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400000013

第13章

瓦尔特先生因而对他十分赏识,但同时,他仍然希望另觅人选,负责社会新闻专栏的工作。按照他的说法,社会新闻专栏是整个报馆的精髓。通过它,人们可以发布新闻,传播谣言,对公众舆论和金融行情施加影响。此外,社会专栏在报道社交界晚宴的时候,必须善于不动声色地发布消息,通过暗示而不必明言。社会专栏的新闻必须含沙射影,让读者自由揣测;一边故意利用辟谣的手段让公众对谣言深信不疑,一边闪烁其辞地加以肯定,让事实变得不再可信。除此之外,社会新闻专栏必须符合大众口味,要让每位读者至少每天可以读到一条自己感兴趣的消息。这样一来,办报人就必须考虑到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包括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包括巴黎、外省、军人、画家、教会人士、大学生、法官甚至妓女等等。

那位负责社会新闻专栏和指挥外勤记者的人,必须有着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警惕,处乱不惊、深谋远虑、随机应变、诡计多端,并且拥有敏锐的‘嗅觉’,一眼就能分辨消息的真伪,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新闻会对公众造成影响,以及怎样使新闻报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布瓦勒纳虽然入行多年,但是仍然不够老练,缺乏技巧,尤其是无法揣测老板瓦尔特的心思。

相比之下,杜洛瓦深谙此道;因此他的任职大大充实了这份被诺贝尔·德·瓦伦称为“行驶在国家资金和政治暗礁中”的报纸的编辑阵容。

但是,《法兰西生活报》的“真正编辑”即幕后操纵者,是几位和瓦尔特一起搞投机生意的众议员。在众议院里,他们被称为“瓦尔特帮”。这几位议员通过和瓦尔特合伙或者依靠他赚了不少钱,让其他同僚羡慕不已。

政治编辑弗雷斯蒂埃,只不过是这些实业家的傀儡以及‘旨意’的执行者。每次遇到重要新闻,他都要按照他们的授意撰写。而且,他经常把文章带回家去写,说是家里比较清静。

为了让《法兰西生活报》具有文学色彩和巴黎特色,报馆还请来了两位风格迥异的知名作家,一位是雅克·里瓦尔,负责时事专栏;另一位是诗人诺贝尔·德·瓦伦,负责故事专栏,按照新潮的说法,也就是连载小说负责人。

此外,报馆还在一大批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文人中间,低薪聘请了几位艺术、绘画、音乐和戏剧评论家,以及一位负责刑事案件报道的编辑和一位负责赛马专栏的编辑。除此之外,还有两位上流社会贵妇,分别以“红衣女”和“素手夫人”的笔名,不断给报馆寄来一些文章,介绍上流社会趣闻,探讨时尚、礼仪、高雅生活以及处世哲学,要不就是透露一些名门淑女的秘闻。

“行驶在国家资金和政治暗礁中”的《法兰西生活报》,就是靠上述各方人士支撑起来的。

正当杜洛瓦沉浸在被任命为社会新闻专栏主编的喜悦中时,他收到了一张制作精美的请柬。上面写着:“瓦尔特先生及夫人诚邀乔治·杜洛瓦先生于一月二十号星期四晚光临寒舍,共享晚宴。”

老板的两次恩宠,让杜洛瓦喜出望外。他就像看见一封情书似的,对着请柬吻了又吻。随后,他决定去找出纳谈一谈有关经费的重要问题。

作为社会新闻专栏的主编,通常可以掌握一笔专项预算,用来支付外勤记者的薪水以及他们的稿费,文章不论好坏,稿费照付,就像果农送水果到商店一样。

开始一段时间,杜洛瓦每月可以支配一千二百法郎。不过,他觉得自己可以从中扣除一部分。

经不过杜洛瓦的再三要求,财务科出纳终于答应预支四百法郎。拿到钱后,杜洛瓦脑海里闪现的第一念头就是还清德·玛莱尔夫人的二百八十法郎欠款,但随即又想,这样一来,手头就只剩下二百法郎了,靠这点钱显然难以维持栏目的运作。所以,他决定还是把还钱的事往后推一推。

接下来的两天,杜洛瓦一直忙着安顿办公室。在供全组员工使用的社会新闻专栏编辑部里,杜洛瓦拥有一张专用的桌子和几个存放信件的木格。他和上了年纪但仍然兢兢业业的布瓦勒纳分别占据办公室的两头。

放在房间中央的长办公桌,供外勤记者使用。不过,记者通常都拿它当板凳用,一回来便坐在上面,有时双腿从桌边垂下,有时盘腿坐在桌子中央。最多的时候,五六个记者同时蹲在桌子上兴致盎然地玩接球游戏,恰似一尊尊中国瓷娃娃。

渐渐地,杜洛瓦也对这种游戏产生了兴趣;并在圣一波坦的指导下,技术日臻熟练。

这段时间,弗雷斯蒂埃的身体每况愈下。由于最后一次买的安的列斯优质木球玩起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不得不将它转送给杜洛瓦。年轻的社会新闻主编精力充沛,一有空闲就抛起绳子末端的木球,轻声数着:“一、二、三、四、五、六…就在去瓦尔特夫人家赴宴的当天,杜洛瓦破天荒地接了二十次。他想:“今天一定是我的幸运日。”因为在《法兰西生活报》这间办公室里,谁的接球游戏玩得好,谁就会高人一等。

为了腾出时间好好修饰一番,杜洛瓦提前离开报馆。当他走在伦敦街的时候,忽然看见前方有个酷似德·玛莱尔夫人的矮个女人,正急冲冲地往前走着。杜洛瓦顿时感到脸颊滚烫,心枰枰直跳。于是他穿过马路,想从侧面看清她的样子;谁知对方也停下脚步,准备过马路。杜洛瓦这才发现自己认错了人,不由得松了口气。

杜洛瓦经常问自己:如果哪天和德·玛莱尔夫人不期而遇,他应该怎么办?若无其事地打声招呼,还是装作没有看见?

“我不会碰见她的。”他想。

天气很冷,路边的水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人行道在路灯的照射下,显得灰蒙蒙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回到家,杜洛瓦心想:“现在是搬家的时候了。我可不能再住在这种房子里。”此刻,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恨不得到屋顶上去跑两圈,宣泄一下内心的喜悦。他在床和窗户之间来回走动,大声说道:“好运来了,好运来了!我应该给父亲写封信。”

杜洛瓦经常给父亲写信。他的父母在山间小路旁开了一家小酒馆,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俯瞰卢昂城和辽阔的塞纳河河谷。每次,杜洛瓦的信都会给小酒馆带来无穷的喜悦。

杜洛瓦也时常收到父亲的来信。蓝色的信封上是父亲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地址,信的开头总是这样的:“亲爱的儿子,我和你妈一切都好。这里没什么新鲜事发生。但是我要告诉你……”

杜洛瓦一直惦记着小城里发生的事情、邻居们的近况以及庄稼的收成情况。

杜洛瓦一边对着镜子系他的白色领带,一边反复说道:“我明天就给父亲写信。如果他老人家能够看见我今晚在那么豪华的府邸做客,一定会大吃一惊!说来真是惭愧,这样的晚宴,他一辈子也没尝过。”想到这里,他眼前突然浮现自家酒馆大厅后面那间黑乎乎的厨房,以及墙上那排泛着黄光的平底铁锅。一只猫蹲在壁炉边,头朝炉火,看上去就像传说中的狮头羊身的吐火怪物。由于汤水长年累月的浸泡,木桌上面已经泛起一层油光。桌子中央,放着一盆热气腾腾的汤;两只盘子中间,是一根点燃的蜡烛。杜洛瓦仿佛看见两个手脚不灵便的乡下老人,正在小口小口地喝着浓汤。他们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每一个动作,杜洛瓦都记忆犹新;甚至他们每天晚上面对面吃饭时的对话,他都可以猜得一清二楚。

杜洛瓦暗自琢磨着:“我应该找个时间去看看他们。”这时,他已打理妥当,于是吹灭蜡烛,走下楼去。

走到环城大道上,不时有妓女上前挽住他的胳膊,和他搭讪。杜洛瓦一边抽出胳膊,一边充满鄙夷地说道:“滚开!”仿佛她们的行为玷辱了他似的……她们把他当作什么人了?这些骚货难道连他是哪类人都分辨不出来吗?一身黑色礼服,马上要到富有、有声望、地位显赫的人家赴宴,让他觉得自己仿佛变成另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上流社会绅士。

再次来到瓦尔特家,杜洛瓦显得沉稳自信。几个高高的烛台把前厅照得如同白昼。杜洛瓦把手杖和大衣交给迎上来的两个仆人,动作十分自然。

所有的客厅灯火辉煌。瓦尔特夫人正在第二间,也就是最大的一间客厅里迎接宾客。她带着迷人的微笑,对杜洛瓦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杜洛瓦和先到的两位客人费尔曼先生以及拉罗舍一马蒂厄先生握了握手;两人都是众议员,也是《法兰西生活报》的‘幕后编辑’。拉罗舍一马蒂厄先生在众议院很有影响力,在报馆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够当上部长。

不久,弗雷斯蒂埃夫妇姗姗而来。弗雷斯蒂埃夫人穿着一条红色连衣裙,艳光四射。杜洛瓦惊讶地发现她和两位议员的关系十分亲密,一进来,便和拉罗舍一马蒂厄先生在壁炉边低声交谈了四五分钟。弗雷斯蒂埃看上去疲惫不堪,一个月来消瘦了不少;他一边不停地咳嗽,一边说道:

“看来,我必须下定决心到南方去过冬。”

接着,诺贝尔·德·瓦伦和雅克·里瓦尔也来了。没过多久,客厅尽头的一扇门打开了。瓦尔特挽着两位身材高挑、十六七岁的女孩走了进来。其中一位面容清秀,另一位则丑陋不堪。

杜洛瓦虽然知道老板瓦尔特已为人父,但仍然不免有些惊讶。要知道,他以前从未想过老板的两位女儿,因为对于他来说,她们就像远方的国度,遥不可及。而且,他一直以为她们年纪还小,没想到她们早已成人。毫无思想准备的他,难免有些不知所措。

经过一番介绍,两位女孩分别与杜洛瓦握了握手;然后,走到一张显然是为她们准备的小桌前坐下,开始摆弄起柳条筐内的一大堆线轴。

由于还有几位客人没到,大家只能默默地等待着。屋子里一片沉寂,出现了晚宴开始前常有的那种拘束气氛。各自在不同的岗位劳累了一天的客人,这时很难找到共同的思想氛围。

杜洛瓦百无聊赖地抬起头,不经意地朝墙上望了望。站在远处的瓦尔特先生见状,大声说道:“您在看我的这些画吗?”他把“我的”两个字说得很重,仿佛有意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财富。“我来给您介绍一下。”他拿起一盏灯,以便让客人们看得更加清楚。

“这些是风景画。”他说道。

墙壁中央,自上而下摆着三幅油画:基耶梅的《暴风雨前夕的诺曼底沙滩》,阿尔皮尼的《森林》以及基耶梅的《阿尔及利亚平原》。最后一幅油画上,画着一只身高腿长的骆驼站在地平线上,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造型奇特的纪念碑。

瓦尔特走向旁边一面墙,像主持典礼一样,郑重其事地说道:“这些都是名家名作。”只见墙上挂着四幅油画:热尔凡克斯的《医院探视》,巴斯蒂安一勒巴热的《收割的农妇》、布格罗的《寡妇》和让一保尔·洛朗的《行刑》。最后一幅画,画的是一名旺代⑩教士靠在教堂的墙上,一群身穿蓝色军装的士兵举着枪要对他行刑。

在介绍接下来的油画时,瓦尔特一本正经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些是想象派的作品。”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让·贝罗的一幅名为《上层和下层》的画:在一辆行驶中的双层有轨电车上,一位美丽的巴黎女郎正沿着楼梯朝上层走,她的脑袋已经出现在上层,坐在那里的男士一见到这张年轻秀丽的脸庞,个个露出一副色迷迷的样子;而站在下层的男士则死死盯着这个年轻女人的大腿,既垂涎三尺,又无可奈何。

瓦尔特先生把灯高高举起,露出一丝淫荡的微笑,不停地说道:

“怎么样?有趣吧?”

接着,他开始介绍下一幅:郎贝尔的《解救》。

一只小猫正蹲在一张餐具已经撤去的桌子中央,带着吃惊而困惑的神情注视着一只掉进水杯的苍蝇。小猫伸出一只爪子,好像要将它捞起来;可是又有些犹豫不决。它会救这只苍蝇吗?

接下来,瓦尔特介绍的是得达依的《上课》:军营里的一名士兵,正在教一只鬈毛狗打鼓。瓦尔特指着画说道:“看,它的构思多么巧妙!”

杜洛瓦笑了笑,赞叹不已:

“不错,不错!不……”

忽然,他停住了嘴,因为身后传来刚刚进屋的德·玛莱尔夫人的声音。

瓦尔特举着灯,继续向客人介绍着他的油画。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莫里斯·勒卢瓦的水彩画《障碍》:两个市井之徒站在马路中央扭打,两人的块头很大,就像传说中的大力士。这时,一辆轿子正好从这里经过,被挡住了去路。从轿子里探出一张女人的清秀面庞,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打架的两人,既不着急,也不害怕,而是饶有兴致地欣赏着。

瓦尔特先生说道:“我还有些画挂在别的客厅,但都是无名小卒的作品;与这些画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里是我的珍品陈列室。目前,我正在收购一些年轻画家的作品。我先把他们的画收起来,等他们成名后,再拿出来展示。”说到这里,他突然压低嗓门说道:“现在正是收购的大好时机,那些画家时常饥不果腹,身无分文……”

可是,杜洛瓦却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因为此刻德·玛莱尔夫人就站在他身后。他应该怎么办?如果过去和她打招呼,她会不会不予理睬或者干脆骂他两句?如果不打招呼,别人会怎么想?

杜洛瓦暗暗想道:“还是静观其变吧。”为此,他感到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想假装身体有恙,告辞离开。

这时,瓦尔特已经介绍完所有的油画;他把灯放下,和最后到来的一位女客寒暄了几句。杜洛瓦则独自站在油画前,不停地琢磨着,仿佛这些油画怎么看也看不够似的。

其实,此时此刻的他内心烦乱不安。到底该怎么办呢?大厅里的交谈声,他听得一清二楚。这时,弗雷斯蒂埃夫人喊了一声:“杜洛瓦先生!”杜洛瓦立即跑过去。原来,弗雷斯蒂埃夫人想介绍一位女友给他认识。这位女士即将举办一次宴会,想在《法兰西生活报》的政治新闻栏里刊登一则消息。

杜洛瓦慌慌张张地回答道:“没问题,夫人,没问题……”

此时,德·玛莱尔夫人已经悄然来到他身边,因此他不敢立即离开。

可是转眼间,他感到欣喜若狂;因为他听到德·玛莱尔夫人大声说道:

“您好,漂亮朋友,不认识我了吗?”

杜洛瓦立即转过身,看见德·马莱尔夫人正面带微笑站在他面前,含情脉脉,充满喜悦,并向杜洛瓦伸出一只手。

杜洛瓦颤抖着握住她的手,仍然感到有些不安,害怕她是虚情假意,故意戏弄他。可是,德·玛莱尔夫人仍然心平气和地说道:“近来可好?怎么总是见不到您?”

心情尚未完全平静的杜洛瓦,支支吾吾地说道: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夫人。瓦尔特先生给我安排了一个新的职务,整天忙得晕头转向。”

“这我都知道,可您也不能因为忙就忘了朋友啊。”德·玛莱尔夫人一边说,一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目光里除了亲切,再也没有任何东西。

这时,一位胖胖的女人走了进来。杜洛瓦和德·玛莱尔夫人随即结束了谈话,各自走开了。刚才进来的女士袒胸露背,脸蛋和手臂都是红红的,衣着和头饰十分考究;走起路来脚步沉重,一看就知道她的双腿一定又粗又壮。

见大家都对她表现得恭恭敬敬,杜洛瓦便问弗雷斯蒂埃夫人:

“她是谁?”

“德·佩尔斯缪子爵夫人,也就是那位‘素手夫人’。”

杜洛瓦惊讶不已,差点笑出声来:“什么?‘素手夫人’?我还以为,她是一位像您一样年轻貌美的夫人呢!‘素手夫人’?原来就是这副模样!真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啦!”

这时,一位仆人出现在门口,大声通报道:

“夫人,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同类推荐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童韶华:我不是第一个牵你手的男人,也不是你第一个拥抱的男人,更不是第一个亲吻你的男人,却是你遇到快乐第一个想分享,悲伤想依靠的男人。你是我心中无法说出的秘密…童雪茜:岁月如逝,年华老去,等待终究不过是一场梦,待我醒来时,你是否还依然在我身旁守护着我。原来最好的一直就在身边…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西游记(青少版名著)

    西游记(青少版名著)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 张居正(全4册)

    张居正(全4册)

    中国千古第一奇相大传,全票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被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已被改编成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由唐国强、梅婷、冯远征、智一桐、巫刚等一众老戏骨主演。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大明王朝*为富庶的时代。 在风云际会之中,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声势显赫,无与伦比。然而,他一朝大权在握,却又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引得附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发身后祸起萧墙。隆葬归天之际,即是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作为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生前显耀,死后悲凉”是对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后毁誉之悬殊,除个人原因之外,也可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而且,张居正的命运也客观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性格缺陷,为今天的读者反思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读本。
热门推荐
  • 中宫

    中宫

    四个人扮演了六个不同的角色,她心里是有感觉的。“宫里的人和事一直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谁是主子,谁是奴婢。”没有人敢热她,每个人都有着二份感情。,我可以忍受任何的痛苦,原来我心里是有你的,所以她总是可以说出一些足以去死十次的话。自从自己懂事开始,自己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可以什么都没有,臣妾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幕歌他是个落难的皇子,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而活,我为什么不能拿走你的,就是不要在做人。皇子是最有威望的皇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他是皇子,她就是不听。也许是他自己心里也不确定,讨好他的人挤破了门槛。她原本是富家千金,但是那段记忆就像是一场梦。我这一生亏欠了很多人,可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所以才会让听的人毫无感觉吧。“皇上,为了生存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段过去是自己最大的伤痛,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冷酷的人。我的生活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他的爱。是因为当初犯下的错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我感觉到你不再爱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对你那么好,即使是利用与背叛,我都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就算你不喜欢臣妾,可是就是忍受不了他不喜欢我。我很想知道他对我到底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不相信他对我没有感觉。——幕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会是这样的度过,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树做草,臣妾也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的。——若儿为什么你现在不开心了,但是我不会亏待你。”她知道他不会听进去自己说的话,亏欠了很多东西,是我永世都还不完的情。我以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别人,所有人都说我做的事情害了他们。我想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好,但是我每天都看着他们痛苦的活着。——若儿我多希望生活可以这样一直继续,甚至会讨厌自己,为什么你离我越来越远了,这一切到底算是什么。只要你做好一个妻子应该做的,可是我下不去手。可是为什么你就是不知足,可是自己就是想他知道,你就是不理我,我觉得你不在乎我,为什么能感到你的关心?——四皇子原来你真的不爱我,如果你是爱我的你不会这么做。为什么你不再爱我了,她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的。原本是二对恋人,可惜那时我没有珍惜,错过了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错。——四皇子
  • 不是为了爱

    不是为了爱

    美丽善良的老师小艾,偶遇精神失常的“犀利哥”阿布。阿布日夜跟踪小艾,甚至守候在她的家门口,引起了小艾的同情和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阿布的人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小艾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故事通过普通人的普通情感,揭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它告诉我们,真善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一段无法遗忘的记忆,魔兽,永恒的传奇,那些年一起经历过的,发生过的,骚年们YY过的,只为我们的青春年华,风之界的兴衰,探索神秘的万神殿,这里是与众不同的魔兽世界,逐风者将带给你非同凡响的感觉,感悟人生,体验激情,坐看风清与云淡,笑叹离合与悲欢,一起来见证与逐风者不得地说的故事!
  •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中作者以其敏锐的眼睛,丰富的想象力与优美如诗的文笔,栩栩如生描写公鸡、鸭子、乌鸦、马、猪、葡萄园等生活中的不同影像。《胡萝卜须》写的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他因一头红头发和一脸雀斑而得此绰号。家人不喜欢他,常拿他出气;胡萝卜须常被吓得六神无主,做出许多可笑又荒唐的事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之清淡药香

    穿越之清淡药香

    纳兰凌原本是现代的中医,但小憩过后却无端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她只是想在古代继续她中医的路程,但是她平淡的生活却多番被打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今天明天

    今天明天

    我们生话在何其神奇的一个小世界。事物与事物,就如同豌豆与胡萝卜,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就好比雷声和彩虹;作家和画家;垃圾车和洒水车;打呼噜的猫咪和小碎花的窗帘。而每一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长大成人的愿望;每一个大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