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500000024

第24章 附录(4)

《幸存者》的叙事以生命时间的方式展开,接近五万字的字符浓缩在76个小时的悲壮和沉重里。像所有刻画灾难题材的文学作品一样,《幸存者》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灾难来临之前的美丽家园:绚烂的阳光、充满灵秀的山川、成群飞舞的各色蝴蝶、有着清脆笑声的女孩。然而,所有这些美丽又在顷刻间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所剩下的只有黑暗中的恐惧。李西闽曾经在他的小说和博客中多次描绘过恐惧。其实,最具真实性和现实性的恐惧并非是恐怖片中令人作呕的残肢断臂或者披头散发、拖着血红舌头的狰狞鬼怪,而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面对死神的措手不及。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永恒的恐惧,死亡割断了生命的延续,破灭了生命超越有限的个体而达到永恒的内心渴望。李西闽的全部叙事始终贯穿着死亡这一主题:面对死亡的恐惧;在死亡的冥想中逆向折射出的对生的渴望;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对亲情的眷恋;对美好人性的赞誉等等,都从他那粗犷的笔端流淌而出。这里,对于作家的写作来说,这种叙述既是一种释放,也是一次品质的拉升。

死亡是文学与哲学永恒的主题,无数哲学、文学著述都曾描绘过死亡。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学命题。他认为,死亡对于生命而言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李西闽正是在他传奇式的描述中,以“倒计时”的方式“向死而生”,审视、定位自己的人生,寻求积极的人生价值的合理趋向,最终超越了生命的极限,战胜了恐惧和死亡。在坠入黑暗的霎时,李西闽听到了死神渐行渐近的脚步声,他恐惧而不知所措,随后的一缕光亮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而废墟上空老板娘的沙哑问话更如天籁之音,增强了他求生的力量。然而,接下来的却是黑暗中漫长的等待、伤痛的折磨、饥饿和焦渴,以及被老板娘彻底放弃的致命打击。他愤怒,在废墟中怒骂着命运的不公;他慨叹,“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有时还不如一只蚂蚁”;在无意识的回忆中,他看到了“云端里的祖母”,看到了爷爷的死,看到了坚韧的母亲、倔强的父亲,还有他深爱的妻子和女儿;他回忆了曾经带给自己快乐的人,也回忆了自己曾经的仇恨,他在情感、希望、冥想、回忆、欢乐、痛苦的死亡体验中构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生命支柱,最终选择了坚持。他写道:“……放弃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尽管地下的恶魔随时都会发动余震来夺去我的生命!我在坚持中继续呼喊:‘救命呀——’”。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力量!对于“向死而生”者而言,人的生命精神可以超越实存的生命和实存的死亡,它升入高空,如同炫目的阳光使人获得不可摧毁的生命意志。

李西闽做人并不高调,他没有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视死如归的传奇英雄,他只是希望传达出一种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切肤之痛的理解。他的叙事不是全视角、大题材的鸿篇叙事,也不刻意追求深邃的历史纵深感,而仅仅是在现实场景中感悟真实的人性,无奈、痛苦、恐惧、绝望乃至希望、坚强、力量在字里行间跳跃,激荡,谱写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显然,这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对生命敏感的作家的体验,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抗拒存在晦暗的坚韧。更为可贵的是,他把这场生死考验写成了人性的试金石。有的人在恐惧面前望而却步,选择了逃亡以保全自身,但更多的人却面对灾难抒写了人性的光辉——朋友带着伤痛,克服重重困难前来救援;素昧平生的志愿者,坚守在废墟上,早已忘却了自身的安危;还有空军部队的战士,更是将军人的使命感、伟大的奉献精神推向了极致。人们在苦难的考验和洗礼中凝聚成了一道道雄壮的风景线。

《幸存者》是李西闽在病床上一字一字敲出来的。我感到,一个真正经历了生死锤炼的人,他永远也不会陷入个人利害得失的狭小空间抚摸自己的伤痛,而会在大悲大喜之后重新洞悉和审视自己的灵魂。当代哲学家施太格谬勒说:“死亡是作为他人引导到生命的最高峰,并使生命第二次具有充分意义的东西出现的。”体验过死亡的人往往会淡泊名利,得失随缘,一切都坦然而无悔。李西闽的可贵在于,他以一种出世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以严肃的社会责任心、厚重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参与精神,去张扬我们时代的主流话语语境。可以说,《幸存者》细腻地再现了5·12大地震惊心动魄的巨大的人类灾难场景,它在传递着人的真实精神价值的同时,还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展现了人性中美与善的一面,让我们体悟到生命内在的坚韧不屈、柔软和高尚、神圣和尊严。

生命的灵旗在飘拂

——读《幸存者》

阎欣宁

与死神擦肩而过,李西闽为自己,也为每个鲜活的生命,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不同于其他文本的阅读,或惊悚,或刺激,或悬念丛生,或气吞山河,对于故事结局你必须坦然接受。读李西闽劫后余生亲历记《幸存者》,仿佛陪同整个中华民族,重新经历了一回揪心撕肺的“5.12”汶川大地震!又仿佛陪同李西闽一道,穿过精灵般蝴蝶翩翩的舞动,感受了一回生命的抗争与顽强。

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受到了包括列宁在内的诸多作者的喜爱,在于它揭示了人的生命与人类尊严的质朴道理。人类生存的尊严至高无上,可人类的生命又那样脆弱,这就是生命的灵旗在风雨中飘拂的意义。因此,我宁肯将《幸存者》视为中国版的《热爱生命》。

2008年那个黑色的5月,当李西闽在大地震中被掩埋于废墟之下后,消息不胫而走。我们在网络及朋友的博客中得知这一不幸时,一个人和整个民族的灾难便像链条似的牵扯到一起。整整76个小时啊!那三天三夜属于生还者,属于一个生命的奇迹!那76个小时中,废墟之下的李西闽究竟怎样熬过来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他全身如同凝固在地狱中,唯有右手能动,且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当体内水分一点点耗干,嘴唇起了一层泡时,他有了尿意,却无法将自己最珍贵的尿水喝到嘴里……庆幸的是,生命尚属于军人出身的李西闽,坚韧的意志和壮实的体格让他坚持了下来。更为庆幸的是,没有任何落体能够凝固李西闽的思想,血糊住了左眼,他用一只勉强睁开的右眼,在76个小时的地狱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却把废墟外面的世界和人生重新打量了一遍。

孤独的生命几乎没有意义,生命只有和生命相遇相撞,才产生质类的意义。废墟之下的李西闽那种孤独以及对孤独的恐惧(作家这一职业的心灵孤独早已众所周知),凭想象便已足矣,何况他大量的笔墨渲染于此。鑫海山庄的老板娘和一个男人几次走近废墟,与李西闽的对话;战友易延端和志愿者小席为了救他,几次在废墟前心急如焚的对话……包括空军救援队赵教导员、范排长和两名冒着生命危险钻进废墟的士兵,他们和李西闽的对话,构成了作品中最为翔实、令人怦然心动的部分。当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李西闽,于炎炎夏天中再次躲进佘山森林宾馆,在电脑中一字一字敲出那段生死记忆时,他心中的愤懑、怨怼、激动和感恩恐怕还恍如昨日。不过,在我读来最令人怦然心动甚至热泪盈眶的段落,不是废墟之下包括获救后乘坐小车驶过变幻莫测的霓虹灯闪烁的上海街头,也不是他与妻儿、家人劫后相见之时,更不是李西闽对人生及生命的思考片断,而是他在废墟之下76个小时中对族人、家人和战友们的回忆。他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那是李西闽的生命源头,也是我们民族高高张扬起的生命灵旗。那些电光石火般的记忆,如同沉落于河床的石头,一旦水落石出,棱角也好,圆滑也罢,都是一种原生态式的真实。这一部分的章节绝不是生还者李西闽的文学补记,肯定是他76小时地狱之旅中的真实写照,至少我这样坚信。

不管大难不死的李西闽因职业而拥有何种头衔,作为个体的生命,他和你我一样卑微。看看他在童年闽西山村的苦难经历,包括他走南闯北后定居上海后的小日子,都能感受到生命实在是生存的基础这一真谛。李西闽的一生总在扮演“逃亡者”的角色,他的参军和转业都是历史性的“逃亡”,他一次次成功了。值得庆幸的是,在最重要的这次“逃亡”中,他又获得了成功!苦难是生存的一种形式。试想,如果不是贫困的闽西山区赋予了李西闽特殊的生命质量,很难想象他能在废墟下挺过那76小时……作家们喜欢说“感谢苦难”、“感谢生活”,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被埋在废墟下的李西闽,为了不使自己睡着,不时用尚能动弹的右手故意划动铁钉,或者将头向下压,以使插入左脸颊的铁片带来更深的痛感……《幸存者》就像那见血见肉的铁钉、铁片,划开了我们或许本已结痂的心灵伤口,给我们重新带来心灵的痛楚,用以提醒我们还活着,提醒我们生命如此美好!

2008.11.1于厦门。

每一个字都是生命的震颤

——读李西闽《幸存者》

老猫

李西闽为人豪爽、热情,擅长写作和喝酒,脾气比较暴躁,也有着男人的缺点。以前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可交的朋友,没什么遮掩的。但这一次的毫不遮掩让人震颤。尽管我已经清楚他在地震中是怎么被压住的,又是怎么被救出来的,但读《幸存者》时,眼泪还是流了出来。我平时不是一个容易流泪的人。

这本书和李西闽所有的书都不同,也和所有描述地震的文字不同。这是一个写字的人在黑暗与绝望中的思考,是一个人在濒死的边缘,对人生、友情、亲情的思考……最可贵的一点,它是亲身的经历。

每一个字都是真的,每一个字都是用生命的震颤。所以它也让读者震颤。

李西闽被救出来之后,我曾经很好奇,在那漫长的76个小时里,他没有睡觉,那么他都在想着什么?我曾经试着问过他,但当时他的身体状况还不太好,精神也没恢复,所以没有多说。现在我终于看到了,他用那段压抑、窒息的时间,回忆了生命中的灰暗和生命中的亮点,回忆了曾经带给自己快乐的人,也回忆了自己曾经的仇恨。当他被朋友和战士救出的时候,他宽容了苦难,更加珍惜幸福。这是从身边走过的死神让他悟出的。我想他的那种心情,是别的人很难理解的,有些话,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说不出来的。但放到当时那个环境里,把那个情景再现,一切又是顺其自然、发自肺腑。

人都是有恐惧的,李西闽以前在他的小说和博客中,曾经多次描述过恐惧。恐惧是什么?恐惧其实并不是对突然降临的死亡的担心,也不是对血腥场面的抵触。真正的恐惧来自绝望,来自头脑仍然清醒却明白自己已经身陷绝境,来自求生求死皆不可能而必须忍受折磨。在《幸存者》里,西闽真实地讲述了这种恐惧,他有几次知道试图救他的人最后无奈而去,他有几次被疼痛、饥饿折磨得几乎放弃。这个过程,想必是人生中最艰难的。

所幸的是,他在难受的时候,在将要放弃的时候,多次想到他的妻子、女儿,多次想到他的朋友们。他曾经说过,是妻子和女儿支持他活下来。曾经,我把这样的话当成一个被救者的感恩之语。任何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人都会说这样的话。但看了《幸存者》之后,我不这么认为了,这真是支撑一个人不放弃的信念,就像一个人说,水、空气和食物是人活下来所必需的一样。

他没有像媒体那样,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九死一生后归来的传奇英雄。他和普通人一样,无奈、痛苦、恐惧、绝望甚至羞愧。即使在他归来以后,他还经常被噩梦惊醒,梦见自己仍埋在废墟之下。身处繁华的都市,却经常有孤独无助之感。

我想,就是这种最基本的情绪,形成了这本书的震撼。

李西闽在书的最后说,拒绝噩梦的办法是让心灵宁静,但让心灵宁静下来,却又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的确如此。

我看完后想说的是,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相聚,珍惜生命中哪怕是细微的快乐。珍惜和心爱的人说话、相守,珍惜和父母的团聚,珍惜与朋友的友谊,既不要为难自己,也不要为难他们。

我们要及时说出自己的爱。不需要掩饰,不要怕唐突。人生如白驹过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灾难降临,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及时告诉别人。

我们要宽容,宽容是最好的记忆,是对受难的岁月以及死难的人群最好的怀想。经历了死生之痛,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不能宽容的?

“你是一个幸运的生命,你还活着,还可以吃饭,还可以喝水,还可以看到高远的天空和人间景象,还可以向别人伸出手和别人相握,感觉到人体的温暖和无声的爱……”

这句话是李西闽写下的。

其实,我们都是幸运者,每过一天,我们都应该感激这种幸运。

谁比李西闽更狠

潘采夫

时间过去了。那场地震过去了几个月,悲怆的哀乐早变成明亮的快板,我的内心世界开始麻木不仁。其间央视放过一部电视剧,人艺演了一出话剧,还有一些更烂的文学作品,逼迫我对那段时间进行了选择性遗忘。

《收获》刊登了李西闽的纪实散文,名字叫《幸存者》。作家李西闽在汶川地震中,被压在废墟之下七十多个小时,最终依靠坚强的意志生存下来。一个性格暴躁的中年人,一个退役老兵,一个恐怖小说作家,用残留着伤痕的手写下了自己的“生命笔记”。

开始,我的阅读体验与往常一样,漠然,最多有一点好奇,被太多的事迹和记录磨钝了神经。读到“我左侧太阳穴被铁质的东西顶住,锋面插进我左脸的皮肉,左侧腰部感觉有一片锋利的东西插了进去,一条钢筋勒进了皮肉……”才开始有点肃然,老李被插成了刺猬,串了三天三夜,这次是真的。

接下来,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他一一数落过的人,李多钰、郑平、王小山、慕容雪村……才知道,这个我冷漠地注视着以为与我无关的受难者,与我是有关系的——他一起烂醉的兄弟我也一起醉过,他欠一顿饭的人我也同样欠着,他竟与我离得这样近,近得能听到他文字的呼吸。这些名字将我解冻,并将我拉到文章里面。我把李西闽还原成了一个人,一个受难者,而非逃脱成功者。如此,这篇纪实文学,由于有我的“存在”,开始让我感动起来。另外,作者讲述的亲人的死,也因为我的亲人的离开,而让一个读者掉下了眼泪。

《幸存者》值得一读,在用身体写作泛滥的时候,李西闽用生命写了一本书,谁能比他狠?

第七届华语文学大奖“年度散文家奖”授奖辞

同类推荐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A小姐说:“你知道吗?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每天都很快乐。”B先生说:“谢谢,你告诉了我我最想要的答案。”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隽永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就是最动听的情话了,没有之一。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朋友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从过去说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未来。不管是文章中让你嚎啕大哭的小A,还是让你哈哈大知的小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让你明白存在的意义。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

    “菩提十书”之《星月菩提》: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不懂忍耐就成不了大事

    不懂忍耐就成不了大事

    仔细品味《不懂忍耐 就成不了大事》的思想,会使你的人生更精彩、更理智、更灿烂,更受他人的尊重,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快乐。你别动气,动气就伤了和气;你别生气,生气就坏了元气;你别逗气,逗气就破了财气;你若忍气,忍气便能神气。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忍耐都是他们一生中的座右铭。
  • 诡行天下

    诡行天下

    贪嗔爱欲痴,善恶一念间。他大哥失踪了,留给他唯一的线索只是一个地名,两人一路寻找,却遇到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案件……这世间真有魑魅魍魉么?民间传说、消失的古法、巫术咒语、是否都真实存在?是异术还是心魔,一鼠一猫带你揭开层层迷雾。
  •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素味平生的两人,因为幼时的婚约,相知相识,一桩桩似乎有所指向的案件,孙世宁犹如被卷入漩涡,屡次险遭没顶之灾。幸而,沈念一数次出手相助,两个人的感情也在破案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牵绊。
  • 魅世狂音

    魅世狂音

    重生入世,音尊强者的她重生为五音白痴,一曲鬼音五煞调,名动五国!◆将军府五小姐君修月,素以心狠手辣、穷凶极恶闻名赤炎国,因调戏当朝“第一王爷”反被其下了杀手,一命呜呼。她重生而来,锋芒毕露,腹黑冷漠,彻底颠覆昔日形象,在整个赤炎国引起轩然大波。一曲“鬼音五煞调”,以音为攻!一舞“火云九剑舞”,以舞为杀!却,以武入灵——至此,六派竞相争之!◆世人皆传:五小姐是五音白痴!她冷目幽转,素手一勾,音起,煞气动!第一调:求死——求生不得,宁愿求死;第二调:求生…五调动,玄音现!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让人混觉天上地下,皆是煞气。-世人皆笑:五小姐竟然对五行一窍不通!她绣袍一翻,掌心内五簇火焰映射出众人的震惊,金木水火土…谁说她五行不通?五种属性齐聚一身,她乃第一人!-世人皆讽:五小姐起舞,呵,丑人作怪…修罗云台,是谁广袖如云,灼灼风华,一舞倾城艳,以舞为杀!…至此,修罗五女——绝艳惊世,幽冥骨琴一出,生死宣判!◆◆◆众人看着台上临风而立的一对男女惊呼:“五音废物对7级音攻强者角音师,她是疯了吗?”“我猜一音之内,她必输!”“…”台上俊美男子高傲地抿唇:“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女子扬眉一挑,唇角邪气尽显:“后悔?”是有人后悔,却…不会是她!◆◆◆对面的男子咬牙切齿:“打不过你,老子就不姓林!”君修月挑眉:“哦,其实吧…君亦风还是很好听的。不过呢,主子我家奴才已经够多了,男夫倒是少一个,要不考虑下?”男子一愣,反应过来,直接红透了一张俊脸。“你…你无耻!”“咦,我有说什么吗?”君修月无辜地耸了耸肩,转身朝着身后的妇人“委屈”道:“二娘,你瞅瞅,他还不乐意嫁给你呢?”推荐某凌完结文:【天纵狂颜】推荐好友文文:【风邪绝焰】【祭水琦声】【异火焚天】【刑冷墨】★★★领养区★★★【修月】由【刑冷墨】【祭水琦声】共同领养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劈腿的男人满街跑。丫的,跟这个没有节操的男人一起穿越到更没有节操可言的古代……虾米?我是王妃。咱家王爷呢?大婚十来天,青楼去点名。虽然她一人坐拥豪华王府逍遥自在,但老妈前来亲授驯夫大法,OK,我去请他回家…啥?还要捎带一相好!行啊行啊,都来吧……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