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07

第7章 多情将军,识务枭雄(1)

而立之年的吴三桂怀中裹拥倾城色,挥金斗酒,宝马快刀,实则为大将之豪情、风度。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进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另外一个房间。吴三桂本来要投降李自成的,结果却投清。他降清看似为了陈圆圆,实则是形势所迫。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选择了一条明智。的道路,不愧为时代枭雄。

一、有缘相合,三桂迷恋圆圆

陈圆圆,作为一位色艺倾城的绝代佳人。历史的种种奇遇,把这个小人物推上了政治舞台,她虽然不是明清历史大拼杀的主角,却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为明清之际的伟大悲剧抹上了一层玫瑰色。

吴三桂与陈圆圆的艳史,自然是他个人生括中的部分内容,似乎无足轻重。其实不然。因为这个女人,在1644年事变的关键时刻,对吴三桂的思想情绪起着推渡助澜的作用,因为这个女人,又给李自成的农民军种下了一个不小的祸根。明清以来,多少史家,乃至文学之士,不惜笔墨,为之评论、歌咏,有关他们的故事,盛传不衰。此时,当我们书写吴三桂的个人历史,他与陈圆圆的悲欢离合是不应或缺的,更不应轻视。

说起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结合,有着一段曲折面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过程。正是由于这些过程使陈圆圆这一代名妓成了与中国历史相关连的女人。

崇祯十六年(1643年)盛夏,因皇帝的召见,吴三桂等几名年轻的军官得以进宫面圣。崇祯特别看重吴三桂,把他视为关外的保障,赏赐独厚,并赐尚方宝剑,寄以重托。边关警报尚未解除,吴三桂本不能久留京城口忽然接到了京城大富豪、皇亲田弘遇请他到府上“欢家乐”。

田弘遇,原是山西人,曾在扬州任千总小官,娶扬州娼妇吴氏为妻,故又视为广陵人(江苏扬州),他的养女嫁给了崇祯为妃,称田贵妃,她“能书,最机警”,很受崇祯的宠爱。田弘遇从此身价十倍,官封右都督。因为他是皇亲,人们习惯称他为“田戚畹”。他仰仗女儿得宠,“窃弄威权”,京城里没有一个人敢得罪他,对他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无不痛恨。他作为祟祯的宠臣,当然也最了解国势已危急到何等地步!农民军日益向京畿逼近,不能不引起他对自身安全与家室财富的忧虑。田贵妃已于祟桢十五年七月病逝,田弘遇失去内援,更感孤立。他看到吴三桂年轻有为,又受到皇帝的器重,便有心与之交结,欲把他当作自己的保护人。于是,就趁吴三桂进京陛见之机,请至府上,博取欢心。

吴三桂接到邀请,欣然前往。因为田弘遇如此有权势,他能得到这位皇亲的青睬,心里自是感到高兴。再说,他长期生活在烽火连天的关外,趁此时在京之际,看看歌舞,听几支小曲,享受一点晏平之福,何乐面不往!

田弘遇亲自降阶躬迎,接人豪华的客厅,陈列各式珍馐,令人赏心悦目。他礼仪更周,显得十分虔敬,频频让酒。至酒兴正浓时,田弘遇唤出本府一群歌妓,个个盛装艳丽,如出水芙蓉,随着悠扬的丝竹声,吴三桂魂魄已被摄人仙境。在这群歇妓中,为首有一美女,天生丽质,穿着素淡,先自唱了起来,边唱边舞。其舞姿,体态轻盈,飘飘欲飞;其歌声,音质清丽,恰似夜莺啼鸣。吴三桂看得“神移心荡”,忽对田弘遇说:“这位不就是人们说的圆圆吗?真有倾城之色!”田弘遇听到吴三桂夸他的歌蛀,一时高兴,命圆圆给他斟酒。吴三桂停酒,不住地顾盼。他在关外,无日不忙于军务,或者打仗,整天听到的是,军中特有的金鼓及各式号角之声;看到的是,千军万马,山头上报警的狼烟,除了带给他激昂、准备厮杀的情绪以外。还能得到什么?但在这里,远离战场的京师繁华之地,一个有权势的豪奢的府第,亲眼看到了世上最美的女人,听到了与军号完全不同的江南靡靡之音,对他这位三十剐刚出头的青年将军来说,这也许是平生第一次吧!他大饱眼福,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这个为首的最美的青年女子,正是陈圆圆。

趁吴三桂开怀畅饮,我们就把陈圆圆的来历作一交代。

陈圆圆,《明史》写作“沅”,字畹芬。江苏武进县金牛里(即今奔牛镇)人。她出生时间,史缺载,从她十八岁那年人籍梨园,可推知她约生于天启(1621~1627年)初年。家境贫寒,“父业惊闺,俗称陈货郎。”父亲操此小本经营,走街串巷,出屯人村,卖些针头线脑之类,所得廖廖,勉强糊口。这个行当,手摇铃鼓,还须口唱,所以养成了喜欢音乐、好歌曲的嗜好。他还招来能唱歌的人与他同住,家里常常有十数人,“日夜讴歌不辍”。本来挣钱不多,家里还常养这么多人,家境就更窘迫,以至家产破败。也许因为圆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受父好歌的熏染,后来她也很会唱歌。命运不幸,她为生活所迫,流落至苏州,“卖身为妓”。十八岁时,正当豆蔻年华,隶籍梨园。据当时看过她演戏的人说:“每一登场,花明雪艳,独出冠时,观者魂断。”圆圆色艺双绝,“擅梨园之胜”。她善唱戈阳腔,“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角色,体态轻靡,说白便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更有的说:圆圆“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她的色艺远近闻名,誉为苏州名妓。当时,人们众口一辞,无不说她长得美,压倒群芳,有倾城之色。她的歌声也超群逸众,无与伦比。

自古红颜多薄命。在人奴役人的封建时代,一个女子长得美,也会招来很多灾祸。在天下所谓升平时,她们成了公子哥儿追逐的求欢对象,尤其是在兵荒马乱之际,年轻女子的命运就更是朝不保夕。明末,黄河以北,长城内外,兵连祸结,连续不断的战争把人们推人痛苦的深渊。而在长江以南,有天堑阻隔,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圆圆被当地花花公子当作玩物,供他们恣意取乐。更不幸的是,她在苏州两度遭人抢掠。一次是崇祯十四年(1640年)秋,“窦霍豪家”企图劫夺,她藏到别处而得脱。再一次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遭人抢掠,掠夺者就是豪门大家田弘遇。

这年。田弘遇携带千人,去南海进香,沿途所经之地,非抢即夺,凡遇货船客载,“掳掠一空”。还抢劫美女,只要听说有点姿色,不论娼妓,必千方百计弄到手,甚至不惜施以暴力行抢。地方官吏惧其势力,谁也“不敢诘问”。田弘遇路经苏州,派其心腹、爪牙到处搜求美女。圆圆闻讯,又躲藏起来。当地百姓集千人出来保护她。但田弘遇以权势相威胁,又不惜千金贿买。地方吏民怕得罪这位权贵,遭其报复,便把圆圆交出。据苏州人邹枢说,圆圆曾在他家多次演戏。而田弘遇索要她时,出了二千金的高价,将钱付给了圆圆的母亲,这才把圆圆带到北京。与陈圆圆同被掠买的,还有名妓顾寿、杨宛等人。据说,田弘遇将圆圆带进宫中,准备进献给崇祯。崇祯焦虑国事,无心眷顾,田弘遇便把圆圆领到自己府第,成了他宠爱的歌妓。正是: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坐客。

田弘遇掳掠歌舞女子,甚至不惜高价贿买,目的是用女色取悦崇祯,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崇祯原很宠爱田妃,可是,其他权贵,如太监曹化淳也从南方掠来不少美女,供崇被玩乐。崇祯一时被女色迷住,十分宠爱,竞“累月未与(田)妃相见”,田妃未免吃醋。田弘遇见自己的女儿失宠,也趁进香机会掠美女,以图博取崇祯的欢心。不料,崇祯没有收留,使田弘遇大为扫兴。

这样,圆圆就落于田弘遇家,为他歌舞,供其玩乐。为结交吴三桂,他又让圆圆出面,轻歌曼舞,陪吴三桂饮酒,极力让他高兴。他已注意到吴三桂对圆圆目不转睛,心中已明白了几分。在谈话间,吴三桂已流露出钟情于圆圆的意思。田弘遇自思自己巳年迈,不如赠吴三桂,以尽其拉拢之意。想到这儿,田弘遇即以圆圆慷慨相赠。吴三桂喜不自胜,得一美女,绝代佳人,是他人生一愿。他为实现此愿,禁不住喜形于色。不过,吴三桂也不想白要,他从崇祯所赏银两中拿出千金付给了田弘遇。至于圆圆,不用问,心里也很愿意。因为跟一个年迈的老人怎比得上同一个年青有为的将军在一起生活更合心意呢!虽然吴三桂已娶妻辽东人张氏,而圆圆只能做他的侍妾,这对一个沦落风尘的青年女子来说,也是不易得的事。

吴三桂的家不在北京,其父尚未进京供职,一时无法迎娶,也不便带到烽火连天的关外,于是就暂居在田弘遇家。正是:

许将威里空候妓,

等取将军油壁车。

既然田弘遇已经答应,就只等吴三桂用装饰华美的油壁车来迎娶她了。

吴三桂得了圆圆,免不了产生某种眷恋之情。就在田家宴后,从关外不断传来警报,崇祯催促吴三桂从速离京。吴三桂不敢违命,驰马出京,又奔向宁远战地去了。他哪里会料到,此一去,竟是他与崇祯诀别,他所报效的太明政权一朝垮台,而他的爱姬也因此遭到种种磨难。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吴伟业的《圆圆曲》有一段,形象地道出了他与圆圆的分别和圆圆的殷切期待:

白暂通嫉最少年,

拣取花枝屡回顾。

旱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度?

恨杀军书底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诗中说:长得脸面白净,年少英俊,为明王朝立下了大功的吴三桂,他得到如花似玉的我,频频回顾,充满无限依恋之情。盼望他快快把我这只关在笼子里的娇鸟放出来,我们几时才能像牛郎织女那样相会,在一起生活呢?令人烦恼的出征命令,狠命地催促你出征,尽管苦心留下了约言,岂不是误了你我的人生!

诗意哀婉、凄切,幽怨重重,真实地再现了他们当时分别及别后的相互思念之情。

也许是历史的巧缘,把陈圆圆这个小人物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使她以后成为人人熟知的话题。

二、孤军奋战,显忠君之心

由于锦州已失,宁远城失去了屏障,宁远成了关外孤城,这使明廷大为震动,但大顺农民军在郏县全歼孙传庭部,业已占领西安,收取三边的消息,更引起了明朝上下的震恐。明廷自松锦战后所持的兵力只剩下三大集团,一是由吴三桂掌握的辽东精锐,与清人纠缠于宁远;二是湖北的左良玉部,虽号称兵多将广,实则既畏敌避战,又跋扈难用;第三即是陕西总督孙传庭统率的三边官兵,是明廷用以应付农民军的惟一主力。如今,孙传庭部已全军覆没。面对正在向京城袭来的农民军,崇祯皇帝除了抽调驻守宁远的吴三桂所部之外,别无选择。然而,调吴军入关,无疑要放弃宁远,使山海关外的土地、人民落人清人手中,一心要作中兴之主的崇祯皇帝绝不甘愿负此恶名。于是,“崇祯十七年正月,调吴襄入京,提督御营”,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升为中军府都督,由宁远调往京城,提督京营。这一举动已将他欲放弃关外的企图暗示给朝廷的大臣们,他等待着众人的迎合。恰好,吴襄“初到(京师)议撤宁远,守关门。吴三桂与蓟督王永吉、辽抚黎玉田等,谓辽东前后卫复失,宁远势孤难守,应当撤宁远兵民人守关门。即京师猝有寇警,关门之援,旦夕可至”口这时,大顺农民军已在西安建国改元,旋即渡河东征的消息传到京城。于是,正月十九日,急如热锅之蚁的崇祯皇帝在德政殿召集大臣,正式商讨指调吴三桂所部入关事宜,他一面指示只抽调吴三桂所统精兵5000前往山西助剿,以余兵支撑关外,一面示意大臣们承担“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的责任。“未可推诿延续误事”。这些老于世故的权臣们深知崇祯为人,也清楚吴军主力入关,势必出现人心不稳,关外兵民蜂拥入关避难的局面。因而,为免遭杀身之祸,内阁苜辅大学士陈寅首先打出了“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旗号,既拥护崇祯皇帝调兵,又坚决反对弃地,余者无不诚心效仿。崇祯无奈,只好自决放弃宁远,日:“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但由于先时一议再议,迁延一月有余,所以,直到二月晦日,仍未付诸实行。

其实,对于宁远阵守,吴三桂的焦急程度并不亚于崇祯皇帝。宁远孤悬关外,“二百里外,四面阻敌,防御极难”,吴襄奉命调京,证明宁远城守将不久将调到京城,从而丧失了信心和守志。他几次上奏,皆言宁远难守之状,故吏科给事中吴麟征在力争必弃宁远时说:“臣读三桂疏,言切情危,若有格格不忍言之意,臣知其有惧心,始以裹一尸自任,终为父弟乞恩,臣知其有死心”,并担心将其“委之敌人”,指出“宁远孤城其势必弃,今日弃之为弃地,他日弃之为弃人”。就在朝中的权贵们还在忙于卸责于他人的争执之时,大顺农民军的进军步伐,却没有因为明廷的举棋不定而稍有懈怠。

吴三桂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他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把中后所三城逐一攻克。他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他神不守舍,烦闷时,不由自主地登上城楼,举目远眺,在大道上,清侦察兵不断地出没;远处山峦,明修建的烽火台、哨所、台堡林立,如今都已被清军夺占。入夜,四周死一般的沉寂,只听得南边海潮涨落的涛声,偶尔隐隐传来几声牛角号声。吴三桂感到一阵心寒。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使自己的心情安静下来,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命运。他以忧郁的目光关注着局势的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寄托着某种期待,究竟期待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他是想的很明白的,这就是在三城失去之后,他感到他和他的将士们继续留在宁远已失去实际意义,坐以待毙,只能是为皇上尽忠了。然而,人越是在危机时,求生的愿望越是强烈。这时,在他心里确实产生了欲求脱离险境的愿望。于是,他的思绪便集中到一点:倘在此时,圣上下旨调他离开该多好!谁知道哪一天才能做得到!他是忠君的,在没得到朝廷的命令前,他决不能离开宁远城。况且,大明法律规定:“守土者擅弃封疆,律无赦。”他是不敢擅自弃宁远而逃的。他想到忠君报国,似乎又恢复了某种信心。

形势的发展出乎意料地快。他在宁远的时间的确不长了。谁能料到命运将把他推进哪一股历史的漩涡之中呢?

三、青年封王,忧大于喜

历史公平地给每个人,特别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提供了新的机遇,生死浮沉,荣辱升降,无不决于瞬息之闻。

三月初,农民军已逼近京城。消息传来,惊愕之余的崇祯皇帝才连忙下诏,“征天下兵勤王,命府部大臣各条战守事定”。于是,吏科给事中吴麟征又奏请,“弃山海关外宁远、前屯二城。徙吴三桂入关,屯宿近郊,以卫京师。”可是,为时已晚。

三月初四,崇祯皇帝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援剿总兵左良玉为宁南伯,凤庐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冠吴三桂为四伯之先。而在这之前,已特地召见过吴襄,详细询问了吴三桂的兵力情况,“襄备陈边兵精锐,三桂才可办贼状”。三月初六,崇祯正式命令吴三桂放弃宁远,火速入关勤王。显然,这位穷途末路的皇帝,已将大明王朝的命运托之于吴氏一门手中。

同类推荐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自古以来,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他是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1994年,他预言了Web2.0时代的到来。2012年,他继续预测,在“人机结合”的Web3.0时代,苹果和谷歌的霸主地位将动摇,而微软将是第一个消失的IT巨头。这样精准的预言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失控》作者、《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KK),继《失控》《技术元素》后,再次预言互联网影响下的经济运行的十个新游戏规则。
  • 洪荒战神

    洪荒战神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妃苏妲己第一部

    妖妃苏妲己第一部

    她从三千年后的今天穿越到了商朝.更另她吃惊的是,她变身为传说中集美貌宠爱于一身的蛇蝎美人——妲己.切腹观子,锯足观髓,发明酷刑.她说:“我并非蛇蝎,你信还是不信?”酒池肉林,坑杀俘虏.他说:“我并非残暴荒淫,你信还是不信?”与纣王相恋,想逃脱历史的束缚,她努力的更改史实.却发现,原来她仍困在历史的滚轮中......命运不离!
  • 异界之误惹妖孽男

    异界之误惹妖孽男

    只因她的一滴泪,三界沦为无边炼狱,他脚踏万千尸骨,一身白衣胜雪成了血河之中最触目惊心的招魂幡。她、失去双亲孤女一枚,平凡如草芥。他是崇高妖神,一柄无尘剑力荡三界,却只对她惟命是从。他是逆天至尊,万千风华无人能及,却倾尽全力只为她一笑。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三界万物唾手可得,却宁肯负尽三界不负她。妖神也好、至尊也罢,他不爱虚名只爱她。初相见——“我要你内丹。”她随意轻语。众人惶恐,谁不知道他温雅之下,满手血腥,此女必然生不如死。“再过百年可好?”他勾唇轻笑,淡雅如菊。“为何?”她疑惑反问,问出众人心底的不解。他依旧浅笑温和:“百年之后,内丹大成,于你更好。”大劫至——鲜血染红白衣,他如地狱修罗,无视面前千兵万马,终究不曾后退一步,只因他的身后站着她。天雷阵阵,电闪雷鸣,她似风雨中的罂粟花,美丽而致命:“想要动他也得问问我答应不答应!”红尘千丈,万难险阻,携手并肩,笑傲乾坤。
  • 娘子太纯:冰山老公别使坏

    娘子太纯:冰山老公别使坏

    童乐乐一穿越就郁闷了。救她的冰山美男嫌她烦,直接将她“扫地出窗”,让她走人可是走走走,走到哪去啊?这个深山密林的,前有猛兽,后有毒蛇,周围还一堆毒草毒树。眼看着就要被一群毒蛇拆吃入腹,转眼又来一老头喂她吃下奇毒。拿到解药的唯一办法竟是让老头那冰山徒弟生下一儿半女。有天理没天理啊!难道她现在要巴巴地跟在那冰山后面问:“喂喂,给我生个娃吧!?”
  • 天气

    天气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