中则写道: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损也,君子其慎所立乎。”从立身行事的角度,教导后人言行要谨慎。

汉代刘向说:“智者慎言慎行,以为身福;愚者易言易得,以为身炎。”

这句话则是把谨慎行事提到人生祸福的高度。明朝仁孝文皇后在《内训·慎言》中说:

“口如扃(门闩),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以关门的门闩作比喻,形象地教导后代,谨言慎行才是长远的安身立命之道,而言多语失则难免会招祸的道理。再向前推,《礼记·少仪》

中要求孩子要做到“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毋拔来,毋报往,毋渎神,毋循往”。也就是说不能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挤眉弄眼与人纠缠,不能揭别人的老底、旧账,不能有戏弄、侮辱别人的神情和动作,平日行动要安详,不能慌里慌张地来回乱跑,不能轻慢了鬼神,不要追忆、留恋过去那些不正当的事情。《曲礼》中还规定:

同类推荐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与青春期男孩沟通的关键词、掌握逆反期的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很重要、错误的沟通会让男孩更逆反等。
热门推荐
  • 太虚魔神

    太虚魔神

    佛道,仙道,众生道,魔亦是道。凌寒本是一个迷茫懵懂的差不多小子,却踏上了一条宿命与轮回的强者征途。神速进阶,却受天道诅咒,寿元将尽,他能做的就是更加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实力,身负太虚秘境,手掌三生轮转,他誓将这天道束缚尽数打破。戾气化形,炼万千生灵为己用;一力证道,入万劫红尘而不复。他迫不得已,他愈挫愈勇,炼极品灵丹,铸绝代神器,超脱三界五行,不入六道轮回,他一步一步走向不死不灭,万古永存的神话。强者路,热血铸就,魔欲成神。
  •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再次相遇。她出口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成亲吧?”她扬扬眉,嘴角抽搐,娇滴滴的巴结道:“相公,应允…她坚定的点头:“对。她怒了,没有耀眼的容貌,这叫无貌?!面对号令江湖的令牌,她是家中的异类,平凡的让亲生父母都不耻,她疯了,只因她不想被摆布,一心想做个普通人罢了。”婚后:她谄媚的笑了,微不可微的点了一下头。她直爽的开口问道:“公子,可是单身?”面对面冠如玉的相公,当然也要是个普通人,你说…我们生几个娃好呢?”,我也是!”他,这叫无财?!忍无可忍,冷漠的吐出两个字:“原因。”他。所以夫君,这叫无权?!他冷冷的一瞥,无语…他思索,疑惑的反问:“你当真什么都不会?”面对厚厚的地契与银子,她要自己选夫!他,她抽了,“正好,你娶我为妻吧?”她满脸兴奋,“因为你无财无貌无权无势,她振臂高呼:“我要休夫!”初次见面他,挑眉扔出一句,没有高超的技艺,偏偏她还沾沾自喜,“琴棋书画都不会?女红经商都不懂?”
  • 爱玛

    爱玛

    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万古战帝

    万古战帝

    萧逸原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佣兵,一次英雄救美竟穿越成了萧家的练武废材。天天被人打?资质不给力?有了仇恨系统,一切都不是问题。惹我者,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