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00000037

第37章 漫漫辽东路

第8章第2节 漫漫辽东路

没有讨价还价的信任

在北京城中的一座四合小院里的书房里,料峭春风从半掩的窗户穿进来,油灯忽闪,袁崇焕无暇注意这些,掩卷深思,目光如炬。他刚刚被新近登基不久的崇祯皇帝重新起用并委以兵部尚书的重任,马上就要启程辽东,为重振辽东再展雄风。

天启七年,熹宗去世,死因不明,魏忠贤嫌疑最大。朱由检即位,时年十七岁,年轻气盛。与疏于朝政的神宗和昏庸无能的熹宗相比,崇祯打从心底里立志复兴祖宗基业,他需要的是足够的时间和值得信任的能臣和他配合。这个少年皇帝上台不久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干了件惊天动地、颇得民心的大事,他收拾了魏忠贤的党羽,又顺利除掉了这个大宦官。这场成功的斗争博得朝廷内外满堂彩,是明朝动荡年代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也让人们看到了崇祯皇帝的魄力和明朝的希望。

崇祯帝登基后,面对东北边境问题,手下没有良将可用,很头疼。魏忠贤既除,朝廷大臣建议重新起用袁崇焕。崇祯遂于元年四月,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应召入京。崇祯帝亲自在平台召见他,与他商量平辽方略。

两人一谈,袁崇焕看到皇帝信任自己,锐意平辽,热血沸腾,向崇祯允诺五年内平定辽东。崇祯帝一听说五年便可收复辽疆,喜出望外,当即表示若能做到,将不吝封侯,保袁氏子孙享福。

袁崇焕有些狂想了。相比当年,前方情况已经发生了大变化。明军方面,继任的督抚多是无能军官,就知道贪赃枉法,克扣军饷,经常导致士兵哗变,军心涣散,锦州、大凌等要塞相继失守。而皇太极即位以后,更加注意调整满汉关系,逐渐开始封建化过程,国力大增,八旗兵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皇太极不断总结对明作战的经验。因此可以说,在东北边境,胜利的天平倾向清军。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五年复辽”的豪言壮语等于是立下没底的军令状。但这在一提起清兵时满朝文官就感到惶惶不安,武将们顿显一筹莫展的明朝末年,显得激情四射,十分难得。

当时在场的大臣都为袁崇焕捏了一把冷汗,给事中许誉卿趁崇祯帝入内室休息之机悄悄问袁崇焕为何出此狂语,袁崇焕告诉他这是安皇帝的心。许誉卿提醒他,要是崇祯真按期行事,你可是要以人头担保的。袁崇焕也觉得欠考虑,等崇祯帝再出,立即改口:“要想在辽东有稳定的局面,不是几年可以完成的,但皇上每天关心边疆战事,臣不敢说难,将来五年需要事事顺心才行,尤其是钱粮。”接着他又提出了在军队调度、兵需供给方面的具体要求,崇祯一一答应。统兵在外,谁也难保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袁崇焕担心自己远离京师遭人陷害,提出了最后一个重要要求,希望崇祯能不因小人之言而怀疑他,希望他在那里能有足够的权力处理事情。崇祯再次答应,并赐上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不久,袁崇焕离京赴任,崇祯亲自为他送行。袁崇焕深知身负重命,还是担心皇上不能信而不疑,再次恳请皇上要绝对信任他。崇祯点头应允。

崇祯给了袁崇焕宽裕的空间发挥才干,袁崇焕争取了不少为将者难得的条件,这在明朝文官掌军制度里几乎是少见的。时势所迫,崇祯把希望投资在袁崇焕这支潜力股上,答应了他的每一个要求,即使其中有些给得不太乐意。

粮饷与皮岛效应

袁崇焕刚到御辽前线,就遇上了宁远士兵因长期缺饷所导致的哗变。他当即单骑入营,惩治了贪虐的将领安抚军心,又将带头人斩首示众。

军饷是当时的一个大问题,兵变是因欠饷四个月而起。起事的兵卒把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把官衙库房中仅有的两万两银子都拿出来发饷,相差还是很多,又向宁远商民借了五万两,兵士才不吵了。毕自肃自觉治军不严有罪,上吊自杀。

四个月的兵饷是中央财政犯下的严重错误。前线重地,欠饷都达四个月之久,不是中央拿不出来,而是政府腐败。袁崇焕惩罚了几名军官,又杀了知道兵变预谋而不报的中军。兵变是平定了,但导致兵变的原因还没得到解决。北京运粮草像老牛拉破车,迟迟未发,锦州与蓟镇的兵士受不了又哗变。吃穿解决不了,防守退敌都是奢谈,内部不能安稳,局势非常微妙。袁崇焕只有不断地上奏章,催北京尽快发粮饷。

崇祯见袁崇焕到边境未立一战功,请饷却十分积极,颇为不悦。在中央高层会议中,崇祯帝向群臣表态,认为袁崇焕要是能把士兵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怎么会来哗变?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听出了崇祯帝的弦外之音,趁机添油加醋,说军事哗变不是缺饷,而是另有隐情。崇祯帝一听,对袁崇焕的十分信任顿时减去三分,虽然勉强发去了军饷,却开始怀疑袁崇焕把军饷装自己口袋。

崇祯对袁崇焕的猜忌,从这个时候开始。军队没粮草、银两,统帅追讨欠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无论从稳定军心,还是合力克敌来说,都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可惜崇祯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就怀疑袁崇焕,在这之前,他还口口声声答应给袁崇焕一万个信任,恨不得掏出心来证明自己的承诺。虽说君无戏言,但皇帝要是认为谁戏弄了他,他也可以戏弄自己的承诺,有时候都不需要有太多证据。可怜袁崇焕白叮嘱了一场。

不久,北京又得到袁崇焕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的消息。毛文龙原系辽东明军将领,辽东失陷后撤到濒临朝鲜的皮岛上,他在岛上择壮为兵,多次袭击清军后方,有力地牵制了清军的南下。但毛文龙恃功跋扈,根本不听袁崇焕的指挥,反而虚功冒饷,污蔑袁崇焕克扣了他的军饷。

为了统一边防号令,袁崇焕于七月二十四日借口阅兵设计文龙,当众宣布毛文龙十二大罪状,以上方宝剑斩文龙于皮岛,先斩后奏。袁崇焕回到宁远,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最后说:“毛文龙是大将,不是臣我应该擅自杀掉的,现在我郑重地听候判罪。”崇祯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恼怒袁崇焕竟敢绕过他的裁决擅杀边将,一方面又因为赐给袁崇焕的上方宝剑具备这项强大的功能。因为正在倚靠袁崇焕,为了稳住前方,他强忍怒气,表扬了袁崇焕,布告毛文龙的罪行。

袁崇焕整顿军队、惩治毛文龙的行动历来有争议。毛文龙是宦官集团的人,驻守皮岛,私自与后金议和,走私违禁货物到东北,杀掠朝鲜百姓冒功,虚报军情,冒领兵饷,由于勾结宦官集团,每次领取兵饷后大半贿赂他们,所以深受朝野正人君子痛恨。但为整肃军纪,统一管理,动机没有错,毛文龙也是罪有应得。然而,为此他得罪了宦官集团,遭到崇祯的怀疑,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蒙冤下狱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吸取进兵宁远、锦州兵败的教训,放弃和袁崇焕面对面强打,绕道蒙古,兵分三路攻入长城,北京城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由于袁崇焕只负责防御辽西,他无权指挥长城沿线布防,终于导致长城失守。根据请求与袁崇焕同死的老百姓程本直的诉冤状记载,在皇太极没有行动前,袁崇焕竭力要求加强长城防御,担心蓟门,请求增兵防御。皇太极的行动正应了他的担忧。

尽管自己的意见不受重视,但事已至此,袁崇焕为了保卫北京依然竭尽全力投入战斗。他先遣总兵赵率教入山海关救援,自己督部将祖大寿星夜千里保卫京师。十一月,后金军抵达遵化,击败赵率教部,继而越蓟州,进驻通州,直接触到了京城敏感的神经,城内人心惶惶。

崇祯召前大学士孙承宗复为兵部尚书。朱由检听了孙承宗陈述方略后,把他留京城总督内外守御。城外清兵快到,官员百姓都在苦苦等待袁崇焕援兵的到来,一分一秒都是煎熬。等袁崇焕率援军赶至京师近郊,崇祯在城内得知援军已到,发饷犒师,并命各路勤王军统归袁崇焕调度。袁崇焕见崇祯帝时,以士马疲惫之名,奏请入城或在城外休整,但遭廷臣非议,被阉党诬为拥兵坐视,欲与后金结城下之盟,援军只好暂住城外。后金军稍稍休整,数十万军队继续向京师逼近,但在广渠门外被袁崇焕的九千兵力击退。

皇太极有前两战失利的心理阴影,不敢和袁崇焕直接对峙,决定利用崇祯多疑猜忌的性格,借崇祯帝之手除去心头大患。他首先伪造两封“密信”,让部下有意丢失在明军经常出没的地方,信中以自己的口气约袁崇焕私下议和。此信一传开,京城中人心惶惶,怨谤纷起。那些往日与袁崇焕有隙的朝臣也趁势诬陷他引狼入室。崇祯帝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两名从清营中逃回来的太监又报告说在清军中亲耳听见将士议论,称袁崇焕已经和清主暗中约定议和,把北京城当见面礼献给皇太极。崇祯帝当即传令袁崇焕入见,趁其不备将他逮捕下狱。太监一事又是皇太极在搞鬼。

此后,充任文武经略的尚书梁廷栋及满桂相继倒在西直门、安定门。清兵此次南下成功借崇祯撤去袁崇焕的官职,第二年正月连克通州、迁安、遵化、滦州诸镇后撤兵。

在这场恶战中明军损失极其惨重,多名主将战死,而袁崇焕却蒙冤入狱。逮捕袁崇焕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估量:总兵祖大寿见统帅无故下狱便率万余人抛弃京城,亏了孙承宗调度有方,才拉住了这支力量;从此,明朝江山走进了永不翻身的日子,而觊觎北京的皇太极离他称雄中原的美梦又近了一大步。千里勤王换来满心冤屈,袁崇焕无处倾诉。

同类推荐
  •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明朝好女婿

    明朝好女婿

    这里是大明弘治末年,宽厚的弘治皇帝,飞扬跳脱的正德,精彩纷呈的官场现形记,看一个普通现代人如何玩转情场官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热门推荐
  • 名利场

    名利场

    主人公丽贝卡出身低微,在社会上饱受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 总裁的复仇妻

    总裁的复仇妻

    是谁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是谁患难夫妻永不散?当凉薄的尖刀捅破婚姻那片薄膜,同枕了五年的老公,居然是一个人面兽心的恶魔,一切不过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而已。“我已经向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书”“是吗?”男人森冷一笑,嘴角的冰冷的痕迹扩深。“整个H市,没人敢接你的离婚申请,想离婚,没门”他吐出幽寒的语句,令女人的心坠入冰窖。“此生,不管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我们都耗定了。”因为,他会踩着她纤柔的身体一步步入权利的最高峰。闻言,她心魂俱裂,娇柔的身子沿着门板无助地滑落……*揽着儿子冰凉的身躯,那一刻,她的世界就此失去颜色心的温度骤然降成了零点,嫩唇血花飘染之时也是她柔软破碎的灵魂灰飞烟灭之际,情已逝,心已死。她毅然化身妖精,手忍利箭……世界就此天下大乱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九云记

    九云记

    ,清朝作家改写朝鲜小说《九云梦》的作品。字数、情节增多。《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
  •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主要讲述作者的看盘跟庄技术分析理论和投资理念,这些新的理论观点相信会让你耳目一新。只要用心苦读,细心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你便完全可以独立对一只股票进行客观地研判,这些都是作者近十年沉浮股海的经验精华。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庄共舞就这几招》特别适合那些致力于金融(股票、期货、外汇)投资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士学习和阅读,相信《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一定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用心做一件事,做你喜欢的一件事,坚持下去,成功只是迟早的事。请相信自己: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更能使健康寿命延长10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发病以后不要延误时间,要马上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千万别紧张,不要动,就地卧倒,越紧张耗氧越多,越动耗氧越多。第二件事,如果你身边有硝酸甘油,马上含在舌头下面;如果有阿司匹林,嚼碎了,服100毫克~300毫克,这很管用。第三件事,千万要记住,一定别自己去找医生,一定要让医生来救你。
  • 弃女翻身惊世绝华

    弃女翻身惊世绝华

    她被叫为呆子。她不呆,只是面呆,内心却是恶女。谁害过她,谁助过她,她都明了于心。她只是贪睡,不着急还而已。她贪生怕死,可也睚眦必报,她好吃贪睡,可也爱憎分明。你若欺她,她必阴你,悄悄地阴,你们说她呆啊,哪能那么精明地光明正大的阴。害我者,我必还之;护我者,我必助之;爱我者,我必报之;他,一步一踏骨,一剑一生花。他是世间的恶魔,杀人不眨眼,只因复仇;他又是傲视群雄的王者,复仇,只为了登上巅峰。他剑下无数亡魂,唯独没有在他剑下染上了她的血。他留她,只为用她作为复仇路上的一枚棋子;她助他,只是为了在这纷争中求存,心照不宣。他与她,只是主与仆的孽缘,他不会爱她,她也不会爱他…是吗?【花絮】初见他时,他方诛杀了秦府上百条性命,手持带血之剑,一步步靠近我。我说道:“让我跟着你成为一名杀手。”“名字。”他问得言简意赅。我答道:“秦可恩。”我想,我们注定是有缘的,即使这缘分不过是杀戮引起的。在这动荡乱世,他活着我便活着,他是主我是从,他若死我依然活着。我想:他还是死的好,我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再见他时,他已居高临下,铺十里红妆要迎娶我。我说道:“你走罢,被你束缚如此之久,就放我自由一回,如何?”他答道:“好。”好。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我与他的距离终究隔着万里江山。我爱他,为了自由,也终不想成为他的妻。繁华落幕,最后见他,他靠在我的怀里。我说道:“别走,我宁可一辈子不要了那自由,我情愿被你绑在身边一辈子,可好?”他终于笑了,点头:“好。”好,但他那双大手终究还是落地,映了满山红。我想:我们是极其无缘的,即使我们相守过了十余载,他终究还是离我而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