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7700000012

第12章 唐诗(11)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①。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②。

【注解】

①云间:指高入云端的山峰。烟火:指村落的炊烟。

②长刀句:畬,火耕。烧畬,即烧去田中榛莽,代替施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四川东部山区生活的风情诗。作者平铺直叙,生动地层现出山区人民的耕作情景。

竹枝词二首(选一)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①。

【注解】

①“道是”句:语意双关,“晴”和“情”谐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用“长红”、“水流”比喻男女不同的情感,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

秋词二首(选二)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①,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解】

①排云:冲破云层。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后写的。历代许多文人逢秋吟咏,大都倾诉一种悲凉萧条的情感。本篇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突出描写出明丽、生气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奋发向上的情绪。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解】

①潭面:指洞庭湖南。镜未磨:月亮下洞庭湖就像一面不必用人工擦磨的大铜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洞庭秋夜湖光山色的诗作。在秋月的光照下,湖面风平浪静,像面闪闪发光的铜镜。在月光下湖水和谐辉映的背景上,遥望屹立于湖中的君山,犹如一颗青色的海螺亭亭玉立在一个清光四射的银盘之上。全诗以流畅的笔调,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湖的一派湖光秋色。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①。种桃道士归何处②?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解】

①“百亩”二句:喻人事变迁。净:一作开;一作落。

②种桃道士:借指当初打击王叔文集团、贬黜刘禹锡等人的当权者。

【赏析】

诗人曾因一首诗触怒权贵遭贬。十余年后又回长安,重游故地作此诗。此诗和前一首诗的内容风格是一致的,这是一首讽寓并感慨不平之情的诗作。诗人有意重提旧事,借再游玄都观对当年打击革新的政敌进行辛辣的嘲讽。当年红极一时、炙手可热的权贵人物不知去向,而“前度刘郎今又来”,表达了自己屡贬黜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充满了自豪感。借喻的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

踏歌词四首(选一)①

其三

新词宛转递相传②,振袖倾鬟风露前③。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④。

【注解】

①踏歌词是流行于长江流域的一种民歌,一边走一边唱,用脚踏步为拍。

②递相传:对歌的男女即兴抒怀,一句一递连接不断。

③振袖:扬起衣袖。倾鬟:在歌舞中乐而忘形,云鬟松乱。

④花钿:镶嵌有珠翠的一种头饰,形似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月夜青年男女通宵达旦歌舞狂欢的情景,语言自然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歌情韵。前三句记叙狂欢的场面和气氛,末句从歌舞散场之后田野中出现游童拾花钿的镜头,对少女不知花钿失落、乐而忘形作了巧妙的渲染,情味悠长,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在今陕西渭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终刑部尚书。晚年因政治混乱,不愿卷入朋党之争,退居洛下,以诗酒自娱。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平易,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白氏长庆集》。

轻肥①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②。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③。夸赴军中宴④,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⑤。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注解】

①轻肥:轻裘肥马,指豪华生活。

②内臣:即宦官。

③“朱绂”二句:朱和紫是标志官阶的颜色。绂,朝服。绶,系印的带子。

④军中:指掌握在宦官手里的禁军。

⑤“樽罍”二句:樽、罍,都是酒器。九酝,泛指最美的酒。

⑥脍:把鱼肉等细切烹制而成的食品。天池:海的别名,一说,扬州有天池(在今江苏省仪征县)。鳞:鱼的代称。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宦官罪恶及其奢侈豪华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宦官们赴宴的“骄”,宴会中的“奢”,与“衢州人食人”的悲惨画面作对照,讽刺的矛头直指中唐时代宦官擅权的黑暗政治,使人对统治者产生强烈的愤慨和痛恨。

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①。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②。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③,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④!

【注解】

①“贵贱”二句:花无一定的价格,某种花多易得,就贱一些;某种花少难得,就特别昂贵。酬直,给价。直,同“值”。数,计算。

②“灼灼”二句:写红牡丹价格昂贵,百朵花值五匹帛。灼灼,艳盛貌。戋戋,众多之意。素,指帛。

③田合翁:农村里的老人。

④“十户”句:唐时赋收,按户口征收,分为上户、中户、下户。丛花足抵得十户中等人家所出的赋税额。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豪门贵族奢侈生活的讽喻诗。唐德宗贞元以后,赏玩牡丹成为长安盛行的风气。诗中选取当时豪门贵族生活中最突出而又带普遍性的现象加以揭露和批判。末四句借田翁的叹息作结,指出这种奢侈浪费的现象建筑在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上,用意尤为冷峻深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①,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②,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③。

【注解】

①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②远芳:春草一望无际,故曰“远芳”。

③“又送”二句:《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茂盛的样子。王孙,本指贵族子弟,这里借指被送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送别诗。前六句写春草,赞颂其旺盛的生机,后两句点出送别,将草原和别情融合,借春草托寓人的坚毅顽强的精神,特别耐人寻味。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②。

【注解】

①瑟瑟:深碧色的宝石,一说是青玉的一种。

②真珠:通作“珍珠”。月似弓:指上旬的月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自然美景的诗。前二句写黄昏景色。后二句写月出后明净的江天。诗人运用多种色彩的对比,烘托渲染出一幅和谐静谧的深秋夜月图。全诗结构精细,语调谐婉,直抒情意,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问刘十九①

绿蚁新醅酒②,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

【注解】

①本诗作于江州司马任上。刘十九:名不详。②绿蚁:米酒上的绿色浮渣,形似蚁,故云。新醅酒:是刚酿成而未过滤的酒。③无:疑问语气词,相当于“么”、“吗”。

【赏析】

这是一首邀友共饮的诗作。诗人以白描的艺术手法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的情景。语言质朴亲切,极富生活情趣。细细品味诗中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透出的友谊,令人神往和心醉。

钱塘湖春行①

孤山寺北贾亭西②,水面初平云脚低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④,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解】

①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②孤山寺:在西湖中后湖与外湖之间,有一孤峰耸立,上有孤山寺。贾亭:一名贾公亭。

③“水面”句:总揽湖面烟景。云脚:雨前或雨后接近水面的云气。

④湖东: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言流连忘返,游兴未尽。西湖三面环山,中贯白堤和苏堤,把湖面划成里湖、外湖、后湖三部分。白堤在湖东一带,登此能总揽全湖之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是诗人于长庆三年(823)春天在杭州刺史时所写。全诗围绕“春行”二字,着力捕捉春行中充满生机的景物,展现西湖明媚的春光。全诗语言平易自然,笔触细腻,极具诗情画意。

卖炭翁①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③。手把文书口称敕④,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⑤。

【注解】

①本诗是《新乐府》第三十二篇。

②南山:终南山,在长安南。

③黄衣句:黄衣使者,指采办货物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的爪牙。

④“手把文书”句:这里的“手把文书”未必为真文书,而是借以吓人。

⑤“半匹”二句: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四文一匹,半匹为二丈。充炭直:作为炭的代价。直:同“值”。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唐代宫市罪恶的诗篇。诗中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揭露封建统治者爪牙的可恶、可憎。“衣正单”与“愿天寒”、“千斤炭”与“一丈绫”层层对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深刻。全诗直抒其事,描写细腻真切,极富感染力。

大林寺桃花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②,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③。

【注解】

①大林寺:指庐山上的大林寺。

②芳菲尽:指大地春归,百花落尽。

③不知:岂料,想不到。因庐山为避暑胜地,时序要比山下为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春光的诗篇。常言春光易逝,作者不期然于大林寺中领略到“桃花始盛开”的春光,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对春光的喜悦之情。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①,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解】

①霜草:披霜的秋草。切切:秋虫的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山村景色的诗篇。在霜草苍苍、虫吟切切、行人不见的夜里,诗人独立门前望着村外的田野,皎洁的月光下正开着花的荞麦田,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宁静而富有生气,呈现出一种淡雅简朴的景境。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②。

【注解】

①菱叶句:写池塘风起,波面荡漾萦回。物被风吹动日飐。

②搔头:簪一类的首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相见相爱的诗。诗人善于用细节刻画,“欲语低头笑”,“搔头落水中”,表现了乡村少女怀恋情人美好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语言浅显,形象栩栩如生。

后宫词

泪尽罗巾梦不成①,夜深前殿按歌声②。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③。

【注解】

①泪尽:犹湿透。

②按歌声:按着节拍唱歌。

③熏笼:罩在香炉外面的竹笼。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宫女愁恨的诗篇。诗中一边是泪湿罗巾,通宵难眠;一边是歌舞通宵,寻欢作乐。倾诉君王的寡恩无情,同时揭露了封建制度强纳嫔妃的罪恶和残忍。诗中倾注了诗人对宫女悲惨命运的深挚同情。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①,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注解】

①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

【赏析】

这是一首刻画与故人惜别的诗篇。开头两句中用两组叠字,渲染了离别的气氛。三四句抒写了依依难舍的别离之情。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放言五首(选一)〖1〗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②,王莽谦恭未篡时③;向使当初身便死④,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解】

①钻龟与祝蓍:均为古代测祸福的迷信方法。

②周公:周武王之弟,成王的叔叔。日:一作“后。”

③王莽:西汉末年的外戚,曾篡国改国号为“新”。

④向使:假如。初:一作“时。”

【赏析】

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说理诗。是作者遭受打击被贬江州司马在赴任途中所作。诗中说明要识别事物的真伪,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细致的观察。表达了真金不怕火炼,伪善终将被揭穿这样一个纯朴的道理。这首诗通篇议论,比喻形象,以理服人。

琵琶行①

浔阳江头夜送客②,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方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③,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④,初为霓裳后绿腰⑤。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⑦。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⑧。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⑨。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⑩。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解】

①行:歌体名。

②浔阳江:长江流经今九江北一段的别名。

③弦弦句:指弹时用掩按抑遏的手法,声调幽咽,声声都情思哀怨。

④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都是弹琵琶的指法。

⑤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绿腰:当时京城流行的曲调名,本名《录要》,后讹化为《绿腰》或《六么》。

⑥“大弦”二句:琵琶有四弦或五弦,一条比一条细。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细弦。嘈嘈,指声音沉重而舒长。切切,指急促而细碎。

⑦“银瓶”二句:形容寂静之后,忽然发出激越而雄壮的声音。铁骑,精锐的骑兵。

⑧“曲终”二句:写弹到尾声戛然而止。拨,拨弦的工具。当心画,即收拢时的弹法。如裂帛,形容声响强烈而清脆。

⑨敛容:收敛起面部的表情。因为对生人说话,要恭敬一些。敛,有端庄矜持的意思。

⑩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的附近,是当时歌姬舞妓聚居的地方。

秋娘:当时长安城中著名的妓女。唐时以歌舞为职业的女子,多以秋娘为名。

缠头:当时风俗,歌舞妓演奏完毕,以绫帛之类为赠,叫做缠头彩。

钿头云篦:两头镶有金属和珠宝发饰,非实用性的梳篦。击节:打拍子。云:一作“银”。

浮梁:唐县名,今江西省景德镇。

阑干:纵横貌。

“同是”二句:意谓彼此过去虽不相识,但遭遇有共同之处,因而即使是偶然相逢,也可以倾谈心事。

呕哑嘲哳:指杂乱而繁碎的声音。

翻:按照曲调写成歌词。

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

青衫:唐制,青是文官品级最低的服色。

【赏析】

同类推荐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热门推荐
  •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穿越成了公主?公主府居然蓄了七十二侍从?府中蛇蝎毒夫皆是狠角色!醒来后,云浅歌发现周围的人视自己若猛虎。原来那个残暴无度、面容可怖的公主是自己?不行!她要恢复容貌!她还要找回自己的名声!当她荣华归来,便倾覆了世间光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是谁用匕首抵上她修长秀美的脖颈:“云浅歌,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每当午夜梦回,又是谁在她耳边轻语:“歌儿,你若要这江山,我便为你杀出一条血路。”美人如斯,江山如画,是谁为她倾了天下?又是谁陪着她行走天涯?
  • 我的26岁女房客

    我的26岁女房客

    一个三无男人与美丽女房客的纯爱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九重凤阁:皇后不愁嫁

    九重凤阁:皇后不愁嫁

    江家呆呆小姐进了宫做炮灰皇后,先占个皇后的好位置,等二年好被废顺利转给自家亲妹妹后位。皇上心狠手辣,要让她死得安安静静好让他的心上人上位,这小可怜啊忽然摇身一变,聪明又可爱,装傻扮鬼最厉害,惹得个个出色的男子为她着迷,被废又如何,她这个皇后不愁嫁,九重凤宫关不住红杏出墙来。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嫡妻斗宅门

    重生嫡妻斗宅门

    (本文宅斗家斗,种田,复仇,弃妇重生)前世她太过信任他人,被一直以来的好妹妹和夫君连手欺骗,她的好妹妹不仅早就和她的夫君苟合,她以为亲生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孽种。“好姐姐,该喝药了,好好上路,以后我会好好照顾夫君还有宁儿,下一辈子别这么傻了!”缠绵病榻之际,她才知道。她伤心欲绝,却换来妹妹冷声嘲讽:“像你这样的木头,软弱无能,夫君怎么会喜欢!夫君一直以来爱的是我,不过是看你可怜才瞒着你,只有我才配站在夫君身边,忘了告诉你宁儿也是我和相公的孩子,你当初生的孩子早就死了。”她不相信,她的好妹妹却告诉她:“夫君已经答应娶我为继室,你不是听到了?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在一起了。”“不——”怨恨不甘,沦为孤魂她方才知道自己的好妹妹是所谓的穿越庶女,还带着空间法宝。她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没想到一夜之间她重生为了产后死去的宁王王妃,发现自己也拥有了空间法宝,只是这重生的身体才刚死就有人来打她的娃,惦记她的老公!跟她一样的命苦,岂有此理,孰可忍,孰不可忍!而她的庶妹此时已经成了“前夫”的继室,温柔和善,人人称颂,前生的自己却已成了不识大体、心肠狠毒的前妻!欺负死人不会说话?看她如何撕下那对“璧人”伪善的面纱!如何斗倒小三。不是只有穿越女才能混得风声水起,本土女也一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