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300000006

第6章 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父母最易犯的错误(1)

错误1: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双方各行其事

场景再现

文文是一个聪明又好动的孩子,父母都是研究人员,他们对文文有着很高的期望,但教育方法却不尽相同。父亲提倡启发式教育,而母亲则偏重于打骂。父亲对此有不同看法,有时看不下去就说几句。一天文文匆匆地跑到爸爸身边,叫喊着:“爸爸、爸爸,妈妈要打我,快帮忙!”“为什么?”“说我的作业潦草。”“不用怕,让爸爸和你妈妈谈谈。有我在,她不敢把你怎么样的。”文文放心了,很得意地跑掉了。

爸爸妈妈对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文文早已知道,而更让文文认为有机可乘的是爸爸愿意做自己的挡箭牌,为自己辩护。于是文文常常拿父亲来给自己的行为作掩护。

深度诠释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意见一致,不能相互配合,这是一件憾事,而因此引起争端,使孩子能利用父母间的矛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就更是可怕的事了。

那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许多父母认为,要管教孩子,必须是一个家长要“严”,另一个要“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叫做“父严母慈”,他们认为“一严一慈”,“一软一硬”,可以相互配合,“软硬兼施”,能教育好孩子。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一番道理,好像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搭配和组合。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父亲先打骂,母亲来庇护;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当然,父亲对儿子容易严厉,母亲对儿子容易溺爱。有的时候可能是母亲对女儿比较严厉,父亲对女儿较溺爱,这就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上的教育态度的不一致。

其实,“红脸白脸”相配合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较严厉、苛刻,另一个家长过于温和、宽容;或者一个要求特别严格,另一个又特别迁就、姑息、放任。不难想象,就会出现下列情形:孩子在严厉的家长面前,表现很老实,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有话也不敢说,有理也不敢申辩,有事也不敢做;而不当家长的面,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样的家庭教育,肯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养成不良习惯,比如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等。

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

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老人就都很关心孩子,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毛病,才发现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当,这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是不够关心的。

发现问题怎么办?要达成一致,要与老人沟通,讲清道理,耐心开导,使老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的父母发生分歧,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老人的旧思想太多,给孩子施加不好的影响,如教孩子撒谎、骂人等;一种是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如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再一种情况是老人分担的家务重,对孩子撒手不管。具体事情应具体分析,然后耐心帮助。帮助老人要讲究方法,避免出现婆媳或丈母娘与女婿不和。

迷津指点

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要严都严,不该严,就不严。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每位家长都应该是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否则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后果。

1.让孩子学会钻空子

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并且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一些孩子就是在这种搭配组合中钻空子,出了事只告诉护着的一方,使家长在教育时采取迁就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在家里找到了保护伞,以致家庭教育失去了约束力。

2.让孩子不知听说

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时出现矛盾,母亲这样说,父亲那样说,孩子就无所适从。孩子分不清谁是对的,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谁的也不听,也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

3.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态度不一致”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显着高于正常儿童家长所采取教育方式的比例9.24%,所以家长要在子女教育中扮演好角色,并不是说两者的角色不能一样。相反,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教育态度必须步调一致,互相合作,否则就是无效的。

4.影响家长的威信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父母一定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威信,绝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贬低另一方。即使是一方对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不能自己单方面出面更正,而是应该与对方交换意见,由他自己出面更正。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维护家长的威信。

因此,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该尽量配合,减少分歧。

错误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老师的教育不同步

场景再现

场景1

我经常听到女儿嘉嘉说:“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爷爷、奶奶!”“我爱外公、外婆!”“我爱老师!”……女儿如此博爱,让我心花怒放,但总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嘉嘉在幼儿园磕破了下巴,经校医检查不用缝针,上点红药水就行了。听后我的心揪得紧紧的,准时去幼儿园接她时,当着老师和医生的面问嘉嘉痛不痛,她却跟没事似的。但一回到家,她就跟我撒娇,说伤口痛,要我抱。猛然间,我对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答案。她爱身边所有的人,唯独缺少爱自己的意识。

孩子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处在父母的呵护下,他终究会离开父母的怀抱,去适应社会。当没有父母的保护时,做家长的唯有教孩子学会爱他自己。

场景2

“老师,您替我多说说孩子吧!我们做父母的说他,他总是不耐烦。我们好心想劝他读点书,他说老师没布置。您就帮我多管管孩子吧!”在学校老师那里,经常会听到类似的家长与老师的谈话。

场景3

在家在学校表现不一样的学生大有人在。比如有的学生在家里不干家务,但是,在学校里的值日却做得相当好;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对老师很尊敬、对同学很友好,但是在家里对父母却很刻薄,经常出言不逊,甚至还辱骂家长。与在学校表现优秀在家像个暴君的学生相比,一些学生的表现却刚好与他们相反。比如有的学生很爱惜自己家里的家具,非常注重家庭卫生,但是到了学校和其他公共场合,却随手扔垃圾、吐痰,甚至破坏公共物品。

老师向学生家长反映问题,许多家长听完老师的诉说后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我孩子干的吗?不可能!他在家那么老实巴交,怎么可能到了学校就调皮捣蛋呢?

深度诠释

常常会发现既让他们高兴又让他们不解且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和在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在校和在家判若两人。目前在我国独生子女这种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极其矛盾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有别。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不服管教,在校却遵守纪律,表现较好;有的孩子在家外向,在校却沉寂、内向;有的孩子在家热情开朗,在校却变的沉默寡言。

应该说这种现象有益之处在于孩子不同程度地融合于学校群体环境中,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弊端在于有的孩子入校后,习性的改变是被动的,很可能是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压抑所致,这样易形成孩子抑郁、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更大的危害在于,如果孩子在校与在家的习性表现长期不一,截然相反,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分裂或形成两重性格,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孩子在家庭中和在学校里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同时存在,长期不能接轨、融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与学校交流沟通不够,家长与老师彼此不了解孩子在对方环境的各种习性和表现。

迷津指点

也许你经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不一样,而且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更听老师的话,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采取积极态度,与老师加强交流沟通。

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不仅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更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言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对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总体把握。如发现孩子在校、在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应与老师共同努力。如老师了解到孩子在家的种种性格缺陷,在校则可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教育。相反,家长如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优秀表现,在家就应经常加以鼓励,并反问孩子在校表现这样好而在家表现不好的原因。通过了解孩子两种不同表现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积极调适心理,使孩子的两种不同表现接近,最终接轨融合。

此外,家长与老师应有意地培养孩子承受各种压力、挫折的心理素质,加强孩子的应变和调适能力。多为孩子创造自主、自立的机会,培育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孩子在家在校表现不一样,如在家问他什么都说不知道、没有什么事,或是一个劲儿地点头、摇头等,而教师说他在学校很爱讲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妄下判断或乱责备

当孩子告诉父母一些事情时,可能你们常忍不住就妄下判断,胡乱责备孩子。

2.缺乏反应

当孩子给父母讲一些事时,由于你们心不在焉或没有任何反应,或板着脸。

3.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情绪起伏较大

容易造成孩子担心说错话,心理上有较大压力,久而久之就不愿开口了。

4.父母对孩子不够了解

不知道孩子关心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什么,没有较好的沟通方式。

5.学习的过渡期

正值孩子口语表达的学习时期,常会碰上措词困难的问题,或生活中碰到挫折,不知如何解决。尤其是孩子过渡的关键期,更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与孩子的沟通也是相互的,父母在乎孩子,以合适的方式交流,孩子自然也会与父母走得更近!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积极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使孩子有条件与同龄人交往、游戏,培养孩子的集体认同感。

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拒绝的应以适当方式予以拒绝,并说明理由,以避免孩子的优越感产生,造成其任性习性的形成。

通过上面这些途径,加强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孩子渡过接轨期,使其在不同环境截然不同的表现最终接轨、融合,以利于孩子完整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

错误3:不做调查研究就冒失地批评孩子

场景再现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李伟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里是倒数第二名。这让父母大吃一惊。而当天的班会李伟也没有参加,而是跑到外边踢球去了。

回到家,爸爸李旭忍不住抱怨儿子:“没考好不要紧,关键是要认真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你这样满不在乎,班会不参加,到外边踢球,究竟是怎么回事?”爸爸的抱怨触到了孩子的痛处,李伟哭着冲爸爸发脾气:“你以为没考好我心里好受吗?没参加班会是因为我觉得没面子,出去踢球是在调整自己。这难道有什么错吗?”

李旭马上意识到是自己误解了孩子,立即向李伟道歉,说:“孩子,对不起,爸爸又犯了主观主义错误,错怪你了,请你原谅。”听到爸爸道歉的话,李伟情绪马上稳定了许多。

又一个周末,李伟夜里12点才回家。爸爸以为他上网去了,把他训了一顿,李伟没有多解释就回房休息去了。第二天爸爸发现他情绪不佳,就主动跟他说话,他也不塔理。后来李旭了解到儿子是到同学家去了,并没有去网吧。于是他马上写了一封信,向儿子道歉:

昨天晚上爸爸又犯了主观武断的错误,没有调查就认定你又到网吧去了。爸爸的简单粗暴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但你照顾老爸的面子,没有和老爸正面冲突,而是默默地承受着误解,并没有过多地解释和开脱。越是这样,老爸内心越是不安。

我郑重地向你道歉:儿子,对不起!

这次确实错怪了你,但我还是想再啰唆几句:网络游戏许多是暴力游戏,玩得多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沾染上暴力倾向,接受暴力行为。网络游戏倡导的理念和现实中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网络聊天更是荒唐之极,编一个假名和一个不认识的人聊天,两个人都蒙着一层面纱,在云天雾地中神侃,那是最无聊的事情。内心空虚、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在网上聊天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是不会迷恋网吧的。

你能凭自己的力量从网络中解脱出来,说明你的意志是坚强的,毅力是超常的。爸爸打心眼里佩服你,并感到十分欣慰。爸爸相信一个真理:意志坚强的人是无坚不摧、无所不能的!

儿子接到信后,也立刻回了一封信:

虽然我这次没有去网吧,但以前曾迷恋过网吧。老爸及时提醒不但不是多余,而且等于及时给我注射了免疫针。

其实,我也是很爱爸爸妈妈的,也是非常体谅爸妈的。你们那么辛苦,为我付出那么多,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当然是为我好,对我负责任,是真心爱我。我难道连好坏也分不清了?

我一定不辜负爸妈的期望。但有时玩心重,自控力差,还需要爸妈及时提醒,及时点拨。

请爸妈放心,儿子已经长大了,会对自己负责任的……

深度诠释

家长要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真正和孩子交朋友,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不能老端着家长的架子,动辄就是“霸权主义”。

对待孩子,要关爱,要理解,要尊重,更要真诚。父母做错了,要敢于真诚地给孩子道歉,这样不但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提高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

父母不是圣人,无可避免地也要犯些主观主义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误解孩子甚至伤害孩子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最重要的是,发觉自己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给孩子树立榜样,要真诚地对待孩子,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交流。俗话说,“千年父子成兄弟”,如果家长和孩子真正成了“兄弟”的关系,孩子也会把家长当成他的“哥们儿”,有什么心里话也就愿意对家长说,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迷津指点

相当一部分家长是“叶公”式的人物,谈起教育孩子慷慨激昂,但一接触到实际,一听教育孩子要从改变家长开始,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有专家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好办,家长的事情难办,问题的焦点在家长身上。”家庭教育难,就难在家长不愿意改变自己,难在家长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教育是改造人的工程,而改造已经定了型的家长,则是难上加难。但只要肯下功夫,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有一位父亲的故事想必能给家长很大的启发:

同类推荐
  • 婴语

    婴语

    所谓“婴语”,就是婴儿的“语言”,指的是婴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分为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等,用词汇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来帮助现代80后的妈妈们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要,以及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畅销双色版)》一书,正是奉献给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一部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自学读物和教材。这本书组织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国外的若干教育专家和教授,集结了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诸多老师的教育智慧共同撰写而成。全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借鉴,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避免造成劳而无功、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一事无成等各种失误。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几乎是人人必经的一段最美好而神秘又最重要的人生历程。虽然它伴随着新奇与不安,但这个阶段使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真正地走向成熟,也更能够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生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所有准父母的心声,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对我国人民有优生优育的要求,就是在全世界的人民也有此要求。所以,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大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小到家庭父母亲人这一代的希望。
热门推荐
  • 砺炼完美人格

    砺炼完美人格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
  • 大漠魂

    大漠魂

    这是优秀的作品。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熏陶,当我阅读郭雪波小说时,而又醉心于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所崇尚的的崇拜大自然的宗旨;后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成熟的风格,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任助理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华文出版社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作者的写作技巧,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生在野性蛮荒的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从小受喇嘛教文化。,简洁洗练的文字和这部小说的艺术再现能力迷住了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重生之王的冷妃

    重生之王的冷妃

    前一世,她是相国府最得宠爱的千金爱女。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最终却换回心爱人一碗打胎汤药!甚至还告诉她,腹中孩儿的父亲是个将死的囚徒。夺走她心爱之人的竟是自己一直当做亲姐姐的人——钟玫!选择自尽之时,她与他决绝,并发誓:“若有来生,定要将今日你们施加于我身上的伤害,十倍百倍讨还回来!”再次醒来,她重生到了自己十二岁,自己尚未与前世心爱之人相识,而母亲刚刚将钟玫领回家…这一世,且看重生归来的她如何报仇雪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
  • 寒烟几重

    寒烟几重

    一、务必让所有玩家都以为你就是NPC;二、任何情况下都请遵守第一条……女主表示,求速度。,掌控六界开启的钥匙。身为npc好苦逼,身为广大人控NPC中的一员,坐镇正道关底的大BOSS,男主你在哪里,身份重要地位崇高,时机未到之时却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普通到连基本台词都只有两句的NPC!npc守则归纳起来就是短短两条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搜狐博客访问量超过1000000,崔怡用真挚的心为你呈现独具匠心的地道东北菜,红红火火的味道酣畅淋漓的体验。跟热爱美食的她学做最正宗、最地道、最经典的东北名菜,崔怡倾情传授经典东北家常菜烹调技巧。健康、美味、保健……东北菜中最经典的传统菜式,给你“原汁原味”的大师级口感。
  • 凰女逆天

    凰女逆天

    【已完结,放心阅读】推新书:【狂妃NO.1:尸皇逆宠小僵后】一朝重生异世大陆,她照样混得风生水起。灵宠异兽自己送上门,那她就勉强收了吧!打怪、升级、寻找身世之谜。她长相亦男亦女,一袭男装,美女为之倾倒,美男为之苦恼。他回到她身边之时,她身边花花草草多到碍眼。他霸气宣言“凰儿,今生你是跑不掉的。”“嗯,我不跑。”“真的?”“嗯,我不跑,我走。”“…………”
  •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世界上没有丑女孩,只有懒女孩。女孩个个都爱美,却苦于拼命节食,大量运动,想要轻而易举地变得美丽、苗条、优雅、性感、仪态万方,而且富于魅力……懒女孩的春天来了,原来美体可以这样简单,实现美丽梦想如此轻松。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