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900000004

第4章 进入中央(1)

25岁的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升迁如此之快,除了他的工作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大背景:当时共产国际强调重视提升工人出身的干部,而陈云出身印刷工人,便得到了器重。

出身工人使陈云“沾光”

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会议记录上,有一行令人费解的字:会议在“避暑的庐山”上召开。

其实,那是故意摆迷魂阵!因为万一这份会议记录落到了国民党手中,这一行字足以使国民党的特务们捉摸半天仍如堕十里雾中……

1930年9月24日,上海麦达赫司脱路(今泰兴路)一幢豪华的花园洋房里,神不知,鬼不晓,46名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聚集在那儿,开了4天会。

这次会议,是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所谓在“避暑的庐山”召开,其实是在上海举行。

主持会议的是戴近视眼镜的“白面书生”式的人物,在会议上他用“之夫”为名。

其实,他便是瞿秋白。他那时和杨之华结婚,“之夫”就是“杨之华的丈夫”的意思。他于1930年7月末,刚和“少山”一起从莫斯科归来。

“少山”在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

这“少山”,便是周恩来用的化名。

中共从一成立,便承认自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因此,对于那时的中共来说,一直把共产国际视为自己的上级。也正因为这样,周恩来在会上所传达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也就被视为来自莫斯科的上级对中共的指示。

这次会议执行共产国际定下的基调,那就是“批判柏山‘左’倾机会主义”。“柏山”,也就是李立三。

25岁的陈云以“廖程云”这名字出席会议。对于陈云来说,这是平生第一回出席中共中央会议。

自从那次匆匆逃离故乡青浦之后,陈云来到上海,先后担任了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中共上海法南区委书记,从事地下工作。

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补选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8人。现存于中共中央档案馆的“(六届)三中全会补递中委名单”中,在标明“候补”的名单中,有“廖程云”三字。那“候补”的名单如下:

王凤飞,李子芬,周秀珠,邓中夏,袁炳辉(新),廖程云(新),林仲丹(新),王克全(新),朱德(新),黄平(新),恽代英(新),陈潭秋(新),徐兰芝,唐宏经,史文彬,罗章龙,黄灼。

凡是在名字旁注明“(新)”的,表示是新当选的。

朱德和陈云一样,也是新当选中共中央候补中央委员的。但是,朱德那时和毛泽东一起在江西井冈山,并没有出席会议。

就这样,陈云开始进入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之中。

陈云,论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毕业;论党内资历,入党不过5年;论理论水平,远不及那批留学苏联、满口马克思主义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25岁的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升迁如此之快,除了他的工作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大背景:当时共产国际强调重视提升工人出身的干部,而陈云出身印刷工人,便得到了器重。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共产国际希望由在中国有社会威望的高级知识分子出任中国共产党领袖。这是考虑到高级知识分子懂外语,读过马克思主义原着,有理论水平,能够领导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前进。所以,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便以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为领袖。

在发现陈独秀犯了严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之后,共产国际又选择了“大知识分子”瞿秋白。

很快,又发生了瞿秋白“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两个“大知识分子”,一个右,一个“左”,在共产国际看来,这是知识分子的“动摇性”的表现。

于是,共产国际强调,必须大力提拔工人成分的中国共产党人。斯大林明确地说:“应当更多地选拔工人到中共中央来。”

这样,1928年6月,当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德镇银光别墅召开时,向忠发便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继陈独秀、瞿秋白之后的第三任中国共产党领袖。

向忠发是湖北汉川人,生于1880年,14岁便入汉阳兵工厂做学徒,后来在轮船上当水手,1922年加入中共。向忠发是道道地地的老工人,所以被共产国际选中,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在中共“六大”选出的中央委员36人之中,工人出身的占了21人,其中有织布工人出身的项英,等等。

正是由于共产国际重视提拔中共工人党员,陈云也就在这时被看中。陈云出身印刷工人,又成功地领导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所以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他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对于陈云来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是跃升的起点。

在六届四中全会面临尖锐斗争

陈云刚一进入中国共产党高层,便卷入了极为尖锐的斗争之中……

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4个月,1931年1月7日,在上海武定路修德坊8号,秘密举行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作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陈云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是一次非常短暂的会议,只开了一天,却又是一次错综复杂、斗争极为尖锐的会议。会议的“主角”是罗章龙。

在早年,罗章龙跟毛泽东有着颇深的友情:早在1915年5月,22岁的毛泽东在长沙司马里第一中学贴出“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毛泽东”三字繁体字共28画),第一个前往应征的,名曰“纵宇一郎”。这“纵宇一郎”便是罗章龙。

罗章龙,湖南浏阳人,生于1896年10月20日,小毛泽东3岁,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过,后来他和毛泽东分道扬镳了。

1971年夏,毛泽东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谈及:“我们这个党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的路线斗争有十次。”

毛泽东历数这10次路线斗争,数到了罗章龙。

毛泽东说:“开头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接着是瞿秋白犯路线错误。”“1928年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以后,李立三神气起来了。从1930年6月到9月,他搞了三个多月的立三路线。”“1930年到1931年,罗章龙右派,另立中央,搞分裂,也没有成功。”

这样,毛泽东把罗章龙列为党内斗争的第四个“机会主义头子”。

罗章龙很风趣地告诉笔者,他对毛泽东的话作了别出心裁的“注释”:“陈独秀有个‘独’字,成了第一个‘机会主义头子’;瞿秋白的‘瞿’字,有双目,也就成了第二个‘机会主义头子’;李立三有个‘三’字,成了第三个‘机会主义头子’;至于我,姓‘罗’,头上顶着个‘四’字,成了第四个‘机会主义头子’……”

说笑归说笑。当罗章龙说及他那次党内斗争时,变得严肃起来。平日,他很少涉及这一敏感话题——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李立三下台。虽然当时中共名义上的领袖是向忠发,但是向忠发不论组织能力,还是理论水平,都够不上成为中共领袖。只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片面强调工人成分,才使向忠发成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李立三的下台,引发了中共的领导权的一场新的争夺战——王明要夺权,罗章龙也想成为中共领袖。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便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展开了。

26岁当选中共中央委员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名义上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主持,而实际上则是由共产国际代表米夫说了算。

会议颇为奇特,既然是中央全会,理应是中央委员出席,然而出席这次会议的37名代表之中,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为22人(其中中央委员14人,候补委员8人),其余15人为列席代表。这些列席代表中,便包括王明、博古等。尽管王明、博古等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却成了米夫筹谋安排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自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之后,王明在米夫一手扶植下,显山露水了。

王明竭力反对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周恩来,他散发了《两条路线》(也就是后来经过增订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而斗争》)小册子,把攻击的矛头直指周恩来和瞿秋白,认为他们是“右倾机会主义”,实行“调和路线”。王明提出召开紧急会议,改组中共中央领导机构。

罗章龙当时也很活跃,虽说他与王明存在尖锐矛盾,但是在要求改组中共中央领导机构这一点上,两人却是一致的。罗章龙认为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均是不堪教育的”,而向忠发、项英、关向应、邓中夏、贺昌、罗登贤等“亦须离开领导机关,施以严重的处罚”。

米夫在上海分别会见了王明和罗章龙,提出立即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反右倾”。但是米夫支持的是王明,而不是罗章龙。于是,在会上,罗章龙和米夫、王明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斗。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扩大”,把不是中央委员的王明、博古都“扩大”进来了,而且他们居然跟中央委员们一样拥有表决权!

六届四中全会批判了瞿秋白,批判了李立三,改选了中央委员会。现存于中共中央档案馆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档案中,那份中央委员名单一望而知是周恩来亲笔所记。

在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中,不见“廖程云”,却在“补选的中央委员”的名单中,见到了“黄苏”。这“黄苏”,其实就是陈云的化名。这样,陈云由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升为中共中央委员。这时,陈云不过26岁。

关于“黄苏”进入中共中央,米夫曾在会上作了这样的说明:

中央委员会退出罗迈(笔者注:即李维汉)、贺昌两同志,而补选了韩麟会、沈先定、徐畏三、王尽仁、黄苏、陈韶玉、沈泽民、夏曦、曾炳春9同志,其中5人是工人同志。中央政治局的成分,16人中10人是工人出身。

显然,“黄苏”所以被选入中共中央委员会,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工人出身。

中共中央委员名单中的“陈韶玉”,即王明。

会议改选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选出9人为政治局委员,即向忠发、周恩来、项英、张国焘、徐锡根、卢福坦、任弼时、陈郁、王明。这样,王明一跃进入了政治局。一个月后,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又升任政治局常委,从而控制了中共中央,成为实际上的中共领袖。

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罗章龙成了米夫、王明反对派的领袖。他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特别是工会系统出身的党员的支持。但是,罗章龙斗不过王明——因为王明得到米夫的支持,而米夫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富有权威性。因此,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以王明胜利而告终。

会议刚结束,罗章龙和他的支持者们便强烈要求召开紧急会议,以否定四中全会。

罗章龙站出来领导反王明、反米夫,但同时又犯了一个大错误,那便是筹谋成立第二中央。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罗章龙的行动,显然又给中国共产党带来更大的不幸。

193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案》。从此,罗章龙从他政治生涯的巅峰跌了下来。

危难之际受命负责中共特科

当时的中国风雨如晦,就在陈云升任中共中央委员不久,发生了一桩出人意料的事,差一点使他落入国民党特务之手!

那是在六届四中全会结束后5个来月——1931年6月22日上午9时,当一个高个男子在上海市中心静安寺英商所办的探勒汽车行打算叫出租车时,一群预伏在那里的便衣警察突然朝他扑来,不容分说,把他推入一辆轿车,押往善钟路(今常熟路)巡捕房。

审讯马上开始。这个高个男子用一口湖北话,声称自己姓余名达强。但是,审讯者抓起他的右手,指着那断了一截的食指说道:“别演戏啦!你就是中共总书记向忠发!”

向忠发的被捕,是由于顾顺章在两个来月前——1931年4月25日——在武汉被捕、叛变。

顾顺章,工人出身,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提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是中共特科三科科长。三科,即行动科,所以顾顺章深知中共中央的机密和中共中央负责人的行踪。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热门推荐
  •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最受欢迎的斯坦福大学心理课!本书按控制自己——征服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这样一根线索,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每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美好的人生,从心理自控开始。当你拥有强大的自控力,你将彻底告别自卑、生气、抱怨、焦虑、拖延、赖床等一切不良心理和习惯;你的人脉会更宽广、身体会更健康、家庭会更融洽、收入会更高、事业会更成功。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上)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上)

    一个像流星般短暂而灿烂,一个像蝴蝶般美丽而脆弱,两个没有自由的人,在爱情中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拯救。孟星魂只想和小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他心中最渴求的生活。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想的方式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对于一个杀手而言,永远没有普通的生活……
  • 秋季营养食谱

    秋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宇宙真相新探索

    宇宙真相新探索

    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伴随着无数个问号,并沿着这些问号被解答的路而向前延伸的。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
  • 如何做好精益生产:JIT生产实务手册

    如何做好精益生产:JIT生产实务手册

    Just In Time(简称JIT)是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地进行生产的一套高效、灵活的生产模式。此模式被美国理论界誉为“精益生产”。如今,以最低成本生产最高品质产品的JIT生产方式,已成全球企业公认的竞争撒手锏。JIT生产方式,通过对生产的精确计划与综合控制,通过看板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等措施,实现生产的同步化、柔性化、均衡化,从而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销售人脉的累积

    销售人脉的累积

    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拥有一个广泛的人脉时销售人员成功与否的必备因素。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本书已经为您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