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800000002

第2章 治国三策(2)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玫瑰紫、鸡血红、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斑斓绮丽。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幻莫测,意境无穷。这就是钧瓷的名贵之处——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皆天然生成,非人工描绘,而且每一件钧瓷的窑变釉色都是绝无仅有,此即“钧瓷无双”之谓。它的釉变色五彩缤纷,在人的艺术想象力下,构成一幅富有意蕴的图画。古人以“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民间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苏轼、米芾昼夜兼程,这一天终于赶到禹州。二人问明方向,来到禹州钧官窑厂。窑工们疲惫不堪、精神委顿。他们打开窑门,从里面掏出一件件瓷器,但均是色泽晦暗,毫无生气。众人哀叹一声,纷纷沮丧不堪。众窑工身后的一名官员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只要不破,就都装上车吧。”

苏轼和米芾见此情景,摇头叹息。米芾感叹说:“鱼目混珠,不,如今只有鱼目了!”苏轼也叹息一声,说:“再好的名声,也禁不住这么败坏啊!元章,你领了圣旨,但这钧窑可不是好烧的!”米芾道:“所以须劳子瞻救驾。你也知道,我只会造造器形,要说监造,我可没那个本事。”

这时,那官员走过来,躬身施礼说:“哎呀,苏大人、米博士驾到,下官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这官员名叫房帷,是这里的窑官。

苏轼说:“罪倒不用恕了。可是这次若烧不好钧瓷,你我可都是要吃罪的。”房帷忙回答:“当然,当然。”

米芾接着说:“房帷,圣上钦定的期限已越来越近,这烧制可不能再耽误了。”房帷又回答说:“那是,那是。但凭大人吩咐。”

苏轼见他只是唯唯,便问禹州烧瓷手艺最好的师傅房帷极力推荐王古斋师傅,说他的手艺最好,在禹州可谓无人不晓。米芾立刻反驳他,说:“呸,你还说王师傅的手艺好,上几窑就是那王古斋烧的,害我这几个月的心血全白费了,一件也不成。”

房帷忙解释说:“哎呀,米博士,这钧瓷全凭天然窑变,非人力可为。烧得成与不成,都靠运气。”窑变虽实属天然,但经验老到的窑工也可通过材料搭配、炉温控制等手段促成窑变。米芾反问房帷:“都靠运气?那还要你这窑官做什么?待我去奏明圣上,免了你这无用的闲职。”房帷一时无语,便向苏轼求救,苏轼不语,低头沉思。房帷眼珠一转,忙笑着说:“二位大人鞍马劳顿,下官已备下酒席,为二位接风洗尘,请一定赏光。”苏轼却冷冷地说:“等烧出好瓷,再喝酒不迟。”房帷讪讪地笑着立在当地,恭送米芾、苏轼二人离去。

日暮时分,苏轼让米芾先去馆驿安排,自己一个人走到禹州民窑窑场。在正在干活的工人们中,苏轼看到一位老者正在制坯,走上前去,递给他一壶水。两人攀谈起来,苏轼从老窑工的口中得知,烧瓷并不挣钱,还不够官府抽税的,但现在冬末无农事可做,烧瓷可以挣口饭吃。接着便谈起钧瓷的价值和烧制方法。在当时,民窑不得烧制钧瓷,烧出好钧瓷,三分釉料,五分火候,剩下的二分就是运气了。窑变的颜色也因釉料、烧制的温度、时间等不同,千变万化,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色彩以红紫为最好,话说“钧瓷不带红,一辈子都受穷”。

老窑工见苏轼不但对钧瓷颇为了解,而且诚恳、谦逊,自然知无不言。两人相谈甚欢。苏轼问起禹州烧瓷手艺最好的师傅,老窑工不加思索地说出孔效仁师傅的名字,他是祖传的手艺,本来主持官窑,但自从姓房的窑官来了,就辞退了孔师傅,官窑的主事换成了王古斋师傅,王师傅手艺不行,瓷器十有八九烧不好。苏轼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感激老人家,再谈片刻与他辞别,回到馆驿。

第二天清晨,苏轼、米芾一起来到孔效仁师傅家拜访。一个年轻人打开门,他是孔效仁的儿子,忙将苏、米二人请进去。听到苏轼、米芾两位大人来访,正在制坯的孔师傅两手是泥,摸索着走出来。孔师傅常年烧窑,有时为了查看窑变,不等窑凉就下去,所以把眼睛伤了,现在已经失明。孔氏父子将苏轼、米芾请进屋里。苏轼、米芾进屋一看,屋里到处摆着瓷器坯胎。苏轼道明来意:“老人家,当今圣上专爱禹州钧瓷,命我二人来此监制烧窑。这器形呢,由米博士定。这烧制,还得请您老出马啊!”

孔师傅仰着头,听苏轼说话,眨巴着空洞无光的眼睛,用力地点头。

在苏轼、米芾、孔效仁三人的指导下,窑工们选土、练泥、定型、干燥、上釉,最后将毛坯放入窑炉,进行烧制。窑炉旁窑工们不断向炉膛内填着柴,孔师傅用手抚摸着炉壁,并用脸贴近炉膛,试着炉温。听到他加火的命令,几个彪形大汉赤裸着上身,用力拉着风箱,炉膛内火光熊熊。孔师傅又用手摸了摸炉壁,高呼:“退火!”彪形大汉立即停下风箱,迅速抬起一块长条青石板向炉膛内伸去……苏轼看着这一切,激动地上前拉住孔师傅的手翻看着,说:“孔师傅辛苦了!”孔师傅急忙抽回手,说:“苏大人,不碍事。老汉我双眼不中用了,只有靠这双手了。”

经过几天的烧制,这一天黄昏,终于到了开窑的时刻。残阳如血,窑口前燃烧着一堆熊熊大火,火堆前摆放着丰厚的鱼肉瓜果祭品,祭师挥着剑暗自诵念。一汪鸡血飞溅,披着红绸的壮汉不断地跳过火堆。祭窑神的人群穿着大红衣衫,牛羊都披挂着红绸,红色的鞭炮挂满四周,铺天盖地的红色,布满了整个窑场。人们跪在地上,向着苍天喃喃祷告。孔师傅跳跃祈祷着:“宇宙洪荒,天地玄黄;泥为土之子,火是日之光;土德和火德,百瓷钧为王。土德和火德,百瓷钧为王……”

米芾、苏轼和窑官站在窑口一边,禁军把守着窑口四周,威严雄武。窑工们举起双手对着苍天,站成一排围住窑口。双目几欲失明的孔师傅站在最里面,手捧一碗鸡血,静候在窑口。

苏轼高声命令:“开窑!”孔师傅将一碗鸡血泼在窑中,鸡血刺啦作响,冒着蒸汽,霎时窑口一阵水汽蒸腾。孔师傅站在水汽中,熟练地打开窑门,将一件件钧瓷掏了出来。巧夺天工、摄人心魄的一套四件精美钧瓷折扇屏风出现在众人眼前。孔师傅抚摸着屏风瓷器,无比激动地大声喊道:“好瓷,好瓷!”接着,他掏出其他瓷器,每一件都是色彩神奇,美丽异常,孔师傅不住地感叹。听到终于烧出了窑变,众人纷纷激动地喝彩:“好瓷,好瓷!”顿时锣鼓齐鸣,鞭炮四响,人群欢呼,红色涌动。米芾和苏轼急忙上前察看,米芾看到窑变的瓷器光彩照人,釉色温润,不住地感叹烧出了宝物。苏轼指着那屏状瓷器上窑变出的图画,说:“太美了,真所谓钧不成双,窑变无对。元章你看,这里如水墨山水,如彩虹雪岭;这里有孤松悬崖,有落日孤烟。鬼斧神工亦不及也。”

在苏轼的赞叹声中,米芾将这件钧瓷装入一个大红木箱,钉好盖子,贴上封条,举手示意。禁卫军立刻将其他瓷器当场全部砸碎。这时孔师傅突然抚摸胸口,手剧烈颤抖,吐出一口鲜血,封条上立时血迹斑斑。他近一个月来四处选材、指导诸多工序,这几日又监视炉温,昼夜不歇,老迈的身体已是极度透支,全凭烧出好瓷的心愿支撑着。现在看到心愿终于实现,再也支持不住,口吐鲜血,慢慢倒在地上。苏轼、米芾上前大声呼唤孔师傅,孔师傅却木然不动,已经溘然长逝。苏轼试了一会儿孔师傅的脉搏,站起来悲痛地说:“元章,古人说干将、镆铘铸剑,十年不成,后以鲜血溅之方成,我起初不信,今日见了,方知古人不欺我也。”

苏轼和米芾帮着孔师傅的儿子埋葬了老人家,在墓前凭吊良久,才率领禁军押着瓷器赶回汴京。

来到皇宫外,驸马王诜迎着。王诜让米芾、苏轼等在外面,自己则带领禁军抬着内装瓷器的大红木箱来到御书房,请神宗御览。太监们从箱中取出钧瓷摆在御案上,华美娇艳的钧瓷令满堂生辉,引来神宗赞赏的目光。神宗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说:“真是宝物啊!驸马有功啊!”

王诜说:“微臣岂敢贪功。陛下,所谓釉色窑变,千变万化。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真真是画家笔拙,丹青难绘。太平盛世,物华天宝,得此宝物乃是皇上龙恩浩荡,上天瑞祥之兆。”

神宗小心地把玩着,接着问王诜如何命名这宝物。王诜早有准备,谦逊地说自己才疏学浅,给宝物命名力所不能及,并说自己此前费尽心力烧制钧瓷十窑十不成,此次苏轼到了禹州,监制有方,宝物方成。

神宗迟疑了一下,便命张茂则去宣苏轼觐见。苏轼进殿,叩见皇上。神宗命他免礼平身,并赞他有功。苏轼回答说:“谢陛下。为圣上出力是臣子应尽的本分,臣也不敢贪图其功。此功应归禹州老窑工孔效仁师傅,他已殒命于窑场。臣恳请陛下,予禹州官窑窑工孔效仁一家以安抚,以显陛下爱民之心。”

神宗准奏后便命苏轼为瓷器题名,苏轼说声“遵旨”,然后指着瓷器窑变图画中的一棵青松,说此有太后万岁不死之寓意,故以“寿松屏”为名甚佳。神宗击节赞叹,又命再题诗一首。苏轼看着寿松屏,略微沉吟,说:“臣却之不恭,陛下请听。何人遗下瓷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青松。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神宗听后大悦:“好!果真名不虚传,大宋第一才子非你莫属!朕很高兴,今日特许你与朕对坐而谈,凡事不必太拘礼!”神宗久闻苏轼对变法新政有话说,也想借这个机会,听听他对新政的看法。

苏轼谢恩坐下。听到神宗问及他对新政的意见,苏轼请神宗先恕他直言之罪。神宗笑着说:“今日你我君臣之间,可以敞开心扉,但说无妨。”

苏轼终于得到这一难得的机会,心中激动,略微沉吟,缓缓地说:“谢陛下。我大宋基业百年余,实属不易,太祖接受大唐教训,杯酒释兵权,行以文治,杜防割据,集权中央,威统四海,可谓洋洋大哉。然则太平承久,弊端渐多,兵多、官多、税多,致使天下积贫积弱。陛下欲维新图强,威加四夷,神明邦国,实为我大宋之福也,天下之幸也。然则要兴先王之业,实现陛下富民强国之志,现行变法不可取。”

神宗脸色不豫,隐忍不发,反问道:“以卿之意,该当如何?”

为引起神宗兴趣,苏轼说:“治大国分上、中、下三策。”

神宗果然问:“哪三策?”

苏轼说:“这上策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中策是纲常并举,有为而治;下策是劳师天下,夺民而治。”

神宗沉吟了片刻,说:“上策如何?中策怎样?下策又是什么?”

苏轼说:“陛下,天下之事,朝廷有可管者,有不可管者;可管者不管则乱,不可管而管则锢。为政之道,就在顺其自然。所谓自然,就是天下的实际情况;所谓道法自然,必须按照国家的实际情况施政。无为而治呢?并非不作为,而是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顺势而为。说是无为,其实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也就成了无不为。虽只有一道,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谓上策。”

神宗听了点头同意,只是觉得有些玄妙,让苏轼以实例相佐。苏轼便直接以现在施行的《均输法》为例,认为《均输法》就是政府管了商人的事,违背了商业的自然之道,成了与民争利的贩夫走卒。官商弊端甚多,仅增加众多官员经商一事,吃皇粮者倍增,官多之弊端又何以能除呢?

神宗对《均输法》之弊不置可否,接着问起中策。苏轼回答说:“中策所谓纲常并举,就是以法家和儒家常道并施,勇猛精进,刷新吏治,在祖宗的成法之上时维时新。”

神宗顿时欣喜不已,觉得自己现在推行的新政就属于勇猛精进、刷新吏治的中策,但询问苏轼,却得到否定的答复,苏轼认为现在的新政实是下策。

神宗为之大惊,很是不服气地说:“朕爱民之心,天日可鉴,岂是劳师天下,扰民而治?”

苏轼笑着回答说:“陛下爱民之心,天日可鉴。但所出新法,与民争利,劳师天下,与陛下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单就《青苗法》而言,天下之民,只看到了官府从他身上取二分利,而看不到有何好处。《青苗法》在于周济青黄不接时的民之急需,还上则利归官府;逾期贷款不能还,则有牢狱之灾。况且,强行摊派,富户或无须贷款之户皆纳利息,加之税赋,则天下负担日甚一日,民自苦不堪言,如此则是病民、害民,而非救民、济民。”苏轼顿一顿,接着说:“陛下明文规定,不得强派。但是上有所好,下必趋之。陛下喜聚钱,官吏必取钱,为文饰政绩,何事不做?乞望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神宗半晌不语,最后他问苏轼:“那,朕当以何计?”

苏轼凛然道:“徐行徐立,不可操之过急。急,欲速则不达。边改边立,循序渐进,看似势慢,实则为快。圣上正当盛年,此乃国之福也。若去急躁,徐行徐立,大业必成。”

神宗却说:“卿言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然而,朕慢不起啊。朕必须迅速改变国之现状。”

苏轼便以扁鹊医病之事劝说神宗,他说:“对于重病之人,扁鹊先探病因,后对症下药,不期一朝一夕。为何?病去如抽丝啊!三日不食之人,若一朝暴食,恐有腹破之祸。治国亦如此,陛下不可不察。”

神宗连连点头,然后又问:“卿对朕有何评价?”苏轼回答说:“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

神宗为之恍然:“苏子瞻所献三言,朕当熟思之。”便命苏轼退下。

苏轼走出御书房,发现天色已暗,自己满腔话语终于说出,可是结果却不能预料。看到苏轼出来,张茂则提着一个食盒,赶忙悄悄地走进去。

同类推荐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热门推荐
  • 神仙也有江湖

    神仙也有江湖

    从现代都市中跑过去淌混水的小白丁又如何?照样可以和神仙勾肩搭背,混得风生水起!师父不喜欢我?不鸟他!他老人家没了我不行,因为只有本小姐才拔得出那把要命的剑!那个什么神兽啊,法宝啊,本小姐就不客气的笑纳了!仙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本书用极具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禅意生活,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为自己营造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境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以平常心去面对纷繁复杂,让我们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以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也使我们对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有更深刻的感悟。
  • 飞碟与外星人

    飞碟与外星人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魅言鬼语

    魅言鬼语

    本书是多个中篇的合辑,告诉大家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枉死,或被害,或复仇,或报恩,在死亡面前人性显得如此胆怯,我们其实都是一群鬼,一群戴着面具生活在阳光的鬼……rnrn
  • 恶魔总裁的灰姑娘

    恶魔总裁的灰姑娘

    [已设置半价,亲们只要花一半的钱看~]为了拯救自己的事业,她被父亲卖给了大她十一岁的他。婚前,他斯文有礼;婚后,他糜烂生活。他不止碰她的同学,更把魔爪伸向了她的姐姐。她心若止水,一次次的用冷漠伪装自己,却不想被他一次次的纠缠,直至失去了身心...花心过后是囚禁,背叛过后是阴谋。终于在他二十九岁的生日时,她狠心堕去他强要来的孩子,而送给他的礼物便是一纸离婚协议...[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才会成长,女主自然也是~喜欢的亲们就跳坑吧~小蝶会尽全力写的]
  • 转身才落泪

    转身才落泪

    曼珠沙华,开在黄泉的彼岸花,昭示着痛苦与死亡。存在,本就是一个错误。她,一生为爱所缠,为恨所缠;他,为爱,放弃爱;他为恨,放弃爱;她,为爱,背叛朋友,用尽心机;她,用尽力气,维护爱情,得到的却只是客气与距离。等到转身时,才发现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而自己却已错过太多,太多。
  • 我家女人是米虫

    我家女人是米虫

    奉上《我家女人是米虫》的第二部《前妻》内容简介:一段婚姻与金钱的交易……三年前,是他合法的妻子三年后,却是他离弃的前妻再次重遇,他却霸道地要求复合,要求她履行妻子的义务这是算什么?要她的时候,就想到她不要她的时候,却把她推得远远的,最好从此消失于他的视线……这就是他待她这个前妻的方式吗?……婚姻,没有任何的意义,充其量只是人生中一种传宗接代的仪式遇上她,只是生命中的意外安排她要钱,他可以给他要婚姻,她也必须配合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钱就必须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这是他们的各取所需!命运让他再次遇上她,身份已经有了变化她是前妻,而他却是前夫这种身份并没有剥削他再次去掠夺她的障碍相反,对这个三年不见的前妻,他有了豪取强夺的决心他:必须让她再次履行妻子的义务……PS:第二部是虐文,男女主角不变,只是身份略微有了变化,喜欢虐文的亲们可以尽量跳坑!“我家”系列一:男人:女人动一下女人:……懒得动男人:你不想要可爱的小宝宝?女人:(双目冒星星)……要!男人:那你干嘛那么懒?女人:因为你家女人天生就是懒女人,注定当你家一辈子的米虫男人:……懒:懒得歹命,懒得无天理,懒得只有吃、只有睡,懒得连动一下都会要她的命,懒得喝口水都要她家男人喂,懒得去……抓奸!米虫:像猪一样的吃得胖胖的,不怕身材会走样,不怕她家男人会丢弃她;像猪一样的睡得饱饱的,不怕皮肤变糟糕,只怕变得白嫩嫩的让色狼吃;女人:亲爱的,今晚在我这里过夜,你家懒女人不怕找上门?男人:她连动都懒得动,更别说她会主动女人:可怜滴男银啊!怪不得每次看到你都饿狼扑虎了。男人:……(面部抽搐)女人:她那么懒,你要不要休了她?男人:……这个提议可以考虑一下。懒女人:妈的!你敢把我休了,我就阉了你。女人:哈哈……(幸灾乐祸,歹命呐)男人:……(无语问苍天,他家懒女人终于开窍来抓奸)『以下是客串本文女主、女配角的名单』读者亲:陶雪依饰女主懒萱(蓝萱)读者亲:专属眼泪饰女配角焦漩(男主的小妹)读者亲:柳絮飞饰女配角沈若薇(男主死党的同父异母妹妹)读者亲:叛逆雪晨饰女配角沈若菁(男主死党的同父同母妹妹)PS:此文属我家系列文,系列二在5月1号开《我家女人是米虫》是妮子堂姐想的,而负责编写剧情并不是妮子堂姐本人噢!读者大姐们要切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