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600000034

第34章 1964年

2月13日,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谈到:《海赋》,值得看看。黄炎培的儿子黄万里写的《贺新郎》词写得好,我欣赏。指出:历史上的状元,出色的状元没有几个。唐朝的李白、杜甫两大诗人都不是状元。出色的状元的只有文天祥、秦桧。柳宗元、韩愈出身翰林,但是二流。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罗贯中、蒲松龄等,都不是状元。高尔基只读过两年书。指出:要把唱戏的、写诗的、文学家、戏剧家赶出城,统统都轰下去,都要分批分期到农村去,到工厂去,不要让作家住在机关里。不下去写不出东西来,谁不下去,不给他开饭,下去了再开饭。[222]

3月,毛泽东指示中国京剧团编演《红灯照》,要他们去热情讴歌义和团的妇女组织“红灯照”的英雄事迹。

那是在一次晚会上,中国京剧团的青年演员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向一位演员问起团里的排练情况,在听了他的汇报后,说:“你们可以排演‘红灯照’嘛!”接着他扼要地讲述了义和团运动中的妇女组织“红灯照”的一些情形,并且指出:“‘红灯照’都是些年轻妇女,她们在月下举着红灯练武,非常勇敢,要打到京城去,杀掉西太后,赶走帝国主义侵略者,很有戏剧性。”[223]

4月,毛主席召话剧《万水千山》作者陈其通去问:“你的戏都停止上演、上映、出版了?”陈答:“是的。”主席说:“教科书上也抽去了?”陈答:“我不知道(回家后查看,原高中、大学教科书中载《万水千山》剧一段已抽去了)。”主席问:“国内没有人看你的戏了吗?”陈答:“没有人敢演,当然也就没有人看了。”主席说:“我看!”陈其通激动得无言以对,热泪夺眶而出,于是赶快动员总政话剧团排出来。[224]

5月1日,毛泽东在杭州汪庄小礼堂观看浙江歌舞团演出文艺节目。

歌舞团演出的古典舞剧《小刀会》选段,扮演者陈敏和朱秀云舞姿优美,演技高超。整个演出过程中,毛泽东特别高兴,他跟观众一起,经常鼓掌,看到高兴处,也笑出声来。[225]

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文化部门说:“唱戏这十五年根本没有改,什么工农兵,根本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那个封建主义同资本主义,所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226]

6月19日,毛泽东观看战士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南海长城》,说:“戏很好,到上海一定欢迎。”[227]6月25日,毛泽东观看越南舞剧《义静烈火》。[228]

6月26日,毛泽东批示江青在6月23日召集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座谈会演出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得好。”江青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如今舞台上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封建主义的一套,是资产阶级的一套。这种情况,不能保护我们的经济基础,而会对我们的经济基础起破坏作用。”还说:“是为这一小撮人服务,还是为六亿几千万人服务呢?这问题不仅是共产党员要考虑,而且凡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文艺工作者都要考虑。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工人织造的衣服,……但是却不去表现他们,试问,艺术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你们常说的艺术家的‘良心’何在?”[229]

[附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系1964年6月5日开始,至7月31日结束的。与会演出的有文化部直属单位和18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剧团,演出大戏25台,小戏10台。

6月27日,毛泽东在《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的草稿上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230]

7月2日,毛泽东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话剧《万水千山》。看戏中,他对许多地方作了肯定,特别是对罗副营长这个人物作了肯定:“就是有这样的人,写成这样就行了。”对李有国,毛泽东指出:“他好,这是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特别是舞台上,还是第一次树立起来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特别是政治工作人员的英雄形象。”戏快演完的时候,毛泽东又说:“二、四方面军都是走过这段艰苦路程的,在这样的戏里,应该表现他们。”陈其通说:“是。”毛泽东说:“这不怪你,因为你是四方面军的。”又过了一会儿,毛泽东说:“我给你出难题了吗?”陈说:“没有。”毛泽东说:“我给你想好了一个修改的法子,你在后面加上一个一、二、四方面军、陕北红军汇合的尾子就行了。”看戏后,毛泽东走上台,与全体职员、演员照了相。[231]

7月5日,毛泽东在同毛远新谈话中说:“文化部是谁领导的?电影、戏剧都是为他们服务的,不是为多数人服务的。”[232]

7月17日,毛泽东等接见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全体代表,并观看了上海京剧团的《智取威虎山》。

这天晚上,周恩来准备安排山东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到中南海请毛泽东等人看,但江青在另一剧场安排上海的《智取威虎山》,请毛泽东等人去看,周恩来只好取消原计划,匆匆赶去。看完后,毛泽东提出,这出戏的反面人物的戏太重,要加强正面人物的唱,不要把杨子荣搞成孤胆英雄。[233]

7月23日晚,毛泽东在北京高兴地看了根据沪剧改编的京剧《芦荡火种》的演出,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

毛泽东说,胡传葵塑造得好,阿庆嫂、刁德一都塑造得好,兵的形象不够丰满,指导员郭建光的音乐形象不成功;这个戏的风格,后边是闹剧,戏是两截。他还建议,秘密工作要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关于这出戏的名字,还是叫《沙家浜》好,因为事情都出在这里嘛!关于表演艺术的处理,毛泽东说,不要亮相是不对的,指导员和兵一起亮相、开打,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斗争生活的。又说,这样改,不难。如果有困难,也可以不改。戏是肯定的。[234]

几天后,江青到剧团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剧名改为《沙家浜》为好。”毛泽东幽默地解释道:“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235]

8月10日,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了山东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当《奇袭白虎团》的主人公严伟才说“我们必须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这叫做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时,毛泽东笑着说:“这些话不都是我讲的嘛!”[236]

8月12日,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山东淄博、青岛市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现代戏《红嫂》。毛泽东对这出体现人民军队与百姓群众鱼水之情的戏十分欣赏,看完戏后特地上台接见了这两个地区级京剧团的全体演职员,连道具工人也没落下。之后,又叫江青传达了《红嫂》“要达到玲珑剔透”的意见。[237]

在不久,毛泽东看了《红嫂》后的一天,李讷跑到剧团驻地去玩。当演员们从她口中得知毛泽东喜欢《奇袭白虎团》剧,还说“山东一下子出了两个好戏,不简单”时,演职员们无不欣慰万分。又过了几天,江青到剧组来传达说:主席肯定了这两个戏,要我问大家好。但不要骄傲,戏还要继续修改,《奇》剧要达到声情并茂,《红》剧要达到玲珑剔透。[238]

毛泽东聆听京剧演员赵燕侠清唱《白蛇传·断桥》。

据赵燕侠回忆:一次在中南海我给毛主席唱了一段《白蛇传》中《断桥》一场的清唱,他老人家就鼓励我,说我唱得好,有特点,吐字清。[239]

京剧现代戏汇演以后,江青说:“我们要革命派,不要流派。”一次,毛泽东在中南海亲切地跟李世济说:“你唱程(砚秋)派好多年了吧?”李世济当时由于受江青影响,赶忙说:“主席,我要做革命派,不要流派啦!”毛泽东脸上的笑容当即消失了,严肃地指出:“革命派要做!流派也要有。程派要有,梅(兰芳)派也要有,杨(宝森)派、谭(富英)派、余(叔岩)派、言(菊朋)派……都要有!”稍停,他又加重了语气说:“都是要有的。”[240]

8月19日,在北戴河,毛泽东召集李雪峰、乌兰夫、刘仁、刘子厚和陶鲁笳等到他的住处谈话。这次谈话一开头就谈到党对文学艺术的领导问题。他说:“文学艺术你们管不管呀?我是十五年没有管了。在延安时,看了《逼上梁山》的戏后,给齐燕铭写过一个信。过去舞台上叫老爷、少爷、小姐、太太。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舞台上的人民是渣子,这是一个历史的颠倒,现在要把这个颠倒扭转过来。”[241]

8月20日,毛泽东在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中,重提起于1944年1月9日写的那封关于旧剧革命的信,说道:那时没有提帝王将相,帝王将相还不是老爷、太太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舞台上人民是渣滓,这是对历史的颠倒。现在要颠倒过来,老爷太太变成渣滓,人民变成主人。又谈到,对这个问题在延安有讲话,还写了信,说是有人听,他们也说做,切不要以为有那回事。[242]

10月6日晚上,毛泽东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后,他的意见是认为长了些,说写到1949年民主革命胜利就行了,将来再说社会主义革命的事。[243]

10月8日,在中南海小礼堂观看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时,毛泽东当场说:方向是对头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后来江青又向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赵涸传达说:毛主席看到第三场洪常青从南府里应外合攻克椰林寨时问了一句:“洪常青是怎么进南府的?”这个问题在原作电影里交代得很清楚,毛泽东可能没有看原来的电影,只要解释一下就行,江青却要求修改,于是第二、第三场之间加一个过场,表现洪常青等制定作战计划。[244]

10月1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董必武亲临剧场,观看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演出歌剧《江姐》。毛泽东看戏时非常高兴,仔细地倾听着每一句台词。当台上演到愚蠢透顶的伪警察局长把大烟鬼蒋对章误作江姐——江队长抓来审问,蒋对章说他参加什么党“我也搞不清楚”时,毛泽东放下手中的茶杯,发出爽朗的大笑。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

毛泽东在观看演出时和演出结束后,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毛泽东称赞剧本写得不错;同时又说,当时解放军几十万大军已经入川,是否可以不让江姐死,要把沈养斋抓住。毛泽东还具体帮助设计了让双枪老太婆带兵把沈养斋包围的情节。[245]

11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看了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出的《祗园祭》。该剧系以650年前日本室叮时代阶级斗争为主题。毛泽东说:你们演的是600多年前的事,却反映了日本今天的现象,你们为日本人做了一件好事。[246]

11月6日,毛泽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剧场观看中国京剧团演出的《红灯记》,并接见了上海爱华沪剧团赴京学习的同志。

在观看《红灯记》演出时,毛泽东显然被吸引住了。在演到《痛说家史》和《刑场斗争》两场戏时,毛泽东的眼角渗出了泪水。幕间休息时,大家请他去休息室,依然沉浸在剧情中的毛泽东,只轻轻摇了摇头说:“你们去吧……”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上台与演职员亲切握手,合影留念。陪同观看演出的江青,也得意洋洋地上了台。当经江青介绍,毛泽东与爱华沪剧团赴京观看演出的几位导演和演员一一握手之后,转脸问了一下旁边的林默涵:“这个戏是你发现的吗?”不敢掠美的林默涵回答道:“是江青同志发现的。”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显然,他已经默认了这是江青搞的戏,并为此深感高兴。[247]

11月26日,毛泽东在反映香港观众赞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材料上批语:人们要革命。[248]

[附注]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剧团1964年10月31日到11月9日首次到广东宝安县深圳公演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受到来自香港的7000多观众的热烈赞扬。

同类推荐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追爱特级令:独宠天价妻

    追爱特级令:独宠天价妻

    一朝醒来,她成为豪门千金,追寻缘由,发现有幕后黑手,哼,不管是人是鬼,谁敢欺她,害她,杀无赦,可莫名其妙惹上个阴险的主,他,商界王者,优雅清贵,口碑极佳,却在谈笑间,令犯他之人倾家荡产,唯独对她一忍再忍,直到颠覆他的规则,强压他的底线,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小丫头,本少不发威,你当是病猫,麻利的,打包,带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

    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

    新文已发【邪王的金牌专宠:盗妃天下】神马?穿越成龟?某女携铺盖卷狂奔。强娶,豪嫁?丫的!咱要珍惜生命,远离妖孽。某男摸了摸下巴;“小乌龟,你吃着本王的,喝着本王的,最后,还睡了本王,你说这该怎么破?收灵兽,驭灵珠,看小白女如何玩转古代。红莲绽放,蛊惑妖娆,谁又是谁的宿命?乌小暖:前世今生,魅轻离,我,只是我自己。魅轻离:本王从不信什么命运,若是天下都不再信你,小乌龟,本王就算是破了这个天又有何妨?
  • 鸳鸯结

    鸳鸯结

    茶与咖啡,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本来就是两个极端,可是却又那么的相似。两者尝起来是浓浓的苦,想起来却是淡淡的香。其中,一旦懂得,会是多年以后一份难以忘怀的感觉。
  •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阿·托尔斯泰认为:“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则总结出微型小说的三个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微型小说讲求新、奇、怪、辣、深。一些像雨果、歌德、列夫·托尔斯泰等这样的文学“巨匠”,一些如海明威、斯坦倍克、伯尔、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家,都为读者留下了精彩的微型小说。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一生热爱奋斗和冒险,创作了50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故事,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 陪伴孩子香甜入睡的108个好故事

    陪伴孩子香甜入睡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中有《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108个好故事》,有《培养孩子文明行为的108个好故事》。这些好故事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