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16

第16章 云南藩王,加根固本(1)

在云南,吴三桂实现了他早年梦寐以求的“执金吾”的夙愿,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一呼百应的赫赫权势。然后,他惟独没有心理上的平衡与安宁。古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清王朝已完成了统一大业,他这个打天下的走狗,命运又会怎样呢?他不敢想象。为了巩固既得的地位和利益,吴三桂自镇滇之后,便绞尽脑汁,积极策划。

一、顿首受教,镇守云南有良策

三路大军进驻云南,以吴三桂的功劳最大。故清皇选择了吴三桂镇守云贵。

云贵两省经此次战乱,百姓流离,田园荒废,粮食奇缺,加之大军驻此,生活必需品无不短缺,引起物价腾贵,每斗米价格高达白银三两!朝廷已了解到,“两省地方,生理未服,室庐残毁,田亩荒芜,俯养无资,衣食艰窘。”于是,采取应急措施,特发“内帑银”三十万两。其中,以十五万两“赈济两省资生穷民”,另十五万两由经略洪承畴收贮,接济三路大军的饷需。世祖指令户、兵二部立即派可靠的人员将这三十万两白银送到洪承畴军前。

朝廷命吴三桂守云南,又迅速采取上述各项措施,很快安抚了人心,局势也日趋稳定起来。南明残部进退失据,走投无路,络绎不绝地前来昆明向三桂投诚归降。

吴三桂刚回到昆明,四川乌撒军民府土知府安重圣、云南景东土知府陶斗、蒙化土知府左星海、丽江土知府木懿等及各土州县降清。

同三月十八目,南明延长伯朱养恩、总兵龙海阳、副将吴宗秀原受李定国之命,守四川,而今南明大势已去,他们带领三千人,从四川嘉定,出建昌,千里迢迢来云南归降。

“不得掣肘。至于云南通省文武大小官员,悉听该藩酌举人地相宜者补授候题,请到该部之日,议复实授。如无应补之人,该藩题明前来,臣二部既行另补可也。理合会复,恭候命下,臣等遵奉施行。”

十一月初一日,世祖批准了吏、兵两部的决定。

世祖和吏兵两部把云南的人事权、民政、军事、钱粮及一切事务,包括对地方的兴利除弊,实施各项措施等所有权利都授给吴三桂掌管,由他直接请示世祖批准。地方官员,从总督、巡抚到各政府部门都不得干预。吏、兵两部甚至把任免文武官吏权也交给吴三桂,凡他提名的,吏、兵部不过履行任免手续罢了。这样,吴三桂集军民政财文大权于一身,成了凌驾于地方官之上的“太上皇”,实为世祖钦定的代理人。

世祖对云南和对吴三桂实行了特殊的政策,除此,在任何省都无此规定。世祖说得很清楚,这是由于云南的特殊情况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因为云南为“远微重地”,又是“初定”,局势还不稳定,不得不由军事上一强有力的人物掌管一切,“事权归一”,以便应付紧急情况的出现。责成吴三桂掌管一切,实则是对云南实行军事管制。同时世祖也明确说明,此系暂行办法,不是永久不变。等数年后,云南形势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竞走向了反面,为吴三桂培植个人势力和威望创造了条件,给国家酿成了一大隐患。

世祖把云南的一切大权授给了吴三桂:其他统帅也陆续调离云南。多尼于十二月奉命回京,预定十七年五月蓟京。征南将军赵布泰于次年二月率部班师,线国安也在此之前调回。

白文选部将王安等从建昌来降,献出白文选的“荡平大将军”金印。

据吴三桂给朝廷的报告,清军攻克昆明后,南明庆阳王冯双礼与德安侯狄三品等逃到四川建昌卫。吴三桂再三招抚,双礼拒绝,而狄三品暗中接受,并按他的密计,将双礼逮住,连同他的“庆阳王”金印、“大将军”金印、金册、敕书一张,一并献给吴三桂。随同狄三品投降的,还有将军艾承业、张明志、丁有才、总兵冯万保等人及所率二千人马。朝廷得报,少不了太加夸赞吴三桂“筹划周详”,还表彰狄三品投诚“可嘉”;同时,赦免双礼死罪,解京另行安置。不久,朝廷以擒冯双礼之功,赐封狄三品为“抒诚侯”,原总兵冯万保为都督同知。

南明永历政权维持了十四年,终于垮台了,在永历与部分臣属逃亡缅甸后,它留在云贵或四川的余部如水之归海。纷纷投向清政权,表明永历这个小朝廷已经土崩瓦解,极少有再生之可能。

顺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世祖下达命令,授吴三桂全权治理云南。他指示吏、兵二部说:“当云南初定之时,凡该省文武官贤否,甄别举劾,民间利病,因革兴除,及兵马钱粮一切事务,俱暂听该藩(指三桂)总管奏请施行。内外各衙门不得掣肘,庶责任既专,事权归一,文武同心,共图励策,事无延误,地方早享升平,称朕戡乱柔远至意。俟数年后。该省大定,仍照旧令各官管理。其应行事宜,尔等即行议奏。”

吏、兵两部举行会议,根据世祖指示,作出如下决定:云南省凡应行事宜,听该藩遵奉上谕举行,各衙门应遵旨。经略云贵的总督洪承畴也在云贵基本平定后,因目疾发作,不能正常理事。他的右眼久已失明,左眼已“昏聩”。行路须人扶持,“文字不船看见”。他自感身体衰朽,“精力已竭”,不能经理粮饷各事,上奏再三恳请解除职务,休养治病。世祖予以批准,要他回北京“调理”。

承畴与吴三桂早在美外降清前,已结成世交,吴三桂以晚辈待洪承畴,十分敬重,关系很深。降清后,他们继续保持密切关系,而此次又同征云贵,洪承畴总经略其事,无处不关照他,自无疑问。及战后,洪承畴又提出以一王镇守云南,仿元、明两朝成例,世守此地。他明里暗里举荐吴三桂,为他谋得永固的地盘。所以,吴三桂得以留镇云南,与洪承畴的支持确有一定美幕。洪承畴行前,吴三桂同他密商今后大计,问以“自固之策”。洪承畴神秘而坚定地说:“不可使滇一目无事也。”三桂顿时领悟,立即“顿首受教”。洪承畴的谋略,就是要让云南不安定,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朝廷就不会收回给予吴三桂的一切权力,使吴三桂的地位日益巩固。洪承畴于顺治十七年正月二十日自贵阳动身,于三月初三日抵长抄,从此,他俩人各一方,三桂也独立经营云贵了。

吴三桂留镇云南,是他生活中的又一个转折点,也是他的政治生涯的新起点。直至他去世前,他在云南近二十年,终于酿成了清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幕壮观的活剧!

二、“三患二难”,保粮固本

在云贵大规模战事结束后,顺治十七年,朝廷准备将云南的满洲八旗兵撤还京师,五万绿旗兵拟裁去二万。因为把大批军队留在云南,耗费大量军费开支,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据户部统计,在用兵期问,云南一省每年的俸饷银高达九百余万两口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以顺治十六年、十七年国家征收的课银为例,分别为二百六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两、二百七十一万六千八百十六两。即以国家二年的“课银”收入也抵不上云南一年的军费开支。如按顺治十五年以前的收入来计算,相差极为悬殊。云南的沉重军费负担,引起朝廷的忧虑,无论是朝廷人员,还是地方大吏,都强烈要裁军撤藩。而吴三桂的军队总数有十二、三万人,因此,首当其冲要求撤藩改制。

作为以军事起家的吴三桂,自然不愿意裁减他的军队。为此,他向朝廷申辩:“边疆未宁,兵力难减,宣如旧时。”说“边疆未宁”,也是实情。李定国、白文选还隐蔽在中缅边境,伺机出击;永历作为明朝的象征,政治的偶像还存在,令人有卷土重来之忧。但他们的力量已消耗殆尽,对付他们,是不需要数万大军的。吴三桂提出的理由,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不让朝廷动他的一兵一卒!吴三桂明白,要保持自己的地位与威望,就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庞大军队。

吴三桂的心腹将领、副都统杨砷出了个主意:以先除永历,“绝人望”,使裁撤军队之议不能实施,这正是洪承畴所密授的“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之计,此刻即以剿灭永历为名,动用军事力量,就能保证军队之数不致裁减。

吴三桂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于顺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向朝廷提出进兵缅甸、消灭永历的妻疏。其中论及“三患二难”,尤为切中要言:

夫永历在缅,而伪王李定国、白文选、伪公侯贺九仪、祁三升等分驻三宣六慰、孟艮一带,藉永历以惑众心,倘不乘此天威震赫之时,大举入缅,以靖根株,万一此辈立定脚跟,整败亡之众,窥我边防,奋思一逞。比及大兵到时,彼已退藏,兵撤复至,迭扰无体,此其惠在门户也。

土司反复无定,惟利是趋。有(如)我兵不动,逆党假永历以号召内外,诸蛮饵以高爵重禄,万一如前日沅江之事,一被煽动,遍地烽起。此其恚在肘腋也。

投诚官兵,虽已次第安插,然革面恐未革心,木历在缅,于中岂无系念?万一边关有警,若辈生心,此其惠在腠理粤。

夸滇中兵马云集。粮革问之民间,无论各省银两起解愆期,难以接济,有银到滇,招买不一而足。民室苦于悬磐,市中米价巨增,公私交困,措饷之难如此也。凡招买粮草,民间须搬运交纳。如此,年年蚋,岁岁输,将民力尽用(于)官粮,耕作半荒于南亩,人无生趣,势必遗亡,培养之难又如此也。

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垒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惠,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惠,民力稍可宽舒,一举而数利存焉。窃谓救时之方,计在于此。谓臣言可采,救行臣等尊奉行事。

吴三桂的奏疏,洋洋千余言,既形于辞色,又讲求实际,尤其是“三患二难”说,更具说服力,读来顺理成章使人强烈感到,进兵缅甸,消灭永历,势在必行。

在云南基本平定后,兵部曾密令吴三桂等追人缅甸,剿除永历,“以靖根株”,特指示洪承畴“相机布置”。洪承畴目击云南“凋敝景象”,当地土司及降卒“观望”,认为人心不稳,不可操之过急。再说,大军如穷追进缅,惟恐李定国等号召土司、降卒复叛,袭清军之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主张“先安内,乃可剿外”,今秋冬(顺治十六年)暂停进兵。吴三桂最初的奏疏,也透露了他与洪承畴持同样的意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暂停进兵。但在暂停进兵之后,吴三桂改变主意,力主进兵缅甸,故再上一疏,并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用兵方略。他计划用兵包括征用当地土司的士兵十余万、征用战马六万余匹。诸凡兵士粮饷、马匹、草料、运输费用,共用银二百二、三十万余两。这个数字,对于财政相当困难的朝廷,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在原有支出云南军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开支。吴三桂的这一长篇奏疏就是请兵请饷。费用浩繁,不能不引起世祖和廷臣们的慎重考虑。

世祖读过此疏,没有马上表态,命议政王贝勒、大臣及户、兵两部“速议”,拿出意见来。

过了七天,四月三十日,议政王太臣及户、兵两部将会议结果上报世祖:“平西王吴三桂疏言,永历在缅,伪王李定国借以蛊惑人心,相应进剿,其现在云南满洲官兵,听该藩与各都统商酌率往。至于兵马钱粮,所需甚多,不仅措处维艰,亦万难即运至滇。目前应用草料,敖该藩设法措办,务使兵民两利。再查户部拨给云南(于顺治十七年)兵饷银三百三十万两,已经催解,其已解到者,听该藩支给进征兵丁,其未解到者,仍严饬各督抚星夜解往,以为接济。”

太臣会议的意见,明确地表示,同意进剿缅甸,但同时也指出,最大的难处是兵马钱粮,不能满足吴三桂所开列的数目。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首先责成吴三桂“设法措办”,再是户部已调拨本年度大部分饷银,作为接济,此项银两也由吴三桂负责支给进征兵丁。

世祖接到这份报告,没有做出批示,却很快命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前往云南,同吴三桂“面商机宜”。

朝廷内外,关于云南撤兵与进剿,却有不同意见。浙江道监察御史季振宣认为:“云南宜先守御,而守御专任平西一藩(指吴三桂),应分该省之满兵驻扎湖南,相机接应。”把满洲八旗兵撤到湖南,其意是减轻云南的粮饷负担,也减轻了朝廷的财政压力。都察院上奏,说:“云南旗兵,粮饷不足,请以一半暂驻,一半撤回,可省军需数万。”如果吴三桂兵力因此而减弱,可把靖南王耿继茂部由广西移到贵州驻防。还有,此前户部也认为,云南应撤兵,裁减部队。议政王大臣会议,都逐一地否决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坚持认为:“滇逆未靖”,驻守云南的所有部队,“不便议撤”。又说,广西是要地,贵州地方险窄,靖南王不便移藩至贵州。

吴三桂留兵不撤及进兵缅甸之议,由于得到了议政王贝勒、大臣们的一致坚决支持,终获世祖批准,即使靡费军饷,耗资巨大,但为江山永固,也在所不计了。后来,乾隆皇帝对吴三桂请兵进缅事做过这样的评论,他说:“立意殄灭由榔(永历),‘三患二难’发自三桂;檄缅甸,殴李定国,降白文选,皆出自三桂之筹划。然其筹划岂实为我国家哉!三桂之必欲灭由榔,实犹近日之阿睦尔撒纳之必欲灭达瓦齐,则彼之为宣力,皆所以自为也!”

顺治十七年八月,在学士麻勒吉、石图同吴三桂密筹,并返回报告后,世祖颁布命令,授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率部往征李定国,与吴三桂“相机征讨”。爱星阿,姓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人。他的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朝开国勋臣扬古利,顺治八年,世祖为追念扬古利的功勋,授予他顿侍卫内大臣职。在批准吴三桂请兵人缅灭永历时,特命他与吴兰桂共同进征口同时,又命都统卓罗、郭尔泰、逊塔、署护军统领毕立克图、护军统领费雅恩哈、前锋统领白尔赫图等随征。世祖指授爱星阿等,凡事要“会议而行”。如与吴三桂一处,“一切事务,俱用王印行,若不与王同处,即以尔印行。”以下内容,同以前的敕谕一样,强调军纪,执行朝廷既定政策。

这一命令是颁给爱星阿的,但同时也向吴三桂下达了进军的命令。吴三桂还没接到这个命令,又上了一份奏报,请兵剿贵州土司。据他们的情报,贵州水西(黔西)土司安坤“久蓄异谋”,最近听说杀牲畜祭鬼,“将为不轨”。马乃土司酋长龙吉兆兄弟,“私受李定国伪敕”,修造武器,“逆行已彰”。乌撒土司安重圣“亦反侧叵测”。他想要“先发制人”,“乘其未动,早为剿灭,以清肘腑之患。”以此来“伸国威者也”。

征伐之令出自天子,须请示朝廷批准后方可用兵。本来水西等土司已归降,吴三桂却说他们欲图谋不轨。所列证据,还看不出有“谋反”的明显迹象。吴三桂却要“先发制人”,对这三个土司大张挞伐,再次征捌。吴三桂的目的,不过是制造“敌情”,给世祖和廷臣们造成一个印象;云贵的形势又有反复,不仅云南不安定,连贵州也岌岌可危,以此来催促朝廷准他用兵,廷臣们并没有认真核实“敌情”,仅听他之言,即建议从其所请,令其“悉心筹划,相机歼捌”。世祖也马上批准了。吴三桂叉取得了用兵权,在贵州、云南边境一带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过了不久,顺治十八年三月,吴三桂送来了战报:“擒获龙吉兆,克平马乃土司”。此次战役,历七十余日才破其寨,将龙吉兆、龙吉佐兄弟一并擒获。吴三桂对兄弟俩进行了审问:“为什么要谋反?”兄弟俩人说:“我受(明)国恩三百年,仗义守死,何名为谋反?”吴三桂厉声斥问:“难道不怕死吗?”兄弟俩倔强地说:“我两人尽忠而死,难道不贤于你不忠不孝而生吗?”两人同声斥骂不止。吴三桂大怒,命割去舌头,然后斩首处死。

同类推荐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热门推荐
  • 嫡女良医

    嫡女良医

    豪门千金穿越成为帝都四大世家之一遥家不受宠的嫡女,亲母早逝,父亲无视,姨娘阴狠。女主身怀奇异空间,仙草灵果既能妙手回春,亦有各种妙用,且看她在贫寒小村庄如何逆境重生,乘着金鸾轿,荣华一身归帝都。掌大权踢开二房三房,成为实权大当家。开医馆,神医美名扬天下。做药膳,美食虏获男人心,且看女主如何妙手玩转古代喜得佳婿良缘。女主强男主也强。本文1V1。他初遇女主被那楚楚动人的假象所惑,之后却又在女主步步紧逼、一再激将之下服下“瘾果”受制被利用。爱恨交炽…他身份尊贵,被女主时救下性命牢记下诱人魅魂的幽香,即便连女主真容都不曾一睹也费尽心思搜寻。哪料世事无常,再次相遇时却发现她竟已被自己退婚。本文情节曲折,好事多磨,女主最终觅得真爱痴情郎,一生一世一双人!推荐新文:《邪王的全能宠妃》苏沐汐,永泽国丞相家不受宠的千“斤”盲女,出生便是个人人厌恶的瞎子、傻子、灾星。苏沐汐,修仙圣朝最强大的女修士,睿智无人能及,修为高深无人能敌,无所不能,众人景仰。一朝穿越,奇丑无比的千“斤”盲女睁开了眼,清冷深幽的眸子寒光乍现,顿时间风云变幻。眼识百宝,妙手回春,无所不能,苏沐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父亲突然暴毙,姐妹三人被送至贤王府,却哪料那时候的那个男人居然是他…他邪佞无情,残暴至极,却独独对她宠爱无限,溺爱无比。他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对她说:“能居我之上的唯有你一人!”本文男强女强,1V1,一生一世一双人!请喜欢的读者定要收藏。
  • 六嫁

    六嫁

    家道中落怎么了?不就是千金小姐沦落市井小乞丐!家族大仇怎么报?不过就是步步为营,复仇女王一次次披上嫁衣,第一嫁,还是小乞丐的她冲出大街拦住了王爷:『你不是很好色吗?人人都说我是一个美人胚子,你若纳我为妾,绝对不会失礼你的!』第二嫁,勾搭叔子,谋杀相公,成为当朝妃子。第三嫁,政局动荡不安,为了保命逃出了皇宫,隐居山林,却遇到了敌国将领,许了亲。。绝色六嫁,步步高升,终成一代女王得天下,男人全在踩在石榴裙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主要介绍了蔬菜病害和蔬菜虫害两部分知识。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怨气撞铃

    怨气撞铃

    许景媛、孟阿塞、李乃文、李宗翰等主演悬疑网络剧原著小说,讲述盛家的小女儿盛夏为查明母亲死因的真相,化身为路铃掌铃人季棠棠开启的一段神秘惊险的边疆公路旅途。怨气撞铃,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气撞响的风铃,一段永远看不到终点的漂泊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森罗万象

    森罗万象

    是必然?还是偶然?原本是奴隶的人类青年踏上了成为贤者之路,命运的车轮无休止的转动,最终将走向何方?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鬼医傻后

    鬼医傻后

    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女儿,闻名天下的傻后。一根绣花针把皇帝的宠妃送进锦鲤池.一杯云舌茶使得皇帝不举,访遍天下名医,无人能医.捉奸捉到太后头上,宫女被打,太监被踢。从此诺大的宫中,只要此女从面前过,周遭鸦雀无声.太后大病,鬼医进宫,一招暗度陈仓,傻后出宫。从此民间多了罂粟医馆,名动天下,罂粟,带着毒汁的迷香,一如它的主人,亦正亦邪的怪胎鬼医,一把薄如蝉翼的手术刀,可救人于水火之中,亦可眨眼夺命。慕容冲——黑暗王国,神龙宫的宫主,一袭白衣飘飘,神秘如仙,世人眼中嗜血成魔,冷漠无情的男子,一张蝴蝶面具,遮盖住的是旷世的容颜,还是嗜血的魔性?上官曜——东秦的皇帝,俊美无俦的少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霸气深沉,所有女子梦魅以求的男人。上官霖——霖王爷,腹黑阴险,皇上的左膀右臂,视女子如衣服,繁花落尽,是谁迷离了他的眼?夜无昀——烟京第一公子,美丽中带着一缕忧郁,让人想靠近,却又被他的疏离生生的阻隔在门外?燕昱——北燕的太子,邪魅狂放,神采逼人,这样出众的人偏偏喜欢那个傻子,这即不是传闻?云祯——温润懦雅,翩翩风采,疼宠妹妹的好哥哥,只要她想要,他必然费尽千幸万苦为她谋得。片段:耳边传来凉凉的声音:“要不要再靠近一点?”“那敢情好,”云笑赞同的点头,忽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谁?掉头对上一双深幽如潭,凉如薄冰的美眸,忍不住叫起来:“慕容冲,你又跟着我干什么?我没欠你啥吧。”片段:霸气俊美的上官曜,一脸温柔的执起她的手,深情款款的开口:“云笑,朕发誓,你永远是东秦的皇后,这个位置除了你,谁也不配坐。”云笑不紧不慢的抽回手,笑眯眯的从袖口里抽出香绢,把上官曜摸过的手擦了又擦,皮笑肉不笑的开口:“皇上,这宝贵的位置还是留给别人吧,我怕你手上有细菌,嘴里有细菌,”她的话停顿了一下,眼睛慢慢的下移,准确无比的落在男性的特征部位,鄙视的接着说:“全身上下全是细菌。”女人说完,笑意盈盈施施然的离去了,男人的一张俊脸瞬间黑青一片,咬牙切齿:“云笑?”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傻女儿,受人百般欺凌的傻后,被皇帝的宠妃骗进锦鲤池,再次醒过来,星瞳闪烁,灼灼生华.笑的新文《毒医王妃》推荐笑笑的完结文:《天价皇后》《黑道皇后》推荐好友的文:《绝色太监》一叶心香《大牌淑女》风间名香《十七妾》舒歌《嫡女不得宠》薄荷清凉糖《刁妾》简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