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00000098

第98章

第十一篇第97章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黄秉维

 生平简介

黄秉维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13年生于广东惠阳(现惠州市),

1934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38~1942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1949年任资源委员会专员

、研究委员,1949-1953年任南京市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

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基本建设处副处长。195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

备处副主任、研究员、代理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

员、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

全国委员会委员、顾问,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

学会顾问。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

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当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带头人,在推动中国地理

学发展的同时,长期从事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开拓了热量、水分平衡,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

群落等自然地理三个研究方向;先后组织了水土保持、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热量与水分平衡

的大规模研究,倡议开展陆地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新方向,并为其具

体实施运筹帷幄。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因病辞世。

 一腔热血献地理

黄秉维先生诞生于1913年2月1日的广东惠州。20世纪的20年代,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

一个屈辱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侵凌,民生日益凋敝,山河危如累卵。一个少年,聪颖早

慧,正义满怀,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为其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

的印记。广东,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发祥地,各种思想汇聚于此。惠州毗邻香港,民族精英廖

仲恺、邓演达、叶挺等生于兹、长于兹,与广大民众一道,奏出了那个时代的强音。年方8

岁的他,虽不深谙世事,却也领受到“责任感”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在学堂中他听老师朗读

“皇皇华夏,即将于奴;戚戚江山,日变其色”,不禁潸然泪下,不能自已。稍长,国民革

命军的北伐壮举,“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浩歌,都曾使他十分兴奋。

黄秉维先生12岁之前就进了私塾,汲取了不少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在他舅父家

所接受的熏陶,整整影响了他一辈子。他舅父早年追随康有为,鼓吹变法维新,戊戌变

法彻底失败,于是隐居故里,寓情山水,老于林泉,独善其身。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痛恨

社会黑暗,不甘大地陆沉,常常教授他的外甥许多正气之作,借以抒发“不仕王侯,高尚其

事”,“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情怀。这些文化的混合体,不能不对黄秉维的世界观产生

重大的影响。时隔半个多世纪了,黄先生对此作总结时,还深有感触地写道:“隐逸者的思

想,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内容。对汲汲于名利者,是一剂良药;对为祖国,为人类的

利主义者却可能起负面作用。为祖国,为人类,有时可能要效法伊尹,治亦进,乱亦进…

…隐逸思想的浸染,对我60多年的地理工作也有不少影响。”

黄秉维先生自幼以孝悌见称于乡里。由于家境日衰,使他深切地感到那种衣食不继的忧

虑。在他即将面临挑选职业时,虽然深知在外国控制下的机构(如邮电局、海关等)做事,可

以觅得一个薪资不菲的“铁饭碗”,但他决然舍去,不屑于那种在洋人羽翼下的富贵。恰

在那时,他从报刊上得悉各类外国人在华探险考察,深入到西北、西南腹地,而中国人自己

能够参加这些考察者,却寥若晨星,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在爱国主义充盈内心的他看来,

实在是国人的耻辱。他在《自述》(1992)中说:“乃昕夕衔枚,疾足奔放,以两年时间,连

跳五级,考入中山大学理科预科。”接着,在学习化学还是地理学这个终身学业的决定中,

虽然他还不可能洞悉近代地理学的内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由于痛感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

对祖国秀丽山河作深入的研究,于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地理学的大门。作为一个门门优秀的

学生而言,他毅然与地理学结缘,其中既有献身者的情怀,也不乏勇士般的悲壮。当个

人的不平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造就一种执着的人生。自从17岁致力于中

山大学地理学的研习,直到逝世前一天,他一直耕耘在这块园地之中。

 敢于否认自己

黄秉维先生是地理学界一流的科学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他还是那么谦虚,勇于发现

问题,也勇于挑战自己。如生态环境一词现在已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和其中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一词尽管广泛应用,实际上是将错就错。20世纪80年代初,生

态平衡与不平稳一词使用率极其高,如同现在的生态环境一样热,也是人人皆知。黄先生从

哲学角度考虑,从自然界的实际出发,认为自然界生态始终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是正常的,

不平衡才有发展,平衡了就没有发展了。鉴于这样的科学认识,他建议用生态环境一词代替

生态平衡。他的意见得到有关方面认可,并写入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以后生

态环境一词就应用开了。这一件事按理说到此就算结束了,对有些人来说,意见得到中央的

肯定正是宣扬和拔高自己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对黄先生来说,事情到此还没有完,

他还在继续深究生态环境这一词的科学含义,发现自己提出的这一词也不妥。此后,他曾多

次在不同的公开场合建议不要再用生态环境这一词,他说查了很多国外文献没有这一名词,

生态就是生态,环境就是环境,他还说也曾同国际上的知名生态学家切磋过,也不知道这一

词。透过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黄先生做学问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

也反映黄先生知识渊博,善于发现问题,也敢于自我否定,与现在乱创名词,搞名词包装的

浮躁学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20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黄秉维先生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给地理所的研究人员做有关黄淮

海水资源

问题的报告。说是黄淮海的水资源问题,实际上涉及黄河流域一系列的重大科学问题,也

讲了不少关于黄河中游的问题,如怎样充分利用水资源,怎样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当

讲到打破犁底层可增加地表径流入渗,以减少水土流失这个问题时,他还提到朱显谟认

为黄土高原不存在犁底层,他又说根据陈永宗在野外实地所拍的照片,黄土高原犁底层确实

存在的。在报告结束之前留了一点时间给大家提问题讨论。在提问讨论时,一位年轻的研究

员就关于黄土高原犁底层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犁底层有与没有不能一概而论,

它的分布是区域性的,在黄土塬区由于年复一年的连续耕种从而形成了犁底层,而梁峁区是

倒荒轮种,种2~3年就撂荒,因而形成不了犁底层。正在发言中,旁边有位老同志就轻声提

醒道,你怎么这样与黄所长讲话。可是站在讲台上的黄先生没有丝毫不高兴,还是那么认真

地听完。对年轻人的发言不但没有一丝计较,事后知道年轻人在做土壤侵蚀研究,还特地将

一本有关土壤侵蚀的英文书推荐给他看。这件事充分反映出,黄先生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关心年轻人的进步。

同类推荐
  •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灰熊王

    灰熊王

    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小说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创作。故事中,灰熊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它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这种态度转变在《灰熊王》的前言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而是放生。”“自然是我的信仰,我的愿望,我的志向;我想达到的最大目的,是让读者随我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腹地。”
  •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本书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 每天学一点管理·文学·哲学

    每天学一点管理·文学·哲学

    这些常识的讲述以知识结合故事为主,重点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学科常识经过梳理、选择、确立后分不同角度撰写。每小节的常识点1500字左右,使我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最精良的文化滋养。
  •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本书一共二十册,书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具有很大帮助性。
热门推荐
  • 豪门情缘:恋上甜心女友

    豪门情缘:恋上甜心女友

    他是本城最耀眼的钻石王老五,是显赫的大人物!而她只是一个父母离异的精灵女孩,唯一的礼服还是从淘宝上买来的!一次聚会,他与她意外相逢!爱她时,将她宠到了天上!恨她时,毫不犹豫的践踏她的尊严!
  • 神医火凤

    神医火凤

    她是世界佣兵之王火凤,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医术高超却心如蛇蝎。他是华夏特种兵王苍狼,铁血冷酷,手段毒辣,风华绝代却心硬如铁,冷漠无情。他是官,她是匪。一场意外,他与她双双遇难……她,候府嫡女慕容火凤,容貌倾城,被誉为东离第一美女,却是一个从小疯癫的疯子,众人称之疯小姐。他,帝王之子南宫宸天,兰庭玉树,姿容无双,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被众人称之为傻王。一道圣旨,疯妃配傻王。洞房夜,盖头揭开,四目相对,火花四溅。看着对方熟悉的容颜,火凤咬牙切齿:“苍狼,你还真是阴魂不散,怎么哪都有你?”闻言,他勾唇邪魅一笑,欠扁的吐出三个字:“缘分啊!”当傻王不傻,当疯妃不疯,且看穿越夫妻如何携手坑骗天下?
  • 总裁的俏新娘【完】

    总裁的俏新娘【完】

    裴若琳,一个性格内向、高挑的女孩儿,拥有姣好的面容,其实那副厚厚的眼镜的下面是一双美丽、勾魂的眼眸,掩饰了她的妩媚,她的妖娆。宁凝,一个外表帅气的亿万总裁,冷酷惜情,内敛,是无数女孩儿的梦中情人。当两个闷葫芦爆发激情的时候,他们之间又将怎样展开爱情的追逐!我的群,喜欢这本书的就加进来吧:67155908,敲门砖,芝麻开门!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如何提升执行力

    如何提升执行力

    所以,也是更重要的一面,能力是基础,即要端正工作态度。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用行动得到结果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态度是关键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无上狂尊

    无上狂尊

    陆青阳,魂穿异世,带着游戏中医师技能穿越神州,化身儒门书生,挑战儒门礼法和道德,征战异世各路天才强者,以医师技能为辅,争霸天下,成就一代雄主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无价弃妃

    无价弃妃

    她是老大之女,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满手染血,一生都过着刀尖舔血的日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定会让你后悔终生!一朝穿越,成为被打入‘冷宫’的世子妃,上官灵珠,因为知道南宫离会另娶妾侍,为了吓唬南宫离自杀,谁知道弄假成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