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000000014

第14章

维瓦尔弟作品的命运与大多数古典作曲家一样,作曲家本人在世时声誉震天,当他一过世,很快便被人们遗忘,他的作品也跟着销声匿迹。维瓦尔弟1743年客死他乡后,他的大量作品很快便退出欧洲各地的音乐舞台,好像人们需要的只是维瓦尔弟这个人,而不是他的音乐,人一不在,作品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维瓦尔弟死后,他的作品不再是演出曲目,只有与他同时代略晚的音乐家和后世音乐研究者还不时摆弄他的乐谱。直到两个世纪以后,20世纪50年代,他的音乐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并且流行起来。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维瓦尔弟的音乐被频繁演奏,有一个时期几乎形成一种时尚,各大唱片公司纷纷推出他的音乐,演奏家们也乐于通过演奏维瓦尔弟来展示自己把握巴罗克古典音乐的能力。所以,在《企鹅激光唱片指南》里,维瓦尔弟占了整整23个页码,仅《四季》的版本目录就长达四五页。尽管如此,这些唱片涉及的曲目不能算多,与维瓦尔弟作品总数相比甚至少得可怜。这也与大众对维瓦尔弟的了解相当,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提起维瓦尔弟就只知道《四季》,对他的管乐协奏曲和声乐作品几乎一无所知,就像好多人一见着小提琴就说“来个《梁祝》吧”一样。但在中国大量的初学过小提琴的人群里,更熟悉的却是维瓦尔弟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这首曲子烂熟于心,因为这首曲子是业余音乐水平小提琴三级曲目,学过小提琴的人几乎没人没拉过。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典型的巴罗克音乐风格,它之所以没有随着维瓦尔弟的绝大多数作品烟消云散,是因为提琴教师们把这首曲子用作教学曲目。由于在小提琴技巧上属于初级甚至是蒙训水平,所以,学过一点提琴很快就能接触到此曲。在演奏技术上《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不会给学生带来多少困难,它素朴简练,没有多余的修饰;句法严整,堂堂正正,不会产生分句的困惑;节奏强劲清晰,富于动力感,很好掌握;旋律清新简洁,通过最初的试奏就可以找到歌唱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对这首乐曲并不重视,以为没有什么难度,可以轻易通过。然而正是这种对音乐内容视而不见的态度,使他们很难接近音乐内涵,音乐本身所要传达的感情内容无法从他们的手指下流出。有些学生后来走上了专业道路,靠着天分和勤奋,演奏技巧达以很高的水平,但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很难再有突破,究其原因,大都出于自幼就没有重视过深入表现音乐内涵,造成这一遗憾的原因大都来自于教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小提琴学生在世界各种比赛中获奖的人数凑在一起够组建几个乐团的了,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去了欧美国家,寻求更好的音乐教育和发展机会,少数人甚至是在世界着名小提琴教授门下深造,然而,至今尚未出现出类拔萃者,更不用说成为演奏名家了。一位着名的小提琴教授对此现象痛心疾首,他认为在我们的音乐教育里最缺乏的是必要的文化修养。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里必然蕴含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特质,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幸却常被忽视。

巴罗克音乐充满活力,宏伟壮丽,表现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勇于探究知识、勇于塑造新世界的精神。巴罗克艺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西方史学家称这时的艺术是“先知的号角”,巴罗克音乐则是这个号角最直接的声音了。维瓦尔弟所处的时代属巴罗克晚期,这个时期器乐表现形式发展迅速,上升到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尤为迅猛,协奏曲的演奏定型很大程度上完成在维瓦尔弟的小提琴协奏曲上,《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维瓦尔弟数百部小提琴协奏曲里极少的几部现在仍在演奏的曲目之一。这首协奏曲完全可以视为巴罗克协奏曲的代表作,巴罗克音乐的一切特点它都具备。它以强劲的节奏激发人的热情,不断强调的重音产生崇高悲怆的美感,严整的调性原则使人感到这音乐来自一个理性的时代,它的旋律、节奏、和声、对位等一切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使音乐里有一种埋藏得很深的力量,这种力量引发人的感情,使人的某种内心状态形成可以宣泄的激情。《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规模不大,三个乐章加起来不过十分钟左右,但是在演奏或欣赏过程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尤其应当留意的是它反映的时代精神。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特质可以概括为雄浑、高尚,奋进的激情蕴含在理性的严谨中。观察巴罗克时期的其他艺术品和文学、戏剧作品,可以更深地认识这个时期的文化精神。伦勃朗的油画《解剖课》、卡拉瓦乔的油画《以马忤斯的晚餐》、贝尼尼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神座、鲁本斯的油画《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弥尔顿的《失乐园》、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莎士比亚的《奥赛罗》,等等,这些人类艺术的珍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维瓦尔弟的音乐厕身其间,是这个文化背景下的精神的升华。

维瓦尔弟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与之相匹的还有帕莱斯特里那、海顿、莫扎特。各种音乐史和音乐传记里记载维瓦尔弟的作品数目都不一致,这是因为维瓦尔弟生前出版的作品很少,绝大多数作品只是为某次演出或某次活动所写,用过一两次就算了,手稿随之散佚,大多数由一些贵族、教堂收藏,也有一些留在音乐学院和市立档案图书部门,致使考订、甄别和统计有一定困难。任何有关维瓦尔弟作品的数量都不十分可靠,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现在已知他有约六百部协奏曲存世,歌剧近五十部,另外有大量的器乐曲、弥撒曲、经文歌、世俗康塔塔,总量约在千部以上。

维瓦尔弟曾自夸海口,说自己写音乐的速度比抄谱员抄得还快。其实,这不是什么奇迹,因为那时已开始使用通奏低音,作曲者只需在旋律下方写上一些代表和弦音的数字就行了。这样的手稿到了记谱员手里抄写的速度当然快不起来。

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许多音乐家一样,维瓦尔弟也是一位教士,但身为教士,他写的音乐却是世俗的,而且还违反教规,与一位美貌的女高音演员同居,被罗马教廷褫夺教职。维瓦尔弟是个活泼快乐的人,生活中会使一些狡黠的小把戏。他生前把大量钱财享用一空,死后葬在贫民墓地,真是干净。

门德尔松:《无词歌》

门德尔松的作品被人们介绍较多的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交响诗《芬格尔岩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他被认为是交响作曲家。在谈到他的声乐作品时值得称颂的是清唱剧《伊利亚》和两百多首歌曲、合唱曲,因此他又是优秀的声乐作曲家。但是,做这些介绍也许会使人忽略掉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门德尔松首先是个优秀的钢琴家,他的48首钢琴小品《无词歌》同样也是代表一个时代的重要作品。

所有的音乐史话类读物里谈到门德尔松时都会提到他的家庭环境优越,生活一帆风顺。因此,难以满足一个庸俗的公式:早年受尽生活的折磨、历尽艰辛,终于登上艺术的顶峰,作品内容深厚感人,青史留名。有些人甚至由此断定门德尔松的音乐甜美有余而深刻不足,这种短见显然没有什么根据,只要听听《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乐队全奏时雷鸣般的效果和灿烂的旋律背后掩饰着的悲怆情绪,就不会把门德尔松的名字与大师的称号分开。据记载,第一版《格罗夫音乐辞典》中有关门德尔松的篇幅达68页之巨,伟大的巴赫只占了8页。

门德尔松虽家境优裕,门风却极严,很小就开始在母亲的指导下学钢琴,每天早上五点开始学习,九岁就公开演奏,他毕生都是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门德尔松接受的是完整的古典主义教育,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不俗的绘画技艺是他广识博闻的艺术根基,柏林大学的课程为他打造了洞悉艺术全景的判断力,加上他自身具有的浪漫主义志趣,使他跨越了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作曲家。

浪漫主义作曲家喜欢用短小的抒情方式表达情感,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是他们最常采用的曲体。门德尔松写过一百多首艺术歌曲,主要是为海涅、歌德、艾兴多夫、司各特、法勒斯里本等人的诗谱曲。艺术歌曲的创作对旋律的要求很高,它必须优美抒情,与诗的抒情性有完美的结合,又要在一首歌曲这样一个紧密的结构里完成一次情感舒张的过程,如果把歌词也就是原诗抽去,留下的旋律仍不失为一首完整的乐曲。门德尔松从艺术歌曲转向一种富于诗意和歌唱性的钢琴小品的创作,他称这种抒情性短曲为“无词歌”。25岁时,他出版了包括六首乐曲的第一册《无词歌》,他毕生都在写这种浪漫的钢琴小品,共出版了八册48首,另外,还有一首为大提琴和钢琴写的无词歌。如果他不是在38岁时夭折,相信这些抒情小品还会源源不断地问世。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显着的音乐特点是在器乐里寻求声乐化效果,这也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基本特点之一。无词歌的旋律富于歌唱性,乐曲通常采用歌曲形式的三段体、二段体,音域范围不超出人声音域,所以,有些曲目很容易上口,后来,有些曲目索性被加上了歌词供演唱,无词歌成了有词歌,如《无词歌》第五册中的《春之歌》,就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这首乐曲有如扑面而来的春风,旋律优美而抒情,恰如其分地表现人们在春天里开朗明快的心情,乐曲开始的两句用半音向上爬行的音型很像涌动的春潮,伴奏部分自始至终贯穿着竖琴式的琶音,流畅而清朗,自然而然地让人萌生出春的喜悦。《春之歌》在问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流行在乐坛,人们把它改编成许多种乐器的独奏曲,还有管弦乐曲。这首曲子和其他无词歌一样,原本没有标题,《春之歌》的标题是后人加的,另外《威尼斯船歌》、《纺车》、《狩猎》、《安慰》等曲的标题也都是出版商玩弄的小把戏,用以招徕生意,幸好这些标题出得比较贴切。

《无词歌》里冠以《威尼斯船歌》的有三首,威尼斯是闻名世界的商业旅游城市,城内水道纵横,划“贡都拉”小船的船夫一边载着客人游览,一边唱着浓郁特色的民歌,有不少作曲家按照这里的民歌风格写歌曲和器乐曲,这类曲子被称作“威尼斯船歌”。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第二册里的一首“威尼斯船歌”最常演奏,乐曲采用威尼斯船歌风格的旋律,八分之六的节拍是典型的船歌节奏,左手伴奏用三连音模仿划船的节奏,乐曲是悠长的抒情性格,略带伤感的情调,听这个曲调就仿佛看到“贡都拉”小舟荡漾在烟波缥缈的水面上。与门德尔松同时代的李斯特自己就是个写钢琴小品的大师,刚愎自用的他却对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推崇备至,说这些曲子表达出介乎于诗与图画之间的美好境界。

无词歌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产物,与即兴曲、音乐的瞬间、纪念册、前奏曲、浪漫曲、随想曲等形式一样,同为钢琴的短小抒情方式,是浪漫乐派最常采用的手法。浪漫乐派的兴起最初是受文学上的浪漫运动的影响,钢琴小品的盛行大抵也是同出此辙。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抒情诗使音乐家们寻求到一种抒发个人主观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以舒伯特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根据歌德、海涅、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等人的抒情诗写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表现的情感内容通常是爱情、离别、期待、对自然之美的感动、对人生幸福的眷恋,音乐在诗的启发下营造浪漫抒情的情景或意境,真正的美学价值在于个性的表露。几乎所有写艺术歌曲的大师都是写钢琴小品的能手,舒伯特、舒曼、李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只有肖邦是个例外,他只写过很少的波兰歌曲。钢琴抒情小品是相当于艺术歌曲的器乐曲,说它是从艺术歌曲脱胎而出也许过于武断,但是,它于艺术歌曲的渊源关系却是清晰的。

门德尔松给自己的钢琴小品定名为“无词歌”,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些乐曲的创作构思来源。他不给这些小品加以文字标题,是因为他认为真正的音乐无须文字辅佐,自身就可以把情感内容表达得明确无误。他曾经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要好得多。”他也曾表示过在写某几首无词歌时心中确实充满着一些诗句,但是他不想披露这些诗句,唯恐人们按照字面的意思曲解了音乐内容,“因为文字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而无词歌可以对每个人说出同样的话,唤起同样的感觉。”如此看来,后人给无词歌加上的那些标题的确有狗尾续貂之嫌了。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里有许多浪漫派钢琴小品的最精彩之笔。他在钢琴上是一个温柔、热情的抒情诗人,又是一个色彩绚丽、行笔缥缈的风景画家,《无词歌》的确堪称钢琴抒情小品里的珍品。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斯拉夫舞曲》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德沃夏克是19世纪末晚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一生创作甚丰,交响曲写到九部之多,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是独奏家们的保留曲目,他写过十部歌剧,交响诗和其他管弦作品内容丰富,室内乐是他享有世界声誉的主要作品,合唱曲和歌曲的数量使他被认作优秀的声乐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时代民族主义音乐风气盛行,这也影响到他的创作,在他的交响曲和室内乐里有许多民族主义成分,但还不能构成民族主义风格。他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交响诗和歌剧,最为显着的是他的管弦乐《斯拉夫舞曲》。《斯拉夫舞曲》分为两集,每集各有八首民间风格的舞曲,这些舞曲色彩绚丽、格调清新,有浓郁的民间音乐情调,情绪热情欢乐,开朗无拘束,焕发着青春的气息。

同类推荐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亡妃

    亡妃

    林天瑜,京城幻云楼掌柜,飘逸洒脱,风流天下,不拘权势,有着一张女子见了羡慕,男子看了妒忌的俊脸。可谁又知道,他这位俊美绝伦的侠客,竟是个位,令满朝大臣惊叹不已,集琴、棋、书、画与仁爱、智慧于一身的辰逸王已亡之妃——楚青芸。据传闻,楚青芸为了劝夫君欧阳辰逸出征西北而被妖妃陷害,命丧和阳宫。可谁又知道,她却于林天瑜的身份出现在众人视野。一朝三国乱,一袭白衣脱颖而出,天豪国一战天下皆知,开创新一代无敌神帅。且看他如何智劝取紫玉关,艺压天下,威振沙场….可谁知,在这世俗的动乱,情形的复杂之下,面对挚爱却不能表明心意;面对四女的芳心,她该如何决择…一场情与情的纠葛,一段爱与爱的选择,她又该如何行走这段乱尘之路….《亡妃》是《王妃不好惹》的后续。若看《亡妃》必先阅《王妃不好惹》《王妃不好惹》:链接:-------------------------------------------------------------好友文推荐:《拐个腹黑王爷回现代》《穿越之碧灵之缘》《祈月》《神医傲世妃》《小女子难养也》
  • 误入豪门:总裁很霸道

    误入豪门:总裁很霸道

    一个霸道的男人和一个聪明的女人,霸道的男人隐藏在暗处的温柔,是他最厉害的杀手锏,聪明的女人时刻都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当这样两个人相遇之后,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仙本为魔

    仙本为魔

    他拥有修仙界万中无一的龙阳之体,但却没有修仙者必有的灵根,他身为陈家猎头之子,却身体孱弱,招人耻笑。遇到了灵界大魔天尊,拜其为师,修出灵根,少年踏上腥风血雨的霸途,震慑天地的大魔之道。吞虚寿,获灵根,被称魔,却做仙。仙本为魔,傲然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战天下

    龙战天下

    神秘学学士傅天宇来到神秘的世界,获得神秘的传承,肩负着神秘的使命,开启精彩的新生,有歌曰:神龙传承天下霸绝,九火极炎鬼神辟易;独斗乾坤唯我风采,天南地北莫敢争锋;诸般伎俩百般算计,千难万阻唯战而已;战人战天亦战自己,华夏龙威当不可泯。——且看《龙战天下》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