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500000014

第14章 北非 西西里和意大利(5)

与此同时,罗斯福、丘吉尔和盟军参联会继续前往伊朗的德黑兰,与斯大林举行会谈。斯大林担心的仍然是第二战线。罗斯福向他保证,1944年春季一定发动进攻。斯大林问谁是这次行动的指挥。罗斯福回答,盟国还没有作出任命。斯大林表示,倘若如此,自己很难相信盟国确实想实施此次行动。罗斯福承诺在接下来的三四天时间中做出选择。

虽然有言在先,但罗斯福却不愿做这个棘手的决定。他原本设想让马歇尔指挥“霸王”行动,而艾森豪威尔接替马歇尔掌管陆军部。只是这个办法并不妥当,因为这会使艾森豪威尔荒唐地成为马歇尔的上司。更糟糕的是,这给了艾森豪威尔向麦克阿瑟下达命令的权力,而后者必定会感到不满。可是,罗斯福非常想给马歇尔一个机会。12月初,当他们回到开罗时,他请马歇尔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后者能替他做出决定。但马歇尔回答说,不管总统想派自己去哪里,他都会愉快服从,但自己不能在任命问题上擅做主张。

罗斯福做出了决定。开罗最后一次会议结束时,罗斯福请马歇尔替自己给斯大林写封信。罗斯福口授,马歇尔执笔。信中写道:“总统致斯大林元帅,现决定由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行动。”罗斯福随即在信上签了名。

这是战争史上最令人向往的指挥职位。它给了艾森豪威尔独一无二的绝好机会。没有这一职位,他原本只是同盟国诸多着名将领中的一员,而不可能成为二战中的伟大统帅,也不可能接着成为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得到这一职位,原因似乎是对手根本没有登场的机会。罗斯福后来在解释原委时说,马歇尔不在国内,自己就无法安睡。艾森豪威尔之所以成为不二之选,正是因为马歇尔实在太重要,就算是为了“霸王”行动也不可以离开。既然担任司令的必须是美国人,一番筛选之后,艾森豪威尔终于胜出。

但是艾森豪威尔之所以中选,上层还有许多积极考虑。“霸王”行动与“火炬”行动一样,是一场联合作战,艾森豪威尔已经证明他不但能建立和管理一个多国人员组成的参谋部,更能成功指挥英美联军的作战行动。其他将领无此经历。坎宁安海军上将现在成为联合参谋部的一员(他在10月中旬就任海军大臣),在离开地中海时明确说出了这一点。他告诉艾森豪威尔,英美两军的组成人员出身不同,在参谋工作上观点迥异,“观念显然难以调和”,但他们被团结起来,组成了一个团队,这一情景着实令人难忘。坎宁安说:“我相信,能够完成这一工作的,除你之外,别无他人。”

关键就在于“团队”这个词。艾森豪威尔强调团队合作,坚持相互配合,这正是他中选的唯一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一能力远比他小心谨慎、犹豫不决的领导能力更为重要。当然,艾森豪威尔一生非常注重团队合作,早在阿比林高中组织棒球和橄榄球比赛时便已如此。

召集各路人马参加“霸王”行动,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团队,制定实战计划,并在冲突爆发后指挥作战——这些挑战就像管理一支橄榄球队,只不过行动的规模要大得多。这项工作需要领导者具有发现并利用每个球员的长处,并迫使傲慢自大的“明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与他人一起贡献才能。虽然马歇尔有着过人的能力,但耐心不足,无法与自负自大的人密切合作,尤其是那些不听指挥的英国人。马歇尔也缺乏艾森豪威尔在登陆作战方面的经验。布鲁克虽然一贯对艾森豪威尔的军事才能冷嘲热讽,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他写道:“选择艾森豪威尔而不是马歇尔,这个决定做得好。”

罗斯福选择艾森豪威尔的另一个原因,是后者深孚众望。所有人都喜欢他,就算他们不同意他的决定,也会在他开朗性格的影响下做出积极反应。他的开怀大笑、满脸笑容、随和的举止和不变的乐观精神令人无法抗拒。

同样重要的是,他身体健壮,足以应付长期征战的艰辛与压力。53岁的他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患了感冒也不以为然,能在自己几乎快要精疲力竭的时候振作起来,用欢悦的神情面对下属。但他在一封朋友的回信中写道:“我必须承认,有些晚上挣扎着上床时,我觉得自己无比苍老。”但是,别人普遍认为,他有着充沛的精力,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活力、热爱工作的人。

他的演说、神态与举止,尤其是眼睛,都展现了这一品质。它们有着惊人的表现力和体现了他的高度自信。他相信自己,更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自信既不盲目,也不自以为是。正如众人所见,对于自己的决策,他是一个尖锐、深刻的批评者。就像一个成功的橄榄球教练在研究上周的比赛影片一样,他的自我批评细致而正面,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失误,改善表现。

他已经做过无数决定,而且不得不继续担负起这一职责。这些决定关系到千万人的性命,更关系到各个大国的命运。他沉着应对,自信可以考虑到一切情况,搜集到所有相关情报,考虑到一切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采取行动。而这正是指挥的精粹。

他的自信激发了别人对他的信任。当同事们谈到艾森豪威尔时,不论他们是上级还是下属,他们几乎都会提到一个词,那就是信任。人们信任艾森豪威尔,理由显而易见——他值得依赖。虽然他们可能(也常常)不同意他的决策,但绝不会怀疑他的动机。蒙哥马利认为艾森豪威尔称不上是真正的军人,但他欣赏后者的其他品质。他觉得艾森豪威尔聪明睿智:“他真正的力量在于其为人的品质……他能够征服别人的心,就像磁铁吸引金属片一样。只要他冲你微笑,你就会立即信任他。”

对他的参谋人员和部队、上级和下属,还有对外国政府,艾森豪威尔言出必践。他也由此得到了这些人的信任。这份信任,再加上他本身所有的优秀品质,使他成了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的最佳人选。这也可能是罗斯福所做的最好的任命。

12月7日,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与罗斯福会面。总统在返回华盛顿途中在那里做短暂停留。罗斯福下飞机后,上了艾森豪威尔的车。汽车开动时,总统转身对着艾森豪威尔,似乎很随意地说道:“哦,艾克,‘霸王’行动由你来指挥。”

这个消息使艾森豪威尔和盟军司令部的同事们大感振奋。本来他们以为艾克要立即动身前往华盛顿,士气颇为低落。艾森豪威尔开始全力投入人员甄选工作,布雷德利已被选为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这使艾森豪威尔非常高兴。他本想让亚历山大担任英军地面部队司令,但后来同意由蒙哥马利出马,因为丘吉尔坚持让亚历山大驻守意大利。他让史密斯继续担任参谋长,还坚持让“家人”随自己前往伦敦——这包括布彻、泰克斯·李、米基、凯、两名速记员(陆军妇女辅助队员)、两个司机(也是妇女辅助队员)、厨师和两名管理家务的黑人士兵。

他最想要的美国将领,除了布雷德利之外,就是巴顿(虽然不愿意在意大利撤换克拉克,但他从未考虑把克拉克带到英国,让他参与“霸王”行动的指挥)。他对巴顿可谓求贤若渴。为了得到巴顿,他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因为在他决定有关人选时,电台主持人德鲁·皮尔逊用歪曲、夸大的方式报道了巴顿打人事件。

艾森豪威尔、陆军部和白宫收到了数百封来信,多数信件要求在医院中殴打列兵的将军暂时离职。马歇尔要求底下作出解释。艾森豪威尔写了满满四页纸的回信。他向马歇尔保证,虽然有报道称巴顿没有受到正式惩戒(此事属实),他已经采取了“恰如其分”的“纠正措施”。艾森豪威尔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声色,由我来承担压力”。他拒绝公开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并建议巴顿保持沉默,因为“我判断这场风暴终将结束。”事情终于平息,艾森豪威尔带着巴顿前往英国,同行的还有地中海战区他想要的所有人员。

马歇尔开始催促艾森豪威尔回到美国休息一段时间。艾森豪威尔告诉马歇尔手头工作实在太多,恳请放弃休假。最后马歇尔直接下达了命令。他指出:“从现在起,你会承受极大的压力。你说你受得了,我对这样的回答不感兴趣。你的精神必须得到放松,这非常重要。如果你接连处理重大问题,你绝对不会放松。现在你就直接回家看望妻子,委托别人在英国顶替你一下。”

艾森豪威尔只得从命。他决定飞回美国休假两周。1943年最后一天中午,他启程回国。在离开地中海之前,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在这里苦战了一年。我想,现在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从地图上来看,这一年盟军有重大收获。艾森豪威尔指挥的部队占领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但是,从战略上来看,战果寥寥。德国并没有丧失任何兵家要地。在法国和苏联,它也没有被迫缩减兵力。总体上而言,1942年11月至1943年12月,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战役应该是战略上的一次失败。

但这并不是全是他的责任。1942年夏,他早就警告过政界高层,如果他们拒绝“围歼”计划而实施“火炬”行动,后果将十分严重。但另一方面,他也确有过错,例如战役开始时他过于谨慎,没有冒险抢在德军之前赶往突尼斯,没有抓住机会派部队进入撒丁岛,没有撤弗雷登多尔的职,没有在西西里之战中抓住时机,没有派第82空降师趁机占领罗马。正是由于这一切,他离开之后,意大利出现了不容乐观的局面。冬季来临时,盟军仍在罗马的南面,无法快速挺进。盟军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却只有少量收获。

在政治方面,此次战役使得法军和苏联军队对英美联军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法苏两方都希望能在法国西北部开辟第二战场,对达朗协议和艾森豪威尔与巴多利奥的谈判深表怀疑。这次战役获得的军事成果寥寥无几,却造成了外交方面的灾难。

但1943年,盟国方面也有一个收获,那就是盟军统帅层,尤其是艾森豪威尔,获得了急需的经验。而盟军部队也了解了战争的残酷。此外,艾森豪威尔还知道了手下哪个人能够承受战争的压力,哪些人不能。如果没有“火炬”行动,如果盟军1943年实施“围歼”计划,而没有在1944年执行“霸王”行动的话,盟军登陆时缺乏经验的部队就会由劳埃德·弗雷登多尔统领,而负责指挥的就是信心不足的艾森豪威尔。危急之时让弗雷登多尔指挥奥马哈海滩登陆的想法本身就足以证明地中海战役的失败。

第一次参战的艾森豪威尔缺乏自信。他犹豫不决,不时感到沮丧,急躁易怒,常常会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作出轻率的判断,在情绪和战术上都处于守势。但他认识到面对下属时一定要开朗乐观,明白了战斗中过于谨慎必将付出代价的道理,也知道了关键时刻哪些人值得信赖。

在地中海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及同事取得了戏剧性的进步。现在他们正在为战争的高潮——进攻法国——而做准备,其表现已经远远超越了1942年11月进攻北非时候的那个团队。“火炬”行动这个教训可谓物有所值。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热门推荐
  • 961213与961312

    961213与961312

    本辑为“上海新锐作家文库”第三辑.共六种,是六位青年作家近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选本,包括:桃之1 1的《做作》、河西的《折子书》、小饭的《妈妈,你知道我偏为添乱而生》、张怡微的《时光,请等一等》、走走的《961213与961312》、苏德的《沿着我荒凉的额》。
  • 是日夏茗

    是日夏茗

    有那么一个人,被你伤害以后,能继续爱你胜过一切;有那么一个人,为了证明他喜欢你,在索然寡味的路上走了很远很远;有那么一个人,陪着你度过云淡风轻的每一天,日子过得又美又缓。
  • 纤手谋天下

    纤手谋天下

    然而苍天却不让她就此长眠。重生之后,她决心复仇,让种种美好皆成假象。她在绝望中死去,改变命运!步步为营,机关算尽,潜逃出宫,一场宫变,历经周折,只为寻得那个愿与她共谋天下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毒医狂后

    毒医狂后

    她被嫡姐囚禁,日日以毒物为食,十年时间,她被炼成至毒无比的人形蛊。直到这日,嫡姐的纤纤玉手插入她的心口,生生摘下她鲜活的心脏!他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神偷,被一块神秘黑玉吸引,穿越时空坠入异世。诡异术士将他封印在黑玉之中,植黑玉入她的身体,一身二魂,她乱葬岗离奇复活!至此,一个煞神归来的传说,华丽的拉开了序幕!
  • 至尊毒妃:魔皇要洞房

    至尊毒妃:魔皇要洞房

    她,21世纪顶尖杀手,冷酷腹黑,口蜜腹剑,却因夺宝被害身亡。一朝穿越,却成纳亚家最无用的废物,生母逝世,爹爹不疼,嫡姐陷害……呵!当清冷的眸子再度睁开时,废物已经不再懦弱,王者强势归来!天才?废物?不屑?嘲讽?有种你就放马过来,老娘男女通吃,绝不手软!想杀她?那也要看看地府敢不敢收?呃……神马?邪灵,魔皇,争着要跟她洞房?好吧,谁有车有房,我就嫁给谁!
  • 驱魔狂妃

    驱魔狂妃

    “本王忍了你很久了!”愤怒的南宫傲,终于暴发。他可以容忍她的狂妄、容忍她的随性,唯独不能容忍她对他的漠视。她,今生只能是他的妃!却不知,她是驱魔世家的后人,废材一枚,穿到这个世界,踏上不平凡之旅,叱诧一方,却不再相信爱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但使晨光过沧海

    但使晨光过沧海

    13岁时,简锦见到简书。简书,毫无血缘的男生,却继承了和她相同的姓氏。命运从此开始转动,然而那时的她和他却毫不知情。16岁时,父亲发生意外,昏迷不醒,简锦的世界轰然崩塌。继母将她逐出家门,无枝可依时,他走到她面前,温热的手掌拉起她的手。他看着她,温暖微笑,她却想要恨!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他!他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 弃妇的美好生活

    弃妇的美好生活

    她无情无爱,穿越来此却疑雾重重,前方的路看不清,身边却美男围绕,无情的她真的这样的吸引人吗?爱情是什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样的爱情很唯美,可是却只能是梦!不到黄泉心不死,那若是喝下由黄泉水配置的忘情水呢?无情无爱,冷心冷情,是受伤后的选择。穿越异世,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捉弄,未知的灵魂融合,究竟是为何?在这个充满了迷雾的大陆中,在这个层次分明的世界里,且看她如何笑傲天下,走向世界的巅峰!推荐梦儿的新文《》,希望大家喜欢!~~~~~~~~~~~~~~~~~~~~~~~~~~~本文是玄幻+穿越+架空+.☆☆☆【娇柔篇】☆☆☆初来异世,她只是一个娇柔无力的小女子。为了生存,也为了报复,她学会了演戏。用娇柔来掩盖自己。“姐姐,你——”苏箴儿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的看着苏婉儿,眸子中甚至有着几分的水雾,那纯真与妩媚的结合,真的会让神仙都沉醉其中。“啪!苏婉儿你该死!”借他人之手让可恶的人得到教训,这是弱小的人保护自己的方法。☆☆☆【腹黑篇】☆☆☆“啧啧,你就是黑龙吗?那你的选择呢?放心,我这人一向很民主的!你要是不喜欢没关系的!”黑龙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在看着面前这无辜的女孩子,很是咬牙切齿,他还有别的选择吗?“哦,对了,听说你这里有一部《魔天玄女秘籍》是吧?反正我也是你的主人了,我看看没关系吧?”黑龙脸色苍白了看着这个主人,无语问天。。。。☆☆☆【倾情版】☆☆☆他,星辰,神界最高贵的神子。爱她千万年,哪怕为此万劫不复。“爱上你,是情不自禁!但我从不后悔!”他,摩羯,摩羯最强大的魔皇。他看着她长大,却沉浸在了这份为人不齿的感情之中,从不后悔。“魔儿,我说过,你是我的!”还有他,他,他,一个个男子为她痴,为她狂,从不后悔。。。。☆★★【人物领养】★★☆女主由亲95555717(茗)领养!恭喜恭喜,撒花撒花~~~~~~本文qq群是102279909,敲门砖是书中任意主角名!希望大家跟梦儿讨论!么么~梦儿不喜欢看批评的评,所以请喜欢批文的读者们手下留情!O(∩_∩)O谢谢~另外本文每天两更,早晚各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