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00000045

第45章 家中窥得天下

第四十四章家中窥得天下

电视的发明

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电视机的发明,成为一种能传送活动图画的新工具。随着电视在

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大大改变。

传输图像切实可行

早在19世纪下半期,当电气时代来临时,就有人开始考虑如何用电来传送景物了。那时候,

人们已经知道要实现这个愿望,首先必须把要传送的图像分解为尽可能小的像素,然后把一

个个像素转换成一定大小的电信号传送到远方,再通过接收装置将电信号还原为像素,最后

把这些像素重新组合成图像。今天的电视其实就是遵循着这条思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1873年,爱尔兰电气工程师威廉·史密斯首次发现了奇怪的“光电现象”:不导电的硒在遇

到阳光时竟能像电池一样产生电流!而一旦遮住了阳光,这神秘的电流也随之消失了。这种

现象后被称为“无电现象”。后来,美国工程师肯阿里在两块金属板中间夹上硒做成了一个

特殊的装置,将它放在阳光下,果然从金属板上得到了微弱的电流,肯阿里称其为“光电池

”,它能将光转换成电,而且电流的强弱跟光线的强弱相关。光电池的这种特性,为电视技

术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既然当初贝尔发明了能随声音大小而使电流变化的电话来传送声音,

那么可不可以用光电池来送图画呢?

肯阿里先将报上发表的照片分解为若干个像素;再把许多硒的小颗粒密

集地排列在一块板上;他又做了一个用小灯泡密集排列的装置,每个小点和小灯之间一对一

用电

线连接起来。他想用灯光照射放在硒板前由像素组成的图画,由于硒对光的感应,黑点的

方接受的光较弱,与之相连的硒粒发出较弱的电流,而白点的地方则发出较强的电流,这样

硒粒产生的强弱电流通过电线传到装置上的各个小灯,应该会出现一幅由明暗灯光组成的图

画。虽然他的思路是对的,应用的原理也是正确的,但是,肯阿里却并没有成功。

后来,又出现了众多传送图案的方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德国人尼普科于1884年发

明的尼普科扫描圆盘。他在一个能旋转的大圆盘上设一圈沿螺旋线排列的孔径。当有图像投

射到旋转的圆盘上时,其孔径便会以一系列平行线扫描图像。这样,通过这些孔径的光落到

光电池上,产生的光电流就相应地显示出沿扫描线呈现的明暗变化。而接收一方的圆盘又与

射一方的旋转同步,它被安放在光源前,光源的强度由光电池的电流调节,这样,原来的图

像便重现在接收端的圆盘上了。这个设计在电视发展史上第一次给出了传输图像的实际可行

的方法,在电视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此,尼普科被后人誉为“电流鼻祖”。

尼普科的实验使科学家们进一步认

识到,只要把光电池的效能提高,传送图画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1912年,德国人耶斯塔和盖特共同研制发明了“光电管”。光电池只是使光产生电,产生的

流比较弱,而光电管则有根据光的强度,而转换为不同强度电能的作用。比较起来,光电管

的效能可就大得多了。1924年,光电管已近完善,而且得到广泛应用。

这时,美国的富雷斯特已经发明了有放大作用的三极管,它能把微弱的电流放大。这样,电

视机诞生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了。

潜心钻研几经完善

在电视机技术发展史上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贝德,他是电视发明的先驱者。1888年出生于英

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的贝德,从小就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他对当时科学家们正在思

考的问题很感兴趣:既然马可尼能够实现远距离发射并接收无线电波,发明了无线电,那么

发射图像也是可能的。这个想法启发了贝德,他潜心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推理:将一束光照

射照片上,并移动光束照遍照片的各个部位并反射到硒板上,硒板便会随着图像的

暗变化而产生各种强度不同的电流,这一过程即为“图像扫描”。然后,将电流送往发射机

,由发射机用无线电波发射出去,由接收机接收后,就能转换成明暗不同的图像。但是,这

些图像是静止的,而电视需要的却是活动图像。怎样才能实现图像的活动呢?众所周知,电

影实际上也是由一幅一幅静止的图像组成的,只是在速度极快的一张连着一张的情况下,人

的肉眼感觉不到图像之间的任何间隔,于是看到的便是一个活动的完整画面。其实,电视也

是采用这一方法实现的,只不过它比电影要复杂得多。

1922年,贝德在“尼普科夫圆盘法”的基础上,第一次成功地制作了机械式扫描电视收发设

。由于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他的电视收发装置都是因陋就简利用废弃物品拼凑而成的:用茶

叶箱充作电视机座,用饼干箱制成投射灯屏蔽盒,扫描用的尼普科夫圆盘用纸板剪成,透镜

是花4便士买的廉价品,用玩具马达作为动力机械……经过3年的试验,1925年1月27日,他

在伦敦英国科学研究所展示了这套设备,并进行了发射和接收的公开实验。虽然这套装置

所映

出的画面仅2英寸高、1英寸宽,分辨率也只有30行钱,但是鉴于他如此简陋的装置能取得这

样的成果,人们已感到相当满意了。

贝德选用了德国人布劳恩发明的阴极射线显像管来显现图像,这种显像管其实是一种电子枪

,它能发出很细的电子射线,当这种射线射击到一个涂有荧光材料的屏幕上时,被击中的荧

光材料就会发光,当电子束部分射在上面时,荧光材料就会发亮,在电子束停止时,荧光材

料就完全不亮了,产生出的图像呈现出黑色、灰色和白色。

1926年1月,《泰晤士报》首次报道了电视机的诞生。1927年到1928年间,贝德先后在伦敦

与格拉斯哥之间,在伦敦与纽约之间,以及到大西洋中的船上,成功地试验他的电视。接着

,他组织了一个电视公司,该公司于1929年第一次播送BBC电视节目,并在数月之后,使声

音和影像达到了完全同步,从此开始了每星期播放5次,每次半小时的节目。1931年,由于

他成功地播送了大赛马的实况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9月,贝德应纽约市一家电台的邀请来

到美国,帮助他们建立了电视广播;10月18日晚上,他第一次在电台和观众“见面”。而后

,贝德对天然彩色电视、立体电视、大屏幕电视也有研究,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1925~1929年,美国、德国和英国先后开始试播机械扫描无线电视。1936年11月2日,英国

广播公司第一次播送电视节目,使用的就是贝德的机械电视。几经试验后,人们感到机械电

视的信号质量太差,于是转向电子扫描法,这样光电摄像管和电子电视便应运而生。

1928年,发明了光电摄像管的俄国人兹沃尔金,他又和另一位发明电视显像管的美国工程师

范斯

瓦斯合作,实现了以电子扫描方式的电视发送和传输。1935年,为了公开试验兹沃尔金的成

果,人们在美国的最高建筑物——纽约帝国大厦上设立了一座电视台。第二年,电视台成功

地把电视节目送到了70千米以外的地方。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项试验被迫中断。

不过,兹沃尔金的试验并没有因战争而停止。1938年,他制造出了第一台符合要求的电子摄

像机。

人们应用1897年德国的布苇恩发明的阴极射线管作为接收装置来再现图像。管中有一束很细

的电子束。当它打在荧光屏上某一点时,该点就会发光,光点的亮度与电子束的强度成正比

。电子束在外加

磁场的控制下,在荧光屏上从上到下依次逐行扫描,而电子束的强度正是随着接收的电视信

号的强度而变化的,这样接收到的图像就重现在荧光屏上。

后来德国的阿尔登又改进了阴极射线管,并研制

出放大电视信号的电子管宽带放大器,电子电视才逐渐进入了实用阶段。一直到战后的1946

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发明了高灵敏度的摄像管,日本人八木教授又解决了家用电视机的接

收天线,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才终于迅速普及开来。

足不出户天下尽知

二战后,各国掀起了电视热,电视的研究重新兴起且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产生

了诸多突破,表现在:一是电视广播走向加速发展的历程。各国陆续开始播放电视节目。

二是彩色电视的发明。科学家们利用光的三原色原理进行了彩色电视的探索。到了20世纪50

年代初,有关彩色电视发射和接收的主要技术问题都已解决。于是,当黑白电视广播还处于

方兴未艾之时,彩色电视也蓬勃发展起来了。第三个突出成果则是利用卫星进行电视转播,

实现了全球电视联播。1962年,美国发射国际通信卫星成功,利用通信卫星作为转播电磁波

的中继站,它接收地面发来的电磁波,经过放大后再发回地面,通信卫星居

高临下,鸟瞰地球,它发回的电磁波能覆

盖地球的广大区域。四是所谓的艾多福投影电视的发明,这是一项将电视与电影结合起来的

新发明。二战后电视革命最明显的突破还在于,它不断地向其他领域延伸。如: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电视成为大多数国家国民教育的重要工具;成为现代军事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被用来观察和监视人们不能亲临的现场情况。

二战后,电视技术从电子管电视机发展到晶体管电视机,再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机,这种飞

发展促进了电视革命的飞跃。在20世纪70年代,电视机的屏幕开始向超小型和超大型两个极

方向发展。同时还出现了另一项能在同一台电视机上同时收看两种不同的电视节目的新的电

视接收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微型化电视发射系统(总重量只有34公斤),当时

电视的

另一个明显的进展是立体电视的出现。立体电视对娱乐领域,医疗、科研、工业、教学等领

域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数字式电视机也于1982年在美国数字电视公司试制成功,这种电视机大大改进并克服了前

几代模拟式电视机的缺陷,使得接收效果和彩色效果更佳,并可与计算机、录像机、自动电

话、

信息传真、机器人等联结兼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式电视机的结构主要由五大块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元部件比模拟式电视机减少一半以上,因而使生产工艺大大简化,生

产成本降低。这种电视机可以直接接收卫星电视信号,并带有立体声、程序预控、遥控、自

动开关等设备或部件,使电视机的行、场存贮器有了重大革新,既可按规定标准扫描,又

可随时变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并可有选择地放大和固定任何广播图

像。1983年,这种数字式电视机在德国开始投入生产。

目前,超平、纯平电视机已经问世,34英寸、38英寸的超大尺寸电视机也屡见不鲜。世界被

更加生动与美好地纳入电视这一“小小的框子”中。

很快,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抛弃了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闭门不出,坐在起居室里

的屏幕前吃“电视餐”。电影、报纸和杂志的销路一下子急转直下,连无线电广播也不得不

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放弃喜剧和话剧节目,一天24小时改为播送音乐和新闻。

现代通讯工具的预言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屏幕扩展了观众的视野。自1962年开始

卫星转播后,电视屏幕使观众得以与全世界所发生的事件都有着密切的接触,人类实现了足

虽不出户,却尽晓天下的风云变幻。

电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广泛用于教学、工业生产、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并

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同类推荐
  • 人小鬼大.2

    人小鬼大.2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灰熊王

    灰熊王

    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小说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创作。故事中,灰熊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它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这种态度转变在《灰熊王》的前言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而是放生。”“自然是我的信仰,我的愿望,我的志向;我想达到的最大目的,是让读者随我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腹地。”
  • 昆虫记(超值金版)

    昆虫记(超值金版)

    本书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通过仔细地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这次坐着魔毯来到了另一个地球上的诡异位置——神农架。神农架各个方面在他们眼中都神奇诡秘,但他们来到此地最想解决的就是野人之谜。不像别的科学家来到此地只是,采集到野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跟野人多次照面,还误闯了野人谷,面对野人的围攻,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底“浓烟”之谜、海洋中的淡水河、使人失踪的岛、海水是怎样形成的、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公主千金

    重生之公主千金

    她是一朝公主,却爱上亲哥哥,为他鞠躬尽瘁,而他却用一杯鸠酒取了她如花般的命。一颗魂珠,让她与人人可欺的相府三小姐灵魂相合,重生后的她又当如何?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魔动九天

    魔动九天

    从此,废柴的命运改写,领悟无上神诀,唯我独尊!,千般法诀,万般灵宝,统统收纳!他揽美女、收小弟,展神通,修炼旷世魔功。战八荒,天赐体,聚灵气,固金身,淬灵魂,纵横乾坤,逆成仙,渡天劫,破苍穹!根骨奇差少年受尽嘲讽,一次机缘获得逆天改命的涅槃神草
  •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精选了近百种宵夜的做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喜欢吃宵夜和经营宵夜的人士的必需读本。
  • 灵怪笔录

    灵怪笔录

    一场普通的跳大神捉鬼会,竟引出诡秘墓穴千古玄案!徐、王两家后人探寻诡墓疑云,却遭遇鬼打墙、妖勾魂,件件惊人心;又遇上人面獾、僵尸王,招招要人命!更见识了炼魂秘术、鬼胎复仇、凶灵入梦!且看灵师后人如何占卜阴阳,趋吉化凶,揭开诡墓背后的终极秘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最后的民间

    最后的民间

    像大西北的原生态民歌一样,纯朴动人,是一部原生态小说。原生态的故事,别有韵味。原生态的人物,这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大西北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剖《最后一个匈奴》),原生态的语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阿修罗王传1

    阿修罗王传1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