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700000009

第9章 被玩砸的现在(1)

亲爱的布鲁特斯,错不在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

——威廉·莎士比亚

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财政和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战争与福利支出导致严重的债务问题。政府不得不开动机器印刷钞票,这又引发了通胀,最后经济衰退,民怨沸天。为了平息民怨,转移视线,政府采取增加福利与战争的方式……整个经济便进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此外,以通货膨胀为主要形式的应对,对整个社会在消费方式、相对物价、投资方向,甚至价值观上的改变将会负面的并且是持续的。

被格林斯潘否定的格林斯潘

当商业活动在美国出现轻度震荡时……美联储印制了更多的票据储备,以预防任何有可能出现的银行储备短缺问题。美联储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在此过程中,它也几乎摧毁了整个世界经济。美联储在经济体中所创造的过量信用被股票市场吸收,从而刺激了投机行为,还产生了一次荒谬的繁荣。美联储曾试图吸收那些多余的储备,希望最终成功地压制投机所带来的繁荣,但太迟了……投机所带来的不平衡极大地抑制了美联储的紧缩尝试,并最终导致商业信心的丧失。结果,美国经济崩溃了。

上面所引述的这段话不是某个学者针对未来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预测,而是对一个既成事实所做的研究总结。它也不是就2008年的危机所发,事实上它写于40多年前,它描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文章的作者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艾伦·格林斯潘,大名鼎鼎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Gold,and,Economic,Freedom》,它于1966年首发于《客观主义者》,杂志,随后又被收录到艾茵·兰德所编着的《资本主义:未知的理想》。

前美联储主席,针对20,世纪“喧嚣的20,年代”,所做的这番评述同样适用于1995年开始的那波繁荣。当然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格林斯潘在1987~2006,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所采取的调控措施,相对于他的前辈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7年9月4日,刚刚上任不久的格林斯潘第一次宣布加息,他的前任沃尔克说道:“恭喜你,你提高了再贴现率,你已经是一位中央银行家了”。但就在沃尔克首肯格林斯潘是个真正的中央银行家后不久,格林斯潘开始采用了完全有悖于沃尔克的政策主张——他开始采取沃尔克深恶痛绝的货币与信用扩张的政策——通过低利率的手段来向市场开闸放水。

1987年10月19日,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的第69天,也是他宣布加息的第45天。这一天,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急降508点,相当于道琼斯指数中的股票市值一天损失22.6%,幅度几乎是1929年股市崩盘单日下跌幅度的两倍。

格林斯潘在危机中展示了自己的魄力。当天股市收盘后,美联储大量买入国库券,巨额现金直接流入卖出国库券的银行家手中,金融系统被注入了大量流动资金。在第二天股市开盘之前,格林斯潘更是发表了简短的声明:“美联储会始终坚守它作为中央银行所应负的使命,随时准备为经济和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

也正是得益于格林斯潘的这个表态。道琼斯指数当年即上涨了2%,第二年又上升了12%,第三年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27%。《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称这次股市大震荡“奠定了他‘华尔街之神’的地位”。

而格林斯潘的挑战远没有就此而结束,就在安抚完1987年股市的暴动之后,麻烦接踵而至——小查尔斯·基廷的加州林肯信用社,于1988年被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犯有欺诈的罪行,这一指控直接导致了林肯信用社的破产。1989年,林肯信用社被联邦监管当局全面接管,其破产清算更是花费了纳税人至少25亿美元。但林肯信用社的破产不是终结,而只是这个行业崩溃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储蓄贷款机构等待着当局的接管,这是美国在1990~1991年间所经历衰退中的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归因于格林斯潘在1987年的降息,和之后美国有关当局对林肯信用社的接管。低利率政策和政府的救助,增加了其他信用社的投机风险。因为在那些信用社的经营者看来,他们自身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监管当局一定会出手救助,因此在没有足够的风险补偿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承担风险。

但,这一点显然没有被有关决策者意识到,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愿意正面这样的问题,至少格林斯潘是这样的。在1994年5月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所做的发言中,格林斯潘对美联储的做法和理由给出的解释是:

由于觉察到债务递增带来的资金压力所引发的后果,我们从1989年春季开始对货币市场放松管制。家庭和企业不愿再借贷和消费,贷款人也不再愿意授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用紧缩现象。为了尽全力克服上述金融压力,我们在1992年整个夏天逐步调低了短期贷款利率,直到1993年末,我们都将该利率维持在少有的低水平。

这两项工作,缔造了格林斯潘“辉煌成就”的开端。正如他的信徒后来在给他唱的颂歌里所描述的:“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期,中间只发生过两次温和的衰退。格林斯潘领导美联储应对了纽约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机。他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国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格林斯潘创造这一切的魔棒就是低利率,就是不断地向市场注入大量贬值的货币。也正是因此,格林斯潘获得了一个“宽松的艾伦”的外号。

“格林斯潘对策”,又叫格林斯潘应对,按照金融词汇的解释是指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为防止市场大幅持续下跌采取的行动,主要指美联储会为经营失败的金融企业提供廉价资金,提供贷款援助。这一行为的必然结果是诱发市场的道德风险,进而为未来孕育更大的泡沫危机。而在本书,我对该词汇的理解要比上述解释更为宽泛,在本书,我将格林斯潘及他的继承者伯南克的对策等同于:为熨平经济周期,一见经济波动就予以实施货币干预的通胀政策。股市上涨的惯性及对“格林斯潘对策”的信赖,导致了一场无法抑制的狂热,一次次IPO都理所当然地高歌猛进。但凡是泡沫终究要破灭的,虽然格林斯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美国的科技泡沫还是不可避免地破灭了。

但格林斯潘并没有因为这次泡沫的破灭而去反思和检讨,哪怕是重新阅读一下他自己以前的文章。他不仅没有去认真思考他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多余的储备”对经济的影响,相反,经过一番深思后,格林斯潘决定让他掌控的美联储再次打开总开关,增加更多的储备,以此刺激美国经济继续“前进”。

从2001年9月起,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创下了1981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直到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近50年来的最低点——1%,并一直维持在历史低位近一年时间,直至2004年6月再次升息。它将官方利率降得如此之多,这就意味着在l%的官方利率和2%的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下,美联储实际上是对借钱的人给予了补贴。特别是,美联储以官方利率隔夜拆借给银行。当美联储降低这些官方利率时,它也间接地降低了更大范围市场内的资金成本,导致在房地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泡沫。

按照格林斯潘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大萧条,是由于20,年代美联储创造了过多的流动性,以致出现了大规模的投机失衡。也正是按照这个思维模型,再结合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周期理论,我于2006年9月撰写了一份报告。并将其主要内容摘成如下一篇题为《酝酿中的全球经济危机——格林斯潘给我们的遗产》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美国正在将全球经济拖入一个衰退周期。我们知道这一周期的繁荣,事实上是完全有赖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界将其称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但不幸的是这两匹马是被人为地注射了兴奋剂的。如今它们已经进入兴奋剂危害体现症时期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及其带动的中国的过度投资是对健康经济的一种损害,就像纵欲过度者已经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一样。中国的过热嚷了很久,但宏观也未能够调控好,虽然中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片成效显着声;同样美国亦称其经济已经软着陆了,但从有关信息渠道得知他们的“硬伤”更多些。这次危机,如若不幸而被言中,那么绝不仅仅如1997年的金融风暴,它将是全面的整体的经济危机。

造成这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能源的短缺所造成的适应性磨合周期的效应是其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应该在于错误的利率政策,这也正是格林斯潘所给我们留下的遗产。

中国与美国犹如啤酒效应中的东施和西施。纵观这十来年中美之间的联动,我们大抵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画:美联储人为地压低利率,造成信贷的扩张。它误导着美国的消费者,使他们热衷于消费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消费的项目(美国的房地产业危机就是一个明证)。由此当然能够形成一时间的繁荣,这种繁荣通过啤酒效应传递到了中国,自然地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因为啤酒效应,这种政策在中国更被成倍放大。我们的中央银行也人为地压低利率,从而也造成信贷的扩张,也误导商人,于是商人们热衷于投资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盈利的项目,由此,自然又造成世界另一极的一时繁荣。

但可惜的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来不应该投资、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结果就是衰退,就是失业,就是经济的全面危机。

全球将以经济危机为代价为这轮的繁荣买单,这就是格林斯潘给我们留下的遗产。”

这次的判断居然不幸被言中了。当然,就米塞斯、哈耶克和格林斯潘早期的理论而言,这只能算是必然的结果——在任内,格林斯潘令美联储创造了太多的流动性,它必然会导致投机行为失衡。

但21世纪的格林斯潘显然已不再是20世纪中叶的格林斯潘了,21世纪的格林斯潘已经反感透20世纪中叶的格林斯潘了。21世纪的格林斯潘认为20世纪中叶的格林斯潘所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假命题。

但经验所表明的事实让我更愿意相信20世纪中叶的那个格林斯潘,而不是21世纪的这个。当然21世纪的格林斯潘并不孤独,他的继任者、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仍在遵循他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并依然认为这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唯一办法。也正因此,预言将被再次言中。

通货的再膨胀——伯南克的对策

美国目前的问题就是因为过去格林斯潘所采取的低利率政策而产生的过度消费。如果这个时候予以降息,所能够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将问题往后拖延。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的一些财务状况非常糟糕的企业所习惯的财务解决之道——借新债还旧债,用新债压住旧债的那种小把戏。

这种解决之道的危害就在于滚雪球效应,到时或许问题将完全失去我们的控制。也正因此,我认为美国,甚至包括紧步美国后尘的中国,问题解决在现在总比把问题留到以后处理要来的好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伯南克非但没有与“格林斯潘式”的政策思路有本质区别,相反,他将这一政策“发扬光大”。自2007年9月开始,伯南克大手笔降息,企图以此来刺激消费避免经济触底。

2008年12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0.25%;

2008年10月30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00%;

2008年10月8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50%;

2008年5月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0%;

2008年3月19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2.25%;

2008年1月3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00%;

2008年1月22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0%;

2007年12月12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

2007年10月3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0%;

2007年9月18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但即使是如此,美国经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正如我们前面所论述的,2008年的危机我们完全可视为果,而其因则是格林斯潘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的错误应对。当然如果像我在以前一直所坚持的——危机的根源就在于错误的货币政策,我想这大概也是成立的。但这还仅仅只是果,而不是因。现在的问题是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许有人会告诉我,那是由格林斯潘、伯南克们的思想所决定的。但我们知道,任何思想要想付诸行动,首先必须有适应的土壤。那么什么是货币超发的适应的土壤呢?且让我们来归根溯源。

通胀主义的形成根源

通胀主义的形成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谬误,很多人简单地将货币等同于财富,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通胀有助于经济繁荣。而通胀主义之所以盛行,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政府的利益。于政府而言,通胀的首要好处在于,它可以让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对于财政部而言,这笔钱是收入,财政部可以用它去偿付各种各样的账款了。其次的好处还包括从人民身上隐蔽地征税,向国内的国外的债权人赖账。而最大的好处则在于,政府虽然超发了大量的货币,制造了通货膨胀,收了人民大量的税,但它却能够同时收获“民心”。

认识的谬误

格林斯潘和伯南克们所醉心的以通胀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破坏主义形成原因很多。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认识上的谬误。

1.货币即财富

这种思想持有者将货币简单地等同于财富,这点在约翰·劳的思想体系里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这可以从他于1705年出版的书名为《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的着作中得到体现。在这本书里他反复强的是如下几个问题:

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财富,与人口、军事力量和外国商品的数量有关。但这些东西均依赖于贸易,而贸易又依赖于货币。

同类推荐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热门推荐
  •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刚出生到30多岁,是人的成长阶段;从30多岁到60多岁,是人的成熟阶段;从60多岁到90多岁甚至更长,是人的衰亡阶段。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最牛投资客

    最牛投资客

    为什么研究温州的图书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依然没出现第二个“温州”、第二群“温州人”冈为真正的财富密码,依然掌握在温州人手中。
  •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而且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天天,一年年,我们都知道太阳运行的规律是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同时,我们的身体随着太阳的轮回旋转,在一天的十二时辰,一季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一年之中的四季都有着不同的微妙的变化,探索研究这些变化,并跟随这些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保养,是中医养生的精妙所在。中医养生学的要点在于顺从自然,即顺从时辰转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气象的变化,以及……
  • 仙路芳华

    仙路芳华

    侍女:小主,姑爷靠不住,怎么办?含笑:把他甩了!侍卫:主子,隔壁那山头欺负上门了,怎么办?含笑:给我欺压回去!水瑄:娘,那个男人还在找我们,怎么办?含笑:把他灭了!想好好嫁人过日子,结果老公发疯杀子;想带儿女自己过自己的,结果邻居瞧不起孤儿寡母;想发展二度桃花,结果前夫又来纠缠搞破坏;丫的,姑奶奶不发威,你们就当姑奶奶是兔子;星光,给我斩!!!且看世俗名门贵女如何斩断荆棘,踏上问道修仙路;遨游各界,一路风华;---------------------------恍恍这是第一次写文,亲们有意见的尽管提;不过亲们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主主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醉红颜之王妃倾城

    醉红颜之王妃倾城

    一次桃花林里的偶然相遇,一场意外的皇家赐婚,一份青梅竹马的思恋,一生爱恨情仇的纠葛,他与她、他与他、她与他,是恋人?是兄弟?是情人?还是仇人?而在这彼此纠缠的境遇里,是谁误了谁?是谁负了谁?又是谁欠了谁?当一切尘埃落定,究竟谁与谁能携手天下,共守白头,家国天下,乱英儿女的爱恨情仇,尽在醉红颜之王妃倾城。片段一:“王爷,求你,放过他一次,只要你肯放过他,你让我做什么,我都答应你。”她对着眼前的人满目哀求。“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要你的爱,你…能给我吗?”男子俊美无俦的脸上寒冰笼罩,眼中流露着无尽的痛色。“什么?我…”女子呆在当场。片段二:“我终于等到你了,娉婷,跟我回家吧!”昔日青梅竹马的恋人,款款深情的对她说。她双眼缓缓扫过刚才还铁血金戈,此时已是一片死寂的战场,眼光再落到对面男子的身上,她轻声开口。“家,我已经没有家了,我的亲人,早已身首异处,我的爱人,已被你亲手逼死,我的幸福,我的爱,早就被你彻底的摧毁了。”“娉婷,对不起,我知道是我负了你。”清俊的男子满目深情与愧疚,他上前握住女子的手,“我已经知道错了,从现在开始,我愿意用我的余生去补偿你,守护你…娉婷,你可愿意跟我回家。”女子轻轻挣开他的手,木然的说道:“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从你那时对我放手,我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片段三:“上天一直在捉弄我们,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而当我爱上你的时候,洛,你又在哪里?”女子立在深爱男人纵身越下的悬崖边上喃喃自语,往日的一幕幕闪过眼前。“我不喜欢你,我也不会做任何人的替身。”女子神色认真的对着眼前的男子道。“哦,是吗?”男子淡然的转过身去,掩饰了满目的黯然,他心道:你怎么又不知道,或许,别人才是你的替身。此文慢热,不喜者请绕道,作者乃新人,心理素质差,请大家嘴上留情~
  • 冲喜王妃

    冲喜王妃

    这世上怕是没有比赵玉华更悲催的女人,订婚仪式上,男友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劈腿,说最爱的人是她的姐姐赵玉倩,这让她情何以堪。从订婚仪式上落荒而逃的她遭遇车祸,穿越到禹西国丞相府庶出二小姐柳如烟身上。被迫代嫡姐柳如仙嫁给快要翘辫子的六王爷冲喜。她这两世为人,都和姐姐有着纠葛,既然这嫡姐对她不仁,那么就不要怪她这庶妹不义。冲喜就冲喜吧!让她和一只公鸡拜堂,看来这六王爷病的连床都下不了,马上就要翘辫子了。片段一:“对不起,玉华,我爱的人是你姐玉倩!”男友陆子豪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抱歉地对赵玉华说。赵玉华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整个人都懵了。“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片段二:“你干什么?马上就要翘辫子的人,还不好好躺着!”赵玉华推着突然压在身上的男人。“就算本王要翘辫子,也要先和王妃洞房完了,再翘辫子!”六王爷黄甫云风俯下头,贴着她的脸,嘴角微现坏坏的笑意…
  • 穿越之奉子成婚

    穿越之奉子成婚

    莫名其妙的穿越一回,与美男的古代夫妻日常。--情节虚构,这是不是太快了点,唐倩:记忆里没有跟人滚床单的画面,请勿模仿,居然直接嫁人生子。不过幸好,相公是个美男,怎么就带球跑了呢?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