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000000035

第35章 学宫,学官,学运

有一年冬天,我到贵州一座叫安顺的小城探亲。安顺据说是贵州最古老的城市,是明朝初年,朱元璋派遣傅友德征西过程中建的。今天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看上去有几十万人的规模。提起安顺,人们往往将它与当年红军在大渡河渡过的安顺场混淆,实际上,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

安顺是一个特有农村气息的城市,每逢节假日,四乡各族的农民就会挑着菜,拎着鸡鸭,赶着猪羊进城来赶集,到时候小城的街道就会挤满了动物和人,闹得让你对面说话都听不清。好在,亲戚家住在安顺的一所中学里,很是安静,可以容我仔细地打量这个老房子和老人都特别多的山城。

在安顺的时候,除了看城和看人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做的,每日只是悠闲地走走。一日,我踱出家门,到外面散步,忽见面前的一堵墙似乎有些异样,停下脚步仔细打量,才发现墙的里面原来砌了一座石头牌坊。开始我以为是座寻常的表旌节烈的遗物,于是上前准备看一看是哪个倒霉的女人的姓氏在上头,结果发现这原来是座棂星门,那种只有祭坛和孔庙才有的棂星门。设法越过这堵不寻常的墙,只见里面是个院落,迎面两根拔地而起的镂空雕龙石柱,由一对嬉态可掬有点像狗似的石头狮子托着,飞扬的龙与嬉戏的狮子都雕得活灵活现,耐看极了,全无中原同类雕刻的那种富贵之气和呆滞之气。这两根龙柱撑起的是一座破败的门厅,眼下已经被四面砌死,古为今用地住上了人家,门口一个老妇人拿她那昏花的老眼盯着我。绕过门厅,是一个更大的院落,迎面一座比门厅大上两三倍的宫殿似的房屋兀立在那里,房子的正面有着四根与门厅相仿的龙柱,同样的镂空雕,同样的灵气四溢。房屋八面透风,摇摇欲坠,但雕梁画柱依稀有旧时模样,别致的垂花头仍然颇为惹眼,好像昔日大户人家内院的东西。走进去,只见里面乱七八糟地堆着一堆破烂的桌椅,一打听,原来这里是一座明清时节的学宫。

学宫是明清之际的官方学校,文雅一点的叫法是“黉宫”。那时候,上有京城的国子监,下到各府、州、县学,构成了官办的学校体系。里面的学生在国子监者叫监生,而在地方则为生员,俗称秀才。严格讲,监生和秀才算不得一级功名,只算是官学的学生,但是由于做了官学的学生,拥有相当多的特权,徭役可免不说,见官还可以不跪,犯了事须得先革去学生资格才可以打屁股。所以在社会上也算有了相当的地位,在皇帝眼里算是个读书人,在平头百姓眼里算是附上了绅士的骥尾。其中由于监生往往是由花钱或者祖荫得来的,而秀才非经三场大考扒层皮才能获得,所以地方官学的生员们在人们眼里,总要多几厘分量。

尽管地方上的秀才们含金量要高些,但他们“进学’所在的学宫却一向不为人们所看重。国子监里固然铜臭四溢,但从古至今都为人高看不止一眼。现今的许多讲历史的人,还称它为古代的国立大学(其实国子监的学生与府州县学的学生是同一层次),也好把中国大学的历史,往前推了再推,挣些民族自豪感。虽然,按制度规定,秀才们应该进学宫读书,但这个制度跟那个时候的其他制度一样,似乎从来就没有落实过。学宫并不真的是个上学的地方,秀才们自“进学”之后,根本不用像眼下的大中小学的学生似的,天天进学宫读书,只在每年春秋两季例行进去考一下不痛不痒的试,每三年才由省里的学改进行一次大考。虽然按规定考得不好就会丢失功名,而考得好的则可以获得朝廷的补助,甚至被推为贡生,参与官员的选拔,但实际上真正因考试而被淘汰的生员非常少,学宫里的考试就成了只奖不罚的一种程序。所以秀才们并不可能真的在意。

学宫的真正意义似乎只有两点,一是作为王朝教化与礼仪体系的物化象征,一是作为州县学官的官邸和地盘。

作为前者,学宫往往与文庙连在一起,与文庙一样,里面也供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牌位,规模大一点,还配有写着十哲或者贤人七十的木牌子,有着雕龙的“宫殿”和棂星门(像牌坊一样的东西),门前还立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轿马”的下马石,以示礼敬肃萧。地方正印官知府知县和知州,任上最慎重也最风光的事务就是主持学宫的考试,稍微有点墨水的还要装模作样地开讲两次“子日诗云”。所有境内的生员名义上都是地方正印官的学生,凡是秀才见了官长揖之后必然自称“学生”,一叫,双方都特感荣耀得慌。官员处理别的公务,礼仪冠服可能有点马虎,但进了学宫就必须穿戴整齐,言慎行谨,一丝含糊不得,否则遭到秀才们的笑话不说,弄得不好被都老爷知道了,还会被弹劾,因此丢了乌纱帽。正由于学宫这种高洁肃慎的禁地地位,清代康熙年间,两榜进士出身的广东顺德七品知县徐勃才可以凭此与当地驻军的二品总兵斗法,故意下令每天晚上学宫的钟鼓弄得山响,说是广东地方学运不昌,敲敲钟以振学运,结果把住学宫附近的总兵大人吵得寝食难安,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搬家了事。

作为后者,明清两代的地方学官,诸如学正、教谕、训导之类,官阶八品到九品,多由屡试不第,科场蹭蹬的士人担任,均为冷而又冷的穷酸官儿,名义上虽也是地方生员的老师,负有管理训导之责,但由于平时考试的大权由正印官把着,所以他们对秀才们实在也无从管起,而秀才们对这些左右不了他们命运的穷酸官大都不屑一顾,实在没办法躲了才勉强应付一二。《儒林外史》里的匡超人中了秀才,依例需向教官上点见面礼,然而他却不理这个茬,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封了两钱银子应付了一下。在这些秀才眼里,主持考试的正印官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师。连被“管”的人尚且如此,其他人的态度可想而知。所以学官们一年到头最主要的事务就是看管学宫,恰好他们的官衙也就在学宫里,守着一年四季冷冷清清却又像宫殿似的大院。明清两代,官俸本来就低得吓人,一个七品知县,每年俸银不过30两,好在他们有额外的“灰色收入”,然而这些学官哪儿去捞钱呢?所以只好耗着微薄的薪俸和少得可怜的陋规收入度日,其处境与文庙里那一年才有一次冷猪头的孔夫子倒有几分相似。实际上,学官们最大的福利,就是每年春秋两季祭孔之后,作为牺牲的那只猪,照例由他们分吃,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穷学官和他们的家人,才能沾上点荤腥。过去有嘲教官对曰:耀武扬威,隔窗户瞪门子两眼;穷奢极欲,提篮儿买豆腐半斤。

穷教官连看门的也惹不起,想发威风,只能私下里瞪人两眼,想要改善生活,如果没有挨到吃祭肉的时候,也只好买块豆腐解馋。所以,学官又被人称为豆腐官。

豆腐官住的地方也有点像豆腐,一方面是因为学宫有着半个官衙的性质,所以难免要沾一点“官不修衙”陋习的光。在过去的时代,做官的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迷信,都相信修衙的人升不了官,以至于各处官衙大多破烂不堪。作学官的人自然更是难以免俗,实际上他们比其他的官更希望升迁,住在里面的官不张罗修缮,那么别的人又何必生事,所以学宫也逃不出年久失修的命运。另一方面清末战乱不已,武人的势力开始抬头,学宫本来就是摆设,现在就更没有人理会。到了清末新政,废科举兴新学,原来以科举制度为依托的礼制--教育体系寿终正寝,童生秀才进了新学堂,学官们改了行,学宫遂一任房倒屋颓,在风雨飘摇中湮没,后来想要了解明清学校制度的人,好像再也无从一睹“汉宫威仪”,取得一点感性认识了。

然而,世间万事万物,总免不了有例外,就像有些动植物本已被学术界判为灭绝,但不知道怎么一来,却在某个地方又冒出来了一样,作为建筑物的学宫竟然也有例外。安顺的学宫据说是明代的建筑,现在虽然残破,但作为主结构的棂星门、仪门和明伦堂还在,只有两厢的尊经阁和学官衙门没有了。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与学宫一体的建筑,安顺的文庙还基本完好地保存着,从学宫过去不远,就可以看见文庙的“宫墙万仞”。

以后在安顺的日子里,几乎每天我都要走过这座学宫,我想,这大概可能是全国仅存的孑孓了。可惜我对安顺地方史了解无多,说不清这座学宫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它为什么没有像其同类那样倒塌湮没。不知是因为安顺地方民风古朴特别看重读书人和事?还是由于这座建筑半由石料砌就,所以格外结实,可以经得起时代的风雨。我搜索记忆,想起了清末与曾国藩齐名的胡林翼在带兵征讨太平天国之前,曾经在安顺做过知府,依照惯例,胡大人的脚一定踏过这里的讲坛。真想不出这位清朝的中兴名臣在这里都讲过些什么,是寻常的高头讲章?还是理学心得?抑或经世致用的学问?都说贵州地处荒蛮,文风不盛,清人笔记甚至传说贵州考秀才的人太少,以至于能完卷的人都取上了还凑不够名额,连仅仅写了“且夫”两字的也得以中秀才。但看着全国硕果仅存--不,应是残果仅存的学宫,这灵气四溢的龙柱,我想,贵州人也许在历史上四书五经背得没有别处人那么好,八股文功夫更差,但决不缺乏聪慧和灵气,从来地杰人必灵,想来不谬。

学校的老人告诉我,仅在十年前,学宫的建筑还有许多,不仅两厢有房子,而且还有一排大牌坊,剩下的建筑虽已经被列为地区级文物,但一文保护经费也没有。贵州天无三日晴,说着就下起了雨,看着破败的学宫在风雨中瑟瑟发抖,我想,如果再不修缮,恐怕在不久的将来,谁也看不到它了。

同类推荐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热门推荐
  • 如果天使错过了你

    如果天使错过了你

    葳葳是喜欢十字架喜欢得疯狂的女孩,喜欢将自己的房间装扮得神秘而安静,墙壁上黑白镶嵌的十字架图案画得到处都是,窗台上有个小型的木制十字架,背面刻着————葳葳是大天才的字样,追溯起这个十字架葳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楚寒哥哥,那是曾经在N市和自己生活了8年的青梅竹马,可以这么说吧。
  • 暴君的女人

    暴君的女人

    他,只是不会爱人,所以才会攻下城池,屠杀所有人,只为得到她,才会在强暴她之后,还妄想她爱上他。而她,成为他父亲的祭品,他的女人,只为了-—杀了他,替亲人报仇。他说:夏一,你可以将匕首捅入本王的心脏,却不能阻止本王爱上你。她说:慕容俊,这辈子,耗尽所有心血,我——只为杀了你这个暴君!历史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爱恨纠缠的男女。哪里,才是他们的归宿———
  • 夏天的春水

    夏天的春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食人鲨

    食人鲨

    陶淘等三个孩子跟跟随罕贝叔叔去鲸鲨岛。一到岛上,他们就被当地居民认定是给小岛带来邪恶的人。因为最近附近海里出现了一个会吃人的“海怪”,弄得人心惶惶。后来陶淘发现,海怪竟是鲸鲨!一向温顺的鲸鲨,怎么吃起人了呢?风暴即将来临,陶淘他们被驱离鲸鲨岛。
  • 撒旦夺爱

    撒旦夺爱

    当看到这个和前妻一模一样的女人,他的双眼充满了冲动。吸引如罂粟般无法控制,不管了,先拐回家后再说。豪门夜宴,竟然被在酒杯里下药。一晚醒来,裴贝语就被眼前的小娃娃抓着喊妈咪——天!自己才多大,那里冒出来的孩子啊?撒旦夺爱,本欲求欢。回家后,他后悔了——这个女人带来的刺激和麻烦,他想戒却戒不掉了。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