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5200000004

第4章 第一位全球首富——比尔·盖茨(4)

精明的比尔·盖茨,还多次使用了分散投资的手法。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比尔·盖茨1995年在美国就建立了名为“小瀑布”投资公司(CascadeInvestmentLLC),由不大出名但颇有眼光的华尔街经纪人迈克尔·拉森主持。这家设在华盛顿州柯克兰的公司单独为盖茨的投资理财服务,主要就是分散和管理比尔·盖茨在旧经济中的投资。这家公司的运作十分保密,除了法律规定需要公开的项目,其活动的具体情况绝不向公众透露。不过根据已知情况可以分析出来,这家公司的投资组合共价值100亿美元。这笔资金很大部分是投入债券市场,特别是购买国库券。在股价下跌时,政府债券的价格往往是由于资金从股市流入而表现稳定以至上升的,这就可以部分抵消股价下跌所遭受的损失。同样,小瀑布公司也大量投资于旧经济中的一些企业,并以投资的“多样性”和“保守性”闻名。它在这方面的一个惯用手法是“趁低吸纳”,即购买一些价格已经跌到很低的企业股票,等待股价上升时抛出获利。

在比尔·盖茨对旧经济部门的投资中,对比较稳健的重工业公司的投资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据介绍,比尔·盖茨通过小瀑布公司在2001年12月收购了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7.8%的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比2000年差不多上涨了一倍。并且,2001年,由于著名的通用动力公司宣布要购买这家造船公司,该公司的股价又上升了约24.9%。比尔·盖茨对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的投资也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该公司在2001年股价上升约32.9%。

和“股神”巴菲特类似,小瀑布公司也喜欢向公用事业公司投资。美国投资分析专家认为,公用事业股一般说来虽然上涨较慢,但抗跌性则很强,是非常稳妥的投资对象。比尔·盖茨通过小瀑布投资公司已拥有渥特尔·泰尔动力公司5.9%的股票。这家设在明尼苏达州的电力——能源分配公司今年的股票也有所上升。比尔·盖茨对华盛顿州的电力和天然气公司——阿维斯塔公司以及新墨西哥州的公用服务公司也有投资。

比尔·盖茨的投资不少是从长期利益着眼的,像投资于阿拉斯加气体集团公司和舒尼萨尔钢工业公司。他的投资代理人拉森就把小瀑布投资公司称为“长期投资者”,“在这个意义上有点像巴菲特”。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小瀑布公司也向医药业和生物技术业投资,其例子包括向正在研制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新药物的埃科斯药物公司、研制新止痛药品的公司以及西雅图基因公司。这些公司都属于高科技公司,不属于旧经济的范畴。据美国报刊分析,小瀑布公司之所以向这些公司投资,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公司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则是“与盖茨对科学的持久不衰的兴趣有关”。

纽约投资顾问公司汉尼斯集团总裁格拉丹特在概括比尔·盖茨的投资战略时说:“从比尔·盖茨的投资活动学到的应当是:你应该有一个均衡的投资组合。”他说,投资者,哪怕是比尔·盖茨那样的超级富豪,都不应当把“全部资本押在涨得已很高的科技股上”。这也就是说,对于投资事业来说,下重注和下独注是不一样的。“把所有鸡蛋放进同一篮子”总会有“鸡飞蛋打”的风险,而“普遍撒网,多方捕捞”,才是正确的生财之道。

8.有钱不置半年闲,赚钱就要钱生钱

在赚钱的过程中,金钱是在不断的流转中增值的。赚钱的秘诀就在于让你在有限的金钱流转中进行无限的膨胀——增值。比尔·盖茨的经商谋略告诉我们要以钱生钱,增值最快,要立足于挣钱而不是存钱。

具有高财商的人,有钱也不存入银行生息,为什么?因为存入银行的钱,相对来说是闲置。俗话说:“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它讲明做生意要合理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使商品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当比尔·盖茨宣布将微软公司的权力交给副手史蒂夫·鲍尔默,自己隐居幕后,重新修炼时,就引起世界范围内不小的骚动。当他宣布进军英国博彩业时,更让众人跌破眼镜。软件大王居然开始倒卖彩票。

多少年来,“微软”用一把“软刀”把世界折腾得七荤八素,巨富后的比尔·盖茨最关心的是怎样最快地赚钱,甚至为了利润而疯狂地进军其他热门行业。

比尔·盖茨表示,大力支持维珍集团的布兰信竞投英国全国性的彩票经营牌照。比尔·盖茨这一招的确比较有创意。不是因为他爱赌,而是因为他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比尔·盖茨的如意算盘是:若布兰信能夺得该合理经营牌照,微软将提供软件技术支持,可以让彩票能通过互联网、互动电视和移动电话销售,微软生意不就来了吗?

卖彩票只是比尔·盖茨理财的一个方面,然而越来越紧俏的新兴能源让比尔·盖茨老兄再也坐不住了。2005年12月,比尔·盖茨通过旗下投资公司CascadeInvestment向以玉米生产乙醇的PacificEthanol公司疯狂砸下8400万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买入这家生产乙醇的公司的525万股优先股,于是PacificEthanol计划2006年3月份上市。比尔·盖茨这一手明显是对生物乙醇燃油投下有实际意义的信任一票。PacificEthanol总裁NeilKoehler表示:“比尔·盖茨的这笔投资反映出以玉米生产生物燃油乙醇将是取代石油的可行选择,只要油价维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乙醇行业一定很有潜力。”此外,NeilKoehler还很有意思地提到福特和通用两大汽车制造业巨头,正研发使用乙醇的汽车来代替日趋紧张的石油汽车,以此作为对其观点的佐证。

从全球形势看,乙醇汽油的发展无疑迎来了“黄金期”,关键的推动力在于连创新高的国际油价。在2006年5月份,国际原油价格一度突破至80美元/桶,创历史新高。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资料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此次投资化工业生产的新公司仅为投资目的,并将在未来对其所有权和股东投票地位进行评估。如果酒精在未来成为石油能源的新普遍替代型燃料,比尔·盖茨继续稳坐世界首富的宝座也不足为怪。如若不然,则“仅”浪费了他800万美元投资基金而已。

无论是卖彩票,还是进军能源产业,比尔·盖茨是绝不会让钱闲着的。这回看看他又想干什么。2006年6月21日,微软正式赞助机器人软件研发项目,比尔·盖茨预言将进军机器人产业。比尔·盖茨表示,将赞助一个全新的“机器人软件”研发团队,这也是软件帝国微软首次进军机器人软件市场。

据悉,该项目名为微软机器人工作室,软件完全基于Windows平台,并且完全对外开放,因此任何个人和开发团体可以根据需要为自己的机器人和智能电器开发软件。与此同时,微软还在赞助一家机器人工作室,该工作室隶属于美国卡内基梅龙大学,也被视为机器人学科研究的先锋机构。据专家透露,通过微软的巨额资金注入,未来的机器人将拥有视觉,从而能自主分辨外部世界。“如今的机器人产业就如同上世纪70年代的个人电脑产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如今任何人都不知道,谁能最终将市场热度点燃到最高点。”微软公司发言人如是说。微软帝国灵魂人物比尔·盖茨先生就曾经暗示,公司将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微软旗下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研究机器人技术,也许如今此项研究不会带来直接利益,不过从长远角度来说,机器人市场的研发意义非凡。”比尔·盖茨如是说。

《全球财经观察》发表的一篇采访报道认为,比尔·盖茨关于“微软以往软件业务归为传统业务,把进军娱乐业定位为主要业务”的说法,表明比尔·盖茨正积极开发新业务,其出发点是顺应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并争取给微软的投资者以更多回报。

“根据以往在百科全书、多媒体领域的涉足,进军娱乐业应是微软10多年前就已考虑的方向。”业内分析家提醒大家,在整个IT产业由单纯的信息平台转为消费、娱乐平台时,微软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比尔·盖茨也想分一杯羹。

专家指出,微软在传统业务中的超垄断地位决定了其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系统领域已没有太多发展空间,而全力涉足娱乐业将填补微软在传统业务上可能出现的滑坡。

“微软的传统业务由于Linux操作系统的竞争等正在承受挑战,而各国政府也会针对微软的垄断作出相关调整,2004年中国政府就应国内采购商的要求取消了微软几乎到手的2925万美元订单。”

Internet互联网是近20年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一个技术平台和标准,如果把1990年到2007年全球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比作一个高速公路,比尔·盖茨从中已获益良多。

易观国际总裁于扬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的采访时指出,微软的核心业务在造“车”(软件应用),当“车”造得差不多时,微软看到了货物稀少并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制造货物,用自己的车将自己的货物运到客户手中。“从这个角度看,微软的布局很合理,一环紧扣一环。这样做十分顺理成章,并不突然。”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分析,由于微软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顽强的客户习惯,即使在今天或将来,这些竞争对手对它的大局都不会构成威胁。微软的线形业务还将按照既有速度成长。

微软做出新业务的初衷,除了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外,还在考虑如何给微软的投资者带来新价值。从2002年开始,微软在华尔街已广受批评:太多的现金投入使微软的股票投资者回报甚低,而其传统业务增长已不太可能带来十几年前微软的发展速度,且不需要比尔·盖茨再投入大量现金。一位业界人士同时提醒说:任何信息产品都有微软的空间,微软永远会是一个软件生产商。

9.气魄惊人,商业巨擘的促销大手笔

用广告进行推销早已是商战中惯用的手段,在电脑软件行业里,比尔·盖茨也同样热衷于此道。像当初推销视窗95,就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1995年的电脑界,恐怕没有比视窗95更热门的话题了。8月24日是视窗95的发布日,全世界的电脑用户的视线都聚焦在这一天。

视窗95的热潮,每一个美国人都亲身感受到了。大量的电脑专业媒体和非专业的大众媒体,都在竞相报道有关视窗95的各种消息,像各种声调凑成的一曲大合唱。比尔·盖茨像电影明星一样出现在无数刊物的封面上,充斥每个角落,叫人躲也躲不了。一个软件炒得比女明星的绯闻还厉害,毕竟是非常刺激的事情。

1995年8月份,微软倒是平静,似乎要拉开某种序幕。

微软在华盛顿州西雅图附近的雷德蒙总部,已进入倒计时。那里的5号大楼是视窗95的开发基地。

每天,有数百名技术人员紧张地对视窗95进行最后的测试工作。5号大楼的过道里有一幅故作轻松的大标语:“今天你想去哪里?”软件精英们对此的回答是“去迪斯尼乐园”、“回家”、“给自己找个丈夫”、“上银行”。

这些回答,反映出视窗95的开发者们在长时间紧张工作后渴望放松一下的心情。

视窗95的开发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异于另一个“泡泡软传”。1993年秋天,视窗95就曾在拉斯维加斯的计算机大会上演示过。微软曾打算在1994年秋天推出,后来推迟到1995年春天,最后又推迟到8月24日。人们甚至作好了延期的打算。

美国时间8月24日晚上,是视窗95的发布时间。这一天,比尔·盖茨将在雷德蒙的微软总部举行盛宴,邀请2000名各界代表和500名记者参加,同时演示视窗95。这一天,微软还将通过拥有4000万用户的网络向全世界发布视窗95问世的消息。

为了保证从8月24日起视窗95热销季的供应,微软公司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工厂,开足马力,以每周100万份拷贝的生产能力,生产视窗95的光盘或磁盘软件,以及配套的使用手册等资料。事实上,上千万套的视窗95已经分发到世界各地,只等这一天上货架销售。

微软公司的“视窗95”(Windows95)电脑新软件8月24日上市,给全球带来破天荒的震撼。

微软的促销魄力之大令各界瞠目结舌,它制定了5亿美元的促销计划。当年3月推出试行版后就宣布8月24日零点将在全球同时投放几种语言的“视窗95”,中文、日文等其他17种语言版本当年年底前也将陆续上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亲自充当超级推销员。

比尔·盖茨的目的达到了,全球欣起了抢购“视窗95”的热潮。当天仅在美国就销售了30万套。4天内,全球销售突破100万套,预计年内将售出3000万套。“视窗95”在几个月里几乎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对世界敞开大门不久的中国,视窗95的标识也出现在了古都北京的街头。

微软公司像介绍大明星一般,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

在公司总部所在地西雅图向数千名支持者演示“视窗95”的部分功能;在纽约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帝国大厦的顶上竖立微软公司商标形象的霓虹灯;花费1200万美元购买著名的英国“滚石”乐队一支流行歌曲作为广告专用;在电台、电视台进行“密集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买下了整张英国《时报》一天的发行量,印上广告免费分发。

这些花样百出的宣传行动耗资5亿美元,使计算机界瞠目结舌,也让“视窗95”在几个月中几乎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词语。

有评论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促销行动之一。

这只是视窗95英文版的发行情况。

微软公司的目标是,在当年年底之前,推出近30种语言的视窗95版本。

法国是最先掀起视窗95浪潮的。微软公司把法文版的上市日期提前了将近半个月。微软公司于9月初在德国推出了德文版。在这个国家,600多家个人计算机零售商店已做好了准备,要参加视窗95的首发活动。这些商人共计预订了25万套视窗95。在这年年底,微软公司按计划推出了日文版、朝文版和泰文版。次年初,越南文版也接踵上市。在台湾地区推出了中文繁体版,引起的购买热潮几乎同购买六合彩一样热烈。

世界各地个人计算机用户争相购买视窗95的热潮,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景观。而那些态度严谨的调查机构和实业派公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问询分析之后,也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同类推荐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 疯狂谈判

    疯狂谈判

    谈判是实力的较量还是心理的较量?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许两者都是。但是,一场成功的谈判有一个起码的条件是: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心理素质,赢得一场竞争性的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实力均衡的条件下,越是重要的谈判就越侧重于心理的交锋——我们生活和工作中80%的谈判都依赖于心理的战术,而不是实力。看看这样的情况:你因为害怕对方退出谈判,而接受了一个比预期利益小得多的条件。你因为对方足够强硬,而放弃你自己理应坚持的目标。你可能因为对方捉摸不定的态度,而变得惴惴不安,匆忙中接受了对方的要价。……心理的交锋是一场高雅的艺术,如果你置身在竞争性的谈判中,你必须让自己足够坚定,足够强硬,足够“疯狂”
  •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像军队学习,把落实的种子植入成员的血液。并转化到日常工作的行动中,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落实型的企业,它拥有的员工就是落实型的员工,它也就成了长久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常青树”。
  • 苹果DNA乔布斯给中国CEO的10堂课

    苹果DNA乔布斯给中国CEO的10堂课

    他让苹果公司获得重生,进而颠覆性地重塑了计算机、音乐、电影和电信产业。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能改造一项产业已经很了不起了,再造四项产业更是前所未有的,他就是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与那些对员工人性化管理的“天使”管理者相比,乔布斯更像个“魔鬼”。“乔布斯身上好像有一种诱人的光环,这种光环让你忍受他的暴躁、多变,让你凝聚在他的周围,像奴隶般为他工作。并且他总是有办法让你激情四射。”乔布斯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员工们心甘情愿地将“灵魂”交付给他。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拥有这样的“魔力”?他是怎样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商业领袖的?
  • 作风就是战斗力

    作风就是战斗力

    世界500强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理念,中国企业打造卓越团队的首选读本!作风是一支军队优良传统与文化结晶,正是它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让我们走进军队,感受其优良的作风,学习它的战斗精神,实现自我升级,决胜人生与职业的战场!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车来了,可是怎么一个人都没没有……等车最痛苦不是眼看着要坐的那辆车奔驰而去,而是等来了一辆没有人坐的末班车,因为这一辆车很可能开不到你要去的地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极限

    破极限

    炎月沧月兄弟虽是同父,但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炎月自小饱受风霜,沧月却是有爱的保护。同为人子待遇却是天壤之别,着实让人心寒。且看他们是如何摆脱命运的束缚走上强者之路。
  • 带着儿子闯江湖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人员的个人修养,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销售礼仪的表现上。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销售人员,掌握好销售礼仪十分重要。本书就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介绍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让读者可以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者。
  •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女强文】月悉华倏然睁开双眼,沉静的眸中光华流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穿越而来的妖孽女强人,历尽千辛万苦,让男人坐上了龙椅,却因为这个男人,不得不逃……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