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700000005

第5章 在路上(1)

自四月离开黄州,苏轼一家缓缓顺江东下,八月时才走到真州。这样走走停停,一方面是因为要四处游赏山水,拜会旧友;另一方面是苏轼屡次上表恳请辞官归老,逗留途中等待批文下达,可是批文一直没有下来。苏轼想要早作归老之计,他与王闰之商量,暂时把家人安置在真州驿馆,自己和巢谷到常州去购置田宅。

常州有两位故人蒋之奇和单锡,他们都是常州府阳羡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二人曾盛情邀请苏轼到阳羡游览。当年,苏轼在单锡家中,偶然见到了伯父苏涣的遗墨,大为惊喜,后来还跟单锡结亲,把大姐的女儿嫁给了他。苏轼见阳羡山水秀丽,适宜居住,曾委托二人代购田宅,预作养老归田之用。只是后来苏轼游宦各州,漂泊无定,这桩事就搁置下来。五年的黄州生涯,令他十分渴望田园生活,以安度余年,现在正好可以找故人帮忙,了此心愿。苏轼耗费了大半积蓄,在常州府宜兴县购得一所宅院和少量田地,暂交单锡看管,又给朝廷写了一份乞求居住常州的奏表,这才和巢谷赶回真州。接着乘船由扬州经运河北上,到达泗州的时候,已经是岁末了。

泗州是宋代漕运重要的中转站,它往南连接楚州、扬州,直达苏杭;往北沿汴河可直通京城。白居易有词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可以想见漕运的便捷。苏轼看看将近除夕,想暂时在泗州安歇,等候朝廷批文,等过了年再缓缓向京城进发。一家人大半年乘船赶路,日费甚多,加上购置田产之后,积蓄已所剩无几了。王闰之担忧地说:“眼看年关将近,朝廷的圣旨还未下达,这年可怎么过啊?”苏轼安慰道:“黄州那样艰苦的日子都能挨过来,现在还怕什么?等朝廷准许我辞官,我们便回到江南,尽享天伦之乐如何?”王闰之淡淡一笑:“当然好了,我也少为你担些心。”苏轼陪王闰之回到船舱中,吩咐巢谷进城中买些酒菜回来,草草过个年。

巢谷进城中集市里,先要去买鱼,可天寒鱼价也跟着涨,又想去买肉,可是手中钱少,猪肉也买不起。正犯愁呢,忽然计上心来。

苏轼见巢谷久久未归,心中着急,顶着寒风到岸上等候。雪花片片飞落,城中隐约传来爆竹之声。苏轼瑟缩在风中,拄杖披氅,愁眉不展。朝云上岸来劝道:“先生,先回舱里吧,外边太冷。”苏轼叹气说:“朝云,今夜除夕,你们连饭都吃不上,我心里难受啊。巢谷去借年,至今未归,这年不好借呀!”

朝云忙安慰道:“先生,咬咬牙,春天就到了。”苏轼淡淡一笑:“春天来了,可这过年,对于穷人就是过关哪!”朝云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下,问道:“先生,有件事朝云不明白。这年究竟是为穷人而设,还是为富人而设?”

苏轼见舱中王闰之陪着迨儿和过儿,说道:“是为童子而设,因为他们总想长大,却不知长大后,过年是件苦差事。”朝云嫣然一笑:“年应为穷人而设。”苏轼忙让她说来听听。朝云笑着说:“富贵之家,过年有许多规矩,比如,要说过年话,要送过年礼,他们很累。这是因为,他们怕失去富贵。穷人则不然,他们无甚怕丢掉,只盼来年幸福临门,希望总是寄于来年,过年对他们是希望。有这盼头,过年也就格外兴奋。所以,年是为穷人设的。”

苏轼苦笑道:“有道理。除夕饿肚子,算是穷到底了,肚子里所有的污秽都没了。物极必反,来年必定过上好日子。”朝云笑道:“先生这么想就对了,不必忧愁。”

这时巢谷扛着一袋米,手提一条鱼和其他年货,胳膊夹着一坛酒,冒着风雪大踏步走回来。苏轼和朝云忙迎上去,接过米和鱼。苏轼问:“巢谷,哪弄来这么多年货?”巢谷神秘地说:“换的。”苏轼正要问他拿什么换的,却看见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短褂,原来披在外面的夹袄已经不见了。他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忙脱下大氅披在巢谷身上,心疼地责怪道:“换来的,寒冬腊月,你这老命不要了!”巢谷笑笑说:“反正开春了也穿不着了,来来,回舱里准备年夜饭啦!”苏轼眼眶都湿润了,朝云忙扶着他回到船上。

王珪自上次被神宗责骂过后,口吐鲜血,一直卧病在家,眼看一日不如一日了。蔡确和李定在朝中没有什么主张,凡事都要到王珪府上来请示。李定拿到苏轼移官汝州的谢表,看到其中有“至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的词句,又重施故技,向神宗进言说苏轼对诗案心存不满,毫无悔意,应当严加治罪。但自上次贬放了舒掸之后,神宗已很讨厌深文周纳这一套把戏,狠狠地把李定训斥了一通。神宗心里清楚,天下人都喜爱读苏轼的文章,不是一个“乌台诗案”就可以贬损得了的。前番受了李定等人的蛊惑,说苏轼毁谤新法,在盛怒之下才把他贬到黄州,但是能把天下所有写诗读诗的人都关进御史台监狱吗?李定隐瞒了不守丁忧之事,一路攀升到翰林学士的位子,其实苏轼早在二十年前就应该做到这个官职了。神宗只是顾虑到变法大局,才没有去追究李定等人的罪过。如今他们的话再也动摇不了他要重用苏轼的念头了。

李定被训斥后,狼狈退下,跑到王珪府上,哭哭啼啼地把事情说了一遍。王珪躺在床上,气得气喘连连地说:“早跟你说过你们不懂圣上的心思,还敢拿苏轼去拂逆圣意?苏轼已在赴汝州的途中,我们应该再等待时机,等苏轼他自己犯错。老夫苦心经营的朝中局面,就要被你毁了!”说完,猛烈地咳嗽起来,蔡确忙过来抹他的胸口。

李定惊惶地问:“那现在该怎么办?”王珪缓了口气,才慢慢地说:“圣上忙于朝政,精力大不如前,不必总拿苏轼的事引起圣上关注。我听说苏轼已呈递辞官归老的奏章,大可令中书省准其归老,也省了我们不少力气。但是千万不要让圣上知道。”李定和蔡确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

自从下诏量移苏轼到汝州之后,神宗盼着苏轼早日回来,可是一直没有消息。苏轼的谢表和奏章都被蔡确等人扣押,不让神宗知道。

入秋之后,神宗旧病复发,身体一天天虚弱下去,但仍然坚持处理政事,带病上朝。可是朝堂之上,再也没有忠臣直臣肯为他进献忠言了。当年他雄心勃勃地主持变法,重用王安石等人,司马光、欧阳修、范镇、苏轼兄弟相继出朝,再后来王安石也罢相归江宁,他身边只有吕惠卿、王珪、蔡确这些人了。政策法令渐渐混乱,虽全力补救,奈何身边没有得力的贤臣,神宗一个人又怎么能力挽颓局呢?民间天灾连年,新法施行受阻,特别是永乐兵败的耻辱时时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以致落下了病根。他觉得心力交瘁,有负先帝祖宗的重托,社稷中兴的梦想,似乎已经破灭。百感交集,无由解脱,病也就一天天加重。

挨过了新年,病势愈加沉重。神宗自知不行了,把高太后和年仅十岁的儿子赵煦叫到榻前,垂泪不止。高太后哭道:“皇儿,娘在,有什么话就说吧!”神宗气息微弱,艰难地说:“朕死以后,请母亲垂帘听政,辅佐煦儿。”高太后含泪点头,把赵煦拉到身边,问道:“大臣之中,谁可重用?”神宗慢慢地说:“司马光、吕公著、苏轼、范纯仁,他们皆是忠臣,国之栋梁。孩儿一心锐意新法,将这些人都黜落了,实在是朕的过错。尤其是苏轼,他是先帝钦点的宰相之才,可朕却令他蒙冤远贬,大才遭忌。朕是大大的错了啊!”高太后听罢为之一惊,想起仁宗皇帝的遗言,不禁潸然泪下。神宗歇了一会儿,接着说:“朝中有人忌恨苏轼,一直阻挠他回朝。如今朕已召他回来,只可惜见不上一面了。母后当重用苏轼,则我皇儿可坐致太平。”

神宗瞑目而逝,享年三十八岁。赵煦即位,是为哲宗,改元“元祐”。由于年幼,暂由高太后代理国政。高太后一面吩咐大臣办理国丧,一面诏告天下。

王安石在江宁得知神宗驾崩,痛哭不已,几天里茶饭不进。神宗曾给予王安石莫大的信任和恩遇,全力支持改革变法。现在神宗去世,再不会有人能支持新法继续施行了。王安石已经敏感地意识到政局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自己的变法大业可能从此就要中断废止了。他如此哀伤悲痛,既是伤知遇之恩未报,也是伤自己壮志难酬。王安石大病一场,自此身体迅速衰弱下去,再也挣扎不起到佛寺山间闲走了。

苏轼在泗州过了新年,又带着家眷朝前进发,很快到了南都。南都就是现在的商丘,离汴京不远了。这时,朝廷准许他辞官归田的批文下来了,苏轼高兴万分,立刻整装南下,半途中方才听到神宗病逝的消息,不禁大哭一场,提笔为神宗写了挽词。苏轼虽然始终没能得到神宗的重用,还被贬谪黄州五年,但他从来没有半点怨恨之心。现在神宗仙去,他也获准居留常州,真是了无牵挂,身心自由!苏轼在船上向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三拜,便起程往常州而去。

司马光听说神宗驾崩,急忙从洛阳赶到汴京吊唁。礼毕,他便与程颐匆匆离去。司马光是元老重臣,道德人品在诸公卿大臣中堪称第一,民间威望也很高。京城百姓听说司马光要离去,都夹道欢呼,希望他能留在汴京辅佐新皇帝,一时大街小巷都在吆喝“留相天子”。

管家急忙将情形报知王珪,王珪已病入膏肓,气息奄奄。听说司马光进京又离去,朝廷并没有挽留,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又问管家:“苏轼回来没有?”管家说:“前几日盛传苏轼将要到京,可是又听说他走到南都又折返回去,好像是告老还乡了。老爷,现在苏轼已经是死棋,走不活了。”

王珪瞪了他一眼,管家自知失言,吓得不敢多说话。王珪挣扎着坐起,艰难地说:“等老夫的病再好些,就去见太皇太后。司马光若回来,朝廷必乱;苏轼若回来,则乱上加乱。老夫苦心经营的这个上下和合的朝廷将毁于一旦,老夫不能坐以待毙。拿药来。”管家急忙把药端过来,说:“老爷福寿天齐,病会马上好起来的。”王珪哆哆嗦嗦地把药灌进嘴里,胡子前襟沾湿了一大块,还在喃喃自语:“你该知道,以老夫的秉性,从不向天祈寿。但如今却不得不低头,只求天公再给老夫一些时日,再给老夫一些时日吧。”管家只管点头,扶着王珪躺下。

司马光和程颐好不容易从汴京城出来,长舒了口气。程颐不解地问:“‘留相天子’,乃民心所向,大宋之幸,天下之幸。司马公,何以不辞而别,匆匆离京?”司马光笑笑:“程公真是把功夫都用在理学上了。”程颐愈加不解:“学问之理,不才算是略知一二;这世理之理嘛,就一二不知了。还请司马公赐教!”司马光说:“民心与朝廷之心,是一心吗?”程颐恍然大悟。原来司马光一直反对新法,现在神宗去世,新帝即位,还不知道今后朝廷政令该如何施行。况且朝中王珪、蔡确等人还把持着朝政,就看执政的太皇太后如何处置了。司马光长叹一声,头也不回地朝洛阳走去,汴京的上空慢慢积聚起一片阴云。

太皇太后与年幼的哲宗端坐于迩英殿,召蔡确进来问话。太皇太后问:“司马光到哪里去了?”蔡确支支吾吾地说:“回禀太皇太后,恐怕司马光已在回洛阳的路上了。”太皇太后不悦,问道:“你身为当朝右相,执政在朝,且亲自安置他住在国宾馆,为何丧礼未毕,准其回西京啊?”蔡确早听过王珪的吩咐,希望司马光越早离开汴京越好,现在太皇太后问起,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嗫嚅道:“微臣确实不知司马光回西京。”

太皇太后冷笑道:“我听说满京城的百姓都喊司马光‘留相天子’,你不知道吗?我大宋的当朝宰相是何等的精明!国丧之日,非常时期,重臣来京吊唁,寻其去向你却一问三不知,这不是尸位素餐是什么!王珪呢?”

蔡确满脸沮丧,答道:“宰相病重多时,许久都没来上朝了。”

太皇太后早就得知,王珪、蔡确把持朝政,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朝政要事,他们一向推脱敷衍。要说治国才干,都是庸才,排挤他人,明哲保身,倒是拿手绝技。现在刚一问话,就不知应对,哪里像执政的样子!太皇太后心中大怒,急令内侍梁惟简传旨司马光进京面圣。梁惟简得令而去。

太皇太后又问蔡确:“苏轼现在何处?”蔡确答道:“苏轼已上表乞归常州居住,现在恐怕已在回常州的路上了。”太皇太后大惊,又斥责道:“苏轼贤才难得,你身为右相怎能准其归老?先帝临终前量移苏轼到汝州,就是准备起用之意。速速传旨,苏轼复为太守,知登州,不得有误!”蔡确哪里还敢争辩,只得领旨退下。

蔡确在新帝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太皇太后的态度让他为后路担忧不已,苏轼的复官擢升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他急忙赶到王珪府第,名为探病,实则是想向王珪请教对策。

王珪已是垂死之人,却还梦想着东山再起。他正为司马光、苏轼未能回京入朝而暗自高兴呢,突然听蔡确说太皇太后召回司马光,擢升苏轼,惊吓得陡然坐起,口吐鲜血。管家大惊失色,急忙扶着他躺下。王珪自知大势已去,挽救不得,摆摆手示意管家退下,缓缓地对蔡确说:“持正啊,老夫为相多年,虽无大功,亦无大过。满朝大臣在老夫的周旋下,和谐并力,再无党争之事。你我为先帝新法大业竭忠尽智,当继续为新帝进献忠心。老夫一片赤诚之心,望持正转达太皇太后和皇上。”蔡确还想问怎么应对司马光入朝之事,王珪闭眼摆摆手,再也不说什么了。蔡确只好怏怏地退出去。

王珪待蔡确走了,才吩咐管家把子女都叫来。王仲山、王仲嶷等子女守在床前,痛哭抹泪。王珪让管家把朝服官帽拿过来,双手颤颤巍巍地抚摩良久,对子女说:“为父死后,将这朝服官帽退还朝廷。孩子们,床前有一子,人死心不死啊。记住为父的话,好生读书,争取功名。”子女们都含泪点头。

王珪欣慰地说:“为父当了一辈子的官,官不分善恶,官只分大小。为父官至一国宰相,能得以寿终正寝,靠的是四个字。记住,凡事要坚持一个‘忍’字,对圣上只记一个‘顺’字,对是非要牢记一个‘躲’字,遇到麻烦要学会一个‘推’字。用好这几个字,终生受益。不要怕别人讥笑为庸才,庸才有福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切记,切记。”

子女们齐声答道:“记住了!”王珪吩咐他们退下,把孙儿叫过来。孙儿年纪还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走过来怯生生地喊爷爷。王珪慈爱地抚摩孙儿的头说:“孙儿乖,吃过饭了吗?以后要听父母的话!”孙儿点点头。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恶魔校草:丫头吃了你

    恶魔校草:丫头吃了你

    “你这个死小子是不是跟踪狂?!从法国到台北,居然都能遇见你!”乔以心抬起小手,指着面前这个气焰嚣张的帅小子。“啊!你这个死变态!居然……摸我的胸!要死啦!”而面前的男生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坦然的坐上了他的玛莎拉蒂扬长而去……“你等着!我一定不放过你!”乔以心指天发誓,却没想到他居然是……
  • 神牌萌妻

    神牌萌妻

    带着神器重生的她,变得万丈光芒,无所不能。某男对此表示很无奈,他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小女人,想要雪藏一辈子,但不料,一次意外卷入修仙界的是是非非,从此以后桃花不断。一日,“清儿,忘了那凡人,请与我双修!”又一日,“艺清,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了你,所以,请考虑一下我吧,我不介意和其他男人一起拥有你。”终日,某男忍受不住,恼怒掀桌道,“靠,你不介意,我介意!”说完又转头看向那懵懵懂懂的小女人,霸道而强势的揽进怀中。“老婆,今天你必须和我去复婚!”
  • 金陵爵

    金陵爵

    蔷薇花已开,可待美人折?琼楼玉宇,我看见烟雨迷离中的南国楼台几万重。子夜吴歌,我听见谁在吟唱为这随风而逝的爱情。青春与美貌在深宫禁苑里被默默祭奠,权力与欲望在爱恨纠葛中正熊熊燃烧。王谢士族,胡马铁骑。生逢乱世,南北分庭。英雄辈出的华丽时代,谁可定鼎天下?
  •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风笑,一个绝色天颜的亡国公主,新婚当夜被夫君一杯合卺酒毒成痴傻,从此被搁置院内,下人都敢随意践踏。风夭夭,一个是风华无限,纤尘不染的远古上神。随性懒散,医术超群。嗜睡,嗜酒,缺心少肺的清庭药神。当她成了她,将引来多少英雄尽折腰?你若无情,我便休。走之前痴傻拂去,一支《九天玄舞》,倾煞世人凡尘眼。姐没别的,全身上下就都是骨气,傲气。从不管你服不服气。从此,江湖上风起一代药神,逍遥惬意。凡间女子穿越重生,据说弱能变强,庶比嫡宠。负心汉通通改吃回头草,悔得肠子都青了。风夭夭是九重天上四万多岁的远古上神,觉得单凭三点也该过得自在。一,以老卖老,可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二,容颜不老,装嫩也易,不会被人说成不知好歹。三,不瞒别人说,她上头有人。南宫荛:饮过合卺酒,不论轮回几生,你都是我的妻……少正商:可知,轮回几世,我都在等一个会跳《九天玄舞》,心口疼痛的女子。沈慕清:我是魔君两万年前集成的迷幻之姿,是他的心魔,依附他存在,却独立任何爱上你。顾锦枫:我可说过对你是一见钟情?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对你,却是如此。楚少:你不过一个小丫头,怎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能将我的心也一并收了去。天末:我在他的心绪中看到你,他找了你几世,我便看了你几世,一直熟悉进骨子里。我看到你随性的去魔界找他拼酒,看到他与心口插了刀的你喝过合卺酒,看到他陪着你死去,流转人世万年天日……不想,我会爱上你。……来福好文:《母妃乖乖让我疼》他,中兴国摄政王侍妾所出的卑贱之子宗必行。她,摄政王最不得宠的第九妾欢颜。那一年,她冒死救下被兄弟姐妹们推下花池的他。他窝在她怀里笑着流泪:“如有一天我承父位,必娶你为妃。”为了得到她,他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 谁是最会买土豆的人:做只给老板结果的员工

    谁是最会买土豆的人:做只给老板结果的员工

    不但要买到质地最好的土豆,还给老板带回更多实用的市场信息。这个故事说明: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又能交给老板满意结果的员工,才是老板最青睐的人。本书从这个买土豆的故事说开去,以精练的语言和睿智的案例来分析并阐述怎样增强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员工执行力等,同时融入最新最有效的培训理念,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员工培训图书。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