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9

第29章 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6)

克纳佩茨布什的曲目受浪漫派延续的影响很深,最擅长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乐作品,海顿、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传统作品当然也是精通的。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欢演奏一些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之类的轻型小品,从二十年代的HMV到五十年代的Decca立体声,都可以找到他出色的版本,与他指挥瓦格纳或布鲁克纳那种深沉感是截然不同的。克纳佩茨布什最早的录音可以追溯到声学时代,Preiser公司转录的他在1925年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为DG公司录制的海顿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中,可以听出他早期处理古典作品的风格——灵活、宁静、优雅;海顿是克纳佩茨布什经常演释的作曲家之一。和富特文格勒惊人相似的是,克纳早期的风格也趋于客观,尤其从第四乐章透出古乐团般的干净利落。1928年与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录制的《威廉·退尔》和《自由射手》是他首次与这个乐团的合作录音;贝多芬《莱奥诺拉》第三号序曲录自1938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现场(帝国广播公司);《费德里奥》的现场堪称惊世骇俗;而1947年指挥苏黎世歌剧院乐团录制的瓦格纳《罗恩格林》序曲(Decca),是克纳战后首个录音,此时克纳还没有被准许公开演出。这些录音都是珍贵而稀有的档案,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另一张Preiser的CD收录了1928年克纳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瓦格纳歌剧音乐,既有序曲也有歌剧中的乐队片段。作为汉斯·李希特在拜罗伊特的助手,克纳在瓦格纳音乐的诠释上继承了古老的浪漫传统,这张早期选段录音的演释显得中规中矩,比起同时代卡尔·穆克的录音,克纳的处理更为明快,少了几分严肃和阴郁。

德奥系统的指挥家几乎都是著名的贝多芬交响曲诠释者,有意思的是他们都对“英雄”交响曲格外钟爱,而且都留下了经典的录音,除了提到过的瓦尔特、克伦佩勒、富特文格勒和舒里希特之外,克纳佩茨布什也留下了四个版本。1943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为电气公司录制的录音最为客观,张弛有度,乐团的合奏能力也是最强的。1951年不莱梅的版本体现了强大的力度对比;1953年慕尼黑现场版则更为沉重,略显松散,但末乐章条理分明,相当扣人心弦。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是对克纳佩茨布什学生时代影响最大的作品,战时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依然是顶峰。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两个版本分别录制于1942年和1944年,论演出质量1942年的更精干,而录音质量则是1944年的更胜一筹。克纳对于乐团音响平衡处理很有自己的特点,一听便知:低音乐器和铜管相对夸张,渐强的幅度很大,以制造出独特的“KNA”式效果。1952年指挥不莱梅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依然带有这些特点,听听开头的“KNA”式渐强吧!由于排练不足,乐团合奏显得不那么整齐,但个人风格很有魅力。相对于柏林爱乐,克纳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战时录音较少,其中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是他最怪诞的录音之一,第四乐章的速度整整比正常速度慢了一倍——这就是特立独行的克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他是真正的瓦格纳专家,指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自然气质相投。很多人称克纳为“慢速指挥”,其实是一种错觉;战时的克纳丝毫不慢,速度适中,自由节奏也处理得非常合理,结构紧凑。

克纳佩茨布什在1950年至1952年达到了他艺术生涯的新高度,其中,1950年至1951年在柏林“巨人宫”录制的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是历史上最牛气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之一。1950年的“布九”录音共有两次,1月28日是彩排录音,1月30日是现场音乐会;前者明显比较匆忙,而后者充满激情;遗憾的是30日音乐会录音的末乐章,后半段有一部分出现明显的噪音干扰。1月30日那场音乐会还演出了舒伯特第八交响曲,这是一个极为动人的缓慢演释,气息悠长,细腻精致,是克纳最完美的现场演出。将舒伯特第八和布鲁克纳第九两首“未完成”交响曲作为同场音乐会曲目也是德奥音乐会的传统。1951年的布鲁克纳第八是克纳留下的四个录音中演释最用心的录音,用时达到七十八分半。他使用的沙尔克版本有很多奇怪的处理,例如第一乐章结尾铜管的渐弱,第三乐章沉重的低音提琴,都是别的录音里听不到的。

1955年以后,克纳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关系似乎比柏林爱乐乐团更密切。事实上他和维也纳爱乐很早就有合作,从1929年8月开始到1964年4月,克纳一共指挥乐团上演了二百零一场音乐会;仅在萨尔茨堡,他就指挥了四十一场音乐会和歌剧的演出。最精彩的仍然是舒伯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理查·施特劳斯。1949年和1955年的萨尔茨堡现场录音,分别是他在那里的战后首次和最后一次亮相。

其中1949年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属于他最好的布鲁克纳录音范畴;1955年勃拉姆斯作品专场演出中,第二钢琴协奏曲异常火爆,英国钢琴家科尔宗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虽然错音不少,但整体来说气势磅礴,颇有其师施纳贝尔的风范。另外两个令人惊叹的录音都属于重口味——1952年录制的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1960年录制的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都是现场录音,音响的厚重感犹如瓦格纳乐剧。克纳达到了对于任何高难度作品都能烂熟于胸的境界,再复杂的交响诗在他的演释下,一切都是那么条理清晰。DG公司在199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建团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专辑中发行了1957年克纳指挥舒伯特“伟大”交响曲的现场录音,高质量的录音体现了他独特的控制乐团音色的特点,有着丰满的音响效果;在结构的把握上也非常自然流畅,引人入胜;是克纳后期最好的演出。

Tahra发行的克纳“怀念”集非常珍贵,仅从正式曲目来说,吸引人的就有1953年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1954年与巴克豪斯合作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1956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贝多芬“命运”。通过对比你会发现克纳晚期的“命运”与富特文格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不喜欢排练的克纳则与巴克豪斯配合得不错,没有出现明显失误。CD还收录了一段克纳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排练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的录音,居然高了半个音,让人费解。CD的第四张是克纳1954年在拜罗伊特指挥演出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片段。CD还附送了一本有不少克纳照片的小册子,这是了解指挥家不错的选择。1965年随着克纳的去世,指挥和乐团的浪漫主义也宣告终结。因此,他也被称为指挥家中“最后的浪漫”。

在恩里科·斯丁切利所著的《不朽的指挥家》一书中将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称为“创造神话的管弦乐团指挥的奥林匹斯山”,其中顶尖人物就是埃里希·克莱伯(ErichKleiber,1890—1956)。提到克莱伯这个名字,当今的乐迷会立刻想到卡洛斯·克莱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的父亲埃里希·克莱伯也是那一代人的偶像。

卡洛斯经常自叹不如其父,而父子二人实则水平相当;埃里希·克莱伯典雅、精致,而卡洛斯更浪漫豪放。

虽然埃里希·克莱伯生于1890年的维也纳,与其他德奥系统指挥比起来要年轻一些,但却直接受到马勒和尼基什的影响——他在幼年就观看过这两位巨人的音乐会。克莱伯的童年并不顺利,五岁时父亲去世,后跟随母亲去布拉格,但母亲也因为胸膜炎去世;七岁时,他的祖父也去世了。虽然很喜欢布拉格,但他不得不回到维也纳的一位姨妈家;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严格而良好的教育,音乐天才也在那时得到支持。十六岁时,克莱伯观看了马勒指挥自己第六交响曲的首演,之后就有了想成为乐团指挥的目标。当时他已经是个不错的小提琴家了,但他还是去学习了钢琴,并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1911年,他在布拉格德国剧院找到了一个免费助理的工作,后来成了合唱排练指挥。接下来,克莱伯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很顺利,先后在巴尔门—埃尔伯费尔德、杜塞尔多夫和曼海姆找到职位。1923年8月,他为柏林国家歌剧院排练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当时的歌唱家是福丽达·莱德尔和弗雷德里希·绍尔;随即他成为这家重要剧院的音乐总监,既指挥歌剧,又指挥交响乐。

接下来的十一年中,他指挥了很多新歌剧,包括亚纳切克的《耶奴发》和贝尔格的《沃采克》。**上台以后,1934年11月他在音乐会上演出遭到禁止的贝尔格《露露》组曲。四天之后他离开家乡去了南美洲,加入了阿根廷国籍,并在那里大量演出瓦格纳的歌剧。战后克莱伯回到欧洲,先在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然后回到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但那时,这家剧院已经处于苏联控制下,并不设常任指挥。与舒里希特一样,他经常指挥德国境内的广播交响乐团。1956年,克莱伯突然在瑞士苏黎世去世,巧合的是那一天正好是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

克莱伯不太看得上录制唱片。Polydor公司在二十年代就请他录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但克莱伯认为在每四分多钟就要换一张唱片并且根本无法剪接的情况下,录制唱片太耗时间,对于整天泡在歌剧院里的人来说实在难以抽身;而且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只听录音,就像他只吃罐头食品一样。”因此克莱伯的商业录音也比较少。

在他早期的电气录音中,整部的交响乐作品占的比重很小,从1926年开始,他为Polydor公司录制了贝多芬第二、舒伯特第八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前两部作品在三十年代又为Telefunken公司录制了一次。在很长时间内,克莱伯版本的“新世界”交响曲都是无人能逾越的高峰。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在当时同样是现代派演释的典范之作,它有着流动的速度、精确的乐队配合和细致入微的处理。在三十年代为Telefunken录制的大量管弦乐小品中,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当然是无可匹敌的录音,不仅包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吉卜赛男爵》序曲、《皇帝圆舞曲》,他还录制了韦伯的《邀舞》(柏辽兹改编)和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的圆舞曲(辛格改编)。

战后的四五十年代,克莱伯录制了不少广播录音,与NBC交响乐团的录音质量干涩,与欧洲乐团——例如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和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录音则要好得多。“二十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中,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在1953年1月29日音乐会现场录制的舒伯特第五交响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蒂尔的恶作剧》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55年与捷克爱乐乐团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细腻典雅,尤其第二乐章和第五乐章的处理十分新鲜,有着从来未曾听到过的丰富层次,似乎更能体现出克莱伯强烈的个人色彩。

从录音质量来说,克莱伯最好的是战后在Decca公司的录音系列。幸运的是,他留下了立体声版本的莫扎特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全剧录音。主要交响乐的录音在2004年由Decca以OriginalMasters系列为名发行了六张CD,其中包括贝多芬第三(两次)、第五、第六(两次)、第七和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舒伯特第九交响曲等德奥传统曲目。从这些精雕细刻的录音中可以听出克莱伯对于录音的精确性要求极高,听听1953年录制的“田园”交响曲末乐章小提琴飞速而整齐的三连音齐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所有的作品处理都没有任何过于热烈的表现,而是温文尔雅,就算是“命运”的第四乐章这样激昂的音乐也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与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两次“英雄”交响曲的录音没有大的区别,整体感都非常好,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略有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录音虽然更早,但个性也更强。最重要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1952年6月录制于维也纳,和1953年富特文格勒的现场相比,风格截然不同,克莱伯绝没有富特文格勒那种夸张的力度和极度浪漫的速度变化处理,而是非常严格地按照原意处理作品;独唱的阵容也很强大,由居登、帕查克、西格琳德·瓦格纳和韦伯担任。莫扎特也是克莱伯最擅长的作品,他总在音乐会上指挥第四十交响曲,Decca在他1948年回到欧洲后立刻为他录制;他同时代的指挥家很少能把这部作品处理得如此流畅和充满紧张感,即使当时的伦敦爱乐乐团还没有那么完美,但在克莱伯的棒下还是显示出惊人的精确度。舒伯特“伟大”交响曲是克莱伯1953年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录音,复杂的线条和层次都清清楚楚,即使录音比较干涩,但毫无疑问是一次精彩的演出。

Testament发行的克莱伯指挥柴科夫斯基第四、第六交响曲同样出自Decca录音,也是克莱伯唯一指挥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录音。这是克莱伯最重要的录音遗产之一,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与指挥德奥作品时不同面貌的指挥家。与富特文格勒一样,克莱伯指挥俄国作品也丝毫不输给俄国指挥,演奏异常火爆;粗粝豪放的音色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是法国乐团。

1956年1月20日,克莱伯指挥了他第三场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以庆祝快要到来的莫扎特二百周年诞辰。节目由韦伯的《尤利安特》序曲和第一交响曲开始,然后是莫扎特的双簧管协奏曲和《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作为欢快的结尾,他们演奏了莫扎特晚期创作的四首德国舞曲。克莱伯精力充沛,灵感迸发。

这是一场取得辉煌成功的音乐会,但也成了他最后一场音乐会——一周后他突然在苏黎世去世。Preiser发行了这场音乐会的大部分实况(除了双簧管协奏曲),是极为珍贵的现场记录。

同类推荐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只要拥有了社会关系网,你就永远畅行无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脉就是钱脉!阅读本书吧,它将使你掌握构建人脉的技巧、避开人际交往的误区,它将帮助你迅速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脉系统,从而使你能够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事业!
  • 人生博弈的智慧

    人生博弈的智慧

    本书让平凡者奔向成功,让成功者迈向卓越!博弈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世之道,一种生存理论,《人生博弈的智慧》旨在为你讲述高明的处世之道,解读精妙的博弈策略,助你缔造非凡的人生!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我在北京有张床

    我在北京有张床

    四川某小城青年戈海洋,大学毕业后变成了专业倒霉蛋,先后失去教职(干部身份)、下岗、失恋、生意破产、痛失家父……内外夹击,濒临崩溃之际,靠写作虚荣灵魂……世纪之交,戈海洋以三千块钱和一部书稿,像外省人于连去巴黎一样来到京城,以卑微之躯,做最后一搏。北漂族的残酷生活远超想象,竞争的惨烈,体制的阻击,猝不及防的遭际,使北漂的壮士们步履维艰。戈海洋遵循鲁迅“要韧性地战斗”的斗争精神,以我不入地狱谁出地狱的乐观态度,折腾了八年,除了一张床垫、几段爱情、半腔叹息和一桩“不成功”的罪名外,一无所有。正当戈海洋嗷嗷抓狂之际,赶上了夜场奇缘,戏剧人生为他量身打造了新的命运……
  • 花子房

    花子房

    《花子房》是长篇原创小说之一花子歌谣(一),花子歌谣(二)穷人要饭跑大门,八仙东游我西游,爷奶不离两片唇,一世荡悠为快活。打狗棍要饭的筐,要上二年三年饭,剩菜剩饭往里装。给个县长也不换。
  • 腹黑老公太危险

    腹黑老公太危险

    爱过方知情深,伤过方知情痛!————题记他是玖城第一豪门慕容家二少爷,路晗恨之入骨的男人,可一组轰动全城的暧.昧照,绑住了他们的婚姻。新婚夜,他将她圈住,缓缓凑近,欲施兽行——“慢着。”她拦住他,“我无、意、间听到你和准大嫂的对话……”“听到什么?”“咳咳,你和准大嫂貌似打算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地下叔嫂乱.伦情”……”他眸子眯起。“放心,我不捉奸,只要你和我相敬如冰!你们的地下情我绝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可真……大度!”他松开她,“可是晗晗,你不知道没有男人滋润的女人会老的很快么?”“……滚!”————她是“克父克母克爷爷连未婚夫也不放过”的路家三小姐,为了妹妹,他染上了她。“晗晗,我不喜欢你叫着其他男人的名字……”“要求我时,先管好你自己总往大嫂身上瞄的眼睛!”————当一场被策划了十六年的惊天骗局浮出水面后,一个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人竟出现了时……一切又都变了。“带着这个野种滚出慕容家!”大雨中,她带着孩子无处可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谋后

    嫡女谋后

    裔长乐被亲生母亲和哥哥一晚毒药害死。只因传闻她是灾星!死后被弃后山荒坟,结果阴差阳错裔长乐的前世女侯骊姬记忆苏醒,助她一臂之力,她得以重生。这一次,她带着偶然闪现的惊人预知力,定要让那些人千百倍偿还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痕剑纵

    天痕剑纵

    “我想体验时间极痛,极苦,即使下地狱也不惜”我只懂冷漠,我只爱剑,一生剑相伴,此生剑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