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9

第19章 远征陕甘破回军(3)

但是大清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缺衣少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冲击着这个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外国列强的虎视眈眈,更是让这个王朝如惊弓之鸟。

左宗棠第一次感到有心无力,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改变大清的现状。他真有些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心塌地地为这个王朝卖命。既然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在走这条路,现在回头,否定追击,又有什么意义,只能是一条道走下去了。

小皇上还不到14岁,这少年天子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模样。虎父无犬子,想想道光帝,那么洞察秋毫、明辨事理,他的孙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两宫太后都还年轻,据说西太后有当年武则天的女皇风范。左宗棠恨不得马上见见大清的灵魂人物。

八月十五日(9月30日),当左宗棠在养心殿真正见到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后,彻底失望至极。因为慈安、慈禧两太后只是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将陕甘问题解决,对百姓的生活及国家的前途毫不关心。左宗棠只好谨慎地回答: “非五年不可。”结果,慈禧太后嫌时间太长了,要速战速决。

左宗棠心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去打打看呀。当然这是左宗棠心里想的,对自己的领导说话要客气。所以,他罗列了一大堆困难,慈禧挥挥手道:“哀家不想听你诉苦,你就本着‘越快越好’这个原则带兵打仗吧。”接下来开始东一句西一句唠起了家常。左宗棠算是明白了,这次让他进京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快镇压西北的回民起义,还大清一个安定的局面。

唠家常式的召见让左宗棠感到非常寒心,最让他想不通的是端坐在宝座上的小皇帝,望着远远的门帘子,并不看他。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做了8年的皇上,接见大臣竟然一句话也不说,和摆设没有什么区别。不要说与12岁亲政的康熙相比,恐怕与前代多难之主的咸丰也不能相提并论。

太后、皇帝“同治”天下,原来就是这样“同治”啊。如今,在太后和小皇帝手中的大清朝是兴还是衰呢?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有这样的摆设君王和只顾京城安危的太后,想要再现康乾盛世,简直就是一厢情愿、痴心妄想。

在来京城之前,左宗棠就耳闻:作为一国之都的京城,乞丐成群,大白天公开抢劫屡有发生,市民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如今一见,果然不是传闻那么简单。京城如此,整个天下可想而知,好不到哪里去,恐怕迟早都要发生大变乱。

虽然国家安定久了,势必要走向纷乱,谁也阻止不了朝代的更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任何一代王朝都逃脱不了这个客观规律。但左宗棠着实不想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保卫大清江山是他的职责所在,如果大清不在了,他的信仰也就破灭了,没有了精神支柱,那他就和一个死人没什么区别了。

连年的征战,已经使大清满目疮痍,再加上洋人的侵略和欺侮,已经使全国上下都怨声载道。如果皇上不能拿出好的治国方略,体恤民情,那大清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左宗棠虽然为大清的社稷担忧,但他也没有回天之力,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大清尽力罢了。

平定陕西回乱

同治七年十月十三日(1868年11月26日),左宗棠刚刚抵达西安,便着手与署陕西巡抚刘典等人商讨军情,把目标对准了陕西回军和董福祥等部“土匪”。

其实,在西捻军退出陕西后,回民起义军便大部转入到了甘肃。在陕西,除了董福祥领导的武装仍然在陕北一带活动,对清军造成很大的威胁,还有就是占据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了。

为了能够握紧拳头给敌人以重击,左宗棠决定先把“土匪”式董福祥的武装清理掉,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占据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

于是,左宗棠调派高连升、周绍濂、魏光焘、刘端冕、吴士迈等军“剿回”;令刘松山军从河南经山西赴陕北与陕北清军刘厚基、成定康、刘厚填等部进攻“土匪”。此时,署宁夏将军金顺也已经驻扎在陕北榆林。

部署完毕后,清军开始派重兵对陕北进行围剿,董福祥连战失利,十二月十八日(1869 年1月30日),刘松山等军在延安府定边县的镇靖堡击败董福祥军。董福祥的父亲董世猷、弟弟董福禄向清军投降,董福祥虽然突围成功,但他不想当一个光杆司令。于是,他又发挥了他一贯擅长的“墙头草”风格,在同治七年十二月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董福祥投降清军后,刘松山很赏识他的军事才能,委以前敌总指挥。董福祥所部经过精减,被编为“董字三营”。董福祥率领“董字三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接下来该对付盘踞在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了。

董志原在甘肃宁州境内的马莲河西岸,纵约一百五十里,横约二百八十里。这里不仅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旷,土地富饶,可以耕种,也可以放牧,而且北通灵州,南达陕疆,是扼陕甘两省的咽喉宝地。

此时,虽然清军步步为营,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左宗棠发现清军非常庞杂,编制不统一。他认为,自古在边塞用兵,不在多而在精。因为兵精的话,粮饷和运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把清军的最大威力发挥出来,左宗棠开始整顿部队,决定采取精兵政策。他下令淘汰疲弱军士,一律按楚军的编制加以整顿。同时,还在陕甘地区就地招募新兵。

到1869年时,左宗棠和刘典直接统辖的楚军就有步队五十五营、马队十五营,共三万人左右。再加上招降的“董字三营”,左宗棠变得异常自信,所以他完全没有把起义的回民放在眼里。

我们知道,自从1864年以后,陕西回民起义军主要以董志原为根据地。他们按原来的村寨或教坊关系择地而居,一个大的居住区叫做一营。营既是生产单位,又是作战组织。每营人数不等,多至数万,少则几千。陕西回民军在董志原共有十八大营,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

同治八年(1869年3月),左宗棠派兵向活动在正宁(今正宁西南)、邠州的回民起义军进击。回民军没有料到左宗棠的楚军如此强悍,在作战中严重失利,只好退回到董志原。

据守董志原的十八营回军在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多次分股反击,都被击败,后来又全力主动迎击,也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只好又败退董志原。志在必得的左宗棠没有给回民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派重兵压境。

伤亡重大的回民起义军决定改编,将原来的十八大营合并为四大营。面对气势正旺的楚军,回民起义军放弃了董志原根据地,准备撤往金积堡。4月3日,回民起义军一部护送家属辎重,分两路北撤,一部分埋伏在董志原断后,阻击清军,掩护撤退。但清军在起义军刚刚开始撤退时,便分路猛扑。结果,回民军又损失三四万人,仓皇撤退到金积堡地区。而清军则顺势占据了董志原一带并打通了进军金积堡的通道。自此,陕西回民起义以失败告终。

剿抚兼施的策略

在入甘前,左宗棠就了解到汉回仇杀的残酷情形,他认为甘肃官员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曾感慨地说:“甘肃之军,不能保卫百姓,反而扰民;甘肃之官,不能治理百姓,反而激起百姓的怨恨。”换句话说就是“官逼民反”,所以,左宗棠处理回事的政策是:剿抚兼施。

平心而论,左宗棠的政策是没什么大错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自然融合,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是历史的主流。在清代,回民和其他民族一样,也参加科举考试,也做官。虽然回汉在局部地区有过短暂的纷争和矛盾,但不曾扩大。同治元年至十二年间,陕甘一带的回汉矛盾激化,回民和汉民互相仇杀,回民大起义就是在这个当口发生的。

可恶的是,满人官员没有摆正天平,而是挑拨汉回关系,以至于使回族和汉、满关系降到了冰点。

左宗棠顺应时事,以“不论汉回,只辨良匪,以期解纷释怨,共乐升平”为原则,希望能够给西北百姓带来和平的生活。

在“剿抚兼施”中,左宗棠更看重“抚”,他认为回民之所以乱,是因为清廷歧视回民。如果朝廷能宣布政策:汉回一视同仁,那么,回民起义就会渐渐平息下来。

但左宗棠“剿抚兼施”的政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挠。

一方面是地方士绅和部分地方“剿”派官员,他们希望左宗棠的大军能够对付回军,最好是把对方杀得片甲不留。但左宗棠非常厌恶这种变态的民族“仇恨”心理,坚决反对。所以这些人对左宗棠极为不满,常常给左宗棠设置一些障碍。

另一方面是满族高官中的“抚”派,这些公子哥儿们既胆小又不懂用兵,但却喜欢指手画脚。因为甘肃是个穷省,无兵可用,无饷可筹,再加上他们又接受了回军首领的贿赂,希望能够苟且偷安地过太平日子,所以极力主张“抚”。

还有,朝廷虽然同意了“剿抚兼施”的政策,但也给左宗棠很大的压力,命令他尽快平乱,稳定局势。而且在暗地里还怀疑他, 生怕他拥兵自重。

对左宗棠来说,主剿派和主抚派都不在话下,最让他寒心的是清廷对他的怀疑。为主子在外卖命,却得不到主子的充分信任,这的确是左宗棠的悲哀,更是清廷的悲哀。

在这里,你也许会问,左宗棠不是提倡“剿抚兼施”的政策吗?为什么对陕西回民毫不留情地剿杀呢?其实,左宗棠本来对陕甘回民起义是表示要“剿抚兼施”的,但是因为陕西回军曾经阻挠他镇压捻军,以致捻军进入山西、直隶,左宗棠也因此被清廷大加指责,所以他才下定决心全力剿杀陕西回军,让对手付出血的代价。

人无完人,左宗棠也不例外,他虽然深知冤冤相报没有尽头,但在陕西回民起义军面前,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武力解决问题。

给力的“马大善人”

俗话说,粮草未动兵马先行。

左宗棠一直认为,陕甘的事情,筹粮和筹饷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说经济是基础,如果没钱,就打不了胜仗、硬仗。而胜保、多隆阿、杨岳斌等人没有认识到在西北用兵的特点,一味增兵猛进,结果后方不稳,兵多饷少,粮运不继,遭遇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左宗棠决定实行稳扎稳打的方针。为了巩固占领的地区,他就地兴办屯田,解决了军粮困难的问题,稳定了大后方。

在军事策略上,左宗棠决定分三路向甘肃进军:北路军刘松山率部由绥德西进,佯攻花马池,实际上直指金积堡;中路军左宗棠和刘典率军自干州经邠州、长武赴泾州;南路军李耀南、吴士迈率部由陇州、宝鸡奔赴秦州。

在这三路大军中,北路军是重点进攻方向;中路军以协助北路为主:南路军切断其他义军与金积堡之间的联系,并摆出进攻河州的架势。

同治八年六月(1869年7月),左宗棠抵达甘肃泾州。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左宗棠开始向甘肃回民起义军大举进攻,金积堡成了他第一个要攻克的目标。

金积堡在灵州西南50多里处,东通花马池,南通固原,西枕黄河。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马化龙部回民起义军的中心。

如今,左宗棠面对的强硬对手就是以马化龙为代表的回民起义军。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化龙,看看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马化龙是回族人,祖籍宁夏灵州(今灵武),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第五代教主,世居宁夏金积堡(今属宁夏吴忠市),富甲一方。他有智有谋,在回民中有较高的威望。

马化龙一家都是虔诚的“办道”者,他的祖父和父亲分别是“哲赫忍耶”学派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教主。马化龙幼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成为阿訇(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后,和弟弟务农经商,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便捐了一个千总武职。

1849年马化龙继任第五代教主时,内忧外患的清廷已经无暇顾及哲赫忍耶派的宗教活动了。马化龙借此机会,开始振兴哲赫忍耶。他一方面以经商为名来往于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走访教众,宣传教义,扩大影响,同时倡导兴办经堂教育,培养本派阿訇、满拉。另一方面,组成商队,四处经商,增加经济实力,作为传教经费,并对贫穷教众给予经济援助。

他的儿子马耀邦善于理财,从东北、西南以至东南各大都市都有他们经商的足迹。所以,仅仅数十年间,就富甲一方。又由于他在灾荒之年,能以宗教徒的善念,对贫苦的回汉百姓给予施舍,所以赢得了“大善人”的称号。

由于受到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影响,不堪忍受清王朝残酷压迫的马化龙在同治元年发动了着名的宁、灵反清起义。他坐镇金积堡,指挥陕回各路反清大军攻陷城堡,并且多次把进攻的清军打得大败,战火大有燎原之势。

不仅打仗顶呱呱,在治理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马化龙在金积堡地区执行团结汉民和重农事的政策,领导回汉人民兴修水利,增加粮食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清廷见硬的不行,便改变了策略。

1865年,原多隆阿部将穆图善接任宁夏将军,督办甘肃军务。他采取招降政策,宁夏起义回民举城投降。马化龙虽然也接受了“招抚”,但地方公事及征收钱粮等都由他主持,还拥有委任参领、协领以至知州等大小官吏和管理军政事务的职权,所以仍然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虽然是天高皇帝远,但马化龙知道清廷是不会允许这种“独霸一方”的状况长期存在下去的。因此,他在向清朝地方政府输粮输款,表示恭顺的同时,暗自在金积地区修仓储粮,筑寨建堡,购马造械,时刻准备防御清军发起的进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马化龙深知只有联合更多的反清力量,才能更加强有力地对抗清军。所以,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还与河州、西宁、肃州等地的甘肃回民起义军保持联系。另外,陕西回民起义军退入甘肃后,马化龙不断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所以,马化龙实质上成为了陕甘回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就连左宗棠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惨烈的金积堡战役

虽然马化龙的民众基础很深厚,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是崩掉三颗牙,左宗棠也要啃他一啃。他认为,从大局来看,想要平定陕甘的局势,非先攻下金积堡不可,所以,左宗棠对马化龙部采取“主剿”的政策。

其实,更深的原因是,左宗棠率领的大军在攻打董志原时,马化龙曾经用粮食和军火接济陕西回军,而且还给予逃到了金积堡的陕西回军以物质帮助。这让左宗棠非常恼火,对马化龙部无比痛恨,于是决定对金积堡的马化龙部全力围剿。

古代军事家孙武说过:“兵者,诡道也。”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战争就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只有善用谋略,伪装自己,才能给对方造成虚幻的错觉,从而在乱中取胜。所以,北路清军刘松山进行了“官军只剿陕回,已抚之甘回安居无忧”的宣传,但这种宣传会起作用吗?还得画上一个问号。

1869年秋,北路清军刘松山部打着只剿陕回的旗号进抵灵州。中路清军则从固原、平凉北进,左宗棠本人也由泾州进驻平凉。这样,清军对金积堡形成了大包围的态势。

同类推荐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能成大事的9种女人

    能成大事的9种女人

    很多人一直在想:究竟哪种人能成大事呢?为什么成大事的人只有少数,而我又不能在能大事的人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成功课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成功课

    "这本书所要阐明的一个道理就是:纸上谈兵的人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一个没有财富的人同样可以变得非常富有;一个不能成为总统或者国会议员的人同样能够获得成功。与那些只知道悲叹命运不公的人相比,善于把握机会的人要伟大得多;与具有高尚品格和良好道德素养的人相比,那些固守着粗俗的财产和行为野蛮的人真可谓卑劣至极。有很多东西比财富珍贵得多,比名声荣耀得多。能够懂得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就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简简单单,在食物里寻找通畅的秘密;轻轻松松,在吃喝里享受健康的生活。便秘这道难题,只有食物可以解答:最利便的食物;最润肠的佳肴;香醇通便茶;美味果蔬汁……通畅的秘密就在食物里,这样吃,便秘不再来。
  • 星辰之极

    星辰之极

    我是一只不能修炼的混沌兽,我被赐名混战。我在俗世的名字叫李耳,我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老子。我有一个伙伴是青牛妖,他在俗世的名字叫庄周。我在地球上有很多仰慕者,西施是其中之一。我出了地球也有许多仰慕者,天之娇女什么的,数不胜数。我是混蛋,也是救世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蜀山剑侠传3

    蜀山剑侠传3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