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600000014

第14章 你就是凶手(1)

在拉特尔巴勒发生的一件奇事影响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偏僻的小镇。那里的人们曾经乞求神灵惩治凶手。终于,他们的头上降临了奇迹。这一奇迹是否是上帝赐于的呢?我们暂且不淡。

沙特尔沃思先生在某年的夏天失踪了。巴纳巴斯·沙特尔沃思先生居住在拉特尔巴勒镇已有几十个年头了。他是镇上一位腰缠万贯、颇受人钦羡的长者。星期六的早晨,沙特尔沃思先生骑马从家出发,进发去P城。P城离拉特尔巴勒镇15英里。他打算傍晚返回镇里。

两个钟头过去了。沙特尔沃思先生的马却自个儿地跑了回来。沙特尔沃思先生和他随身带走的两只装满金币的口袋都不知道去哪里了。那匹马已经受了重伤,浑身满是污泥。

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自然会引起小镇上居民的无比惶恐和不安。直至周日早晨,沙特尔沃思先生依然毫无消息。他的亲朋好友决定外出找他。

最终决定外出查找的领头人,是沙特尔沃思先生的挚友查尔斯·古德费洛先生。

镇上的人都称他为“老查尔斯·古德费洛”,因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古德费洛”(本意为“好伙伴’)。他老实忠厚,笑容慈祥,心地善良,心胸开阔。他嗓音洪亮,双眼炯炯有神,显得坦率和真诚,毫无丝毫矫揉做作行为。

虽然古德费洛先生在拉特尔巴勒镇居住仅有六七个月,但他平易近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当然,他名字的含义也起着某种的作用。沙特尔沃思先生对他尤为产生好感,备加青睐,并且两位先生又是邻居,很快他们就成了莫逆之交。

老查尔斯·古德费洛不是非常富有的人,平时颇为节俭,节约用钱。这也许就是沙特尔沃思先生经常主动邀请古德费洛先生到家里做客的一部分原因。古德费洛先生一天要去他家三四次,中午常在沙特尔沃思先生家中吃午餐。两人在席间开怀畅饮,无所不谈,享尽了美味佳肴。马高克斯酒是老查尔斯最喜爱的一种名酒。

一天,在他们喝完马高克斯酒以后,我曾亲眼看到,沙特尔沃思先生在喝醉之后,兴冲冲地在古德费洛先生背后击了一拳,并且说:“查尔斯,你真是好样的,咱们萍水相逢,志同道合,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你对马高克斯酒嗜爱如命,我要亲自为你购买一大箱马高克斯好酒,并且是市场上价格最昂贵的那一种!你不必说出任何推托之词,此事就定下来了。你在家等着吧!不过,总得一二个月,才能把酒运到你家。”

非常大方的沙特尔沃思先生对于节俭的好友古德费洛先生的无微不至,是从未有过、从未听过的。

直到星期日早晨,沙特尔沃思先生依然毫无消息。老查尔斯·古德费洛先生愁眉苦脸,忧心如焚,味如嚼蜡,几乎到了精神崩溃,万念惧灰的地步。他早就已经获悉马背上的两只钱袋不知所踪。马的前胸有着两个弹孔,—个子弹从一端穿进,并从另一端飞了出去。但这没有使这匹坐骑瞬间毙命。

“我们还是耐心地等待一下吧。沙特尔沃思先生一定会回来的,上帝会保佑他的!”古德费洛先生一开始就坚信这一点。

可是,沙特尔沃思先生的年轻侄子彭尼费瑟先生则极力反对等待。就这样,老查尔斯·古德费洛先生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意立即出发搜寻。彭尼费瑟先生和沙特尔沃思老先生住在一起已有很多年头了。彭尼费瑟先生生性放荡,常常聚众赌博,酗酒生非,寻衅滋事。因为他是沙特尔沃思先生的嫡亲侄儿,邻里亲友只得让他三分,不敢招惹他。当彭尼费瑟先生提出“要去寻找尸身”时,大家只能听他的。

就在此时,老查尔斯·古德费洛先生提出了一个令人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您怎么会知道,您的叔叔一定已经死亡了呢,彭尼费瑟先生?看来,您对您叔叔的此次意外知道得很多哪!”

由于彭尼费瑟先生对古德费洛先生的提问不回答,不予理会,两人之间开始了恶语相加。对此争吵,人们根本不以为然。这次又冤家路窄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死对头。

彭尼费瑟一向是个孤独的人,他对于沙特尔沃思先生和古德费洛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非常憎恨。在以往的一次争吵中,彭尼费瑟竟把古德费洛一拳击倒在地。古德费洛从地上爬起来后,拍掉了身上的灰尘,只是说了句:“我会永远记住这一拳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人们都知道古德费洛先生并非要跟他一般见识,深知古德费洛先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

刚才我插叙了一段小故事,现在又该回到正文了。经过众人商议,彭尼费瑟先生最后提出,搜寻工作应该在周围各处全面展开。拉特尔巴勒和城市之间的一大片田野和树林的范围将近15英里。彭尼费瑟先生坚持搜索其间的每一个地段。

可是,古德费洛先生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也许要比年轻的彭尼费瑟先生更加经验老到,老谋深算。他以一种果断而又正直的声音争辩着。“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沙特尔沃思先生骑着马匹奔向P城,他怎么可能老远地偏离大路呢?我们应该仔细地搜查靠近道路两旁的地段,尤其是灌木丛、树林和野草之中。诸位认为这样做是否更加合适些呢?”多数的人赞成此举。

这样,他们在查尔斯·古德费洛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搜查。

他们没有在偏离道路很远的地区寻找。古德费洛带着人们寻找了不少暗黑角落和崎岖小路。

他们接连查找了四天,都一无所获。我这里说的“一无所获”,是指没有找到沙特尔沃思先生本人或者他的遗体,但他们确实发现了一些打斗的痕迹。他们沿着马匹的脚印向前搜寻,在拉特尔巴勒以东约4英里的地方,经过几处转弯,终于到达了一个污水塘。那里存在着明显的打斗痕迹,痕迹一直伸向了水塘之中。人们随后搬来了工具,抽干了池塘里的污水。在池塘底下,人们发现了一件黑色的绸马甲。虽然马甲上面有斑斑血迹,破烂不堪,在场的人们都认出来,此马甲是彭尼费瑟先生的。他在星期六那天,也就是他叔叔骑马去P城的那天,他穿过。可是在此以后,再也末见他穿过那件马甲。此时的情况对彭尼费瑟异常不利,他有口难辩,不知所措,脸色显得苍白和阴沉。他仅有的二三位朋友也都不屑一顾地看向了他。

可是,古德费洛先生却走近了他,并站到了他的跟前。

“我们不应该仓促地做出任何结论,”古德费洛先生说,“各位都很清楚,对于我同彭尼费瑟先生以前发生的不偷快事件,我早已不以为然。我从心底深处原谅了他。现在对于小塘底下的这一发现,我坚信彭尼费瑟先生会解释清楚的。我当然应该帮助他把此事搞清楚。他是我的那位可怜的挚友沙特尔沃思先生的侄子,唯一的亲属。从他叔叔的立场出发。我们现在应帮助他解决此事。”

古德费洛先生讲的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他的善良与友好,直率与心胸开阔。不过,他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及了彭尼费瑟是沙特尔沃思先生所有家产的唯一继承人一事。

当时在场的人们立即意识到,如果沙特尔沃思先生的确已经死去,那么彭尼费瑟就能合理地继承那位老人所有的财产!这时,人们就不由分说地把彭尼费瑟捆绑了起来,带往镇上。

在回镇的途中,古德费洛先生在路边似乎又拾到了一件东西,他瞥了一下此物,就立即塞进口袋。可是他的举动仍然让旁人见到了。在众人的要求下,他只好把此物拿了出来。原来这是一把西班牙小刀。在拉特尔巴勒,只有彭尼费瑟拥有此刀,他姓名的字母缩写“D·P”标志,还清晰地刻在刀柄上!

公认的谋杀犯已经真相大白了。彭尼费瑟谋杀了他的叔父!其罪恶目的当然为了早日夺取他叔父的遗产。此时已经无人再愿意进一步搜索了。一个钟点以后,彭尼费瑟已被押送到了拉特尔巴勒的法庭之上。

法官审问彭尼费瑟:“您的叔父失踪的那天早晨,您去哪里了,彭尼费瑟先生?”

“我当时正在树林里打猎”,彭尼费瑟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的这一毫不掩饰的回答使人们惊讶无比。

“您当时带枪了没有?”

”当然带了,带了我自己的猎枪。”

“您在哪个树林狩猎呢?”

“就在去P城道路旁的几英里处……”

彭尼费瑟所陈述的去处离那个污水塘确实很近。

法官随后要求古德费洛先生描述一下寻到马甲和小刀之事。古德费洛先生潸然泪下。

他凄惨哀伤地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并接着说:“对于彭尼费瑟先生与我的私仇,我早已不介意,并且宽恕了他。如果法庭要我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我还能作证……”古德费洛先生伤心地掏出了手帕,擦着泪水,“它可真使我的心都碎裂了!”

古德费洛先生的话语硬咽了。过了一刻,他才可以继续往下讲述。“上个星期五,我像往常一样和沙特尔沃思先生一同吃饭。彭尼费瑟先生也在场,当时沙特尔沃思先生对他的侄子说,他要在第二天早晨去P城,并随身携带两皮袋的钱币,准备存进农业银行。”接着,沙特尔沃思先生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地对他的侄子说:“侄儿,我死后,你将得不到我的任何遗产!你听见了吗?我一点儿也不给你!我将准备立个新的遗嘱。”“这是真的吗,彭尼费瑟先生?”法官问。

“是的,确实如此。”年轻人直截了当地回答又使旁听者吃了一惊。

同类推荐
  • 净土

    净土

    小说以近百年前的武汉为背景,讲述古琴世家的莫氏三兄妹失散多年,流落市井,分别为弘扬佛法,传承琴技而引发的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小说塑造了两代弄琴人的丰满形象,将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哀怨悲切的情以及日军铁蹄践踏下的国仇家恨,与博大深宏的佛法融汇成一曲沧桑的时代悲歌。以武汉为缩影,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与抗争。小说文笔优美,情节感人。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奥林匹斯的春天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奥林匹斯的春天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迷城

    迷城

    《迷城》讲述在迷宫一般的南明城中,连环命案接连发生,在解案的过程中,却发现人性复杂成谜。《夏娃的秘密》展示了克隆时代的爱情奇迹: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科学家穿越时空去往十四万三千前,意外爱上线粒体夏娃,他们的后代遍布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伊甸园里的半局棋》构想了人类之初智慧的形成以及斗争分化之始。《迷城》收录蔡骏早年(2001.12-2008.8)中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迷城》《夏娃的秘密》《侯赛因》《最后的战役》《白头宫女》《荒村》等。
  • 秦岭狼人

    秦岭狼人

    据说,在秦岭深山人们发现了狼人的足迹,一时众说纷云……作者通过对狼人超能力的形象描述,给大家塑造了一个大快人心的中国版“蜘蛛侠”形象,他古道热肠,英雄侠义,劫富济贫……
  • 致无尽关系

    致无尽关系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小说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
热门推荐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从改变不良习惯着手。提出了生活环境、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防癌抗癌妙招,可供读者浏览。此外,还对一些常见癌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并对中医中药的一些防癌抗癌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远离生活方式癌。越活越健康!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李思博:妇幼健康顾问,养生专栏作家。出身中医世家,遍读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著作。近年专心于妇幼保健研究,对于育儿、早教有丰富临床经验。作品遍布《健康向导》、《闺房》、《尤物》、《女人花》、《爱人坊》等杂志。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 素手仙医

    素手仙医

    她是单兵最强,医毒兼备的特工杀神,被组织灭口,死也要拉你们全部陪葬!她命不该绝,异界重生,就算是五岁孩童也能翻起大浪!武学潜力值这种东西,她不需要,变强,又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少女初长成,惊艳才绝,却惹来灾祸事端。爱我的,舍命护之,在所不惜。伤我的,血洗杀之,不择手段。武修之道不是终点,一朝踏入仙门,又是怎么样一番争斗?腥风血雨,傲世凌然,震慑出一片血海天下!
  • 公主,我来保护你!

    公主,我来保护你!

    别人穿越成公主,她倒好,直接穿越成女王!别人坐享美男,她要拯救国家!好在,还有一个,不,是n个男人,说:我来保护你!……所以,你们要不要商量一下,哪个把我娶回家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庶女栾妾

    重生之庶女栾妾

    媵妾阿绣被身为主母的嫡姐用‘棒杀’之刑夺了性命。于蚀骨的痛楚中重生,恰好是她被带进家门后第一次给主母请安的那天。命运既然选择重新开始,那么她的命运将要由自己来掌握。她可以被看轻,却不能被轻视。可以卑微,却不能卑贱。生命原本灿烂,纵然身处乱世,纵然身份卑微,她也要绽放出华章异彩。她贪慕名利,却被风流名士所赏识。她贪生怕死,却被勇武将军所爱重。她汲汲营营,却被那个天上谪仙一样的九郎称之为心目中‘最真,最美之女子’。王谢之家的两位嫡子,皇族司马氏的王爷公主,前生的诸多名士权贵一再纠缠不清,小小士族庶女阿绣将如何左右应对,以求得自己高洁完美的爱情?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