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400000017

第17章 谁在自我吹捧(5)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也从自己的角度总结了前30年的成绩。他的结论是,中国在不可能如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转嫁矛盾的情况下,只好走向了“内向型自我剥夺”的道路,实现资本原始积累:20世纪50~60年代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名义来集中使用中国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功地替代了稀缺程度极大的资本要素大规模投入于政府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大型基本建设;再反过来形成对国有大型设备制造业的国家需求。这就是“中国经验”所在。

为了证明共和国前30年的辉煌成就,一个数字在文集中多次被提及——1952~198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6.25%。

韩毓海:国家能力的回归是最伟大功绩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坚持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立场。最近他的兴趣转向了研究历史,并且卓有成绩,《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书持续热卖,4个月内已经重印了4次,印数达到5万册。因为这本书,韩毓海告诉笔者,北大历史系已经给他排了一门课,他准备到历史系上课去了。

韩毓海的文字与潘维的一样,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气质。这本书也体现了韩毓海的雄心——将中国的成功置于500年的世界历史框架下来考察。不可否认,他的推论是新奇的。他对笔者说,现在我们总强调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展过程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实单纯地讲工业革命,不太容易看出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毕竟要有一些廉价的农产品,工业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农业,不能割裂农业发展工业。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产生,提出了政府尽可能少去干预商业活动的说法。但是韩毓海认为,欧洲其实恰好没走亚当·斯密的道路,而是走了马尔代夫的道路。马尔代夫和亚当斯密完全不同,他把经济理解为残酷竞争基础上的一种活动,因为资源供给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所谓经济,所谓生存,就是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你死我活的竞争搏斗,这个构成了欧洲经济学真正的内涵。”

正是在这种理论驱动下,欧洲走向了向外殖民扩张,从而为自身的工业化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与此相反,韩毓海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起码在明朝就通过高就业低收入、高竞争低利润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出了空前繁荣的市场经济。然而,这种市场经济并没有使中国完成公共积累、社会积累和国家积累。原因在于明清封建王朝缺乏组织效率,丧失国家能力。

他认为1567年是世界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国命运的大转折之年,这一年在中国是“隆庆元年”,明隆庆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通过大规模引进白银来解决内部的货币短缺问题,从而放任内部的币制混乱、税制混乱,放弃自主的货币财政制度建设,将金融命脉委之于外国。与中国的衰落同时,西方则通过殖民战争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韩毓海对笔者说,在他看来,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是近500年来中国历史的根本问题,其原因有5点:①中国封建势力的变本加厉(所谓“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与官员的流动性不同,胥吏例由本地人担任,且世袭蟠踞——笔者注”);②儒学蜕化为道学,精英阶层对于经济财政司法一无所知,无法承担起推动中国历史由宗法国家向近世财政国家,特别是向民族——人民国家的转换;③豪门巨富与新兴外贸商人的勾结,土地兼并未能停止,市场垄断复又加剧,造成生产者和一般小农流离失所,生产力大幅度下降;④小农丧失土地,民兵制无所依据,国家丧失劳动力,税收长期无着落。税收无着落,则无以养兵,故武备废弛,军队不堪一击;⑤金融业委之于外国。

从这样的历史思维延续下来,韩毓海说,新中国的伟大功绩就在于实现了国家能力的回归,第一次形成了立足于基层、组织严密的社会动员机制和社会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格的国家预算体系、税收体系、转移支付体系。同时通过从基层起步建立起公共积累、社会积累和国家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极其有限的资本作为准备金,一举确立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发钞机构的权威性,确立起人民币的货币独立性、权威性。继而建立起我国完善的国防体系、工业体系和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并进行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

以“国家能力”为叙述核心,韩毓海认为他打通了贯穿共和国60年与近世500年之间的脉络。“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中国革命建立的基层组织,使国家得以有组织、有效率地将大量农业剩余源源不断地投资于工商业,然后再以工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吸引大量人口就业,那就绝不会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的发展。”

“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救中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指这个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有组织地把财政剩余用于办国计民生的大事,包括有效地利用国家支持的金融信用的力量,有效地利用国家能力的‘象征系统’——货币和金融的力量。”

推崇国家的力量,支持国有经济,警惕私人资本,这是韩毓海与潘维等人的共同特点。他甚至不惜与大众舆论“为敌”,为国有垄断企业辩护。

笔者问他:与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民企相比,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比如电力、石油、电信等行业的职工享受着高福利待遇,甚至爆出一个抄表工年收入十万的高薪神话。这受到广泛诟病,舆论要求打破国有垄断。对此您做何种评价?

韩毓海回答:现在国有企业占了那么多的利润,国有企业员工的收入太高,这说明国有企业的老板下手还不够狠,让国有企业的员工多拿点钱是错的吗?全国的老百姓在整个的分配过程中,都像他们一样才好。中国真正压迫私人企业的不是国企,而是外企。

五、孔子“复活”与文化民族主义复兴

“这一运动(文化保守主义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这是支持中华民族复兴的最深厚的根基。”

2010年1月22日,电影《孔子》公映。这部电影遭遇了不少事件,先是饰演孔子的周润发在宣传影片时说“看孔子不流泪,不是人”,激起网友愤慨,后又传言为了确保《孔子》票房,《阿凡达》提前下线,再度引发抵制。网络上发出“拒绝看《孔子》”的倡议。开映几天后,媒体爆出《孔子》票房惨淡,不过后来又听说《孔子》票房还是过亿了,导演胡玫也成了首个票房过亿的大陆女导演。

拍得好与坏暂且不论,这部电影让两千多年来,孔子第一次走出神龛,走出经典,以一个鲜活的荧幕形象而不是一个符号展示在国人面前。

电影开拍之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给予特别批示,让下面各部门协助拍摄,表示相信胡玫领导的团队是华人最优秀的电影创作团队,相信一定能够拍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好片。

为了帮助电影剧本准确把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亲自组织专家开了6次不同层次的剧本研讨会,每次研讨会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儒学和孔学专家、电影专家,还有电影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专家小组”的专家。

“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为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要挖掘他的精神实质和精神内涵,更多体现他的人格理想。”张宏森对记者说,“我们主张要找到儒家精神的历史价值,要有精神高度,道德情怀。既要防止对儒家精神进行戏说或人为演绎,同时还要考虑在今天阐述儒家思想的作用和意义,要有现代性,这是研讨会普遍谈到的一个问题。”

电影《孔子》的开拍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国内媒体,国际舆论也反响强烈,美联社、BBC、卫报、独立报、综艺等各国媒体,都用整版甚至更大的版面报道这部电影。他们说,孔子“复活了”。

如同在电影里的坎坷遭遇一样,孔子在其身后的两千多年里,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政局的动荡,其地位也是几经沉浮。

孔子的两千年沉浮

在其身后的两千多年间,孔子时常处于政治旋涡中。

孔子死后400年间,儒学的运气一直平平,虽经孟子等人丰富发展,却没有引起多少重视,更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时来运转,成为和皇帝齐名甚至高于皇帝的思想权威,“圣人”、“至圣先师”等一顶顶桂冠被戴到头上。

孔子的“圣人”形象维持千年,直到近代才受到挑战,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喜所告诉笔者,第一个打倒孔子的人是洪秀全。太平天国从西方“请”来了上帝,认定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他命令太平天国的将士砸孔子牌位,推倒孔子神像,焚烧孔庙,还将儒家经典全部烧毁。在南京,太平天国将孔庙改为屠宰场,把孔子牌位扔到马厩、猪圈里。

其后,孔子被康有为的维新派所用。康有为为了变法维新,把孔子改造成了一位改革的思想家。他的《孔子改制考》,全面阐述孔子的变法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甚至将西方一些平等、自由、民权的思想也安在孔子身上,孔子俨然变成了维新变法的鼻祖。

戊戌变法被镇压,孔子经维新派一番重塑之后,权威自然大大降低。

更大的挑战来自康有为之后的革命派。邹容在《革命军》中系统地批判了孔子为历代封建皇帝所利用、成为推行专制集权的思想政治工具,儒学把国人都变成了唯唯诺诺的“奴仆”。章太炎则批评孔子及其儒家学说是“忠君”的“伪学”,专“以富贵利禄为心”,败坏了社会风气。

其后,随着袁世凯的逆潮流而动,孔子有过一次短暂的归圣。袁世凯称帝后,向全国发布命令,尊孔子为“万世师表”,所有学校都恢复“尊孔读经”,还亲自率领各大官员往孔庙祭祀。各地纷纷成立了孔教会,甚至有人提出要将孔子写入宪法,让万世“景仰”。

“然而,好景不长,袁世凯一命归西,新文化运动登场,一场规模空前的批孔运动又开始了。”李喜所说。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一批现代知识分子为核心,以民主、科学、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批判。

但是,孔子毕竟是中国文化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由新文化运动促成的“五四”风暴刚过,复兴孔学即在一部分新型知识分子中悄然兴起,经过数年发展,不仅恢复了孔子的尊崇地位,而且使孔学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就是现代新儒家。

这一轮孔子复位的背景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西方文明及资本主义思想理论产生了怀疑,寻找新出路。梁启超等人1919年在欧洲进行了一年多的考察,很多着名思想家都劝他不必再从西方“取经”,应该回国好好研究孔子、孟子、老子,用东方文化来重建世界文明。

民国的混乱,巴黎和会的肮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使中国人发现了西方的弊端。1920年梁启超考察欧洲回国,称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将原本对中国文化的悲观情绪一扫而光。以杜亚泉、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则主张不但要复兴中国文化,而且要使之助益世界。

于是,梁启超、严复等当年积极呼吁学习西方文化的激进思想家在“五四”后都有重大转向,极力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东方新文明,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东方文化派。

“恰在这时,蒋介石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于1934年在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想用孔子倡导的行为准则去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结果十多年间收效甚微。”李喜所说,“孔子又一次被当权者拉进了政治旋涡。”

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建国依归,自然没有了孔子什么位置。“文革”期间,经历“批林批孔”等运动,孔子更是被彻底砸烂。

孔子归圣之路

2004年9月28日,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悬挂着“纪念孔子2555年诞辰”的巨大横幅,两边的对联是“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祭坛上摆放着牛羊猪祭品,香火缭绕。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曲阜市市长江成肃立在孔庙大成殿前,诵读了孔子诞辰2555年祭祀大典祭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公祭孔子,曲阜市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代表,以及海内外游客3000多人参加了祭孔仪式,引起全球瞩目。

2004年之后,祭孔典礼渐趋复杂,规格逐年上升。2006年的祭祀大典运用诸多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建设了一条“朝圣大道”,使用仿古马车组成祭祀行进队列,在72面祭祀大旗的护送下,参加祭孔大典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乘9辆特制仿古马车从大成桥踏上“朝圣大道”。

2009年的祭孔大典由山东省政协前主席孙淑义主持,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恭读祭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揭示了由范曾题写的祭孔大典主题词,并在孔庙大成殿向先师孔子敬献花篮。

由“文革”期间的“批林批孔”、“彻底砸烂”到国家领导人出席祭孔大典,在最近二三十年,孔子走出了一条归圣之路。

祭孔一事典型地反映了孔子身后的际遇。曾亲自参与祭孔大典的一位孔子后人告诉《了望东方周刊》记者芦垚,“文革”结束之初,孔子后裔一般都在自己家中挂张孔子像祭奠。

同类推荐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禅歌遗梦

    禅歌遗梦

    “师父,我,都是您一人的,永远!”一个冰凉又火热的吻,向落寰尘写满错愕的英俊脸庞移去,覆上他干涩的嘴唇……在他的身上烙下她的印记,即使被封印了三千年记忆,在永不相见的未来,她也能将他追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剑钟情

    一剑钟情

    那柄修卢剑牵扯了少女的一生,注定了一开始宿命的相逢,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却只落得生死两茫,惊天阴谋纷至沓来,一时间武林变色,腥风血雨。她踏遍山河追寻他的下落,却逢血刀令重现。她无端被武林通缉,途中巧遇神秘男子。他是谁?是敌是友?她将何去何从。曾经沧海,终不过心殇。缘深缘浅缘灭,不如相忘于江湖。
  • 乖儿别想逃

    乖儿别想逃

    乔司律,你是我心头的朱砂,是我想而不能忘的伤口。江亚玥,我一直在抵抗你占据我的心,可到头来,我还是输的彻底。一场豪门游戏,你追我赶的角逐。他是豪门大少,天之骄子。这世上只有他不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人生唯一一次失误就是娶了她。他恨她,一次次和她作对,却在一次次争锋相对中彻底沦陷。她是一个孤儿,父母双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因为上一辈的一个约定,她被迫嫁入豪门,丈夫只在婚宴上出现一次,之后便再无交集。她可以穷,却不能没有骨气,她决心要和那个自大的男人斗争到底。
  • 伊斯坦布尔之恋

    伊斯坦布尔之恋

    在每个女孩的一生中,总会需要有那样一段恋爱。当它来的时候,你会忽略爱情以外的任何东西。金钱,姓名,国籍,语言,甚至是……未来。而安欣的那段恋爱,在伊斯坦布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可拯救之:惊险玩偶

    不可拯救之:惊险玩偶

    梦中我成了一个冰冷的布偶,就坐在他面前,任黑暗的死亡将他蔓延,无动于衷。我是什么,是人,还是怪物,我求乞被拯救,亦或者是被毁灭,在绝望之前。
  • 霸气冲天系列11

    霸气冲天系列11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