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00000057

第57章 《水浒传》

第3章第23节《水浒传》

《水浒传》,长篇章回小说,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原籍江苏兴化。他出身船

家,家境贫寒。童年时随父至苏州。13岁时在苏州附近的浒墅关读书。二十九岁时中举人,

30岁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经友人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在山东,他遍搜梁

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熟悉了山东的风土人情。施耐庵35岁考中进士,到钱塘

任县尹。但只当了两年,便因与当道权贵不合,愤然悬印回到苏州。张士诚占据苏州以后,

施耐庵投笔从戎,为张士诚的幕僚,这使他熟悉了农民起义军的军营生活和许

多起义军首领。后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料日后必败,随后离开张士诚部,随居在常

熟河阳山和江阴祝塘一带以教书为生,并潜心创作《水浒传》。张士诚失败,朱元璋在苏州

搜捕有关人员,施耐庵只得为避祸而回到苏州,到现属大丰市的白驹镇定居,并继续《水浒

传》的创作。

《水浒传》书成后,民间广为传阅。朱元璋看到此书后很生气,很快施耐庵被捉,关进

刑部天牢。后来在刘基的帮助下,托病就医被释放,由其弟子罗贯中接到淮安暂住养病,并

继续整理《水浒传》。不久施耐庵去世,遗体安葬在淮安,后迁移到兴化白驹场施家桥。

《水浒传》的内容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

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南宋人龚

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间,话本、杂

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

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它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

艺术谱写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

削和 锌岬难蛊燃せ准睹埽炊持蔚暮诎蹈嘣斐晒愦笕嗣竦姆纯苟氛赋銎鹨宸?

生是“乱自上作”。统治者上起皇帝、大臣,下至地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乃至

吏役狱卒,全国上下,朝廷内外,形成统治网,公然用恶。像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贯给

丈人蔡京庆贺生日,贿赂公行;高俅为报私仇迫害王进,为高衙内霸占人妻而害林冲,逼得

本不想反的人不得不反,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小说真实地叙写了起

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鲁

智深、林冲、武松等开始都是个人抗争,只为逃避官府缉捕而找安身立命之地;虽有梁山、

二龙山、桃花山等许多山头,但彼此孤立,不能抵御逐步升级的官府“进剿”;晁盖、吴用

、宋江上山以后,以梁山泊为中心,联合各山头,形成强大统一的组织,取得大规模战争的

胜利,挫败官府和朝廷的“进剿”,揭示出农民革命斗争的规律。小说还叙写了起义的失败

结局。梁山英雄排座次后,“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要求已经

实现。农民革命的平等、平均主张,使斗争只能有三种前途:一是像方腊称王后被镇压;二

是像李逵说,夺位自己当皇帝;三是像宋江“全伙受招安”。宋江受招安后,朝廷想“尽数

剿除”,派去征辽、征方腊,梁山好汉死伤离散,剩下的宋江、卢俊义这样领袖人物,也被

赐酒毒死或伤心自杀。一场惊

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起义,108位英雄只落得风流云散的悲剧结局。对这一英雄悲剧结局,

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对施耐庵总的思想倾向却看法一致:揭露批判封建统治的罪恶,赞扬

颂美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虽然依托于史实,但人物情节几乎完全出于创作,用的是纯粹的白话。《水

浒传》堪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此前的文言小说虽然也能写得精美雅致,但终究

是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言,要做到“绘声绘色、维妙维肖”八字,总是困难的。《水浒传》的

作者以很高的文化修养,驾驭流利纯熟的白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显得极

其生动活泼。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时,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其效果是文言所不可能达到的。

有了《水浒传》,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

上的意义极为深远。

《水浒传》主要是在民间说话和戏剧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许多原来分别独立的故

事经过改造组织在一起,既有一个完整 某て蚣埽ㄌ乇鹗堑搅荷酱缶垡逦耍直4媪?

若干仍具有独立意味的单元,可以说是一种“板块”串联的结构。

《水浒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无疑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作者以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

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活跃的艺术想像,加上前面所说的语言和结构的长处,在这方

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水浒传》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

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

状,人有其声口”(《〈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对众多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

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在表现相近人物的个性时,小说常用同中见异的表现手法,来区别他们的不同。鲁达与李逵

的个性都豪爽粗犷,又粗中有细,但细比较起来,却相差甚远。李逵的“细”中显得天真、

可爱,如他初次见宋江迟迟不肯下拜,原因是怕受戏弄;而鲁达的“细”中则见江湖的老道

和经验,如打死镇关西后说其装死,借机逃走就是很好的说明。

《水浒传》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来揭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手法源于话本。因为话

本形式特殊,它不允许对人物外貌、内心活动做游离情节外的过多交代,而要求通过语言、

行为、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水浒传》不仅继承,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手法,使得

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林冲抓住高衙内欲打又不敢下拳的瞬间,就包含了他微妙复杂

的心理斗争过程。

《水浒传》中的女人

《水浒传》中的女人大多不是好东西。典型的莫过于偷汉

杀夫的淫妇潘金莲。其他如淫荡的潘巧云、贪财的阎婆惜、李鬼老婆、卢俊义老婆、刘高老

婆等在作者笔下都没有好下场:潘金莲被武松杀死、潘巧云被杨雄挖心、阎婆惜被宋江宰杀

、卢俊义老婆自杀……即使像孙二娘、扈三娘那样的梁山女侠也有看来不太光彩的历史:

孙二娘与张青在十字坡卖过人肉包子,作者称其“母夜叉”,可见是个又凶又丑的女人;

扈三娘与祝家庄有说不清的关系,还与梁山英雄打过仗,施先生小说中把她安排与那个又矮

又好色的王英配对;另一个叫做“母大虫”的顾大嫂,从名字上看,无疑也不是作者喜欢的

女人。

《水浒传》中的女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孙二娘、顾大嫂等人,而是潘金莲。小说作

者用了整整三回,描写了她与武松、西门庆、武大郎之间的情仇瓜葛。作者把

她描写成一个搔首弄姿的荡妇、毒杀亲夫的恶妇,她被武松杀死 撬烙杏喙迹髡呙挥幸凰?

同情。但是,潘金莲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局?她是怎样堕落

到灭亡地步的?她本是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婢女,因抗拒大户纠缠遭报复,被强迫嫁给了武

大郎。大户把她赏给了“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武大郎,从而虐杀了一个青春美丽的生命

。性刚气傲、年轻貌美的潘金莲,不甘于封建祭坛牺牲品的命运,于是在王婆、西门庆等人

的引诱下,发生了她对婚外情爱的追求。可以说,这种追求是人性复苏的结果,是对当时程

朱理学所宣扬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伦理观及“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教条的一种冲撞。

因此,酿成潘金莲悲剧的罪魁,应是万恶的封建制度。

《水浒传》影响深广久远,对后世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斗争经验。有的作家续书,如陈忱的《

水浒后传》;有不少人评点《水浒传》,版本多而复杂,流传中也有的内容有所增删。今存

主要有: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残)、百二十四本《水浒全传》、七十回本《水浒传》(

金圣叹删改)和百十五回、百二十四回等本。通行有新中国成立后由开明书店、作家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的七十回、百回、百二十回等本。1981年北京大学出版

社出版的《水浒传会评本》,在保存金圣叹评语原貌同时,汇集了国内今存其他评本的批语

,为研究者提供便利。

同类推荐
  • 冷血杀手

    冷血杀手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冷血杀手》里,看娇小美丽的箭毒蛙如何称霸丛林,看漏斗蜘蛛如何将猎物玩弄于股掌之间,看湾鳄如何给猎物来个“死亡翻滚”……《冷血杀手》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早这么想就对了

    早这么想就对了

    思维能力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都将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早这么想就对了》精选365个经典的思维游戏,让读者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一起思考,逐步形成有条理、有创新、有辨别能力的黄金思维体系,从而提高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轻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 我要安全长大

    我要安全长大

    孩子是最脆弱的人群,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伤害,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上演让父母心碎的一幕幕。那些触目惊心的镜头,让父母震惊、心痛。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所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常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 军备竞赛(走进科学)

    军备竞赛(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第一代导弹、第二代导弹、第三代导弹和第四代导弹、轨道式导弹、潜地导弹等。
  • 生命的密码

    生命的密码

    亘古永恒的时空舞台演绎着如梦如歌的天地玄妙,充满着神奇的千古谜团,而生命本身就是其中之一。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解读身体语言,认知你我他……本书分生命的历程、人体的奥秘、人体趣闻、健康与生活四部分。
热门推荐
  • 月小似眉弯

    月小似眉弯

    她曾经倒在血泊中,与夕阳同醉,与天地同眠。她沦为个歌妓,不媚不艳,却名动金陵。她摇身一变成为王侯千金,入得宫中,平步青云,却卷入更大的浪涛沉浮里。一个本性淡泊善良的歌妓,变成一位酷冷无情的嫔妃。一个宠冠后宫的昭仪,却成了没落前朝的公主。有九五之尊的英明帝王为她自盲双眼,有温润如玉的世外高人为她堕入红尘……镂金错彩、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流淌着滚烫的鲜血,埋葬着嶙峋的骸骨。有情意,有仇怨。是人为的策划?还是宿命的安排?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仙本难求

    仙本难求

    资质废材的石柔在被逼无奈的绝境之下,遇到一只想要振兴妖族、却被围困在“混沌塔”里的天妖,从此踏上了精彩无限的强者之路。修道之途,万分艰难,只要踏上了就没有回头路。宝贝!奇遇!妖族首领,道修之尊,佛道天才……数不清的头衔悬在她的头顶,玄幻的修仙之旅就此展开。大妖为奴、神兽为骑,猛鬼为侍!登绝高顶峰,览遍世间风景,傲视群雄!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暴帝狂爱

    暴帝狂爱

    重要提示:本书加入了半价书库,五折优惠哦。大概人民币3块以下。———————————————————————————————四帝集团:掌控了全球一半的金融,在商界呼风唤雨一跺脚即能震动半边天,黑白两道通吃,四帝集团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后果自负。他,几年后又遇到了她。可是,她已完全不认得他了。仿若重生的她,完完全全的勾起了他的兴趣。可是,为何她却只对别人笑靥绽放。对他却避之若蝎。那是只有他才拥有的权利。他现在在此宣布,你——紫昕,是我的了。这人是谁?为何三番两次的调戏她。还装出一副跟她很熟的样子。什么跟什么啊。她最讨厌这种人了,看他那似笑非笑的笑容和眼神,仿佛所有的人都是笨蛋似的嘲讽别人。她,紫昕,决定第一个讨厌的人就是他了。———————————————————————————————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