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200000034

第34章 汉文(1)

班固——《汉书》

原典名片

《汉书》

别称:《前汉书》。

作品风格:纪传体断代史,史料丰富,系统完备,闻见博洽,文赡事详,语言庄严工整,多铺排句式。

作品简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固编撰,为“二十四史”之一,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记载以西汉一朝为主,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八十余万言。汉武帝以后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较完整地采纳录用了大量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等不少原始史料,因此本书比《史记》更具史料价值。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此外,它还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开创了目录学。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同时,《汉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又一典范,例如《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

作者名片

班固(32年—92年)

简介: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班固的父亲班彪(3年—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不料,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其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又召班固为兰台令史,秩俸为二千石,后转迁为郎,班固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兵伐匈奴,班固随其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大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铭文,即出自班固手笔。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班固受牵连而被免官职,种竞利用窦宪事败之机,逮捕班固,日加笞辱。班固死在狱中,年61岁。此时所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汉和帝因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遗作,然尚未完毕,班昭便卒。同郡的马续是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汉和帝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

此外,班固也是东汉时期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

■ 高帝求贤诏(汉书) ■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①。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②?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③。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④。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⑤。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⑥。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⑦。有而弗言,觉,免⑧。年老癃病,勿遣⑨。

【注释】

①高帝:汉高祖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今属江苏)人,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前206—前195年在位。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盟主。

②患:原因。人主:君主。奚由:从哪里。

③宗庙:祭祀祖先的庙堂,古人以天子宗庙为国家的象征。亡:通“无”。

④游:交往共事。

⑤朕:本为人之自称,自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⑥御史大夫:汉朝仅次于丞相的行政官员,辅助丞相监察事务,掌管机要文书。昌:周昌,沛(今属江苏)人,跟随高祖起兵破秦,为中尉。刘邦即位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相国:即丞相,处理国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酂(cuó)侯:即萧何,沛人,“兴汉三杰”之一,刘邦立,论功萧何第一,封侯。御史中执法:御史中丞,这里指诸侯国掌管监察、执法职务的官。

⑦意:好的声誉。称:符合。身劝:亲自前往劝说。诣(yì):往,到。署:题写。义,通“仪”。

⑧觉,免:发觉以后免职。

⑨癃(lóng):虚弱多病。

【鉴赏】

高帝即汉高祖刘邦,本文是他发布的一道求贤诏令。文章短小精悍,寥寥数语即清楚地说明了诏令求贤的原因、目的以及征召的标准和办法,并明晰地道出:创业需要人才,守成更需要人才。从而反映了高祖求贤若渴的诚意。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 妙评

此诏期望殷勤,法制详细且能流丽端庄,跌宕劲峭,兼而有之。高帝之雄气伟略,殆具足见矣。

——清·余诚《古文释义新编》

■ 文帝议佐百姓诏(汉书) ■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①。愚而不明,未达其咎②。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③?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④?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馀,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⑤?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⑥?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⑦。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⑧。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⑨。

【注释】

①文帝:汉文帝刘恒,高祖刘邦之子,前179—前157年在位。间者:近年来。比:接连。登:庄稼成熟。

②达:通晓。咎:罪过,灾祸。

③意者:料想。与:通“欤”,疑问语气词。

④废:废弃,停止。享:祭献。

⑤度(duó):量,计算。益:更加。寡,缺乏。益:动词,增加。

⑥无乃:莫非,表示委婉语气。末:古人常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蕃:繁多。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靡:通“糜”,浪费。六畜:马、牛、羊、猪、鸡、犬六种家畜。

⑦中:击中目标,适中。

⑧其:表示祈使语气。列侯:爵位名,汉制群臣异姓封侯者称列侯,汉初称彻侯,避武帝讳改通侯,又改列侯。二千石:汉代享受二千石俸禄等级的官吏。这里是郡守的通称。博士:官名,掌管书籍文献,通古今史事,出谋献策。

⑨率意:坦率地说出。

【鉴赏】

《仪佐百姓诏》是一篇汉文帝要求大臣群策群力,以解决人民粮食缺乏问题所颁布的诏书。诏书从各个方面探求了当时粮食缺乏、民间疾苦的多种可能性,并再三强调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反映了文帝对农业的重视、对黎民百姓的关心以及渴望解决百姓现实问题的迫切心情。

■ 妙评

所言民食,皆其平日心口间密密求详者,故达之文句,竟成一篇策问体;篇终“率意远思”四字,可作总赞。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汉书) ■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①;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②。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③。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④;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⑤。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⑥。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⑦。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⑧。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⑨。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注释】

①景帝: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年在位。历史上称文帝、景帝时代为“文景之治”。雕文刻镂:在玉石、金属等器物上雕刻花纹。

②锦绣:织采为文为锦,刺采为文为绣。纂组:赤色的绶带。女红:即女工,指纺织、刺绣、缝纫等事。

③原:根源。

④献:汉朝的一种赋税。百姓每年在向政府缴纳人头税、户赋之外,另外缴给皇帝若干钱,称为献费。 太官:官名,秦汉有太官令、丞,掌皇帝饮食宴会,属少府。繇:通“徭”,徭役。省:减少。

⑤畜:通“蓄”。

⑥攘:侵夺。暴:欺压。耆(qí):古称六十岁为耆,这里泛指老年人。遂长:顺利成长。

⑦渔夺:掠夺,贪取。侵牟:掠夺。牟,取。

⑧奸法:知法犯法。奸,违背,干扰。与盗盗:助盗为盗。第二个“盗”为动词,窃取财物。无谓:失去职责应引以为戒。

⑨不事官职:谓不尽职守。耗(mào)乱:昏乱胡行。耗,通“眊”,昏昧不明。闻:使闻,上报。

【鉴赏】

在汉景帝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本文是他在粮食欠收时颁布的诏令。他认识到在饥寒交迫时不做坏事的人不多,就与皇后一起带头从事农桑,强调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并减少徭役和赋税,整顿吏治,要求官员忠于职守,以利于政令的推行,使百姓能专心务农养蚕,防备灾害。诏书指出了人民遭受苦难的原因,说明了汉景帝治理天下的目标,并同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各种举措。

全文精悍犀利,充满刚健之气,同时穷极原委,切中时弊。

■ 妙评

崇本抑末,语语切至;毋为墨吏所侵暴,尤深中民隐。

——清·徐乾学《古文渊鉴》

■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汉书) ■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①。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②。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③。

【注释】

①武帝: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子。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前140—前87年在位。奔踶(chí):奔驰。踶,通“驰”。致:到达。负俗:被世俗讥笑议论。累:过失、毛病。

②泛(fěng)驾:翻车。喻马不受控制。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御:驾驭。

③州:武帝把全国除京师以外的地区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茂材:即秀才,因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异等:特异出众。使:出使。绝国:极远的邦国。

【鉴赏】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本文选自《汉书·武帝纪》,是其征召人才的诏书。认为有的“非常之人”,即使不合世俗,却能建立功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他们,这反映了武帝唯才是举的人才观,表现出了其雄才大略、唯我独尊的气概,也隐隐流露出他致力于向外开拓、穷兵黩武的思想。

贾谊

作者名片

贾谊(前200—前168)

籍贯: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

作品风格:骚体赋的代表,文采斐然,理致切至,言辞通畅。

个人简介: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即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至33岁忧伤而死。贾谊一生受谗遭贬,未登公卿之位,但其具有远见卓识、切中时弊的政论和建议却得到了文帝的重视,这是一些身居高位的公卿们所不能比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对此评论道:“一时谋议略实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贾谊一生虽短暂,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著有《新书》十卷。其作品主要有政论散文和辞赋两类。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吊屈原赋》《鵩鸟赋》是其著名的代表作,此外还有《惜誓》《旱云赋》《虚赋》等。而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独占一席之地,其中《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最为人称道。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 过秦论(上)(贾谊) ■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①。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②。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④。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⑤。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⑥。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⑦。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⑧。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⑨。秦有馀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11}。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1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1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1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1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6}。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1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1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9}。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馀威震于殊俗{20}。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1}。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22}。蹑足行伍之间,俯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2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4}。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25}。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6};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27}。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28}。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29}。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30}。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2}。

【注释】

①秦孝公:姓嬴,名渠梁,秦献公之子。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强起来。拥:拥有。窥:暗中探察。包举:像用布包裹东西一样全部拿去。宇内:天下。囊括:像用口袋装东西那样全部装去。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②连衡:即连横,当时外交的一种策略,即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个别国家联合起来攻打其他国家。西河之外:指魏国在黄河以西的一片土地。前340年,商鞅率秦军,打败魏军,获得西河之地,即指此。

③没:通“殁”,死。蒙:承受。故业:前人基业,指秦孝公的事业。因:沿袭遵循。遗策:指商鞅遗留下来的策略。举:攻取。膏腴:肥沃。要害之郡:山川险阻的州郡。这里指上郡,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东南。秦惠王用张仪计,使魏献上郡。

同类推荐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开学前,她遇上了一个不知怜香惜玉的混蛋小子;在家里,老妈还给她找了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当爹地;更可气的是,转学的第一天,竟然有绯闻说自己‘不喜欢男人’!一时间,她风靡全校,成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搞基对象……
  • 总裁恋上小甜心(完)

    总裁恋上小甜心(完)

    程小薰带着感冒发烧的身体去帮好友代班,却没想到竟让夏宇泽害得她被男朋友狠心抛弃,气愤不已的程小薰在豪华的宴会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泼了夏宇泽一身红酒,殊不知这样就得罪了他,OMG,他竟然黑心报复......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乱世沉浮,不错,风云际会,本姑娘教教你什么是真正的侮辱!那个谁,有女异世崛起,不怕,惊才绝艳,盗财盗宝盗物盗人盗心,她,俯仰天地,很漂亮。你不是要退婚吗?怎么又反悔了。欺负我?抽死你!算计我?阴死你!侮辱我,笑看苍生。求婚啊?排队排队!金库里珠宝好多啊,重生为废物,那还客气什么,都收起来。且看这世间,本姑娘足够强大。可惜,本姑娘不想给你反悔的机会。蓝色眼睛,谁才能与她匹配并肩?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相府千金慕容彦,外貌娴雅,一幅大家闺秀姿态,待在深闺足不出户。一张龙腾金丝圣旨而下,诏告天下:她被当今圣上许给我当朝王爷。当家中沸腾而起之时,她仅是淡淡一言,道:“仅是搬个窝而已,”说完便甩甩水袖仪态大方离去。“鎏金”国王爷东方闲云,权倾天下,俊雅万千,在京城翻云覆雨,当今圣上皆是不言半句。仅因一盘棋,他便要娶一听闻无趣至极的女子,随后便眸光一转,邪睨道:“也好,府里正缺个王妃,就她吧!”就这两人,一个看似高雅却包藏恶心的女子,一个看似儒雅却邪魅如修罗的男子……漫天风沙起,伊人在何方?是那眼前之人或是脑海中的幻影?灯火阑珊处,良人何处寻?是那系着红线之人或是陪伴之人?推荐chyajs1987的文:http://m.pgsk.com/a/2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