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500000027

第27章 世界大棋局:中国如何只需一步就可“全盘皆活”?(1)

世界中产阶级社会为何始兴后衰?

我们将现在世界的民生模式分为两大类。以美国为代表的低税收、低福利、低物价模式为第一类;以北欧的高税收、高福利、高物价模式为第二类;其他国家基本上处于这两种模式之间,如日本、西欧等国。

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欧诸国、美国、西欧诸国这些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差不多,20世纪80年代为了对付滞胀,以英国撒切尔和美国里根为代表掀起了一股私有化和减税风潮;而北欧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加大了社会保障。经过20年的实践表明,北欧模式是成功的,而英美模式是失败的。其他国家基本在这两种模式间摇摆不定,如中国有人呼吁加强社会保障,有人主张减税,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欧美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中产阶级社会,80年代后中产阶级社会开始解体,现在他们也不敢将自己的国家称为中产阶级社会;我们的近邻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中产阶级社会,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产阶级社会开始解体,“一亿总中流”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社会学家将日本现在的社会称为“M”型社会,即中产阶级塌陷的社会;在新兴的亚洲四小龙经济体中,只有新加坡建成了中产阶级社会,新加坡300多万本地人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而其他经济体虽然有中产人士存在,但一直没有形成“中产阶级社会”,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级,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这怎么能算是中产阶级。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年也曾出现了中产阶级的苗头,当时的“白领热”、“小资热”就是体现,但是随着2003年之后高房价时代来临,中国刚刚出现的那点中产阶级苗头被无情扼杀掉了。

在中国学者和民众眼里,中产阶级社会都是一样的,或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是差别很大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笔者将其归纳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北欧模式”和“新加坡模式”四种模式。美国和西欧的减税政策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崩溃,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消失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崩溃,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的中国阶级社会模式只有北欧模式和新加坡模式。

在中国鼓吹中产阶级社会的人不少,但真正懂中产阶级社会的人则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西方欧美的中产阶级社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更不知道西方的中产阶级社会是如何崩溃的。

不仅中国学者对中产阶级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全世界对中产阶级的认识都是非常肤浅的,主要表现为中产阶级社会应该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为中产阶级社会的形成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而世界上几乎没有经济学家研究中产阶级社会,研究中产阶级社会的基本上是社会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中产阶级社会只是突出中产阶级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如果要想让社会学家弄懂中产阶级社会那是奢望,因为那早已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氛围。

世界一般对中产阶级社会存在着两个定义,一是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定义,二是从收入的角度进行定义。这样的定义与现实情况的差异性都非常的大,即使你从事了相应的职业或是进入了相应的收入门槛,你也不一定拥有中产阶级的感觉。因此对于中产阶级的统计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按收入进行统计,一种按中产阶级认同进行统计。显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如何才能建成中产阶级社会

笔者在研究世界四大中产阶级社会模式时,发现中产阶级社会的形成问题是个非常现实的利益分配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出现中产阶级,这是个本质问题。首先,中产阶级社会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不可能出现中产阶级社会;其次,中产阶级社会都产生于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环境里,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形成中产阶级社会,当然这两点也是相互联系的,中国目前要想建成中产阶级社会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因此中国要想建设中产阶级社会,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保证中等收入人群占到大多数;另一方面要让中产阶级有自我认同感。对于前面一个问题,必须从缩小贫富差距入手,也就是在上一章所阐述的内容;如果要做到后一点即让民众获得中产阶级认同感,那就必须让民众过上有保障,没有生存压力的生活。

中产阶级社会之美国模式

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成也税收,败也税收。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诞生于罗斯福新政时期,这个时期罗斯福主要是通过征税建立起中产阶级社会,如遗产税、个人所得税等,通过大幅征税,资本与劳工之间税前收入的分配几乎未变,但税后收入分配却发生了剧变。

在20世纪20年代,税收对富人而言是小事一桩。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仅为24%;同时,由于对最大的地产所征的遗产税不过为20%,富豪家族轻易便可维系下去。随着“新政”的来临,富人所面对的税收不仅开始远高于20年代,即使按今天的标准来看,税率也很高。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在罗斯福的第一任期升到63%(当前只有35%),在第二任期达到79%。到了5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背起“冷战”的开支,这一税率升到了91%。对公司利润征收的联邦税的平均税率,从1929年的不到14%上升到1955年的45%多。

新政的大规模征税措施,导致了贫富差距减小,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主体,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里根执政之前。美国的两次减税风潮导致了收入差距的增大及中产阶级社会的解体。美国的减税风潮,一次是里根执政时期,一次是布什执政时期。里根上任不久,就提出了减税计划,不久被通过,即《1981年经济复苏租税法案》,其要点是:(1)将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分收入等级,一律在3年内减少25%,第一次减少10%;(2)对企业给予加速折旧以减少税负。

小布什的减税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红利税率降低50%以上,这意味着减税的好处几乎全部流向最富裕的纳税人,因为他们的收入中红利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的计算,如果小布什的减税计划将士64%的减税好处将流向5%的最富裕纳税人。白宫官员也承认,富人是新方案的主要受益者,但他强调,政府减少红利税是为了进一步振兴股市。

美国减税的同时,欧洲国家也掀起了减税风潮。德国在1999年颁布全面减税方案,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税率都有大幅度降低。法国以税率高而闻名,但在2000年减税800亿法郎的基础上又宣布从2001至2003年再减税1200亿法郎,除了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税率外,还要降低增值税的标准税率。2000年10月18日,加拿大宣布了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减税总额近1000亿加元,减税内容包括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生计扣除和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除以上国家外,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俄罗斯、荷兰、葡萄牙等国家也纷纷采取了一些减税措施。

另外,美国的社会保障措施与欧洲不同的是美国实行保险型社会保障,而不是社会福利型。保险型社会保障是你买就有,不买就没有;而福利型则是全民普惠性质的,中国现在实行的也是美国模式。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日本模式

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在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中,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在美国是66.7%,在瑞典是75%;但总共1.26亿人口的日本却号称“一亿总中流”,这是因为日本的企业都遵循一种日本传统的“会社主义”,日本从来没有形成过西方国家那种“劳工阶级”,“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日本特有的企业制度促进了工薪阶层的平等,因此日本贫富分化不明显,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流。在日本,大企业一般都实行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指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工作,企业主一般不解雇员工。在日本的法律中根本没有“终身雇佣”的规定,但终身雇佣制却成为日本企业雇工的惯例。

终身雇佣制的衰落导致中产阶级社会解体。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股市大量缩水,企业破产、劳工失业、银行坏账等问题不断出现,经济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绝大多数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让终身雇佣制更是雪上加霜。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2001年日本富士通、日立、东芝等知名大企业相继宣布大裁员。后来裁员范围不断扩大,从汽车、电机、钢铁等制造业,到流通、金融、运输等行业,几乎都以万人单位进行裁员。另外,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企业为生存,在招工时便倾向于多雇临时工,少招甚至不招正式职员。日本劳动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591家企业中,只有9.5%的企业表示坚持“终身雇佣制”,而38.3%的企业表示“终身雇佣制”已经不需要。

拥有全职、稳定工作的工人,不断被低薪的非正式工人取代,许多工人被迫接受非法的超时工作,还拿不到加班费。公营企业被私有化,健保、教育、退休年金的预算都被大幅删减。近年来对于日本工作人口而言,财富分配已变得愈来愈不平等。非正规劳工占全体受雇者的比率从10多年前的19%,上升到超过30%。兼职劳工的平均薪资仅有全职劳工的40%,只有极少数的非正规工人变成正规工人。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意识到,他们并非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而是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日益缩小、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不均衡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出现这种“沉没”的感觉。

近年,东京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中,60%的日本人把自己的经济地位定义为“中产阶级以下”,日本国民越来越意识到“不均衡社会”的存在。日本曾经被视为社会最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而现在,这样的形象已经完全消失了。例如丰田等大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超高利润,然而工人的薪资却不断下降。

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模式在世界中产阶级社会四大模式中,是最特殊的,其他国家中产阶级社会模式的形成中都有着国家的身影,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形成的,而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是自发形成的,但这也为日本中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因此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呈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特点。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新加坡模式

“居者有其屋”计划成就了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社会。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是唯一建成中产阶级社会的经济体。有报道说,新加坡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而这只主要归功于其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迥异于福利模式的另一种社会保障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度适应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特点,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即所有永久居民都是公积金局的会员。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必须按月收入的一定比例上缴强制性的公积金,公积金记入每个会员的个人账户中,专户专储。作为公积金制度的管理机构,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独立于新加坡政府的财政之外,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尽管中央公积金规模庞大,提供的服务众多,管理难度很大,但中央公积金一直以来基金管理规范,运作良好。

居者有其屋制度是新加坡维持中产阶级社会的核心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面积狭小而人口密度很大。1959年自治时面临着严重的“屋荒”,当时200万人口中有40%的人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恶劣的住房条件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居住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屋计划。

据建屋发展局最新统计,1960年以来,建屋发展局共兴建组屋990,320套,目前约有82%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中,组屋政策真正成为“普惠性的政策”。

新加坡实际也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社会,但是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社会认同比较强。笔者认为,新加坡最大的优势是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如“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家庭保障”。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居者有其屋”制度,因为在居民支出中,住房支出是最大的一笔支出,而只要解决好了住房问题,民生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新加坡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解决了“居者有其屋”的问题,新加坡也因此成为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中产阶级社会成功运行的典范。

新加坡这种中产阶级社会模式也是认同度非常高的中产阶级模式,笔者认为,这种认同也主要来源于新加坡这种非常独特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北欧模式

严格讲,北欧指的是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这五个国家。这些国家长年奉行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发展策略,因此被称为“典型的福利国家”。

他们既没有富可敌国的富豪,也基本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人。这些国家占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中产阶级。以瑞典为例,瑞典中产阶级占人口比重的55%,是世界上中产阶级队伍最庞大的国家之一。在瑞典,由于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高,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人正式就业,就可以达到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在北欧国家,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看做是中产阶级。仍以瑞典为例,尽管目前其中产阶级的比例还不到六成,但其国民对中产阶级的自我认同率高达80%。北欧经济的两大特点是“混合经济”和“福利社会”。

重视国家干预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

从经济的层面来看,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来源于私有经济的无序性,因此北欧各国普遍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强调国有化和国有资本对私人经济的直接参与。这种经济方式被称为“混合经济”。如瑞典,其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成为典型的“混合经济”的代表。

同类推荐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趣味营销学

    趣味营销学

    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共分四篇:竞争策略篇、公关及服务篇、产品及品牌篇、渠道及技巧篇。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有了货币,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热门推荐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梦回红楼!

    梦回红楼!

    素手执红楼,悠然入梦来。碧玉绾青丝,暗香盈衣袖。眉心常微蹙,身若弱柳扶。天生国色姿,佳人颜如玉。琴艺倾天下,才华动京华。回眸一笑时,倾国亦倾城。红尘滚滚飞,情缘自难测。蓦然回首处,与君两相悦。是非风雨起,得失唯心知。问江山美人,孰重复孰轻?她是世家闺秀,诗才斐然,人雅如兰,颜倾天下。淡看富贵荣华,心不在红尘,人偏履世俗。只因为,红尘中有他。他是当朝皇子,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前程无量。览尽世间佳丽,心静如止水,不曾起波澜。直到遇见才貌绝世的她,终于动心动情。两情相悦,携手成约。只盼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相守。却不料,宫闱纷争起,瞬间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宫闱深深,波澜迭起,枝节横生。于繁华纷争处看爱情,方才能看透情深清浅。风雨起时,为了爱情,她是隐忍成全,还是唯有逃离?当爱情与权利相冲撞之时,于他而言,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平生极爱红楼,独爱红楼,痴爱红楼,奈何红楼未完,为之常叹。红楼女子,最爱黛玉,容颜倾城,气质如兰,文采斐然,不染凡尘。个人借红楼小写黛玉,想给她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架空历史,穿越时空,无关名著,圆己之梦。若是喜欢,还请多多捧场支持,收藏推荐,给雨竹一份信心。若是不喜,请不要鄙视与苛求,多多包涵。推荐区:借此机会,推荐雨竹自己的第一篇文:《雁翔红楼》请亲们关照一下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没有如果,只讲结果

    没有如果,只讲结果

    打造不找借口的落实型员工,全面提升组织成员的执行力。杜绝即可,医治职场借口弊病,创造价值,锻造一流执行团队的终极宝典。
  • 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

    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 重生之金牌医女

    重生之金牌医女

    前世,她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一台手术,一场车祸,她意外重生在一个小护士身上。一个老人,一只猫咪,她成功逆袭。重披白袍,她摇身一变成为医院最年轻的主刀医生。是意外的车祸让她离开自己的身体还是遭人恶意陷害?她的归宿,是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优雅大公子?还是过她的眼眸寻找旧爱的青梅竹马?抑或是拥有她心脏的梦中少年?
  • 倒追男神攻略

    倒追男神攻略

    女宠男,爆笑,有爱!奇葩嫩模看上了路过的优质男神大叔,于是本着不要脸,不要命,不要三观的原则开始了倒追。“我深信老牛和嫩草是天生一对的,大叔迟早会被我的爱感动的。男神,我来也!”她望着男神的背影,振臂高呼。三流野模因为很二很天真,把人见人怕,一个眼神就能把女人吓得抽筋吐白沫,冷酷尊贵的男神雷得外焦里嫩。她逼婚不成,毅然出走。女屌丝可以逆袭,野模也可以转身成为耀眼的世界超模。只是那时,她已经不傻不天真。男神,想吃回头草,我却嫌你老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面具人生

    面具人生

    去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心怀登上舞台成为主持人梦想的穷困乡村少年,真挚的热爱着舞台,热爱着主持事业,为了他心目中不变的理想,去改变的未来!,承受了重重生活现实的考验和磨难,从善良单纯到戴上舞台面具的演变过程,而后却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波澜,陷入了是是非非的纠葛之中,复苏了美好的人性,卸下了舞台面具,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书中将生活的多面与复杂,人性的虚伪与善良,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你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生活就像舞台,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面对,一路艰辛不堪
  • 文化古迹探索

    文化古迹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