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500000002

第2章 认识论总论(1)

$第一节 认识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人类的认识以知识为先导

人类作为高级生命而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认识、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人类没有这样特殊的能力,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文明成就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进步和发展,没有一样不是人类思想、聪明才智的产物。

有人说:人类社会是人类的劳动创造的。这话不错,劳动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脑力劳动是指无形的思想意识活动,体力劳动指有形的肉体的活动。但人的体力劳动,首先是有意识的活人的活动,无意识的尸体是劳动不了的;其次,有目的的体力劳动是受健全发达的思想意识的控制和操纵的,不具备健全发达的思想意识的动物类,胜任不了人类的复杂劳动。从这种意义上讲,在人类的劳动创造中,人类的智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被称作因明二祖之一的法称,在因明《定量论》中提出了“人类一切成功的行动,必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的观点。

人类的认识作为人类的主要规定性,有先天性的条件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的条件是指与生俱来的感官感觉功能和心识知觉功能、敏锐的感知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可塑性等等。佛学中称人类的这种本具聪慧资质为俱生智,也称光明心续。“续”指前后相续不断之义。但人类的聪明才智,除了本能以外,都是在人类的社会环境和知识教育环境中获得的,佛教不承认“不学自悟”的外道邪说。因此,雪域三大遍知学者之一的萨迦班智达说:“不学若成遍知者,因果之理哪有准?”

人类后天知识的获得有不自觉的习染和自觉地学习所得两类。人类的母语、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待人处世、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日常工作等许多知识本能和思想观念,都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知识信息环境中受熏染,潜移默化,不自觉地获得的。这类不自觉获得的熏习知识和观念,对人具有很大的渗透性和难以改变的稳定性,对人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人品的变好变坏、人生道路选择的对错,社会环境熏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类不自觉获得的知识都是凌乱无绪的,未经理智的分辨鉴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有很多错误的东西。一般缺乏知识、辨别防护能力不足之人,会产生不良后果,对这种社会习染的负效应,除提高人们的认识和理性素质外,别无对治良方。

读书学习和接受正规教育是提高认识、提高理性素质的必要条件。读书学习,接受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如下的特点:

(1)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系数较高。因为人类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从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融入了无数智者学人的心血,是经过反反复复实践检验,被证明了的东西。一切新知、高科技都离不开人类历史所提供的丰富的智慧经验的母体和肥沃的生长土壤。从原始人类的落后性中就可以认识到,在现代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形成中,历史上人类一代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因此,对人类历史传统文化,不加区别地一律否定排斥,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2)正规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全面性。如数学,若不先学加减乘除,就无法学懂代数、几何等。任何一种学科知识都各成系统,都有从浅到深的层次。不掌握系统知识,就像零件不全的机器一样,发挥不了知识应有的作用。

从人类知识的总体和局部关系来看,一切知识相互之间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和相互补充的作用,人类认识的局限性都是知识的局限性造成的。人类从总体上讲,认识是无限的,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就是佛教主张人类智慧达到极限,成遍知者的可行性理由。但从个体的人来说,获得知识的条件、寿命、精力都有限。因此,认识是有限的,所知事物也是有限的。

对具体的人来说,未知的范围永远大于所知的范围。遍知一切为目标,不断地努力,不停地超越已知的范围,逐步缩小未知的范围——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目的。

阿底峡尊者说:

生命短暂知识领域广,自己能活多久难预料,犹如天鹅水中取乳汁,选学自己需要之知识。

这里所说的需要的知识,对人类来讲,就是如何做人的知识和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具体的人的认识非常有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有目标地选择方向,力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知识面狭窄而形成的偏见,有时比无知更可怕。“无知者可教,有偏见者难教”,即此之谓也。

二、知识的种类

知识总分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两种。在基础性知识中有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基础的基础知识两种。基础的基础是为一切知识所不可缺少,并为一切知识提供认识和思想方法、学习工具的一种最基本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有语文、数学、逻辑学等。

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文化科学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在人类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简单地相互联系和沟通,简单的生活用语、纯口语还可勉强胜任,如果超出人类简单的联系沟通领域,接触较复杂的社会生活面、知识面,简单的生活用语就应付不了。而那些大量的通过语言文字记载、表达和传播的知识,更是无法认识和使用。

在知识的传播交流和社会接触面变得越来越广泛的现代社会中,只掌握本民族语文和本国语文,都已显得非常落后而难以进入知识界,更何况那些连本国、本民族语文都不懂的人。藏传佛教将声明——语文知识,列为“大五明”之首,作为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佛学是一门建立在高度发达思维科学基础上的,以精深哲理为主要内容的高级人文科学,没有较高的语文、逻辑知识水平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想了解其深理,只能被看做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实际上并无此可能。

在佛学上产生的种种思想分歧,归根结底都是认识分辨能力的差别,即原始的、粗疏的思维方式与经过特殊训练的精细的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所造成的。很多哲学上的见解差别也属于这种情况。所以那些不学无闻的“开悟”、“得道”之说是难以相信的。

语文是开发学习、传播、使用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又是一切知识的载体。精通语文、熟练掌握其应用技能技巧,不但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修辞知识,还需要掌握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等与语文有关的大量知识。因此,语文可以说是一种知识含量很大、使用范围很广的一种综合知识。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锻炼抽象思维的一种有效工具。不但哲学、逻辑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就像时轮那样与宇宙和生命相应的密法的学习,也需要掌握天文历算知识。

除了语文、数学,还有一门基础科学是逻辑学。熟练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思维规律,对于学习任何一种知识不但不可缺少,就连想做一个精神心理正常、思想认识和言论符合逻辑的普通人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人类的行为动作都离不开思想意识,受思想意识的控制操纵。如果思想意识正常、正确,其言行动作必然也正常和正确;若思想意识不正常、不正确,其言行动作也将出现不正常和倒错失误现象。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判断、决定的正确,会导致行动的正确;反之,认识、判断、决定的错误,就会导致行动的错误。人类全部历史和经验都是这条规律的例证。

语言是思想的符号式的表现形式,思想是语言的内容,语言表达上的不明确和矛盾错误,不仅是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而且也是认识不明确、思想混乱和矛盾造成的。因此,要想解决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光靠语法、语文知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依逻辑思维知识来解决。

如“他的母亲是石女”和“存在包括一切”这两句话,在语法上是找不出任何毛病的,但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如前一句话有明显的矛盾,既然是“母亲”就不可能是无生育能力的“石女”,如果是“石女”就不可能是“母亲”。这句话的矛盾,容易看出来。但“存在包括一切”这句话若不从逻辑中仔细思考,就不容易发现问题。那么“存在包括一切”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用提问的方式就可以显现出它的悖谬。既然“存在包括一切”,那么,“存在”是否包括“非存在”?“存在”和“非存在”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因此“存在”是包括不了“非存在”的。但“一切”就包括“存在”和“非存在”,否则就不能叫做“一切”。由于这个原因,“存在”既然包括“一切”,就应包括“非存在”,但这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说,“存在”不包括“非存在”,那么“包括一切”这句话又是不能成立的。假若说“存在”包括一切是说“包括一切存在”,“一切”仅指“存在”,并不包括“非存在”,那么,“存在”是否包括存在本身呢?若不包括,怎能说“包括一切存在”呢?若说包括,“存在”包括存在本身是说不通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哲学家罗素在数理逻辑的研究中,发现了这种情况,称罗素悖论。但在佛经中有佛陀用悖论破斥外道的许多例子。8世纪吐蕃王赤松德赞时期,印度高僧莲花戒与顿门禅宗和尚的辩论中,莲花戒用悖论破斥禅僧,使其张口结舌。可见,逻辑悖论的发现,东方人比西方人早得多。

语言中的类似这样的很多问题,从语法的角度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逻辑学才能解决这类问题。因此,要想做到语言文字表达准确、合乎逻辑、理解准确透彻,光懂语文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熟练掌握因明逻辑知识。陈那著《正理摄类论》时,外道徒三番五次进行阻挠破坏,最后还放火,陈那几乎被烧死。陈那准备放弃著述,佛经记载当时文殊菩萨现身鼓励陈那说:“你不能放弃这项工作,你的著作将会成为世间的慧眼。”

三、西藏认识论的开展

在藏地,从8世纪开始翻译和研究因明学,翻译的因明论疏共有70多种,到11世纪,因明学在藏传佛教中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出现了藏族人自造的《因明摄类集辨》,用简明灵活的驳论式代替了原来的二支论式。当时有许多人认为,因明的思辨方式是破斥外道邪说的工具,藏地既无外道,学因明就没有用处。但16岁时就驳倒因明论敌、以天才的辩论家名噪海内外的克珠杰大师反驳说:“藏地虽无处道,在开悟前修行人自己的思想上难道没有倒错邪见可破吗?”

宗喀巴大师将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因明逻辑这个有力的认识方法、思辨武器,才使对佛法的认识和解说走上了一条真正正确的轨道。因此,要想打开佛法深理的宝库,首先必须掌握因明这个“世间慧眼”和“金钥匙”。

$第二节 认识的主体——人的定义

一、人的定义

认识是人的认识,因此谈认识必须从人谈起。我们都是人,生活在人群中,离不开人,一提起人大概谁都不陌生。但如果提出:“什么叫做人?”在答复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从形体外貌上与别的生物截然不同的自然的人。但从形体外貌上不同于别的生物的这种人,只能说他是人的形体,是构成人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的人体,在人死后,通过药物和特殊保护措施可以长期保存下去,但人死后的物质形体只能叫做尸体,不能叫做人。

那么,人是指有感觉,能活动的这种生命状态吗?也不是,有感觉、能活动的这种生命状态是人和其他动物,包括微细生命共有的属性,不是人独有的特性。因此,这种有感觉、能活动的生命状态不能作为区分人和非人的标准。

那么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点和特殊标志究竟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作为人的特殊规定性究竟是什么呢?稍微一思考就知道,人不是单独的物质体,也不是纯精神体,人是物质肉体和精神识体的组合体。量学中将人划入不相应法类,即非色、非识的有为法类。也就是说人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是兼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属性的第三类存在。

人的物质肉体和精神识体之间处于互相对立、相互依存、互不分离的对立统一状态,人死后只是粗分的物质和粗分的意识的分离,但细分色体和识体永不分离,作为不间断的生命种子续流,流转不息。

《人论》的作者、现代哲学家卡西尔对“人”的观点也与因明的说法相同,说:“人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奇怪混合物,他的位置在这对立的两极之间。”

虽然人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但人之所以成为高级生命,人的本质规定性,绝不是物质的肉体,而是感知智能、精神特质。人类的智能和精神特质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标志,所以揭示人的本质内涵的哲学定义也离不开这个问题。

因明学界最流行的人的定义是“会说话、具有认识能力的生命”。人的认识能力,就是指人的思维功能,这是人类的最主要的特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符号,理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词汇,思维观念的表达也离不开语言。因此,因明中称思想为内部思维符号,称语言为外部表述符号。古希腊人把人的定义规定为“理性动物”,现代西方哲学家表述人的定义为“符号动物”,与上述观点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至于人类的认识特点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等问题,后面将专题论述。

二、人的分类

从人的本质上划分,可以把人划为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两种。

自然的人是指具有人类所共有的生物特性的人,如性别、年龄、种族、肤色、基本智能感情、性爱、繁殖能力、身体的官能、组织系统、饮食睡眠、生老病死等具有人类共同特征的人。处于未开化和半开化状态的人和智能低下、智力不健全的人也都属于自然的人。

社会的人是指具有后天特性的人,即具有从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思想信仰之类的文化内涵。这种社会人的特性的形成,受家庭和社会生活环境、知识教育、从事职业、政治环境、经济地位、信息条件、时代风尚、自身接触面等社会综合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热门推荐
  •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用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生活的人时,要谢谢他曾经陪你走过的路,因为他将是你回忆中精彩的一部分。遇到现在和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因为抓住了,所以拥有着;因为拥有了,所以幸福着;因为幸福了,所以珍惜着。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娘亲,给我劫个爹

    娘亲,给我劫个爹

    “装B,别看一身华丽锦袍,指不定脱光了就是穷光蛋,咱们盗卖军火不容易,还带个吃白饭的累赘!你可有那兴致?”沐瑶可没兴趣带个小白脸肉丁摇头如波浪鼓,“没兴趣!”某人闻言,默默的从怀里拿出某某山庄地契,某某钱庄地契十余张;外加银票票额一千万的数十张,默默的排放在石桌上。不发一言……,穿越算什么?穿越后未婚生子!又算什么?不就是贩卖军火,被警察抓个正着吗?这又算得了什么?不知道娃他爹是谁?不成问题带上儿子坑、蒙、拐、骗、抢,这才是王道。【精彩提前看】一:“娘亲,我爹爹是谁吗?”某肉丁一脸无邪,支着下巴,非常期待。“我怎么知道!”某沐瑶白了一眼,继续数着手中的银票。“那怎么会有我?”某肉丁一脸不解,伸出小手指,指着自己可爱的小脸。“娘亲是穿越过来的,穿越来时就有你了!”某沐瑶说得一脸轻松,她还想知道把她XXOO了的男人是谁那!“哦!原来穿越可以让人怀孕,那男人穿越是不是也可以怀孕?”某肉丁觉得如此才是理所当然的。沐瑶望着深思的儿子,默默汗颜……二:“娘亲,有个男人说是我爹爹。”某肉丁手里抓着一团纸,一双水旺旺的大眼望着沐瑶,模样极度可人。“这种事情,我相信肉肉会处理好的!”沐瑶一脸痴迷的望着可爱的儿子,脑海里想象着肉丁放大版。“处理了,他留下了这个!”肉丁把手里的那团纸,交到了沐瑶手中。沐瑶细细一数,“小肉儿,最近有长近,这个男人挺有钱,下次多弄点儿!”望着手中一团的银票,沐瑶笑开了花。三:日落西山,琼山顶上,白水洞中,一绝美男子长发飘飘,身材欣长,一身华身锦袍。“娘亲,这男人看上去挺有钱的!”肉丁盯着眼前这个自称是他爹爹的男人看了一小会儿,转身以无辜大眼望向沐瑶。“你知道这世上的男人,都有一个习惯吗?”沐瑶不予理会。“什么习惯?”
  • 重生之逆转仙途

    重生之逆转仙途

    司凌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是做了百年的善鬼!但是,原来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不只穿成了个修为灵根尽毁的男人,原身还是穿越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之一,又遇到了与原身有仇的金手指重生女,还要时不时地应付嫉妒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们的设计迫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司凌决定,让穿越女和重生女相爱相杀去吧,她要赶紧修练恢复真身去了。此文开始女穿男,最后会恢复女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话连篇

    鬼话连篇

    一次简单的南下却不想踏上十年前出事的鬼列,亦真亦幻间得到神秘羊皮书卷,神秘的六眼金刚如影随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当这一切的神秘诡异降临在我和二胖子这两个二把刀的俗家修行人身上时,听天由命还是奋起反抗?当我走上南下之路的时候,似乎一切早已注定,逃不掉,解不开,只有六眼金刚时隐时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民公主,单挑恶劣王子

    全民公主,单挑恶劣王子

    从最最普通的女孩成为北寰家的小姐,就像是灰姑娘一下子变成公主,从此与王子哥哥们幸(gou)福(xue)快(qi)乐(pa)地生活在一起……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可是那个家伙的心为什么比女孩子的还难捉摸:她送他情书,他拒绝,却要求她再写一封,她装成刺猬,用彪悍来伪装自己,他又是强吻又是吃醋。好吧,本姑娘不陪你玩了,既然是公主,还愁没有王子吗?屁股后边一大堆,哭着喊着廉价卖呢!哼哼!只可惜到最后,某女幡然醒悟:王子只适合活在童话里,一旦走出童话,一个个都腹黑到丧心病狂+千姿百态+翻山越岭+罄竹难书+省略以下成语十万字……
  • 热血狂神

    热血狂神

    平凡的小人物,举手接引九天神雷,无极天火中沐浴洗澡,肉身金刚不灭,战天下万族唯我独尊,屠九黎妖邪斩尽杀绝,灭八荒寰宇诸天神魔,只在弹指一挥间。
  • 逃不掉的婚礼:豪门贱妻

    逃不掉的婚礼:豪门贱妻

    对她这个单眼皮的丑小鸭不屑一顾,高帅富却在了解她怀有别人的孩子时来逼娶她做新娘!从没人肯承认是她肚里的孩子的父亲,到都跑来指明自己才是孩子的亲生爸爸!老天做证,她可从来没乱来!世上居然有这样荒唐的事情啊?!有木有?是,她是个丑小鸭,绝不肯妥协认输的丑小鸭!象野草,哪怕是打压在石头底下,她也要蹦出来,茂盛生长!
  • 凤枭

    凤枭

    她是楚国第一公主,她是貌压后宫的美人,她是权力阴谋的轴心,她更是天下一统的凤枭公主。她是四大诸侯王子的心中人,她是权相纳兰冥枫一生的魔障。女主强大,男主腹黑,美男多多,轻松诙谐,结局不定。正剧剧情,小白风格。皇权旁落,狼烟四顾,横刀立马者,唯我凤枭,凤驰,万里云空。挑尽,世间风云。踏平,江山苍茫。皇图霸业,风云起时,红袖轻拂,独揽乾坤。且看一代绝世红颜,如何统一皇权,平定四方。转世的她成为了楚国公主,裴书颜。六岁的她已经让四位王子心动,更成为权相纳兰云天的眼中钉。长大后的书颜容颜娟秀,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完美的外表下却有着铁血般的手腕、阴柔的手法,挽实权于红袖。【简介】纳兰冥枫,楚国权相,舒雅若静川明波,便是出口冰毒,面上却仿佛玉树映碧水,朗月上东山。“裴书颜,今生你只要老老实实听本相安排,便得保一生富贵。”他笑若春风,言谈间从容高雅,仿若施恩。“枫哥哥,你想名正言顺的拥有楚国江山么?那就做我的驸马吧。”裴书颜满面纯真,娇俏耳语。某枫落荒而逃北辰王子辰洛,意态娴雅,衣袂纷飞,他那一双秋水似的双眸中,总是温存一片却又幽深难言。“书颜你这辈子只能做我的女人。”“江山美人,不可兼得,更不可相容。”书颜黛秀神飞,眸底却却隐含一丝冷淡。东邵王子邵千浔,小小年纪便已初露锋芒,当他静立时,恍惚间,让人有种错觉,他是一把利剑,只是隐于鞘中。某夜,书颜突袭邵千浔寝宫,一把掀开被子。"哈哈,这回让我看光了吧...啊,邵哥哥你怎么什么都没穿?"邵千浔星眸璀璨,眉眼迷离,一展双臂。“颜儿,邵哥哥等你好久了。”南萧王子萧清夜,妖媚无双的脸庞,桃花美目,秋波荡漾,风流成性如斯,但是面对裴书颜那双晶澈如水却又幽深黑沉的眸子,他却是失了心神。西仇王子仇煦,外表冷酷冰冷,一把铁枪威震九州。“书颜,原来喜欢一个人可以永远埋在心底。”“心灵的执拗,是一个坟墓。”书颜丰神冶丽,眸深似海。某煦笑容闲淡,怎样的放开才是解脱。------------------------------------------------------------奉天花了三个小时做的视频。亲们看看哦,《凤枭》视频。&psty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