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800000012

第12章

第1篇第3章第2节石油搅局世界政坛

自人类发现石油以来,围绕石油的竞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究其原因,不仅在于石油的物质属性,更在于它的政治属性。一般而言,石油作为一种物质资源,其本身是没有政治属性的。但是,如果说像石油资源的主权与占有权、控制权,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与政治无关,也不符合事实。因为石油对于现代社会,对于任何想建立现代社会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石油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在空间分布上的分割,更加深了石油富集地区或国家的“地缘政治”特色和“石油地缘政治”色彩,所以,对它的开发、利用、买卖、占有等,便能够制造出许许多多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的政治作用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般而言,在石油价格平稳阶段,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即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作保证。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在1∶15的比例即说明了此点。如果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供不应求,势必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多数国家来说就是最大的政治,而经济增长又与石油供应和油价密切相关,因此谁都渴望充足的石油供应保障。

然而,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民用物资,不仅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所贡献,成为促进国际和平交往的使者,而且也可能成为战争的起源,乃至在战时还关乎一国的生死存亡。因此,各国都尽可能地控制石油资源,谁掌握了石油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回顾过去100年的世界历史,可以发现,这100年实际上就是为攫取和控制世界石油储备而打仗的历史。首先是英国和德国对波斯湾石油的战争,后来是英国和美国之间的短暂竞争,随即英美共同对付德国和俄罗斯,后来又共同对付伊朗、墨西哥、委内瑞拉等一切可能威胁其全球石油主宰者地位的国家或利益集团。不久前,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的著作《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威廉?恩道尔写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幕后故事。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任职美国总统的第一年。这一年年末,美国经济开始衰退。从1970年到1971年,美国大幅度降低利率,结果投机“热钱”纷纷投向欧洲和其他地方,导致美元不断贬值。到1971年年底,美国官方黄金储备不及官方负债的1/4,也就是说,如果国外所有的美元持有者都把美元兑换成黄金,华盛顿将没有能力满足这样的需求。作为应对,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此举单方面撕毁了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协定。

但即使这样,到1973年5月,美元的急剧贬值仍在继续。于是,84位世界顶尖级的金融界和政界人士聚集在瑞典的索尔茨约巴登——瑞典银行业名门瓦伦堡家族的一个隐秘的海岛度假胜地,参加一个名为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聚会,商讨对策。历史证明这是一次极不寻常的会议。一场围绕石油的阴谋从会议上策划开来,这就是引发全球性的石油禁运,以此来大幅度提高世界石油价格。作为实施阴谋的第一步,美国与会者沃尔特?利维在描述了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和供给的前景后预言:“石油进口成本将大幅度提高,石油消费国的贸易平衡将遭遇巨大困境,欧佩克(OPEC)石油收益将出现四倍增长。”随后,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了“赎罪日战争”。战争并不是简单的阿拉伯国家决定对以色列发起军事打击的结果,而是华盛顿精心策划的事件。美国情报机构的报告,包括截获的阿拉伯官员之间关于确认已经开始战争集结的通信,都被压了下来。基辛格还通过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有效控制了以色列的政策反应。而战争的结果——石油减产和石油禁运——也在华盛顿的算盘之中。

1973年10月16日,欧佩克宣布将油价从每桶3.01美元提升至每桶5.11美元,并宣布停止对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鹿特丹一直是西欧主要的石油港口。1974年1月1日德黑兰会议之后,第二次油价上涨开始了。这一次从5.11美元上涨了一倍多,达到11.65美元。这是伊朗国王在会议上强烈要求的结果,但是伊朗国王的要求令人吃惊,几个月前,他还反对油价上涨,因为他担心这会使西方出口商提高出口到伊朗的工业设备的价格,这些设备是伊朗推进雄心勃勃的工业化进程所急需的。后来,人们才知道,伊朗国王是在基辛格施加的压力下才这么做的。基辛格向伊朗国王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涨四倍,与沃尔特?利维在索尔茨约巴登会议上预期的一模一样。从1973年5月的索尔茨约巴登会议上预言未来欧佩克石油价额上涨四倍,到1974年1月,不到7个月的时间,油价上涨四倍成为事实。

正是由于石油具有如此的政治效果,所以,石油已与国际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国际斗争中常常被用来作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国里根政府得知前苏联通过大量出售石油而得到高额利润后,立即派人到中东和欧洲一些产油大国游说,大量增产原油,使世界油价一泻千里,从而导致苏联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迫使其几十个大型工业项目因缺钱而取消,内部的经济结构日益恶化。美国的“石油武器”成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当新世纪的钟声还余音在耳之际,美国又不惜冒着步英国和苏联后尘而落入“阿富汗陷阱”的危险,打响了“世纪第一战”。虽然从表面上看此战已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胜利结束了,但争夺那里石油的或明或暗的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美国一轮接一轮的军事行动正相继在中东、中亚展开,为了“石油桶”,美国甚至不惜点燃伊拉克这一“火药桶”。

再看看异军突起的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强国梦”,也正在中亚—里海地区与美国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油管”和“油碗”之争。2007年10月15日,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不屑暗杀传闻,在结束访问德国后直飞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举行会谈,并参加16日开幕的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普京对伊朗的访问是俄领导人二战后60多年来的首次访问。普京作为俄罗斯领导人重返中东,里海沿岸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无疑是他出访的题中之意。美联社2007年10月16日报道说,在今天举行的里海沿岸国家峰会上,俄罗斯和伊朗领导人强烈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里海地区事务。事实上,普京16日在峰会上大胆提出了通过修建运河打通里海和黑海的建议。

他表示,“俄罗斯建议修建运河,连接里海和黑海—亚速海海域”。普京强调:“建设运河,连接里海和黑海—亚速海海域,有助于巩固里海交通潜力。”与此同时,普京和内贾德还在会上呼吁所有里海沿岸国家拒绝外部势力干涉里海事务。普京说,所有里海沿岸国家需共同努力,阻止外部势力利用一个里海沿岸国家反对另一个里海沿岸国家。普京说:“穿越里海地区的能源管道事宜必须得到所有5个沿岸国家支持才能落实。”普京虽然没有具体点明哪个国家,但他的话显然表明莫斯科强烈反对美国支持的绕过俄罗斯向西方输送中亚和里海能源的计划。可见,靠石油使经济起死回生并且重拾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也绝不是等闲之辈。随着“世界性石油短缺大势”的出现,预计石油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可见,一百多年来,“石油因素”始终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时至今日,无论是世界强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政策仍然受到能源,首先是石油因素的强烈影响。虽说石油本身只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质资源,并没有什么政治属性,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石油这种战略资源数量的多少,或者是获得这种战略资源能力的大小,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一国要想获得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军事安全,没有充足、稳定、价格合理的石油供应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高度依赖国外石油资源的国家而言,必然别无选择地要卷入与石油有关的国际事务中去。其对外石油依赖度越高,对受威胁的感觉就会越强烈,其对外安全战略中的“油”味就会越浓。石油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安全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导致大国为了控制世界石油,不惜自相残杀,兵戎相见。

所以不得不承认,石油又是最大的政治。石油作为国际政治中的敏感因素,不仅影响着世界各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战略的实施,也影响着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热门推荐
  •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站在人生的基准线上,从人生定位、调整心态、选择放弃、失败挫折、珍惜时间等方面入手,深刻而细致地为你解读人生的主宰,成败的关键,让你在振奋人心的阅读中给自己一个清楚而准确的定位。
  • 小女有田

    小女有田

    一场惊叹的变革,一个降临的游戏,会给这个平凡的世界带来什么……平凡的女孩林可,获得史上最强“冰箱”,遭遇贪吃的豌豆射手,暴躁的胡椒,摆酷的雪花豌豆……将会给林可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好奇的,不好奇的,走过的,路过的,有空的,无聊的……欢迎各路书虫点击黑猫新人新作——《小女有田》。
  • 绝色魔尊

    绝色魔尊

    她是魔武大陆的第一美人,同时也是公认的第一废材,堂堂的国舅千金却无法修武,更别说修魔了,不止是凤家,整个云阳国的人都以她为耻。她是魔幻大陆的奇葩,亦是魔界的公主,在她光芒正盛的时候,却被自己的妹妹设计陷害,不幸陨落。天降异象,两个不同的时空发生交融,当奇葩的她与废材的她灵魂融合时,一个完整的、新生的她横空出世。原来她和她本是同一个灵魂,她是魔武大陆的第一废材,她也是魔幻大陆的难得一见的奇才。神宠惊现,空间之谜随之而来,又会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挑战,又该如何去面对、解决。
  •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吓?!十六岁生日拜染血樱花所赐很不华丽地穿越了?啊哈?!这个世界对鬼族的定义就是黑色头发紫色眼睛?于是眼前的美少年是要替天行道灭了她吗?一只美人+一只帅锅+一只鬼族+一只狐狸=华丽丽妖孽四人组?她才不是鬼族!她是千夕家第七十七代阴阳师!因此邂逅……妖孽无数?“呜呜呜……爷爷我要回家!”【轻喜+温馨+奇幻+HappyEnd……】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穿越之问鼎后宫

    穿越之问鼎后宫

    无故穿越到羽国后宫成了皇甫康然最宠的妃子,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陆语曼得知自己得宠并不是因为皇甫康然真正的喜欢。本无所求的她,必须为了生存而开始进行一次次的斗争。暗杀——看语贵妃如何化险为夷;嫁祸——看语贵妃如何反败为胜。争后位不为权、不为宠,只为生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盛世婚宠:悍少的小暖妻

    盛世婚宠:悍少的小暖妻

    【完结】前世被渣男蒙了心,重生回到十六岁,她立志此生只婚不爱,却遇见生命中的‘宿敌’。“我的车子,房子,票子,通通拿去。”“你想要什么?”“你的人和你的心。”“不好意思,你那些玩意儿只能选其一。”“那我拿那些玩意儿换你的心,用我的人换你的人。”某腹黑男思索良久,脸上带着含蓄笑容,眼神却霸道的盯着她不放。【推荐新文《豪门甜婚:淘气小萌妻》】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在女人的感觉世界里包含着善良、明智、浪漫以及对他人的喜厌。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撩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她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