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2100000006

第6章 闺房记乐白话版(1)

我生于乾隆癸未(公元1763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时正值太平盛世,而且出生在书香门第,家里又居住在苏州沧浪亭畔,上天厚待我,真是没有什么可复加的了。苏东坡曾云:“事如春梦了无痕”,对自己的经历如果不用笔墨记下来,恐怕辜负了苍天的厚望。因为现在想到《诗经》的三百篇中《关雎》是第一篇,为此我特意将夫妻之情位于第一卷,剩下的几篇就依次的递及下去。然而令我惭愧的是少年学的并不是很多,略懂笔墨而已,只是记点真情实事罢了,若是要研究篇章文法,这就好比是对着沾满污垢的镜子寻求明洁一样。

我小的时候就与金沙的于氏定亲了,可是她八岁就夭折了,后来娶了一位陈氏的姑娘。陈氏名芸,字淑珍,她是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芸天生就聪颖明慧,牙牙学语的时候,口授《琵琶行》,很快就能背诵。她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只留下了母亲金氏,弟弟克昌。

家里十分贫寒,家徒四壁。芸年纪稍大之后,对女红特别精通,一家三口都依靠她灵巧的十指维持生活,后来弟弟克昌跟随老师学习,学 费从来都没少过。有一天,陈芸在书箱中找到一本白居易的《琵琶行》,挨个开始认字,从这以后就开始识字了。后来在刺绣闲暇之余,陈芸慢慢地通晓吟诗作词,甚至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

我十三岁那年,跟着母亲一起去姥姥家,由于和芸两小无猜,才得以看到她的诗作,虽然赞颂她才思隽永,但心里也怕她的福泽不会深久,然而我对她一往情深,实在无法释怀,便告诉母亲说:

“如果为儿子挑选妻子,除了淑姐谁都不娶。”母亲也喜欢芸的温柔随和,马上摘下金戒指为我们缔结婚姻。这年正是乾隆乙未年(公元1775年)七月十六日。

当年冬天,正是她堂姐出嫁的好日子,我又跟着母亲去了那里。

陈芸与我同龄可比我大十个月,我们自幼就以姐弟相称,因此我称她为淑姐。当时屋子所有的人穿着鲜艳的服装,只有陈芸一身朴素淡雅,仅仅是换了一双新鞋而已。那双鞋子绣制得十分精巧,问了以后才知道这是她亲手缝制而成的,这才知道她的灵秀慧心不仅表现在笔墨文字上。芸的体型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只有两颗牙齿微微露出,看来也不像是个佳丽之貌。芸的神态缠绵娇柔,实在让人迷恋。

我想看她的诗稿,便跟她索要,发现有的只有一联,或者只是三四句,多数没有完成全篇。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笑着说:

“这是无师之作,但愿能遇到一个知己并成为我的老师来研究,最终完成它。”

我戏弄她便在这些诗稿上写上题词“锦囊佳句”,殊不知她早亡的危机已经潜伏在这里了(注:唐代诗人李贺外出,必备以锦囊,途中想到佳句即记下投入囊中,李贺在27岁时去世,“锦囊佳句”暗含李贺短寿,所以说“天寿之机已伏矣”)。

当晚我送亲戚去城外,返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三更了。我饥肠辘辘找吃的,仆人们拿来一些枣脯给我吃,我嫌它太甜而没有吃。陈芸偷偷地牵着我的衣袖,我跟着进入她的卧室,看见她那里不仅藏有热粥还有小菜。我欢快地举起了筷子,忽然,听到陈芸的堂兄玉衡大声叫 道:“淑妹快来!”芸迅速地关上房门说:“我太累了,要躺床睡觉了。”

玉衡侧着身子挤了进来,看见我正要喝粥,就斜着眼对芸笑着说:“我刚才还问你有没有粥,你却说‘吃完了’,原来是在这里藏了粥菜,特意招待你的情哥哥啊!”芸害羞极了,就避开了,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赌气,拉着老仆先回家了。自从吃粥的事被传为笑柄,我以后再到她家去,芸每次都避开躲起来,我清楚她是怕人嘲笑。

到乾隆庚子年(公元1780年)正月二十二日我们的洞房花烛之夜,我看她的瘦弱身材与以往一样,揭开红盖头,我们俩彼此注视,嫣然一笑。喝完交杯酒,我俩并肩坐着吃夜宵,我暗自在桌子下面握住她的手腕,只觉得她的指尖温暖而滑腻,心里不禁怦怦地跳动。我请她吃东西,恰好碰到她的斋期,她这样坚持已经很多年了。我悄悄计下她吃斋的最初时间,这正好是我长出水痘之时,因此我笑着说:

“现在我皮肤光洁,没什么可忧虑的,淑姐可以从此开戒了吧?”芸眼睛里闪着笑意,点了点头。

二十四日是我姐姐的出嫁之日,二十三日是国忌日,不能奏乐庆祝,因此定下二十二的晚上,作为我姐姐出嫁而宴请客人的日子。芸到大厅陪客人宴饮,我则在洞房里和伴娘对酌喝酒,猜拳行令老是输,直到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床上睡着了。等我醒来时,芸正在梳妆打扮,还没弄完。

这天,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上灯之后才开始奏乐庆祝。二十四日子夜,我作为新娘舅送姐姐出嫁,直到凌晨三点才返回,已经是灯残人静了;我轻轻的来到内室,见伴娘在床下已经睡着了,芸卸下妆容还未躺床入睡,高高的银烛下,她低垂着粉颈,不知在看什么书而如此入神呢。因此我抚摸她的肩膀说:

“连日来,姐姐辛苦了,为何还这般孜孜不倦地学习呢?”芸急忙转头站起来说:“刚才正要睡呢,但是打开书橱发现了这本书,不知不觉的读了起来居然忘了疲惫。《西厢》的书名,听得太熟了,今天总算是看到了,不愧为才子之名,但描写得太过轻薄露骨了吧。”我笑着说:“就因为是才子,笔墨才写的轻薄露骨啊。”

在一旁的伴娘,督促我们上床睡觉,我让她关上房门先去睡觉。

于是我和芸并肩嬉戏调笑,恍惚间如同重逢的密友。我戏探她的胸怀,觉得她的心也在怦怦地跳动,我贴在她的耳旁悄悄地说:

“姐姐为什么如此激动,这样的春心荡漾呢?”芸回眸微笑起来,我感觉到一缕情丝融入魂魄,拥抱着她进了床帐,不知不觉中东方已白,天已亮了。

芸做新媳妇时,起初比较沉默,整天都不见愤怒之容,跟她说话,也只有微笑罢了。她非常恭敬地对待长辈,与晚辈交流也十分和睦,井井有条,无丝毫的差错闪失。每天一见阳光照在窗户上,就即刻披上衣服急忙起床,这个样子,好像是有人催她呢。我笑话她说:

“如今已经不是过去吃粥可比了,怎么还怕别人嘲笑呢?”芸回答:“以前藏粥招待郎君,传为笑柄。如今不是担心别人嘲笑,是担心公公婆婆说新娘懒惰。”我虽然贪恋想和她在床上多睡一会儿,但却有感于她的品德高尚,觉得她做的对,所以也随着她一起早早的起床了。从此耳鬓厮磨,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们之间的深深情爱了。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流逝的太快,转眼间就新婚满月了。当时,我的父亲稼夫公在绍兴担任幕僚一职,专门派人来接我,让我拜杭州赵省斋先生为老师。先生循循善诱,我到今天还能执笔写作,这都靠先生的栽培啊。我归来完婚之时,原本打算随他到父亲的官馆完成学业;看到寄来的信件,催促我出发的那一刻,心里特别惆怅难受,担心芸会对人掉泪,但芸却露出一副欢颜,强忍着悲伤劝勉我,还帮我整理行装。当天晚上,只觉得她神色稍有不同罢了。临走之前,她小声对我说:

“没有人照顾你了,夫君这次前往一定要小心啊!”

等到登上小船,即将出发的时候,正是桃李竞相开放的季节,而我却像失去伴侣的林中之鸟,孤身单飞,感到天地愁惨为之失色。到了官馆以后,父亲就渡江东去了。

我住了三个月,但觉得像是过了十年之久。芸虽然经常寄来书信,可总是我先写两封她才回一封,并且一多半是勉励我的话语,剩下的都是些浮泛的客套话,使我心里怏怏不乐。每当轻风吹过竹院,月光 映照芭蕉掩映的窗户,面对此情此景我总是怀念佳人,梦魂颠倒。先生知道了其中的情由,便给我父亲寄了一封信,出了十道题,姑且让我先回家自学,我兴奋得像戍边的征人得到赦放一样。

登船以后,反倒觉得一刻如一年那么漫长。到了家里,我在母亲那里问安完毕,进入内室,芸马上起身相迎,手握着手还没说一句话,恍然间,彼此的灵魂已飘飘然,化成了一缕青烟迷雾,但觉得耳边忽然有一声轰响,迷迷糊糊却不知还有这肉身躯壳。

当时正是六月份,屋里炎热如蒸笼,幸好我们是住在沧浪亭爱莲居的西边隔壁,板桥内有一间轩房与河流相临,名叫“我取”,意思是“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房屋的檐前有一株老树,郁郁葱葱的树荫覆盖着窗户,就连人的脸面都映上了绿色。隔岸的游人来往不绝,这就是我父亲垂下帘幕宴客之处。我请示了母亲,带着芸来到这里消夏解暑。因为酷暑难耐,芸停止了刺绣,一天到晚陪着我读书论古、品月评花。芸对喝酒不是很擅长,勉强的话也只能喝几杯,我教她学会了投壶射覆的酒令。自认为人间的快乐,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

一天,芸问我:“各种古文,尊崇哪一家最好呢?”我说:“我们能从《战国策》、《庄子》等书上吸取灵快之最,可以从匡衡、刘向的身上吸取健雅之气,可以从司马迁、班固的身上吸取博大精深,可以从韩愈的身上吸取浑韵之风,可以从柳宗元的身上吸取峭拔之势,可以吸取欧阳修的跌宕之态,可以吸取三苏的雄辩之智,其余的如贾谊、董仲舒的策对,庾信、徐陵的骈体,陆贽的奏议,无法一一列出可以吸取借鉴的知识,关键还是要凭借自己的慧心去领悟而已。”

芸说:

“古文全在于识高志雄,气度雄健,恐怕女子学这些很难入门啊,而对诗歌这样的形式我还情有独钟,稍有领悟。”我说:

“唐代的科举考试,以诗歌为标准选拔人才,而诗歌大师一定推崇李、杜,你更崇拜哪位呢?”芸议论说:“杜甫的诗经过千锤百炼达到精致纯雅的境界,李白的诗写得潇洒激扬,有一种落拓风流的韵致,与其学习杜甫的森严,不如学李白的诗意活泼。”我说:“杜甫诗集为家之大成,多数学诗的文人墨客更加尊崇他,而你却对李白的诗情有独钟,原因 是什么呢?”芸说:“格律严谨,词旨精当深刻,的确是杜甫所独家擅长的,但李白的诗就仿佛《山海经》中‘姑射仙子’那样的浪漫格调,别有一番落花流水的天然妙趣,令人觉得可爱。并非杜甫的诗比李白的诗差,只是我个人从心底崇拜杜甫诗的心意稍浅,对李白诗的倾爱之情深些罢了。”

我笑着说:

“当初没有料到,陈淑珍还是李青莲的知己呢。”芸笑着说:

“我还爱慕白居易先生,他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了,心里经常挂念着他,从来没有一点的忘记呢。”我问道:“这话怎么说呢?”芸说:

“《琵琶行》的作者不就是他吗!”我笑着说:

“邪乎了,李白是你的知己,白居易是你的启蒙老师,我刚好字三白,是你的丈夫,你怎么和‘白’字这么有缘分呢!”芸也笑着说:

“我和‘白’字有缘分,恐怕将来要‘白’字连篇了。”我们两个大笑了起来。

我说:

“既然你懂诗,也应该懂得赋的可弃可舍之处吧!”芸回答说:

“《楚辞》是赋体的祖师,我才疏学浅,不能理解。就汉、晋人中格调高迈、语意练达来说,似乎觉得司马相如的最好。”我开玩笑说:“当初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原因,或许不是被他的《凤求凰》

的琴音所打动,而是因为他的赋引诱的吧!”我们又相对大笑起来,好一阵子才停下。

我生来就性情直爽,落拓不羁,而芸拘束多礼,像一位老学究。

偶尔为她披衣整袖,她一定连声说“得罪”;有时为她递个毛巾、拿把扇子,她也总是会起身来相迎。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烦这些,说:

“你这样做是想用礼节束缚我啦?有句话说得好,叫做‘礼多必诈’。”芸红着脸,说:

“对你恭敬而彬彬有礼,怎么能说有诈呢?”我说:

“恭敬关键在于内心,不必在这些虚礼上做文章。”芸回答说:“最亲的就是父母了,难道对他们只在内心有孝敬之情,却可以在行为上狂荡肆意而为吗?”我说:

“刚才我只是开开玩笑而已。”芸说:

“世间的夫妻反目成仇,多半都是由玩笑话引起的,你以后不准随便冤枉我,让我郁闷而死!”我便将她搂在怀里,安慰她,她才露出微笑的容颜。在这之后“岂敢”“得罪”竟成我们说话的助语词了。

我们像梁鸿孟光那样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时间越长感情就越深、越亲密。就连在家里的庭院,或者在房间碰面、路中相遇,也肯定握手相问:

“到哪儿去?”爱意缠绵,忐忑不安,好像害怕旁边的人看见一样。实际上,我们同行并肩还特别避人,久而久之就不以为然了。芸有时候和别人坐着聊天,看见我来了,总是会挪动身子让位,我则紧挨着她坐下。我们也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从开始有点羞愧,继而变为自然而然了。我只是好奇,一些年老的夫妻看见对方就如同看见仇人,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人说:

“不是这样,怎么会白头偕老呢?”他们说的话是真的吗?

这一年的七夕,芸摆设了香烛瓜果,同我在“我取”轩亭内拜祭织女星。我镌刻了写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两枚印章,我拿着阳文的那一枚图章,芸拿阴文的那枚图章,作为以后往来书信所用。这天晚上,月色颇为明亮,俯视河中,粼粼的波光仿佛白色练带,我们轻轻摇着纨扇,并排坐在临水窗口,抬头看见流云划过天际,变态万状。

芸说:

“宇宙如此之大,我们却同时拥有这一轮皓月,不知今晚,世间是否也有像我俩一样情浓意兴的人呢?”我说:“到处都有纳凉赏月的人,如果是品评云霞的美景,或许在深闺绣楼里,用慧心默默领悟的人也必定不少;如果是夫妻共同观赏这烟景,那恐怕他们品评的不只是这云霞美景了。”不久,烛火燃尽,明月西沉,我们撤回去睡觉了。

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芸准备了小酒菜,打算邀月共饮。夜间,阴云忽然变得昏暗起来,芸的脸色严肃起来说:

“我如果真的能与夫君白头偕老,月轮应该显现才对啊。”此刻我也觉得没有兴趣意味了。这时,只见隔岸的荧光时而明亮、时而熄灭、星星点点,仿佛穿梭于柳堤水蓼小洲之间。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我就和芸对起联句来,对完了两韵之后,越联越恣意纵横,竟然想得离奇玄妙,随口乱说起来。芸都已经笑得流出了眼泪,倒在我怀中不能出声了。这时,我忽然觉得她鬓边的茉莉花香扑鼻而来,因此我拍着她的背解释说:

“想必古人是因为茉莉的形状和颜色像珠宝一般,所以才作为点缀插 在鬓边的发梢上,却不知这茉莉花若是沾些油头粉面的气息,那散发的香味才更美妙呢,连所供的佛手果香也只能甘拜下风后退三舍了。”

芸止住笑说:

“佛手乃香中君子,其芳香只弥散在有意无意之间;茉莉花是香中的小人,因此必须借助人之势才能挥发,它的芳香也就好似耸起肩膀满脸谄笑一般了。”我问她:

“你为何要远君子而近小人呢?”芸回答说:

“我笑的是夫君爱小人呢。”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热门推荐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庶女婠婠

    庶女婠婠

    前世的兆佳氏婠婠因为是庶女,所以注定要被牺牲;因为是庶女,所以注定见不得光;因为是庶女,所以连死都没有留下一个牌位,只落得草席裹尸,丢弃荒山。直到临死前,婠婠才知道所谓的亲情、家族利益都不过是个笑话。恭顺、隐忍、付出只是成全别人的借口,到头来都不过是枉做好人。所幸上天垂怜,让她有重活一世的机会,好在一切都还有改变的机会。前世她用一生证明善良、恭顺和付出不过就是一个笑话,今生她不想当什么笑话,她只想要大权在手,杀尽前世负我之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到了适婚的年龄,就跟一个人,最好是不爱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不爱,才不会受伤。”这是文静宸在参加完前男友的婚礼以及被各种逼婚后总结出的“真理。”就这样她跟一个有着同样需求的人,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却不像婚前想的那么简单,前女友、前男友什么的搅得她的生活一团糟,而这男人也是腹黑一个,与她结婚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她最后终于否定了自己之前总结的真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她要纠正自己错误的时候,那个男人却说自己已经爱上了她,那么她要不要将错就错下去呢?
  • 仙戒

    仙戒

    修筑基、领悟五行术决,吞噬凝元兽珠,扬名修真界!,欲铸三千轮回,修为不断突破。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凭一己之力,创造神尊之路!惊心动魄的修行之路!踏上巅峰!断气回肠的千年绝恋!至死不渝!不可分割的兄弟情义!患难与共!爱人死去,化成本命法器的器灵
  • 第十旅馆

    第十旅馆

    我把这本书作为一个礼物送给那些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能找属于自己的选择。十字路口从来都不缺各种灵异故事,本书并不是恐怖小说,只是作者用笨笨的脑袋和笨拙的文字讲述了几个从十字路口走过的人的故事而已……
  •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不仅励志,而且发人深思。作者通过“晃动”生活,带领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创造了江城地产界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这些生动的传奇般的企划案例,至今仍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业内初学或有志于广告和产品营销的青年学子,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透过那一串串闪光的经营数字,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明玲。除此之外,更令我感动的还是作者对事业满怀激情、对员工体贴关怀、对朋友真诚相待的人生境界。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 超级百宝囊

    超级百宝囊

    无敌的魔法武技?强大的武器装备?逆天的药剂道具?妖娆的美女军团?宝囊在手,天下我有!这其实就是一个目标成为勇者的少年在得到无敌的百宝囊之后,一路上勾搭妹子一起打败魔王的故事。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读者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本书的编辑们耗时几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犹如海滩拾贝,精心筛选了几千道题,编成了此书。它收录的是那些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知识的大千世界,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