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300000004

第4章 转世灵童(3)

门巴人认为,人的美貌、智慧和健康是可以转移的,如果你漂亮,那么我毒死你后,你的美貌就会转移到我身上;同样,智慧和健康也是如此。因此,一般来说,被门巴族毒杀的人,要么是美貌异常、气质高雅的女人,要么就是高大俊美、健康强壮的男子,要么就是智慧超常、博古通今的学者。据说,下毒者一般是门巴族的妇女,这样的人家一般很好辨认,在他们家门口上,一般都会画有一只大蜘蛛,挂在门口的经幡一般也是黑色的。

门巴人的毒药,不但厉害,而且精细。首先,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形;其次,最绝的是可以延时,不但可以延时,还可以精确控制被毒者的死亡时间,从半天到十年,可以把你咽气的时间精确到小时,绝无差错。门巴族的毒药配方,往往都是家族的不传之密,代代口传心授而来,也有专门到巫师那里去学习调配的。据说毒药大多是无色无味的白色粉末,遇水即溶,下到食物和饮水中时,即便是门巴族自己人也很难察觉。但是,常规来讲,门巴族在将有毒的食物、饮品端 给被下毒者时,手形和平时相比会有些细微变化,这种变化的意思在于:我不是偷着毒你的,是告诉了你这里面有毒的,是你自己不注意,因此我即便毒死了你,天神也不会怪罪于我。但这种细微的手形变化不是内行很难看出来。

但并不是所有门巴人都下毒,只有门巴人中信仰苯教的女人才会下毒。她们也不是见到有福气的人都会下毒。这些会下毒的人一生中只会在某个特定时段才会下毒,每个人的下毒时间都不一样。当然,当某个人到了必须下毒的时候,村子里大概都知道,所以也就不去她家。

其实这些都是传说,究其原因,门巴人下毒的习俗或许更多是为了自保。门巴人两百多年前从西藏西部地区和不丹迁徙过来,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才渐渐形成了下毒的传统。

从佛教在门隅开始传播到格鲁派在门隅取得统治地位,经历了长达近千年的漫长过程。佛教的传入,深刻地影响着门巴族社会和门巴族的传统宗教信仰。

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有一个中扎西丹增的苦命男子,他是宁玛派的一位僧人。前面说过,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早的教派,所以保留了大量的苯教色彩,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佛教徒藏匿的经典,该教的教义比较宽松,僧人可以娶妻生子,由于这个教派的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为红教。

扎西丹增是一个清高而贫穷的僧人。自幼,他的父母便重病在榻,于是少年时,他便开始终日劳作为父母赚取医药的费用,并从无半句怨言。在那一间旧损不堪的小屋里,他与父母相依,茕茕生活多年。

他半生操劳不休,却心似深广大海。

转眼已至而立之年。他素来无心儿女情长,只因他深知,老父老母才是自己的根底所在。只要他们在世一日,他便不能有一日私心。

他要将他们放在一切私欲之上,去悉心照料,来积福积德。

“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也是门风兴盛的标志,命之长短,如日之朝暮,是必 然的轮回,是宿命。当扎西丹增的双亲溘然而逝时,他的心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痛,这种痛也刺激了自己的智慧和责任,让他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他相信自己的父母一生行善,就是离开人世了,也会往生极乐的。于是,心潮也就慢慢平息了。

扎西丹增是一位沉默的智者,能最终做到面对死亡静定不乱。这个平日里看着憨实内敛的男子,此一刻是如此担当,令众人刮目相看。

扎西丹增其实也知道,真正意义上属于他的生活至此方才开始。

接下来,摆在自己前面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自己现在还没有结婚,还是孑然一身。不久很自然地,他认识了陪伴一生的伴侣,次拉旺姆。

缘,是一种神秘,缘起缘落,更是一种不可多见的美丽,世上不可多见的鲜艳和娇艳欲滴;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知,以至相爱所需要的不单只有深情厚谊,还要那擦肩再回首的玄之又玄的美丽。

一个是敦厚善良仿若璞玉的男子,一个是野花一般情窦初开的少女,一个全凭一颗洁净清坦的心生活,无欲无求,一个含苞待放,藏不住眼睛里的火焰。没有人知道,是谁向次拉旺姆提起那个沉默寡言的扎西丹增,也没有人知道,这个素未谋面的男子到底有没有被她藏在心底。或许,她只记得他的名字——扎西丹增。

不是所有的缘分都是流水,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是永别。世界上至少还有梁山伯祝英台的千古绝唱,还有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琴瑟相随。

如果你认为世界上的情爱都是“骏马常托痴汉走,巧女常伴愚夫眠”,那就错了。

就是这么奇妙的一种缘,把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经历了前世的悲欢离合,还有种种考验。现在,是时候了,是时候来到他身边,静静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守护他,哪怕遇到重重阻碍,也会牵着手一起度过。

有人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能够在万千人海相遇,已是不可思议。若再能与之相伴一生,那真是几生几 世修来的福气。次拉旺姆与扎西丹增大约是前生积下了太多的福报,所以这一世受到眷顾。

在门巴古老的传说里,门隅的神山圣湖中住着爱情化身的美少年,与美丽的姑娘一见钟情,于是以月亮为弓,流星为箭,射出定情的靴带,便俘获了姑娘的芳心,孕育了成群的儿女。

和美丽的传说一样,流星做成的箭射到了年轻少女的心里,两个人热烈地融合在了一起。

相传扎西丹增还有一个性情凶恶的姐姐,在双亲去世之后抢夺了扎西丹增多年勤苦劳作存下的微薄积蓄,并在扎西丹增和次拉旺姆结婚之后将他们赶出了家门。也说次拉旺姆有一个凶悍的兄长,所作所为与扎西丹增的姐姐如出一辙。

一对失去家园的爱侣,在茫茫无边的草原上无言地走着。有一丝甜蜜,更多的是茫然。

终于,在一个平坦安宁的地方,他们扎下根来,这就是藏南的达旺地区。

在妻子临盆之际,扎西丹增看到了天上奇异的景象,作为红教僧人的他,也许猜得到,刚才的奇异景象是莲花生菩萨的转世之相,是有一个活佛要降生了。活佛是神在人间的化身,是菩萨为普度众生在人间的依托。

只是,扎西丹增没有料到,莲花生菩萨的转世,竟然会降临在他家。

桑杰嘉措听到门隅的传言后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于是决定先派人去那里了解一下情况。

他找到的是心腹曲吉和多巴,告诉他们:门隅这个地方有一个孩子,很不寻常,让他们去看看。当然,这件事儿不能让外人知晓。

曲吉和多巴当然知道上司要自己找什么,于是来到那个孩子家,孩子的家乡是很偏僻的农村,到那之后却发现这个孩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而且对他们的到来没有表现出很欣喜高兴的样子。于 是,他们返回报告桑杰嘉措,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有点儿像,又有些不像。

桑杰嘉措心中很踌躇,但也没有办法,考虑再三,桑杰嘉措只好算了一卦,结果卦象显示,必须让那个孩子离开家乡才能让确认灵童的过程不被外人干扰。这是什么意思?桑杰嘉措不明白,但是没办法违背上天的旨意,桑杰嘉措马上命人将灵童一家从邬坚林迁居夏沃的措那宗。

仓央嘉措的家里本来就很穷困潦倒,突然有人说要帮忙抚养他的孩子,还给他们搬家,供应衣食住行,于是,仓央嘉措的父母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继续考察这个孩子,他又派了人,带着五世达赖喇嘛的灵物和一些生活用品前往新居。这一次,孩子明显与在家乡时表现不同,他一见到有五世达赖喇嘛印章的东西,就十分高兴地说:这是我的。

在西藏,经常会出现这样神奇的事,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羊娃,在一场突发的大病痊愈后,会突然变得通晓古今,知前后事,甚至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完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而且他们还会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身份,而是完完全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样的人,这样的经历,一般都被视为转世。转世的人能回忆起前世的住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名字,种姓、家族、肤色、年龄、相貌等等。这是西藏独有的一种神秘文化。

小孩子的这个举动让桑杰嘉措有点儿为难了,似是而非,两种答案,那么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转世灵童呢?思量了许久,桑杰嘉措决定,再派曲吉和多巴考察一番。

这一次,曲吉和多巴又带来许多五世达赖喇嘛用过的物品。在考察的过程中,他们大吃一惊,这个孩子对五世达赖喇嘛用过的器物,都能准确无误地辨认出来,对五世达赖喇嘛用过的东西拿着不撒手,而且,他的很多生活习惯和五世达赖喇嘛一模一样。

从此刻起,桑杰嘉措就认定这孩子就是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于是桑杰嘉措下令,这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曲吉、多巴和另外两名侍从服侍,任何人不能靠近,就连孩子的父母也不例外。

转眼到了1687年,在这一年的观察中,曲吉和多巴一直和这孩子接触,于是他们更加确信,这孩子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这时候他已经四岁了,按照常理,他应该接受教育,活佛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半点儿马虎不得。为此,他们不但多次为孩子的健康做法事,而且同时在色拉寺、哲蚌寺向文殊菩萨祈祷,祈祷菩萨赋予他智慧,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

很快,桑杰嘉措下令,从布达拉宫定期往措那运送生活用品。要保证转世灵童吃穿用度,所有的一切都要是最好的、最新的。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小心保护,不能有任何懈怠和疏忽,因为那孩子是以后的希望,一切生活的源泉和寄托。

而他在心中也暗自决定,从这一年开始,灵童必须开始学习,老师就定为一直看护他的曲吉。

灵童就一直在这里学习着,那时候的西藏,是没有任何学校的。

要识字,要读书,只有去当喇嘛。喇嘛寺垄断了也保存了所有形式的文化。

灵童的智慧聪明让曲吉大吃一惊,藏文的30个字母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记下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藏文的学习是很枯燥和单调的,它只是活佛学习的初级阶段,为尔后学习佛经汲取智慧做铺垫。

两年来,曲吉一直向桑杰嘉措报告孩子学习的进展情况,1690年,桑杰嘉措决定,让他开始佛教经典的学习。一方面是小灵童到了接受正规宗教教育的年龄;另一方面,桑杰嘉措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如果不加快速度将孩子培养成人,五世达赖喇嘛教给他的任务,恐怕就无法完成。

1690年,桑杰嘉措精心挑选了几位学问高深的高僧担当灵童的经师,在当地的巴桑寺中,让孩子正式学习佛法。灵童的学习进展让桑 杰嘉措感到很欣慰,第二年,他竟然可以亲自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了。

此时的灵童,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书上是这样描述仓央嘉措的容貌的:

“这位成就一切的孩子所具备的大勇者,他有三十二种吉相:肉髻突兀头闪佛光,孔雀颈羽色的长发右旋着下垂,眉宇对称,眉间白毫有如银雪,眼睫毛逼似牛王之睫,眼睛黑白分明,四十颗牙齿平滑、整齐、洁白,声具梵音,味觉最灵,舌头既长且薄,颌轮如狮,肩膀圆满,肩头隆起,皮肤细腻颜色金黄,手长过膝,上身如狮,体如柽柳匀称,汗毛单生,四肢汗毛旋向上,势峰茂密,大腿浑圆,胫如兽王系泥耶,手指纤长,脚跟圆广,脚背高厚,手掌脚掌平整细软,掌有蹼网,脚下有千辐轮,立足坚稳……”

这就是少年时期的仓央嘉措。他正在巴桑寺中苦学佛法。

佛法是一个很奇妙的学问,有些人天生就具慧根,有些人,一辈子也参不了禅,进不了空灵本相的殿堂。

小灵童自幼天资过人,在七岁之前,他已经读完了很多佛经典籍:

第巴所着的《白琉璃》、红蚌巴所着的《除垢经》、《释迦百行传》、阿底峡所着的《旅途记事》、莲花大师所着的《五部遗教》等。而且在九岁的时候,小灵童完成了《马头明王修行法》一文的撰写。

在小灵童学习的课程中,有一本书叫做《诗境》。这是古印度的一本文艺理论着作,讲的是诗歌的欣赏和创作技法,全书有656首诗。

只是年幼的小灵童不懂为什么那么多的佛经中突然出现了一本这样的书。

于是老师就告诉他,这也是佛学的一部分,佛教有三学,即佛教三身说中“下士道”升华入“中士道”所需修炼的戒定慧三学,通过习修佛教三学,来达到入涅盘自成佛的境界。其中“慧”字学的主要内容便是佛学五明。所谓的佛学五明,就是声明(一切的语言文学、声韵学)、工巧明(工艺,技术,算数等)、医方明(医药学,包括中医和西医)、 因明(逻辑学,认识论)、内明(佛学)。《诗境》作为五明之首,当然是要学的。

在历代的活佛中,作诗的人是很多的,比如活佛米拉日巴写了500多首诗歌,号称“十万道歌”。萨迦班智达的格言体诗歌,形成了《萨迦格言》,影响很大。

《诗境》这本书对仓央嘉措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影响了仓央嘉措的一生。他以后的所作所为,莫不与这本《诗境》有关。因为仓央嘉措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精神的食粮和灵魂的支柱。

从此,世界上缺少了一个英明刚强,佛法高深的活佛,多了一个愁肠百结的诗人,一个流连酒肆的风流浪子……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热门推荐
  •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伊藤考试培训学校,有人从60岁后开始司法考试学习,每天记诵海量法规条文;有人从公司退休后参加学校的短期培训,并且一次通过成功率只有2%的高难度考试。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考试之神”伊藤校长首次公开其独创的记忆法,揭示高速记忆的终极秘密。现在,无论你是参加升学、证照还是公职考试,都可以依循“伊藤记忆术”备考,你会发现提高10倍记忆力一点也不难。
  • 行断江湖路

    行断江湖路

    末日来了,金属没了,高楼没了,但是热血还在;同学没了,情人没了,但是兄弟还在;末日穷途,我以热血感兄弟,我以热血拓征途,患难兄弟情,行断天涯路。书中等级划分,觉醒后转职前1--25级:见习幻师,又叫幻士。转职后1--19:幻师20--39:大幻师。40--59:幻尘60-69:幻魔70-79:幻尊80-89:幻神:90(顶级):封王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着男装倾天下:妖娆驸马

    着男装倾天下:妖娆驸马

    传说,姚驸马阴险狡诈,皇后贵妃都要忌惮其三分;某人不屑,招惹小爷自然要十倍奉还。传闻,姚驸马偏好男风,凡被他看上的,都难逃其魔掌;某人无奈,拜托,是他们赖上我的好不好?风闻,姚驸马雌雄同体,实为妖人转世。某人咆哮,尼玛,这么明显的胸中丘壑竟然看不见?传言,姚驸马上天入地,无所不在,朝堂战场,无所不胜,复国定疆,无所不能。某人得意,娃纸,你终于真相了……且看现代苦逼女穿越异世,着男子衣,收女儿态,把握机会,步步为营,从一介贱民蜕变成封疆固土、指点江山的一代巾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的养成如同建造房屋,以伦理道德为基石,用良好的品味、正确的言语、安静的姿态、谦逊的行为和适当的自尊自重搭建而成。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税苑花香

    税苑花香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的热潮中,在全市人民广泛学习“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热潮中,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税苑花香》一书,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跟刘太医学养生

    跟刘太医学养生

    刘氏家族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裔;更是中国少见的历史悠久的中医家族。刘纯创立的养生之道与三分治七分养学说,至今是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也是中医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的理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