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08

第8章 八年幕府露锋芒(1)

同时,家里也不富有,没有多余的闲钱像社会上流行的那样通过捐纳方式捐个一官半职。

这样一来,虽然左宗棠一直以“淡泊明志”来激励自己,但为了实现“儒术策治安”和“心忧天下”的抱负,就非得入仕途不可。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唯一途径就是靠举荐,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日后跻身在上层统治集团。

如今,左宗棠被张亮基三番五次邀请出山,如果不露两手,不仅自己没面子,也会被别人小看的。此时,太平军攻打长沙之役方兴未艾,这正是左宗棠展现才华的绝佳时机,他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张亮基献上了一计:向西渡过湘江,据守龙回潭、土墙头,将太平军粮食补给线及其西进之路切断。

看来,左宗棠是试图将太平军扼杀在长沙城南,胃口不小。要是真能实现此计,太平军很可能全军覆没。但援湘清军大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且分别隶属于十几个总兵和提督,指挥不一。张亮基虽然两次传令城外清军依计行事,可清军总兵常存、马龙拒不遵命,龙回潭等地最终被太平军占领了。

清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各怀鬼胎,都想歼灭太平军,又想保存实力,对张亮基的命令自然是阳奉阴违。行军打仗要团结一致,令出如山,最忌讳这种窝里乱了。就这样,清军错失了全歼太平军的大好时机。

因为太平军对长沙城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城垣多次被太平军所用隧道爆破战术“轰塌”。但张亮基率领官兵在城中死守,所以,太平军连攻80多天,也未能撼动长沙城。到九月下旬,长沙城外各路援军赶到,城内城外的清军已达五六万人之多。

于是,洪秀全决定从长沙撤军,十月十九日(11月30日)深夜,太平军主力从长沙经龙回潭转移,后转战于益阳、岳州等地,冲出湖南,进入湖北。

此时,清军各将帅才后悔没按照左宗棠的计策行事,错失了全歼太平军的良机。左宗棠初次出山就显示出高人一筹的军事才能,虽然计策没有实现,但让清军将帅对他刮目相看。

长沙的坚守战结束了,朝堂开始论功行赏,左宗棠由于防守湖南有“功”,被赏以知县用,并加同知衔,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左宗棠总算第一次捞到了官衔,步入仕途。

太平军虽然撤围了,但湖南并不太平,不仅吏治腐败,而且各地的起义也很闹心。于是,左宗棠协助张亮基一方面整饬吏治,另一方面镇压会党起义。比如,浏阳“征义堂”会党聚众四千多人起义,左宗棠建议用攻心政策加以分化瓦解,但在军事行动上,则强调一个“快”字。于是,张亮基派江忠源仅用12天就把这股起义势力镇压下去了。

左宗棠初次出山就凭借两个高明的计策而建立不小的战功,声名越来越响。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于张亮基的慧眼识珠,左宗棠深怀感激之心和知遇之情。在他们的齐心努力下,终于稳住了清廷在两湖地区的局势。但大清的官员并不都像张亮基这样有勇有谋,初入湘幕献妙计

咸丰二年(1852年),根本无法阻挡太平军凌厉的攻势。

咸丰二年十月二十二日(1852年12月3日),太平军占领益阳城,缴获数千船只,并且吸收许多船户、水手参军。然后,太平军乘船从临时搭成的浮桥上渡过资江,由临资口进入湘江。十一月初三日(12月13日),太平军没费多大工夫,就攻下了岳州。在岳州缴获大批粮饷、火药、枪械,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十一月十二日(12月22日),太平军夺取汉阳,十一月十九日(12月29日),攻克汉口,接着自汉阳晴川阁至武昌府汉阳门之间建造了一座横跨长江的浮桥。十二月初四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由地道轰城,将武昌也纳入了自己的腰包。这一系列的攻势把清军打得眼花缭乱,太平军一时声名鹊起。

对于清军这些无能的将帅,左宗棠非常气愤,他在给女婿陶桄的信中说:“孤城被围二十多天,救援清军不能乘机快速跟进,守城清军不能严密固守,致使太平军如此猖獗,真是可恨!”

照这个速度下去,大清还能支撑多久?这个问号在左宗棠的脑海中越来越大。

清朝正规军的战斗力低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左宗棠便设想在湖南练就一支新型团练武装来筹办防剿。于是,十二月十九日(l月26日)由左宗棠草拟、张亮基签署的《筹办湖南堵剿事宜折》中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建立起一支由绅士管带、招募乡勇并采用戚继光的成法进行编练的军队。其实,这就是后来威震八方的湘军的雏形。

接着,一位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也出现在了左宗棠的生命轨迹中。

没过几天,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的曾国藩由湘乡赶到长沙,他也向清廷上奏了类似的想法。

提到曾国藩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人。于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可以这样说,湘军最初是由左宗棠倡议建立的,而后由曾国藩具体完成的。那么,倡导者左宗棠干什么去了呢?

原来,曾国藩到长沙仅5天,因“保全湖南”有“功”的张亮基被清廷升任湖广总督,在咸丰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53年3月1日)抵达武昌,左宗棠也一同跟随前往了。看来清廷是希望张亮基来扭转湖北的不利局面。

此时,太平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咸丰三年正月初二日(1853年2月9日),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撤离武昌,水陆大军直下三江。太平军依次突破九江、安庆、芜湖三道防线,兵锋直逼南京。二月十一日(3月20日),太平军攻入南京内城。9天后,太平天国正式建都南京,改名天京。后来又在四月开始了北伐和西征。

所以,当张亮基、左宗棠赶到武昌时,太平军已经按新的战略部署弃武昌下江东。张亮基便对左宗棠委以重任,让他全权处理军政要务,在湖北加强军事布防。

这年六月,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入江西,张亮基、左宗棠赶到湖北黄州,在与江西九江临近的田家镇设防。

在左宗棠的指挥下,八月(9月),三千武昌疲弱兵勇在团风镇设伏,击溃由湖南进入湖北的北伐太平军余部,又一次取得了“奇捷”。

虽然左宗棠得到了张亮基的重用,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是谋士身份的幕宾,他的理想是出幕为官。但没有取得“甲科出身”的进士功名而不能“学而优则仕”,走上仕途。本以为有张亮基这个大靠山,自己也会飞黄腾达一番,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后来,张亮基因为得罪了满洲贵族胜保而被免职,九月(10月)调任山东巡抚。当时,左宗棠被两湖官绅视为诸葛亮式的传奇人物,所以,张亮基坚持邀请左宗棠和他一道前往山东。但是左宗棠不想离自己的家乡太远,便决定离开张亮基幕府,回到白水洞家中继续避难。

左宗棠初入湘幕的经历就这样告一段落,他转了一个大圈,到达终点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起始点。虽然结局不是很完美,但他已经尽力了。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对于名声在外的左宗棠来说,略显寂寞的隐居生活注定不是他的归宿。

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得知左宗棠返乡的消息,40岁的左宗棠进入湖南巡抚幕府,便又是写信,又是送礼,又是派人,多次诚心诚意去左宗棠家中相邀,请他再入湘幕。但一年多以来,左宗棠的幕宾生涯让他感到心力交瘁,便找了个心血耗竭的理由,谢绝了骆秉章的盛情邀请。打算从此匿迹销声,在山林间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居者。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人还说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其实,人才在乱世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左宗棠想远离尘世的烦扰注定是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这不,骆秉章虽然屡次碰了钉子,但他并不灰心,既然软的请不来,完全可以来硬的,把左宗棠绑来。这对于一个大权在握的巡抚来说,就不是个事儿。但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来硬的,万一物极必反,这乱摊子就不好收拾了。必须得想个法子,让左宗棠心甘情愿地来长沙。

爱看谍战片的人都知道,国民党特务的一个杀手锏就是拿家人作威胁,逼迫当事人从命。现在,骆秉章也想到了这一点,决定设计诱骗左宗棠来长沙。

据《清史稿》记载:骆秉章派人将左宗棠的爱婿陶桄抓了起来,原来巡抚命他捐资巨万,以助军饷,但陶桄抗捐,就被抓了起来。左宗棠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这哪里是捐资,简直就是明抢,急忙赶到抚署,打探消息。没想到,骆秉章大笑着迎了出来:“陶文毅公的儿子,左季高的女婿哪里有被抓的道理。”结果,左宗棠就被骗到了抚署。

虽然左宗棠可以对钱财礼物无动于衷,也可以对骆秉章派去的人视而不见,但如今站在骆秉章面前,面对巡抚的当面邀请,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尤其在乱世,更不能处处树立敌人。如果得罪了巡抚大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左宗棠决定留下来,就这样,咸丰四年三月初八日(1854年4月5日)左宗棠接受礼聘,又一次进入湘抚幕府。

其实,左宗棠也是顺应形势的发展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太平军又一次打到了他的家门口,而且还放出狠话:捉拿左宗棠。

太平天国西征大军进兵异常神速,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就在左宗棠离开湖北仅9天,石祥祯所部太平军一举攻克田家镇,打开了湖北的门户。九月十八日(10月20日),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汉口、汉阳。没过多久,石祥祯等退守蕲州、黄州(今黄冈)一带。

腊月十六日(1854年1月14日),在皖北战场,西征太平军第二次占领庐州。咸丰四年正月(1854年2月),皖北战场的西征军又进攻湖北,十五日(2月12日),太平军在黄州大败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所率清军,吴投水自杀殉国。太平军第三次占领汉口、汉阳。紧接着,石祥祯率领太平军又由湖北挺入湖南,从二月初一日(2月27日)至十三日(3月11日)的13天中,太平军连续攻克岳州、湘阴、靖港、宁乡等地,长沙震动。

据说,当西征太平军夺取湘阴县城后,曾经派人到梓木洞捉拿左宗棠,没有成功。左宗棠也感到白水洞不是久留之地,一旦太平军攻入省城,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左宗棠选择入湘抚幕府的深层次原因。

退一步讲,如果当时太平军能像刘备一样三请诸葛亮,左宗棠会不会站到太平军的一边呢?也许有可能,毕竟,开始左宗棠是持观望态度。也许没这个可能,毕竟信仰不同,左宗棠未必相信万能的上帝。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猜测一番。既然左宗棠选择了为大清效力,我们就得尊重他的选择。

老左成了香饽饽

也许,在左宗棠看来,这是他正式跻身于政治舞台的开始。

左宗棠虽然考取了举人,此次再番入幕,是权宜之计而已,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骆秉章幕府一下就度过了近6年的幕宾生活。

入幕后,骆秉章十分佩服左宗棠的才能,他将巡抚大权拱手让给左宗棠,让左宗棠全权操办各项事宜,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于是,左宗棠从撰写奏折到批答地方禀函都一手包办,身为巡抚的骆秉章则只管签个字而已。

这样,骆秉章不过是虚顶着湖南巡抚的牌子,而左宗棠几乎成了把持湘抚衙署的人物。属僚有事找骆秉章,这位巡抚大人总是说:“去问季高先生。”凡是左宗棠同意的,骆秉章从来就没有摇一下头;凡是左宗棠不同意的,骆秉章也从来没有点一下头。骆秉章对左宗棠依赖程度之重、信任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有一次,巡抚衙门的辕门(外大门)发炮,骆秉章听到后,不知何故,赶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旁边的人告诉他:“是左师爷在发军报折子。”按例,发军报折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一般都要巡抚亲自主持。骆秉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明他连折稿都没有看过,左宗棠就把折稿发出去了。左宗棠专权到这种地步,让人咂舌。

从咸丰四年三月初八日(1854年4月5日)到咸丰九年十二月二十日(1860年1月19日)的前后将近6年的时间里,左宗棠威震湖南,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据说那个时候湖南全省文武官员、地方乡绅都以得到左宗棠的赏识而春风得意,而左宗棠也充分利用掌握湖南巡抚职权的千载难逢之机,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经天纬地的人生抱负。

左宗棠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用,不是靠溜须拍马,而是靠自己肚里的真才实学。就说他刚入幕的这段日子吧,说实话,不是那么好过的。

当时,正值长沙危机之时,长沙上下数十里都是太平军,处在包围之中,守城的部队主力是新建的湘军,统帅是在籍侍郎曾国藩。

当太平军从湖北进入湖南时,曾国藩在衡州编练的湘军成军,陆师15营、水师10营,共一万多人,实现了张亮基、左宗棠等人在湖南创设由绅士统领军队的初衷。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1854年2月25日),曾国藩督湘军从衡州出动,迎战太平军,同时还发布了轰动一时的《讨粤匪檄》。太平军虽接连攻占岳州、湘阴、靖港和宁乡,但湘军的攻势猛烈,太平军一时还不适应和这个新对手作战。于是,放弃这些地方,撤回到湖北。

不久,石祥祯与林绍璋部太平军在湖北会合后,又重整旗鼓杀进湖南,在三月初十日(4月7日)再克岳州。接着,太平军乘胜南进,湘军纷纷溃逃,曾国藩也狼狈地逃回到长沙。

由于骆秉章、左宗棠在长沙严密防守,太平军决定由石祥祯扼守长沙北面的靖港,林绍璋则率主力绕道宁乡攻占长沙西南的湘潭,对长沙形成了南北合围的态势。

三月二十七日(4月24日),太平军又攻占了湘潭。到长沙仅20天的左宗棠急忙与曾国藩等人商讨对策,提出以湘军主力南攻湘潭而暂不北取靖港的建议。曾国藩原定计划动身赴湘潭,却在临行前改变了主意,自己带湘军一支向靖港进发,结果被伏击的太平军打得大败而归。

本想凭借湘军大展拳脚,结果却被打得满地找牙,曾国藩灰心到了极点,觉得愧对皇上的厚望,朋友的信任。于是,万念俱灰的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当逃到铜官渡时跳入湘江自溺,幸好被随从章寿麟救起。

曾国藩虽然败了,但湘军的主力还在。当听到曾国藩不想活了的消息后,左宗棠微微一笑,想不到湘军的统帅竟然这么经不起挫折的打击,于是,他决定去给驻扎在长沙城外的曾国藩打打气、鼓鼓劲。

在江边,映入左宗棠眼帘的是一口黑漆棺材,一打听才得知是曾国藩让他弟弟曾国葆特意给他买来的。

一场败仗就让他又是跳江又是买棺材的,真是一个输不起的主儿啊。必须得让这位湘军主帅振作起来,否则将无人能控制眼前的局势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夏琳琳升职记

    夏琳琳升职记

    一场突来车祸使自己失去了双亲,社会的偏见、为争夺财产的而设的陷阱、孤立无援的小女孩能否躲过?孤军奋斗中成长,艰难与困苦需要怎么样才能克服?
  •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1880年,莫泊桑发表了短篇小说《羊脂球》,一鸣惊人,立刻成为法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篇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准备离开敌占区,但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车上都是有身份的人,还有一名妓女,名叫羊脂球。普鲁士军官提出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许马车经过。这个要求被羊脂球断然拒绝,但是同车的人哀求她、逼迫她牺牲自己,解救大家,羊脂球最终不得不屈从。但第二天早上马车被放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感谢这位妓女,反而疏远她,鄙视她,甚至有几位夫人称她“贱人”……
  •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故事纯属虚构]<br/>那一场顽皮的尝试,我带着戏弄和阴谋去诱他,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木头...<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杀手弃妃毒逆天

    杀手弃妃毒逆天

    (包月免费)她是候府最不受宠的庶女,满脸疮疤、懦弱丑陋,人称京城第一废物,被陷害、未婚夫休弃,含冤溺死;而她,是二十一世纪医术过人的顶尖杀手,被最爱的男人枪杀。再次睁眼,当废物的身体拥有杀手的灵魂,洗刷冤屈,治好了满脸的疮疤,丑颜恢复倾城之容,锋芒艳惊天下!蛇蝎心肠的嫡姐胞妹、仗势欺人的主母、姨娘,她会一层层撕开她们那伪善的表皮。想吃回头草的前夫,看你如何摇尾乞怜,再送你一个滚字。‘无害’的皇室贵胄,诡计百出。她冷眼观世、游刃有余。江山权谋、真情假爱、谁主沉浮!终是那用命痴爱的男子赢尽她满腔挚情。力荐我的其它书《重生娇妻逆袭了》《娇妻萌宝超大牌》《彪悍俏媳山里汉》
  • 毒爱总裁休想逃

    毒爱总裁休想逃

    一场车祸,她失去双亲,下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当她对生活再无眷恋的时候,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救了她,承诺要照顾她一生一世。她风风火火嫁入豪门,只为那唯一的康复机会。到头来,却发现,那场车祸不是意外,罪魁祸首竟然是他……
  • 元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元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红颜乱

    红颜乱

    “帝王妻!?”NO!她要嫁的明明是宰相!谁知新婚之夜,她就成了“深闺弃妇”,还被告知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于是,某女子夜半翻墙去皇宫乘凉,却被迷路的状元郎给缠住,要求跟着回家暖香闺。你说,她到底是收呢还是收呢?
  • 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

    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宝库里的一份珍贵财富,是古今中外先哲们和无数有志之士的厚积薄发,是人类知识的积累,是民族智慧的提炼,所以它跨越国界,世代相传,给人启迪,发人深思,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是一本具有“麻辣”效果的好书,精选多位青春作家的睿智思想和时代惊语,青春活力与叛逆的回归。
  • 田园喜嫁

    田园喜嫁

    作为苏家的三女儿,苏槿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被娘亲乱点鸳鸯谱。她只想种种田挣挣钱,过自己的小日子。什么?你想要与我结发同枕?本姑娘既然不是你想要的贤妻,为何还要与你永结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